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姓(伯(姓氏))

伯姓(姓氏)

伯(姓氏)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伯(Bó)姓源出有四。伯姓歷史悠久,不是別的姓氏可比得上的,因為根據歷來學者的考證,他們是源自上古聖君虞舜時的賢人伯益,算起來已有4000多年的淵源。得姓始祖:伯益。《風俗通》上有,“嬴姓,伯益之後”的記載。而《竹書紀年》上也有“費侯伯益出就國。”方面的論調。歷史上的伯姓名人有伯嚭、伯牙、伯樂、伯達、伯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伯姓
  • 類型:姓氏
  • 得姓始祖:伯益
  • 分布:山西省
  • 堂號:河東堂、伯益堂
  • 名人:伯嚭、伯牙
基本介紹,姓氏源流,源流一,源流二,源流三,源流四,源流五,源流六,源流七,源流八,源流九,源流十,源流十一,源流十二,得姓始祖,遷徙分布,歷史名人,伯益,伯夷,伯嚭,伯牙,伯樂,伯達,伯宗,郡望堂號,郡望,堂號,字輩排行,伯姓宗祠通用聯,四言通用聯,五言通用聯,六言通用聯,八言通用聯,

基本介紹

伯[伯,讀音作bó(ㄅㄛˊ)]

姓氏源流

伯(Bó)姓源出有:

源流一

源於嬴姓,出自夏王朝初年東夷族伯益,屬於以先祖名為氏。據史籍《風俗通》記載:伯氏出自嬴姓,伯益之後。伯益,亦稱柏翳、大費,本是黃帝的後裔,在帝執政時期出任東夷部族聯盟的首領,他以調馴鳥獸出名,受賜“嬴”姓,故伯益也是嬴姓的祖先,其後代中有嬴政,即秦始皇。伯益曾輔佐大禹治水,立有大功。大得位後,曾想讓位給伯益,伯益卻推辭不受,還躲避到箕山之陽。夏禹在後繼無人的無奈情況下,才把天下傳給自己的兒子,結束了歷來的禪讓制度。後來,夏啟擔心伯益會奪取自己的王位,因此殺死了伯益,建立起“王天下”的夏王朝,中國正式進入奴隸制社會。
“伯”之一字,本意除了排行老大以外,還有管理一方的長官之意,益為東夷首領,故稱“伯益”。在伯益的後裔子孫中,有以祖名“伯”字為姓氏者,稱伯氏、嬴氏、柏氏、費氏等等,有四百多個分衍姓氏,皆世代相傳至今,其伯氏史稱正宗。伯氏族人大多尊奉伯益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於姜姓,出自炎帝後裔孤竹國王子墨胎允(伯夷),屬於以先祖排行稱謂為氏。相傳,伯夷之父叫初,為孤竹國君。其父逝世前曾遺命其弟叔齊為孤竹國君,而叔齊卻要讓給兄長伯夷,伯夷就避而遁去。叔齊亦不自立,乾脆棄位,往歸西伯侯姬昌(周文王)。伯夷的名字叫墨胎允,叔齊名字叫作墨胎智,孤竹國君主世家皆墨胎氏,亦稱墨台氏。到了周武王姬發出兵伐商紂之際,這兄弟兩人卻出來叩馬阻諫,認為以下伐上是為不仁。及至周武王滅殷商之後,伯夷、叔齊二人“恥食周粟”,而隱於首陽山(今河南偃師),僅採薇(大巢菜、野豌豆,或通稱能食的野菜)而食。當時有個婦人就指著他們吃的薇譏笑於二人:“子義不食周粟,此亦周之草木也。”二人羞憤,遂絕食而死,被其他人葬於首陽山(今河南堰師)。歷代王朝對伯夷、叔齊二人推崇備至,稱其二人為“二賢人”、“二君子”,目的是要讓臣子忠實於王朝。後來唐朝時期的大儒韓愈、柳宗元都曾撰文稱頌。在中國歷史上,惟獨西漢武帝時期的太中大夫東方朔對其不以為然。東方朔認為這兩人是“古之愚夫”,指出“賢者居世,與之推移,不凝滯於物。”即說這二人固守滅亡的事物而不變,算得什麼賢人?
伯夷是孤竹國君的長子,其後以行次稱為“伯”,其後裔子孫承襲先祖之姓氏者,上古時期“伯”、“柏”二字通假,因此有稱伯氏者,有稱柏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三

