廣州府

廣州府

廣州府,是明朝在漢地南部廣東省的行政區。隸廣肇羅道。至清光緒二十四年裁巡撫,尋復。三十一年,仍與粵海關監督、糧道同裁。布政提學、提法、鹽運四司,巡警、勸業二道,廣州將軍,滿洲、漢軍副都統廣東水師提督駐。明朝領縣十三。康熙中增置花縣。領縣十四,範圍包括今珠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區:

南海縣(約今之佛山市南海區禪城區、廣州市荔灣區全部、白雲區部分、原越秀區西部;縣城即廣州舊城西半部)、番禺縣(約今之廣州市原越秀區東部、原東山區全部、番禺區全部、南沙區全部、海珠區部分、白雲區部分、天河區部分;縣城即廣州舊城東半部)、順德縣(約今之佛山市順德區)、花縣(約今之廣州市花都區)、東莞縣(約今之東莞市)、從化縣(約今之從化區)、龍門縣(約今之惠州市龍門縣)、新寧縣(約今之台山市)、增城縣(約今之增城區)、香山縣(約今之中山市珠海市、澳門特別行政區)、新會縣(約今之江門市蓬江區江海區、新會區)、三水縣(約今之佛山市三水區)、清遠縣(約今之清遠市清城區、清新區)、寶安縣(約今之深圳市、香港特別行政區)共14縣。

