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戰爭

伊朗戰爭

伊朗戰爭指與伊朗有關的一系列戰爭,包括英蘇入侵伊朗兩伊戰爭伊拉克戰爭

基本介紹

伊朗,英蘇入侵伊朗,兩伊戰爭,伊拉克戰爭,簡介,重要步驟,戰略考慮,

伊朗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英語:Islamic Republic of Iran,波斯語:جمهوری اسلامی ایران),位於亞洲西部,屬中東國家。伊朗中北部緊靠裏海、南靠波斯灣阿拉伯海。伊朗東鄰巴基斯坦阿富汗,東北部與土庫曼斯坦接壤,西北與亞塞拜然亞美尼亞為鄰,西界土耳其伊拉克。國土面積約1648195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十八。據伊朗國家統計資料庫2014年7月18日顯示,伊朗人口為77,598,379。[1-2]
伊朗是亞洲主要經濟體之一,經濟實力較強。伊朗經濟以石油開採業為主,為世界石油天然氣大國,地處世界石油天然氣最豐富的中東地區,石油出口是經濟命脈,石油生產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別位於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伊朗的石油化工、鋼鐵、汽車製造業發達,還有電子工業核工業計算機軟硬體業。
伊朗是一個聯合國的創始成員之一,不結盟運動,OIC和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
伊朗戰爭

英蘇入侵伊朗

英蘇入侵伊朗是1941年8月25日至9月17日英國蘇聯為了確保對伊朗的油田和援蘇物資通道安全,聯合出兵干涉伊朗的軍事行動。入侵的結果是伊朗國王禮薩汗退位,納粹德國在伊朗的勢力被全部肅清。

兩伊戰爭

兩伊戰爭(阿拉伯語:الحرب العراقية الإيرانية‎‎,英語:Iran-Iraq War),又稱為第一次波斯灣戰爭,伊朗稱為伊拉克入侵戰爭、神聖抗戰、或伊朗革命戰爭,伊拉克稱為薩達姆卡迪西亞,是發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一場長達8年的邊境戰爭。

伊拉克戰爭

簡介

2003年3月20日,美國以伊拉克隱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暗中支持恐怖主義為藉口,召開聯合國安理會,公然單方面決定對伊拉克實施大規模軍事打擊。 伊拉克戰爭是一場引發爭議,遭到世界大多數國家和民眾質疑和反對的戰爭。這場戰爭在整個世界引起了強烈的震動,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也帶給我們多方面的啟示和思考,包括政治、軍事、經濟、外交和文化等許多方面。研究這場戰爭,不僅可以擴大我們看待當今世界的視角,而且,也會使我們更深刻地領悟現實的人類社會所面臨的戰爭威脅,這對於我們解決紛紜複雜的各種問題和謀求發展不無意義。

重要步驟

冷戰結束後,國際力量對比嚴重失衡,美國在軍事、科技和經濟等諸多領域擁有超群優勢,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確立了以維護美國霸權為總目標的國家安全戰略,即霸權戰略。同時制定了三大具體目標,即維護美國及盟國的安全;擴展美國經濟;在世界推進美式民主。冷戰後,美國的對外政策就是圍繞這"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展開的。美利用冷戰後舊格局已被打破,新格局尚未確立這一"空前絕後"的"戰略機遇期",加緊全球戰略擴張,企圖按照自己的意願建立單極世界。通過第一次海灣戰爭,美打擊了伊拉克地區霸權主義,主導和控制了海灣地區的局勢;通過北約東擴和科索沃戰爭,擠壓了俄羅斯的戰略空間。布希政府上台後,受共和黨保守主義的影響,開始調整美國安全戰備和對外政策,突出維護國家安全,將俄羅斯和中國作為潛在的戰略競爭對手。"9·11"事件後,強硬的共和黨新保守主義集團得勢,布希政府將維護國內安全放在突出位置上,打擊恐怖主義成了第一要務,將反恐與防擴結合起來,為此出台了"布希主義","先發制人"理論。“9·11事件”後,美以反恐怖為名,通過阿富汗戰爭實現了首次進駐中亞,增加了對南亞局勢的影響力。這次對伊拉克戰爭,是美推行全球戰略擴張的又一重要步驟,在布希的心目中,發動這場戰爭關係到美國的眼前和長遠安全,關係到美國的世界霸權或準霸權地位。通過戰爭,不僅可以拔掉他恨之入骨的伊拉克這個釘子,在伊斯蘭世界建立維護美國利益的戰略走廊;還可以通過控制歐亞大陸的核心地帶,實現對俄、歐、中、印等大國的戰略牽制這一箭雙鵰的作用。