源於荀姓,出自春秋時期晉國大夫荀林父,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荀林父,字伯,世稱荀伯,春秋中期晉國正卿,中軍元帥,名將。荀林父後來因出任中行之將,故以中行為號,亦稱中行伯、中行桓子。荀林父活動在晉文公姬重耳、晉襄公姬歡、晉靈公姬夷皋、晉成公姬綏、晉景公姬獳(姬孺)時期(公元前636~前581年),為五朝重臣。荀林父之父亦為大夫,為晉文公執政時期的上卿趙盾屬下,事跡不詳待考。在晉文公建立霸業的事業中,荀林父即嶄露頭角,周襄王姬鄭十九年(晉文公三年,公元前633年),著名的“城濮之戰”前,荀林父擔任晉文公的御戎(駕駛國君戎車之戰將)。周襄王二十年(晉文公四年,公元前632年),晉文公“作三行(三支步兵隊伍)以御狄”,荀林父就擔任了中行即中軍的主將。其後,荀林父歷任上軍佐、中軍佐,至晉景公執政時期出任中軍元帥,主持國政。
周襄王三十二年(晉靈公元年,秦康公嬴英元年,公元前620年),秦、晉之間爆發“令狐之戰”。晉軍大將先蔑逃到秦國,原因是晉文公死後,晉國貴族們討論立嗣君,都主張立年長的,派先蔑出使到秦國迎接公子雍。後因穆贏(文公夫人)大鬧朝廷並指責朝臣“舍適嗣不立,而外求君”,執政的趙宣子等就背棄先蔑而立了晉靈公(太子夷皋)。
周定王十三年(晉景公六年,公元前594年),荀林父率軍攻滅了赤狄的潞氏(今山西潞城),為此,晉景公賞賜他“狄臣千家”。這是荀林父在其政治軍事生涯中建立的最後一次勳績。
荀林父有個孫子叫荀閣,他以其祖父功高望重,遂用其祖父之字“伯”為姓氏,稱伯閣,其後裔子孫乃稱伯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四

出自伯字開頭的雙字複姓所簡改。在中國早期的歷史上,有許多以伯開頭的雙字複姓,如伯成氏、伯皇氏、伯常氏等,宋朝更有女真族的伯德氏出現,這些複姓後來很少能夠見到,極可能是由於他們的後人將姓簡化成了單姓的伯氏,形成另一支伯姓。