廣州府自明清設立以來,經濟發達、商貿繁榮、文教鼎盛,一直處於廣東省的領先地位,也是廣府文化的核心地帶和興盛之地。

基本介紹

史籍記載,歷史地理,文化傳承,廣府話,風俗習慣,代表人物,越南華僑,

史籍記載

“廣州府”這一史稱,一直沿用至民國初年,後因“大總統諭”宣布廢除州、府、廳的舊稱而停用。清史稿對“廣州府”的記載如下:
廣州府:沖,繁,疲,難。隸廣肇羅道。兩廣總督舊駐肇慶,乾隆十一年徙。光緒二十四年裁巡撫,尋復。三十一年,仍與粵海關監督、糧道同裁。布政、提學、提法、鹽運四司,巡警、勸業二道,廣州將軍,滿洲、漢軍副都統廣東水師提督駐。明領縣十三。康熙中增置花縣。廣四百二十里,袤五百二十二里。北極高二十三度十一分。京師偏西三度三十三分。領縣十四。有廳三:曰佛山,雍正十一年置;曰前山,乾隆八年置;曰虎門,道光二十五年置。有粵海關,康熙二十四年置。廣州商埠,道光二十二年英南京條約訂開。
南海沖,繁,疲,難。倚。府西偏。粵之山,五嶺據其三。北:越秀。西北:靈洲。西南:西樵山北江自三水入,東南流,東別出為紫洞水,至番禺,合珠江入順德。西江自三水入,東南過九江,亦入順德。西北馬逕水,首受蘆包水,南與三江水會。屈東北流,左合黃洞水,南流溪水自番禺西南注之。南出石門山為石門水,過府治西南,屈東為珠江,入番禺。有九江浦主簿。三江、金利、神安、黃鼎、江浦、五斗口六巡司。西粵漢,西南三佛鐵路。
番禺沖,繁,難。倚。在城有番、禺二山,縣以是名。北:白雲。東南:浮練,一名浮蓮岡。東南濱海。南有珠江,上承南海石門水,東南流,歧為二,至長洲複合。又東南為波羅江,左合東江,為三江口。又東南,獅子洋合沙灣水入于海。有獅子營。西:永靖營。有慕德、鹿步、沙灣、茭塘四巡司。魚雷營有船塢在黃埔。番禺、五羊二驛。東廣九,西北粵漢鐵路
順德繁,疲,難。府南百里。北:都寧。西:天湖。西北:西淋山。北江自南海入,為河澎海,東南流,屈北為扶閭海,又東疊石海,東別為沙灣水,合珠江。至半江為板沙海,入香山。西江自南海入,東別出為甘竹灘水,與板沙海合,過仰船岡,別出為仰船海,至新會入海。縣丞一,治容奇。有紫泥、江村、馬寧,又北都寧四巡司。有甘竹商埠,光緒二十三年中英緬甸條約開。
花簡。府北九十里。康熙二十四年,以番禺縣平嶺置,析南海縣地益之,來屬。東北:花山,縣以是名。西北:盤古洞,黃洞水出焉,西南流,右納橫潭水、羅洞水,屈南曰泥水,出清遠,自西北來注之,又東南入南海。有獅嶺、水西二巡司。有粵漢鐵路
東莞沖,繁,疲,難。府東南百八十里。南:黃嶺。東南:寶山。西南濱海。海中秀山,東西峙若門然,曰虎頭門,珠江出其中,又謂之珠江口。有炮台五:曰威遠上橫檔下橫檔、大角、沙角。東江自博羅入,合瀝林水、九江水,西過黃家山,南別出為到湧水,會珠江,皆入海。石龍鎮,縣丞一。京山、缺口、中堂巡司三。鐵岡驛一。廣九鐵路。
從化簡。府北百三十里。東北:五指山。又十八山,流溪水出焉,南合陳峒水、玉溪,合過縣治東南,左納曲江,右納黎塘,至番禺入石門。有流溪巡司。石岐驛。
龍門簡。府東北二百一十里。西:藍糞山。西北:分水凹山。山西之水匯流溪入北江,山東之水匯西林水入東江。西林水一名九淋水,出西北三角山,合高明、白沙,屈西南,納群溪水、永清水,入增城為增江。有熱水湖在西北。有廟子角巡司,後遷永清墟。
