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達稙宗

伊達稙宗

伊達稙宗(1488-1565)是日本戰國時代陸奧國大名伊達氏的第14代家督伊達尚宗之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伊達稙宗
  • 外文名:(平假名)だて たねむね,(羅馬字)Date Tanemune
  • 別名:伊達高宗
  • 國籍:日本
  • 民族:大和
  • 出生地:伊達郡高田城
  • 出生日期:1488年
  • 逝世日期:1565年6月19日
  • 職業:(官位)從四位下 左京大夫
  • 信仰:佛教
  • 主要成就:制定《塵芥集》
    引發天文大亂
  • 代表作品:塵芥集
簡介,生平,塵芥集,逸話,政略婚姻與過繼政策 (長幼順序),

簡介

伊達稙宗(1488-1565),
伊達稙宗
伊達家第十四代家督政治能力出眾,所著治政117條的《塵芥集》在奧州首先提出分國法的思想,促進了伊達家的發展壯大。稙宗有11男6女共17名子女,因此非常熱衷於聯姻外交策略。當時與奧州地方的相馬氏、蘆名氏、大崎氏、二階堂氏田村氏、桑折氏、亘理氏等勢力都有婚姻、過繼關係。靠這種廣泛的關係,伊達家基本沒有大規模戰爭的可能。但是在中央足利幕府衰退之際,各地新興大名如織田、武田、上杉、德川不停徵戰拓疆的同時,這種安泰的環境也限制了伊達家進一步的發展。其實當稙宗就任奧州探題後,曾利用此優勢傾力於伊達家的擴張,後來大概是因為防備來自大崎家、出羽最上家的威脅和政治方面的考慮才保守的。