源流五

源於柏皇氏,出自遠古時代東方部族的首領柏芝,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相傳遠古時代有柏皇氏,是東方部族的首領,名叫芝,因為以柏木為圖騰,所以稱為柏芝。據說,柏芝曾擔任伏羲氏的助手,勤勞於天下而不居功,造福於民眾而無所求,所以深得百姓們的擁戴,被尊為皇柏,稱柏皇氏。柏皇氏是華夏古老的一個群族,在很多典籍中都有記載。
在史籍《莊子·胠篋篇》中記載上古帝君順序為:容成氏→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畜氏→軒轅氏→赫胥氏→尊盧氏→祝融氏→伏戲氏→神農氏……
在史籍《金縷子·興王篇》中排列古帝順序為:容成氏→大庭氏→柏黃氏→中央氏→栗陸氏→驪連氏→郝蘇氏→宗盧氏→祝和氏……
在史籍《資治通鑑·外紀》中,胡克家補註其順序為:有巢氏→遂人氏→大庭氏→柏黃氏→混沌氏→昊英氏→朱襄氏→葛天氏→陰康氏→無懷氏……
這些上古帝君皆襲伏羲之號,即他們都可稱為伏羲氏。因此,柏皇氏海是較古老的一代伏羲氏帝王。對於柏皇氏,宋朝學者羅泌在《路史·前紀六》中記載:“柏皇氏,姓柏名芝,是為皇柏,出搏之日之陽,駕六楷,以木紀德。為而不有,應而不求。立於正陽之南,是為皇人山。”在史籍《命歷序》也記載:“柏皇出搏桑之陽,駕雲龍上下。”在史籍《漢書·禮樂志》中記載:“柏皇獨樂六龍”。六龍,就是六匹駿馬,指天子出巡時的車駕規格,柏皇氏乘坐六龍之車,可見其地位在當時非常顯赫。柏皇氏的後裔子孫後代以先祖居地名稱“柏山”為姓氏,稱柏氏。由於柏皇氏聰明睿智,所以一直到周王朝,他的後代都為帝王師,如黃帝的地官是柏常,顓頊帝的老師為柏夷亮父,帝嚳的老師為柏昭,堯帝治理天下時柏成子高立為諸侯,佐禹治水的則是柏翳等。所以,柏氏一直是古姓中的貴族,西周初期柏有為太僕正等等。
後來,柏氏族人大多演變為其它姓氏,例如伯氏、柏氏等,所以現在以柏為姓氏者反而很少了。

源流六

源於官位,出自西周時期官吏大宗伯,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大宗伯,是西周時期的官職稱謂,職掌春官府司,源起於遠古黃帝時期的神職祭司,主祀天神地祗人鬼之事。黃帝時期,神事與民事被明確區分開來,從事神事者稱“巫”、“覡”,以其職掌則又分“宗”、“祝”,專職主持五禮。在遠古至商賈漫長歷史階段中,在五禮之中將首位之禮稱吉禮,亦稱冠禮,即對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禮,主官即主持之人稱“宗”,屬下官吏皆稱“祝”。這種官稱歷堯、舜、禹至夏、商、周,一脈相承。由於“宗”是由氏族中最為德高年長者擔任,因稱“宗伯”,至西周時期確稱之為“大宗伯”,掌禮制,爵為卿。
在西周初期,大宗伯有兩個:“自陝以東,周公主之。陝以西,召公主之。是東西二伯也。”以後,大宗伯之職由周公旦、召公奭的後裔子孫輪番職掌,一直到周王朝滅亡。在典籍《周禮·春官》中明確記載:“大宗伯之職,以九儀之命,正邦國之位,九命作伯。大宗伯之職,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之禮,以佐王建保邦國。以小宗伯為佐官。”在南北朝時期的北周政權中,曾依《周禮》置六官,其春官府亦以大宗伯為長官,設卿一人,正七命;佐官為小宗伯,上大夫二人,正六命;春官府又有都上士,正三命。到了唐朝時期,依然有大宗伯之職,在典籍《唐六典》中,就稱大宗伯相當於禮部尚書,小宗伯相當於太常少卿,春官府都上士相當於禮部員外郎。後以大宗伯為禮部尚書的別稱,少宗伯為禮部侍郎的別稱,少宗伯即小宗伯。直至明、清時期,人們還通常稱禮部尚書為大宗伯。
在歷代大宗伯、小宗伯們的後裔子孫中,皆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宗伯氏,後省文簡改為單姓宗氏、伯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七

源於羋姓,出自戰國末期楚國術士南公,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指出:“南公氏、南伯氏,同稱之別也。”在史籍《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南公,亦稱南伯,因居於楚國的南公邑(今河南周口淮陽,一說江蘇泰安)而得名。南伯是當時最有名的楚國陰陽學家,也就是著名的術士,以觀天象、卜陰陽、相面而專長。他在秦王朝最興盛的時候就預言:“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三戶,南伯指得是楚國的昭、屈、景三大姓的後代族人。秦始皇滅楚國,其羋姓熊氏君族雖衰沒,但其他的豪族大姓依然具有相當的實力,其中的項、劉、陳三氏中的項羽、劉邦、陳勝後來果然起兵反秦,最終滅了秦王朝。後世人以南公之語精簡為“亡秦三戶”,用於指不畏強暴,奮起推翻黑暗統治之事。
在南伯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稱號為姓氏者,稱南伯氏、南公氏,後多省文簡化為單姓伯氏、南氏、公氏等。如今已經沒有南伯氏、南公氏這兩個複姓了。