新寧疲,難。府西南三百六十里。北:三台。東:百峰山。西南:大隆山。南濱海。海中有上川洲、下川洲。北:長沙河,即恩平江,自開平入,東南流,合南門河,西北合紫霞河,入新會。東南:泥涌河,南合牛角水,至烽火角入海。西:那扶水,亦南至獅子洲入海。又有潭江河,康熙二十六年總督吳在南鑿,西引泥涌河,東北達新會崖門,以通舟楫。溫泉、醴泉在西南。廣海寨,縣丞駐。有上川鹽巡司。有公益商埠。寧陽鐵路。
增城簡。府東百六十二里。西:雲母。西南:南樵。東北:羅浮山。東江自博羅入,西流屈南,至番禺合珠江。增江上流為龍門水,南與派潭水合,又南至三江口,右納澄溪水,左納九曲水,過縣治東南,分流入東江。綏福水出西北青幽山,亦東南入於東江。有茅田巡司,新塘墟主簿。
香山疲,繁,難。府東南二百廿里。北:浮虛。東南:五桂。又濠鏡澳山,山突出海中成半島形,曰澳門。光緒十三年入於葡萄牙。其北濠鏡澳關。又西,拱北灣有關。東南濱海。海中有東澳山、九星山,下曰九星洋。又有老萬、九澳、橫琴、三灶、浪白諸山在海中。西北:板沙海,自順德入,東南至潭洲。木頭海首受仰船水,東南分流入海。古鎮海首受西江,亦自順德入,東南至螺洲,與石岐水合,南出磨刀門入海。前山寨城,縣丞駐。黃梁都城,都司、巡檢駐。又淇澳、香山、黃圃三巡司。有香洲商埠,宣統元年奏開。
新會繁,疲,難。府西南二百三十里。北:黃雲、圭峰。東南:崖山,與西南湯瓶嘴山對峙,熊海出其中,曰崖門。南濱海。西江自南海入,為天河海,東屈而南,過豬頭山,歧為二:東南出者曰荷塘水,合古鎮海東南入香山,又西別為外海水,西南至虎跳門入海;西南出者曰分水江,合潖水,南過江門,注熊海。又西,恩平江自開平入,與潭江合,東北流,為青膽洋,左納橋亭水,東南合分水江,出崖門入海。江門,縣丞駐。潮連、牛肚灣、沙村三巡司。大瓦司,廢。蜆岡、東亭二驛。江門商埠,光緒二十八年中英商約訂開。有寧陽鐵路。
三水沖,難。府西北二百七十里。南:昆都。北:龍坡山。北江西南流,至胥江口東別出為蘆包水,又西南至四會,合綏江,別為思賢水,會西江。東過縣治南,為肄江,至於西南潭入南海。北江自西南潭別出為三江水,與蘆包水合,至南海,出石門,其下流為珠江。西有西江,自高要入。青岐水首受綏江,東南過金洲山,亦入南海。西南鎮,縣丞駐。有胥江、三水二巡司。三水口亦名河口,有商埠,光緒二十三年中英緬甸條約訂開。有三水、西南二驛。三佛鐵路。
清遠沖,難。府北三百四十里。西:秦王。東:中宿峽,一名飛來峽。北江自英德入,西南流,潖江水東來注之,曰潖五江口。至縣治西南,合政賓江。屈南,右納山塘水,左納大燕水,過回岐山,入三水。有回岐、潖江濱江三巡司。有清遠驛,安遠廢驛。有粵漢鐵路。
新安疲,難。府東南二百六十里。康熙六年省入東莞,八年復置。南:杯渡,一名聖山,古謂之屯門山。東南:官富。東北:大鵬山。其南曰老大鵬山,有東涌所城。東、西、南三面濱海。海中有零丁山,其下曰零丁洋。又南,頭沱濘、佛堂門、急水門、大嶼山、榕樹灣等澳。西北:永平河,首受東莞九江水,東南至碧頭汛入海。大鵬所,縣丞駐。有福永、九龍二巡司。其南:香港島,道光二十二年割於英。鹹豐十年,又割九龍寨屬焉。光緒二十四年,又拓租九龍司屬地二百方英里,訂九十九年之約,置九龍關榷稅。有廣九鐵路。