生平

伊達稙宗,戰國中前期的名將、政治家及外交家奧州伊達家十四代家督。長享二年(1488)生於伊達郡高田城,幼名次郎,伊達尚宗之嫡男。當時的日本受應仁之亂後,室町幕府的權威受到嚴重打擊,幕府體制及舊庄園制被完全破壞,地方守護則面對國人一揆、一向一揆(本願寺蓮如)及“下克上”的威脅,開始了大名之間的連場混戰。
在東北地區,由大崎、葛西、相馬、蘆名及伊達為主的大名都為各自的地盤而發動戰爭。而在伊達家,稙宗出生時,父親正與祖父成宗爭奪家督之位,延德元年(1489),尚宗向成宗發出“家督退位文書”,迫令成宗立刻退位,兩人關係對立化。
明應三年(1494),成宗、尚宗終於開戰,稙宗倒向成宗方,趁尚宗到竹森館時,稙宗突襲竹森館,尚宗被迫逃亡,不久,尚宗領兵與稙宗大戰於松川,但尚宗大敗,最後逃到會津,向蘆名盛高求助。四月,盛高出兵進攻屋代城,稙宗大敗,退向梁川城,同年末,成宗病死,尚宗正式成為當主,明應五年(1496),尚宗才完全控制領地。在永正年(1504-21)間,尚宗大力開拓伊達家的領地,同時尚宗繼續自祖父持宗的幕府政策,擁護新將軍足利義澄,成為幕府於東北的倚重力量。
永正十一年(1514),尚宗病死,稙宗正式繼位,為了成為東北的最強力量之一,稙宗一到位,立刻展開對外擴張,同年二月,稙宗出征最上義定,並於出羽長谷堂之戰大破義定,戰後永正十二年(1515),稙宗迫使義定迎娶其妹作為和睦的條件,事實上已掌握最上家於手中。與此同時,稙宗開始拉攏幕府,永正十四年(1517),稙宗到花之御所謁見將軍足利義稙及管領細川高國,奉獻上黃金、太刀及奧州名馬,終於,稙宗獲得將軍賜名,正式改名為“伊達稙宗”,就任左京大夫,成為當時於東北名重一時的大名。左京大夫、是本來的奧州探題大崎氏所世襲的官位。而伊達氏能夠獲得此官位,就代表於名於實都已經取代了大崎氏。稙宗也利用此點,使自己的家格上升。
大永二年(1522)十二月七日,稙宗更得到幕府的御內書,任命為久不常置的陸奧國守護,完成了曾祖父持宗的心愿,並打破了當時以奧州探題制的制度,更大大加強了伊達家在東北的影響力及政治地位。但幕府卻在同年命葛西稙重為從五位下左京大夫兼陸奧守,即代表奧州出現兩巨頭,致使伊達、葛西出現矛盾。
享祿元年(1528)九月,葛西晴重的嫡男稙清病死,稙宗見機以陸奧守護之名,命蘆名盛舜出援兵聯合攻打葛西氏,並攻破可卷城,迫令晴重立稙宗六男猿若丸(晴胤)為嫡子,間接控制了葛西家。自此之後,稙宗利用陸奧守護的身份,積極介入東北大名的內政,藉加強控制以保護伊達家。天文元年(1532),稙宗攻入田村莊,與田村義顯決戰,天文二年(1533),稙宗又聯合蘆名、二階堂及石川與田村、岩城及白河結城攻戰,伊達的領地漸增。
天文三年(1534),稙宗藉岩城重隆破壞與長男伊達晴宗的婚約,與蘆名、相馬及二階堂氏出兵攻敗岩城氏,迫使重隆履行婚約,並控制於自己之手。天文五年(1536)二月,大崎氏之家臣氏家直繼、古川持熙等發生叛亂,大崎義直密請稙宗出兵鎮壓,五月,稙宗率三千騎大軍出陣,並聯合大崎義直出兵攻陷古川、岩手澤城,終於平定了亂事,事後稙宗以助平亂事為由,請義直收次子小僧丸(義宣)為嗣子,使大崎成為伊達的勢力範圍。
為了進一步加強伊達家在奧州的地位,天文七年(1538),稙宗出面調停岩城與二階堂的抗爭,但與田村氏的抗爭卻未有停止,在女婿相馬顯胤的調停下於天文十年(1541)四月和解,稙宗以其女嫁與田村隆顯,又使田村氏成為伊達的附屬。
可惜稙宗的完美外交策略出現漏洞,天文九年(1540),越後守護上杉定實無男嗣,稙宗有見及此,立刻命三男實元入嗣上杉家,並送最精銳的一百騎,陪同實元到上杉家,正當稙宗認為百事無礙時,長男晴宗得知訊息後大怒,並與稙宗理論道:“父上!夫伊達豈不是成為剛脫皮之蟬嗎?何必有利於人,害我家於惡勢?”但稙宗回答道:“此為我家長久之利也,多說無益!”
另一方面,天文十一年(1541),為了答謝女婿相馬顯胤於田村和解之功,稙宗決定賜地與顯胤,但此事又為晴宗及眾家臣所不滿,眾人都到稙宗的西山城理論,晴宗大怒道“相馬有何益於我家?父上有賜於相馬,何不賜於眾家臣?”但稙宗照樣不理,在一眾以中野宗時等家臣的慫恿下,晴宗決定採取行動,天文十二年(1542)六月,晴宗乘稙宗於郊外狩獵時,帶兵捉走稙宗,並將其幽禁於西山城,晴宗則自立為新家督
但不久,幽禁於西山城的稙宗被從叔小梁川宗朝、盛宗父子救出,出逃後的稙宗,憤然決定出兵對付晴宗,最終爆發了影響東北久遠的“天文大亂”。由於稙宗的婚姻外交,奧州大名都無可避免的捲入亂事之中,奧州大名因此分為以相馬顯胤、二階堂輝行、蘆名盛氏石川晴光等大名及伊達義宗等以宗親為主的稙宗派,及以大名岩城重隆及中野宗時等少壯派家臣為主的晴宗派。
天文十二年(1543)二月,稙宗派的相馬顯胤與晴宗大戰於掛田城,五月,相馬伊達聯軍大破晴宗,七月,稙宗攻略刈田、柴田郡,翌年三月,稙宗更在石母田之戰大破晴宗勢,占盡上風,奪回西山城。但與此同時,晴宗不斷向稙宗派大名的家臣內通,又賄賂蘆名盛氏最上義守大名,天文十六年(1547),蘆名盛氏與田村隆顯及二階堂輝行對立而正式投入晴宗方,最強的盛氏倒戈後,一些小名都開始倒戈向晴宗,石橋尚義及最上義守都先後寢返,稙宗方之勢因而急速轉衰,天正十七年(1548)三月,有意退出的田村隆顯派使者到京都請將軍義輝出面調停,五月,義輝派聖后院道僧發出和睦令,由蘆名盛舜為使者調停,九月,兩方和解,稙宗被勒令到丸森城隱居,而晴宗則遷到米澤城,正式成為伊達第十五代家督,晴宗於在位期間打敗其他親稙宗的大名,歷時六年(1542-1548)的天文大亂正式告終。
是次大亂,嚴重破壞伊達與其他奧州大名的關係,也使稙宗的“伊達網路”完全崩潰,從而成為往後伊達與其他大名交戰的原因。伊達氏亦因此折損不少家臣,也做就中野宗時的專權,晴宗於戰後對宗時更為信任,但卻無力阻止他的專橫,引起嫡男輝宗的不滿,永祿八年(1565)五月,晴宗正式退位予輝宗,到杉目城隱居,同年六月十九日,稙宗也於丸森城病逝,享年七十八歲,法名真山圓入智松院,葬於小田陽林寺。
稙宗之長項,是為他的外交及政治頭腦。他不僅修建街道,同時對領內的經濟定下方針,使伊達得到作戰的本錢。另一方面,據史書記載,稙宗得子女二十人,稙宗藉此將子女大加嗣繼、入嫁蘆名、葛西、大崎、田村、亘理、二階堂、懸田、桑折、村田及相馬等奧州大名,使其與伊達建立親密關係,甚至成為伊達的勢力圈,世稱為“伊達網路圈”,可見稙宗的外交手婉之高,在網路圈下,再加上陸奧守護的政治優勢,伊達成為中、南奧州的核心,草創霸權,但亦因網路圈的關係,各大名都牽連入天文大亂之中,最後也因此反目成仇,網路圈最終支離破碎,伊達由主宰者,變成被圍攻的對象,可謂非常諷刺。