源流八

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載蒙古八旗姓》記載:
⑴.蒙古族巴林氏,或言以地為姓,或言內扎薩克以部為氏,出自元朝時期大將、丞相伯顏的後裔,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葉赫鄉南部)、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巴林(今黑龍江伯力、俄羅斯哈布羅夫斯克)等地。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arin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伯氏、潘氏、詹氏、白氏等。
⑵.蒙古族伯蘇氏,源出元朝時期別速惕氏後裔,世居喀喇沁(今內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eisu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伯氏、謝氏、蘇氏等。

源流九

源於回族,出自著名回族先人伯篤·魯丁,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回族伯氏,源出元朝時期廣西桂林肅政廉訪副使伯篤·魯丁。伯篤·魯丁,字至道,漢名魯至道,答失蠻人(Dnishinsand,有學識者),著名元朝政治家,詩人。伯篤·魯丁的後裔子孫多改漢姓為伯氏、魯氏等;又因“伯”與“白”對音,後多改為諧音的白氏(如其十九世孫白崇禧),但依然有稱伯氏者,如今福建漳州龍海的伯氏家族,皆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十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伯力氏,亦稱巴拉氏、巴哩氏,滿語為Bari Hala,漢義“弓、豌豆”,世居哲魯(今黑龍江下游)、庫葉(今俄羅斯庫葉島)、科爾沁(今內蒙古東部通遼地區、吉林西部一帶),後有蒙古族、赫哲族、費雅喀奇勒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伯氏、博氏等。
⑵.滿族伯特氏,亦稱拜格氏,源出金國時期稱女真伯德部,以部為氏,為奚族後裔,滿語為Baige Hala,世居拜格山(今黑龍江呼瑪盤古),所冠漢姓多為伯氏、卜氏等。
⑶.滿族瑚錫哈哩氏,亦稱祜什哈禮氏、瑚克沙哈里氏,以地為氏,滿語為Husihari Hala,世居瑚錫哈理(今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烏蘇里斯克)、依蘭費爾塔哈(今吉林市西南二百五十公里處)、三姓(今黑龍江依蘭)等地。後有赫哲族、錫伯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華氏、關氏、胡氏、扈氏、伯氏等。該支伯氏鼻祖為瑚錫哈哩·伯麟,滿洲正黃旗人,翻譯舉人出身,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授盛京兵部侍郎,累官雲貴總督氏、都統、體仁閣大學士,為一代名臣。在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漢化姓氏者,稱伯氏,世代相傳至今。
⑷.滿族伯蘇特氏,亦稱白蘇特氏,滿語為Beisut Hala,世居佛阿拉(今遼寧新賓永陵鎮二道村),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後多冠漢姓為白氏、伯氏、蘇氏等。

源流十一

源於錫伯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錫伯族伯佳氏,亦稱白佳氏、拜佳氏,有學者指出其先祖本為漢族,在東漢晚期被烏桓民族裹脅入遼東地區,逐漸成為錫伯族人,世居佛阿拉(今遼寧新賓永陵鎮二道村)、烏魯特(今內蒙古東南部興安盟地區)、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等地,後有滿族、蒙古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伯氏、白氏等。