歷史地理

《廣州府》明·解縉等
解縉字大紳,江西吉水人。明洪武年間進士,官至翰林學士,兼右春坊大學士,奉命主持編修《永樂大典》。此書《永樂大典》第1905卷至1907卷,內容為建置沿革、道里、城池、橋樑、關津、坊里、風結形勢、戶口、田賦、課利、土產、山川、宮室、祠廟、寺觀、壇壤、公署、學校、兵防、古蹟、宦跡、人物、文章、題詠、碑刻等門。
《廣州府部匯考》清·蔣廷錫等
蔣廷錫字揚孫、酉君,號西谷、南沙、青桐居士。清康熙年間進士,官至戶部尚書,兼領兵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清康熙時,陳夢雷等輯《古今圖書集成》。雍正年間,蔣廷錫等重輯。此書即摘自《古今圖書集成》,內容為廣州府建置沿革考、疆域圖、疆域考、星野考、山川考、城池考、關梁考、公署考、學校考、戶口考、田賦考等。

文化傳承

廣府話

中國南方地區的重要方言之一。廣義的廣州話稱“廣府話”、“白話”,屬粵方言廣府片,是粵語的代表方言,通行於以廣州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粵中和粵西粵北部分地區,以及廣西東南部。狹義的廣州話專指廣州市區通行的粵語。
廣州話由古代漢語演變而來。它的形成與發展經歷了一個長期的過程。秦代以前,居住在廣東、廣西地區的是被稱為“南越”(百越的一種)的少數民族,包括壯、瑤、黎族和疍家等。後秦始皇派兵戍守嶺南,開始了早期漢語與百越語言融合的先聲。不過也有學者認為“粵語最早的源頭,應該是楚人南遷、楚語南來所導致的結果”(李新魁《廣東的方言》)。漢代至唐宋,中原人源源不斷地遷徙嶺南,促進了粵語的發展和定型。元明清以來,粵語的變化較小。
廣州話一方面繼承、保留了古漢語的特點,另一方面也吸收了一些南方非漢語的成分,與國語和其他方言有較大的差異,具有自己特有的語音特點。(1)無濁塞聲母,保留古微母m-的讀法,古精、知、照三組合流,古曉、溪母合口多讀f-,如“歡[fun55]”、“款[fun35]”,古-m、-n、-耷、-p、-t、-k韻尾保留完整,有長短元音a、調構成的一組韻母。(2)聲調多達9個:平上去各分陰陽,陰調(來自古清音聲母)和陽調(來自古濁音)相配整齊,入聲3個,包括陰入(上陰入)、中入(下陰入)、陽入,長元音配中入,短元音配陰入,如“八[pat3]”、“筆[p調t5]”。(3)連讀變調不明顯,但有豐富的語義變調,如“毛”:毛[mou21]發→發毛[mou55](發霉),“片”[phin33]→[phin35](屎片)。(4)單音節古詞較多,如“頸(脖子)”、“望(遠望、盼望)”。有些詞可能來自古楚語(如“睇[看]”)、古壯侗語(如“諗[想]”);一些複音詞的詞序與國語不同,如“齊整(整齊)”;有較多外來詞,如“波(球)”、“肽(領帶)”;有一批特有詞,如“嘢”(東西)、“餸”(下飯的菜)、“攞”(拿)、“靚”(漂亮)。(5)語法方面量詞可單獨與名詞構成量名短語,如“名先幾靚”;有些狀語可後置,如“行先置(先走)”先;先比較句“我大過你(我比你大)”與雙賓句“畀支筆佢(給他一支筆)”的詞序跟國語不同,一些體貌(如回復體、始續體)也很特別。
廣州話在社會交往和改革開放中影響力不可低估,國內和世界都有不少非粵語區的人士學習和使用廣州話。廣州話是粵語區地方文化的重要載體,對保存傳統文化有重要的價值。在語言方面,粵語保留了不少古漢語的特點,對古漢語研究意義重大。

風俗習慣

廣州西關白事風俗
說到喪葬習俗,也同舊日婚禮一樣,在漫長的歲月變遷中經歷了滄桑巨變。
新中國成立前的舊廣州,民間盛行土葬。年邁花甲之人在臨終前,家裡人便早早地預先為他們備好了棺木、山地和壽袍。老人去世以後,親人將其遺體“調頭”(頭朝屋內,腳向屋門),並蓋上紅白被綢,家中孝子向親屬報喪,在家中設靈堂,通宵戴孝守靈,這種習俗叫“坐夜”。
治喪期間,哀者即在自家門口點上蠟燭,懸掛起寫著死者壽數的燈籠(70歲以下用藍字,以上用紅字並加上“福”字),然後以酒菜接待前來哀悼弔唁的親友,謂之“吃壽飯”。出殯當天,喪者的孝子賢孫們赤腳“擔幡買水”,且一路沿途散發“紙錢”,親朋好友們列成長長的隊伍隨行送葬。葬事歸來要在家中跨“火盆”驅祛邪氣。此後,便從喪者去世之日算起,每隔七日作一拜祭,直到“七七”。人們一般多在“頭七”、“三七”之日請和尚尼姑打齋念經,超度亡靈;“三七”或一年過後,孝子才脫去孝服。他們脫服時用柚葉水洗頭,燒掉戴孝用的墨紗等,以示祛邪。

代表人物

參考詞條:廣府
廣州府歷代名人輩出,代代相傳。秦朝任囂,漢朝趙佗,清朝學者屈大均,農民起義領袖洪秀全,思想政治家康有為梁啓超,領導中國民主革命、推翻幾千年封建統治的孫中山等,為社會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越南華僑

