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瑪目·朋佐爾

伊瑪目·朋佐爾

伊瑪目·朋佐爾(Imam Bonjol,1772—1864) 近代印度尼西亞伊斯蘭教改革家,抗荷鬥爭領導人。本名佩多·沙里夫·伊卜奴·潘狄托·巴雅努丁(Peto Syarif Ibnu Pandito Bayanuddin),又名穆罕默德·沙哈布(Muhammad Syahab)、和馬利姆·巴薩(Malim Basa), 生於西蘇門答臘米南加保一個伊斯蘭教師家庭。是西蘇門答臘帕薩瑪攝政的丹絨·蓬嘎村。是布亞·努丁阿訇的兒子。自幼隨父學習阿拉伯語和伊斯蘭經籍,後幫助其父從事宗教教育,取得彼托·沙里夫(即伊斯蘭教師)稱號。先後從端古·南倫切赫等多位穆斯林導師學習。

基本介紹

  • 本名:伊瑪目·朋佐爾
  • 出生時間:1772
  • 去世時間:1864
  • 外文名:Imam Bonjol
人物生平,相關事件,史籍記載,歷史評價,

人物生平

業績:
高舉"純正伊斯蘭教"的旗幟,大力傳播伊斯蘭教新教義,是著名的宗教改革家。1821年至1837年領導了西蘇門答臘人民的抗荷鬥爭,成為爭取民族獨立的民族英雄。
生活情趣:
一生信奉伊斯蘭教,把宣傳伊斯蘭教新教義作為自己的義務和樂趣。
益壽格言:"莫喝酒、莫吸菸、更別鬥毆。禁止姦淫竊盜,禁止仗勢欺人,禁止損人利己。為正道獻身,真主就會收留你了。"
養生食物:
牛肉、羊肉、各種麵食、土豆、蕃茄、香蕉、榴連、楊桃、茶。

相關事件

1803年伊斯蘭傳教師哈吉·米斯金等人從麥加朝覲歸來後,在米南加保傳播?>瓦哈比派教義,伊斯蘭教改革運動(即比達里教派運動)遂以此為開端在米南加保發展起來。穆罕默德·沙哈布接受了瓦哈比教義,不久在朋佐爾地方建立了比達里教派的新傳教中心,並自稱伊瑪目·朋佐爾(即朋佐爾教長)。他後來就以這個稱號聞名於世。伊瑪目·朋佐爾以“憑《古蘭經》立教”、“純正伊斯蘭教”為旗幟,大力傳播瓦哈比教義,反對代表 貴族和部落酋長利益的老教派(即黑衣教派)異端思想和世俗化的腐敗統治,主張用封建父系家長制代替母系家長制,抨擊傳統的舊習俗如鬥雞、賭博、抽鴉片等,堅持嚴格遵守伊斯蘭教原旨教義。他要求凡加入比達里教派的穆斯林,必須遵奉《古蘭經》和教法,履行宗教功課,堅持一天5次禮拜,嚴禁吸菸、飲酒、鬥雞和賭博,禁止男人穿絲綢衣服和戴金銀首飾。比達里教派效法阿拉伯人的白色服飾,故稱白衣教派。該派規定凡男性信徒必須剃光頭、留長鬍須,穿白袍、戴白頭巾,女性必須穿白袍,蒙上面紗。自1805~1821年,比達里教派在米南加保地區同老教派進行了持久的宗教戰爭,所到之處,用武力鎮壓王室成員、貴族和部落首領的反抗,沒收他們的財產,剝奪其世襲領地和特權,把老教派的被俘人員作為奴隸。比達里教派的勢力迅速擴展到米南加保廣大地區,朋佐爾成為該派的宗教文化、手工業和商業中心。1819年,荷蘭殖民者重新侵占西蘇門答臘巴東等地,老教派首領投靠荷蘭殖民者,1821年米南加保王室同荷蘭簽訂出賣主權的協定,派兵鎮壓比達里教派運動。
端古·伊瑪目邦佐爾端古·伊瑪目邦佐爾

史籍記載

1821~1836年伊瑪目·朋佐爾領導比達里教派的軍民,在米南加保地區經過長期的鬥爭,奮勇抗擊剛從英國手中接收印尼的荷蘭侵略軍,將宗教戰爭轉變為抗擊殖民主義的人民起義,沉重地打擊了侵略者。經過幾年的短兵相接,結果當時在印尼尚未扎穩腳跟的殖民軍被他的帕德里軍打敗,不得不於1824年與他簽署了一項和平協定。1825年大爪哇戰爭爆發後,殖民軍全力投入戰爭,結果帕德里軍又獲大勝,他更乘機擴大了自己的地盤。1830年,當爪哇起義通過談判被平息後,殖民軍便違背諾言,以全部兵力大舉進犯西蘇門答臘。此時,佩多·沙里夫雖率軍英勇對抗,但勢力相差太過懸殊,結果轄下各省紛紛被敵占領,他也被俘虜關押,1932年逃出並流亡海外。後來荷軍統領曾希望與其修好,但他知道這是敵軍的誘餌,故不為所動。1837年8月16日,荷蘭軍隊使用談判的詭計,占領了邦佐爾村社,他也因被密告而再次被捕並被流放到齊亞留爾。他被輾轉流放到巴達維亞、萬鴉佬和安汶等地。伊瑪目·朋佐爾在流放期間撰有《回憶錄》一部,敘述了他的生平事跡和比達里教派運動的經過。1864年11月6日,,伊瑪目·朋佐爾在在最後一個流放地蘇拉威西島的米那哈薩去世,並葬於當地,終年92歲。

歷史評價

印尼建國後,他被確定為民族英雄,印度尼西亞人民在朋佐爾為這位英雄建立了紀念碑,在印尼現今仍流通的5,000盧比面額紙鈔上印有他的肖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