源流十二

源於官位,出自西周時期的貴族爵位,屬於以官爵稱謂為氏。伯,是西周時期的官爵稱謂。西周時期的貴族爵位承襲殷商時期的爵稱:公、侯、伯、子、男,其中的伯爵位列第三等。到後來西方歐洲國家中出現五級爵稱制,則要比中國晚兩千餘年之久。西周時期,周公旦設有九伯爵官制:“九伯者,九州、島有十八伯,各得九伯,故云九伯也。”中國古代將中原大地分為九州,華夏居中,九位伯爵分居職掌九州,九州之外的所有地方,不論海內海外,皆稱九島,亦分封九位伯爵職掌之。這說明在實際上,周王室共有十八位伯爵。
在這些伯爵們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爵稱謂為姓氏者,即為伯氏,世代相傳至今。

得姓始祖

伯益、伯夷、荀林父、伯篤·魯丁(魯至道)、瑚錫哈哩·伯麟。伯氏的始祖伯益,是上古一位十分了不起的人物,曾經佐舜調馴鳥獸,被賜姓為嬴,成為後世神采飛揚的嬴姓家族的始祖。後來又曾佐禹治水有功,所以,當禹年邁時,曾有意把天下禪讓給他,可是他卻堅決不肯受,夏禹在後繼無人的無奈情況下,才把天下傳給賢明的兒子啟。自此,結束了君位的禪讓制,開創了中國歷史上4000多年家天下的局面。伯益的後裔可能大多數姓了嬴,而伯氏出現於中國歷史上遲至2000多年前春秋時代。故伯氏後人奉伯益為伯姓的得姓始祖。另伯夷、荀林父亦為伯氏的祖宗(見上“2”、“3”姓源介紹)。

遷徙分布

伯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台灣省則名列七百八十三位,望族出河東郡。伯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據《風俗通》載:“嬴姓,伯益之後,太宰嚭,字子余,姓伯氏,州犁之子,為吳太宰。”“伯”字,在古代是老大的意思,因此古代兄弟中老大名字中常有伯字,兄弟多以伯、仲、叔、季等來表示相傳如嬴姓的祖先禹臣伯益。商朝末年的名士伯夷等,他們的後代中都有以祖先名字中的“伯”字作為姓氏,稱為伯氏。春秋時,齊、晉、鄭、宋、魯等國公族名仕的後人里均出現了“伯”氏。另有一說,遠古時有“柏”氏,後訛傳為“伯”氏,而形成了另一支伯氏。此外,在中國早期的歷史上,有許多以伯開頭的雙字複姓,如伯成氏、伯皇氏、伯常氏等,宋朝更有女真族的伯德氏出現,這些複姓後來很少能夠見到,極可能是由於他們的後人將姓簡化成了單姓的伯氏。伯姓望出河東郡(今山西省黃河以東一帶地區)。

歷史名人

伯益

(生卒年待考),名益,嬴姓。著名禹之大臣,伯氏鼻祖之一。

伯夷

(生卒年待考),墨胎氏,名允,字公信,孤竹國君伯初之子。著名商末周初“愚夫”之臣,伯氏鼻祖之一。

伯嚭

嬴姓,伯氏,名嚭(Pǐ 音匹),故亦稱伯嚭(或作“帛喜”、“白喜”、“帛否”、“伯喜”),字子余。楚大夫伯州的犁之孫,出亡奔吳,以功任吳國太宰。善於逢迎,深得吳王夫差寵信。吳破越後,他接受賄賂,許越議和,並進讒言殺害伍子胥。吳亡後,降越為臣。

伯牙

俞氏。春秋時人。善鼓琴,學琴於成連,三年不成。成連使至東海蓬萊山,聞海水澎湃、群鳥悲號之聲,情有所移,心有所感,琴藝大進。琴曲《水仙操》、《高山流水》傳為其作品。與锺子期善,能窮其意趣。後子期死,痛世無知音,不復鼓琴。雖是傳說中的人物,但人們卻寧肯信其有,不肯信其無,因為他的《高山流水》以及他與鐘子期的“知音”佳話,均已成了千古絕唱。