廣州府所屬各縣從海路、陸路通越南相對較近,故廣州府人移居越南時間較早,人數較多,但最早為何時、何人,無資料可考。海珠區黃埔村梁氏族譜記載,有梁帝輔(1610~1744)、梁瑞偕(1744~?)、梁業全(1859~1879)死於越南,葬在越南。
清末民初,廣州府人赴越南謀生日多。祖籍番禺縣的鄺仲榮、黎巨泰等曾在“新客衙門”(移民部門)做義務翻譯,為廣州府屬和粵籍其他人士移民越南提供服務。
廣州府旅越華僑最多時有數十萬人,僅花縣1986年統計就有97860人。多數聚居西貢、堤岸河內、海防、歸仁、順化。據1950年法文《印友經濟月刊》載,堤岸“廣肇幫”華僑占華僑總人數的41.12%。花縣新華鎮朱村旅居越南華僑有1040人聚居堤岸市六叉路平民村(又稱“小朱村”)。根據花縣1955年的調查,旅居越南的僑戶有4130戶,總人數為25880人,其中工人2809戶,占總數68%,工商企業、手工業者、小商販有1280戶,占31%,自由職業公務員39戶。越南實行排華政策後,大批廣州府籍華僑出走逃難。1988年廣州市僑情調查統計,移居越南的華僑有39636人。
廣州府籍華僑僑居越南後,為了生存,自組同鄉會,除為邑僑謀福利外,還辦學校,較早的有穗城會館。本世紀30年代中期,由陸信根、吳吉臣、莫伯琪、岑詰廷、劉成、肖標等倡議成立“番禺富善社”,社址設於堤岸市,該社宗旨是協助鄉親尋親,解決住宿和工作,辦理居留手續,並調解紛爭,助貧、助醫、助學。聚居定祥等南部省份的邑僑,也相繼成立“番禺富善社”。後各社又組建番禺同鄉會,創辦禺山置業公司。1941年,花縣旅越華僑由林佩秋、徐贊釗等,發起成立花縣同鄉會。歷屆會長是謝創新、畢家何、盧秀杉等。廣州府籍華僑還在當地辦中國小校,用漢語授課,供子弟上學。據1971年5月統計,僅西貢堤岸就辦有開明中學(原名廣肇中學),學生1900人;越秀中學(原名穗城學校),學生5000人;復興國小(原名穗城分校),學生2000人;日新學校(原名廣肇學校分校),學生400餘人。
越南的廣府華僑初時多從事種植、工廠雜工、手工業、工匠等業,後來從事小生意,開雜貨店、酒樓餐館、金飾店、照相店、餅家、肉食店等。二戰後,華僑經濟發展較快,有的開設出入公司、建築公司、汽車修理廠、外國企業代理商等。有少數從事醫生、牧師、工程師等自由職業。花縣華僑畢廣潤在西貢市經營有一定規模的亞東大酒樓。鄧學如於民國初年隨父赴越經商,曾被選為國民黨越南西貢堤岸支部執行委員。徐佑鴻於民國3年隨胡漢民回粵討袁、討龍(龍濟光),後棄官返越經商,常協助鄉僑排憂解難。林植威在堤岸開設“冰家酒家”,常主動接待本鄉新客,為鄉人稱頌。
從廣州赴越南的華僑曾利用文藝活動為越南的解放事業出力。
民國26年底,廣州市受日軍空襲後,從廣州逃難去越南的人逐日增多。其中有不少文藝界人士,如薛覺先馬師曾白駒榮羅品超楚岫雲郎筠玉紅線女等,他們到越南後曾在堤岸等地演戲。當年各僑社利用僑胞喜愛粵劇潮劇的機會,紛紛組織各種團體,如“星海歌詠隊”、“新僑劇團”、“彭湃讀書會”、“婦女互勵社”等;還集資開辦“亞新書店”和“大眾流動圖書供應社”,華僑的工會組織也創辦《中華報》,介紹中國內部情況和當地華僑的情況。
民國35年下半年,許實、何芷、楊行、彭思、陳東明、古子堅等文化人移居堤岸市,參加新聞界、戲劇界的各種活動,與亞新書店合作引進中國的圖書讀物、歌曲、劇本;劇團上演進步節目,還深入到學校去輔導學生學習中國話劇。 註:廣州府與廣州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清朝中葉的廣州府包括今廣州市、佛山市除高明區外的全部、東市、深圳市西部、中山市、珠海市、江門市新會區和台山市、香港和澳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