塵芥集

稙宗的最大貢獻,乃是著於天文五年(1536)四月的《伊達氏御成敗式目一百七十一個條》,簡稱《塵芥集》,與今川氏的《今川假名目錄》及武田氏的《武田信玄家法》合稱為戰國三大式目。《塵芥集》乃仿照鎌倉時代北條泰時的《御成敗式目》的方式而著的家法條例及領內法律,是為戰國時代最詳盡的分國法律,用以強化大名本身的權力、支配權及對下臣私鬥、結黨犯上作出規範。
《塵芥集》是將於天文五年(1534)稙宗著寫的《棟役日記》及天文七年(1538)的《段錢古帳》加以整理及擴展,兩文分別用於整理領國內的徵稅制度及領國土地的統計。《塵芥集》全分為一百七十一條,下分十九項細節,其中以《犯上。殺害。竊盜。私鬥》(第十六至七十五條)、《用水。買賣。財政。貸借諸項》(第八十四至一百一十二條)、《國人、下人逃走》(一百四十一至一百五十條)及《罪人。虛言。盜賊》(一百五十一至一百六十一條)為主要,乃是稙宗針對伊達領內的問題而大加著寫。同時《塵芥集》中也集中解釋地頭領主、武士及一般領民的法律裁判權、刑律及法律程式清楚列舉。民政上的土地權方面,與《今川假名目錄》不同,《塵芥集》允許土地的自由買賣,對土地買賣分為“年紀賣”及“永代賣”,並對買賣土地、領主買地權作出清楚的規則。另一方面,《塵芥集》對用水也有相當的規定,免除領內的用水權糾紛。《塵芥集》對於管理領國有非常大的幫助,也使大名免於下克上的危機中;但稙宗訂下的家法,使大名權力強化,同時把家臣的權力、利益削減,使家臣非常不滿,也是出於家臣對稙宗的不滿,新派、少壯派及有野心的家臣都希望藉稙宗及晴宗的不和,推翻稙宗、擁立晴宗繼位以停止本身力量受家法的削弱,最終成為引發天文大亂的成因,可謂諷刺非常。

逸話

  • 是一位優於智謀的人物,使用巧妙的外交手段獲得了伊達氏代代都想獲得的陸奧守護一職。另外,稙宗擁有14個兒子與7個女兒,以婚姻或養子形式與附近的大名取得了親戚關係,巧妙的擴大了勢力。(但是、只是送養子而該大名家滅亡時,當然不可能吸收其領土,伊達氏的領地領也沒有擴大。)
  • 天文5年(1536年),制定了多達169條的分國法《塵芥集》,打穩了伊達氏發展的基礎。
  • 天文之亂不只是與晴宗的父子對立,也含有對於家臣團領主(伊達家當主)的不滿,以及守護自身權益的要素。

政略婚姻與過繼政策 (長幼順序)

開創首例以政略婚姻及過繼子女的政治手段增強自家勢力範圍的想法來與鄰近勢力的相馬家蘆名家田村家懸田家大崎家上杉家桑折家亘理家葛西家二階堂家等多大名勢力結成聯姻親戚。
長女嫁予相馬氏第十四代當主相馬顯胤。
長男伊達晴宗留在家中繼承伊達家第十五代當主。
次女嫁予蘆名氏第十六代當主蘆名盛氏。
次男大崎義宣過繼給大崎義直成為大崎氏第十二代當主。
三男伊達實元本來打算將過繼給上杉定實成為養子。
三女嫁予須賀川二階堂氏第六代當主二階堂照行。
四男玄蕃丸
四女嫁予田村氏第二十四代當主田村隆顯。
五女嫁予懸田氏當主懸田俊宗。
五男宗澄
六男桑折宗貞過繼給桑折景長,桑折氏是伊達氏第三代當主伊達義廣之庶長子伊達親長所分家庶流家。
七男葛西晴清過繼給葛西晴重成為葛西氏第十五代當主。
八男梁川宗清是梁川氏之祖,自己的梁川城遷居去西山城則梁山城成為八男宗清的領地。
九男村田宗殖過繼給村田近重。
十男極樂院宗榮過繼給極樂院善榮。
十一男亘理綱宗過繼給亘理宗隆早逝,其弟元宗繼位亘理氏(亘理氏)當主。
十二男亘理元宗過繼給亘理宗隆成為亘理氏(亘理氏)第十七代當主。
十三男大有康輔東昌寺十四世主持。
十四男伊達七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