伯樂

春秋時人。或說孫氏,名陽,亦稱陽子。善相馬,據《淮南子·道應》說他是秦穆公的臣子,曾薦方九堙為穆公相馬,認為相千里馬必須“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內而忘其外”,其觀點對後人啟發極大。難怪人們會發出“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有感嘆。相傳有騏驥伏鹽車上行,見而長鳴,伯樂下車泣之。驥於是俯而噴,仰而鳴,聲聞於天。年長,薦九方堙於穆公。堙相馬,不辨馬之雌雄、顏色,穆公不悅。伯樂以為相千里馬在於“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內而忘其外”。

伯達

西周成王進人。或以為宣王時人。伯達與伯適、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隨、季騧稱周之八士。

伯宗

春秋時期的晉國大夫(公元前?-公元前576)。賢而好直言。晉景公六年以“鞭之長,不及馬腹”諫止晉攻楚。其含義為“雖然晉國強大,也無力戰勝楚國”。現代漢語的成語“鞭長莫及”由此而來。每上朝時,妻子常規勸他:“您好直言,那些行為不端的人都厭惡您,一定有禍到您身上!”他不聽。後來在欒弗忌之難中,果然被進讒言而遭殺害。

郡望堂號

郡望

河東郡:①指今山西省。②秦置河東郡,治安邑,轄晉西南地區。東晉移治蒲坂(今山西省永濟蒲州鎮,按即劉裕滅後秦時)。隋唐為蒲州河東郡。隋又分蒲坂置河東縣為治所。明並河東縣入蒲州。③唐有河東道,又設河東節度使。道治蒲州,節度使治太原(今太原市西南)。④宋有河東路,治并州(太原府,今太原市),轄地北以內長城為限,而兼有今陝西東北角。金分河東南路、河東北路。南路治平陽(今臨汾),北路治太原府。

堂號

河東堂:以望立堂。
伯益堂:古有個賢人叫伯益,他就是伯姓的始祖。舜時任東夷部族首領,曾佐禹治水,立有大功。禹得位後,曾想讓位給伯益。伯益推辭不受,躲避到箕山之陽。故伯氏後人以“伯益”作為伯姓的堂號。

字輩排行

山東伯氏一支字輩:“雲景培金紹先大德……繼世永昌”。
重慶忠縣伯氏字輩:28輩 (萬古XXXXX;汝應有志維朝梁;方知X心行人美;天佑其世智永昌)
安徽淮北宿州接壤一帶伯氏字輩:文元開運,克廣德成,家傳有道,萬載永祥......(源自山東滕縣郭莊白氏,遷始祖白宏勛,後改伯姓)

伯姓宗祠通用聯

四言通用聯

元公遐裔;
宣聖高徒。
——佚名撰伯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上古帝嚳高辛氏的八個才子之一伯虎,舜舉之,使布五教於四方。下聯典指春秋時孔子弟子伯虔,少孔子五十歲,魯人。
子期良友;
帝嚳才人。
——佚名撰伯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春秋時鼓琴名人伯牙,嘗學於成連,與鐘子期善。子期死,伯牙不復鼓琴,痛世無知音。下聯典指上古帝嚳高辛氏的八個才子之一伯虎,舜舉之,使布五教於四方。

五言通用聯

白日莫閒過;
人生不再來。
——佚名撰伯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以鶴頂格鑲嵌伯姓之“伯”字的析字聯。

六言通用聯

遠祖楚為太宰;
先人晉有大夫。
——佚名撰伯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春秋時楚國太宰伯州黎,康王時在任。下聯典指春秋時晉國大夫伯宗,賢而好以直辨,凌人,後遭受害。

八言通用聯

儒行著稱,聖門篤學;
直言及難,賢婦進規。
——佚名撰伯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春秋時魯國人伯虔,字子析,孔子弟子,勤奮好學,以儒行著稱。下聯典指春秋時晉國大夫伯宗,賢能又敢於直言。每上朝時,妻子常規勸他:“您好直言,那些行為不端的人都厭惡您,一定有禍到您身上!”他不聽。後來在欒弗忌之難中,果然被進讒言而遭殺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