戰略考慮

美國《國家利益》季刊2002年秋刊登了麻省理工學院政治學博士喬治·理博伊等人寫的一篇文章:"應該根據各國對美國利益構成威脅的可能性來確定重點關注的國家。它們對美國安全構成威脅程度各不相同,威脅並不是單單來自一個潛在的‘匹敵的競爭對手'。在2001年9月11日前,這是對的。但是,由於美國的資源是有限的,政策制定者必須確定標準來決定哪些資源應該投入到哪些地方。"這實際是為美國政府構劃了確定下一個目標的標準,即這個目標是否具有地緣政治的戰略地位和戰略價值,是否具有市場價值和資源價值,執掌這個地區(國家)的政權對美國威脅程度,其他國際主要力量是否具有控制這一地區(國家)的戰略意圖,以及美國是否有合適的時機和條件來消除這種威脅。眾所周知,亞太地區是全球地緣戰略力量最集中的區域,美國在亞太地區有著廣泛而巨大的政治、經濟、軍事和安全利益。美歷來認為,自己在中東有著十分重要的戰略利益。2002年夏,美國防部向布希總統和國會提交的《國防報告》中,將中東列入美國重點保護的關鍵地區之一。"9·11"事件後,美國把剷除中東的原教旨主義溫床、遏制恐怖主義威脅作為自己在中東追求的又一戰略目標。隨著布希政府以維護美國"唯一超級大國"地位為核心的國際安全戰略的確立,中東地區在美對外戰略中的地位進一步上升。伊拉克是地區大國,處於中東的中心地帶,石油儲量居世界第二,在中東的地緣政治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在這個極具地緣政治經濟意義的區域,剷除一大強烈反美的地區性強國,對美來說具有長遠的戰略利益,當然不會錯過機會。美國有官員曾公開聲稱:伊拉克是美國在中東建立軍事基地的最佳位置。

在世界範圍內推進美式民主、價值觀,一直是美國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二戰後,美國成功地對納粹德國和軍國主義的日本進行了改造,並因此深受鼓舞。布希政府更是將推行美國民主、價值觀作為他這屆政府的一大根本國策,並寫入了2002年9月發表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之中,布希本人對推行美式民主具有一種近乎宗教式的狂熱。開戰之前,布希就宣稱他的目的是要為中東地區樹立一個"民主"的樣板,進而向整個阿拉伯世界實行民主輻射,為建立一個美國治下的世界新秩序開闢道路。支持布希戰爭的國防部副部長沃爾福威茨更是露骨地說:"伊拉克戰爭是為了實現政權改變,一個民主、自由的伊拉克將為中東國家的人民樹立一種典型,伊朗、敘利亞人民將從中得到啟示,沙特等國也會為政權形式而不安,從而實行改革。這充分暴露了布希政府不惜一切代價發動戰爭的真實用意。

伊拉克石油資源豐富,1993年已探明了石油儲量達1120億桶,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居世界第二位,約占世界已探明總儲量的10%,美政府官員從不諱言他們這一目的:控制伊拉克石油。白宮鷹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國防部助理國務卿沃爾弗維茨公開聲稱,對伊動武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石油。據《世界日報》報導,美國防部副部長沃爾福威茨在新加坡參加亞洲安全會議期間,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讓我們簡單地看這個問題,伊位克與朝鮮之間最大的區別在於經濟資源,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別無選擇,伊拉克這個國家到處都是石油。"在接受《名利場》雜誌採訪時又講道:"由於美國政府官僚政治的原因,我們就把這一問題歸結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另據《華盛頓郵報》報導:美為了控制伊拉克石油資源,國防部組成了由伊拉克前石油官員和美國公司的執行官參加的一個委員會,負責監督伊拉克油田管理和儘快出售伊拉克石油。這一事實說明,美國想一手壟斷伊拉克石油的圖謀已成為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這是歐洲經濟界流傳的一種觀點,認為美發動戰爭的真正目的,在於通過控制伊拉克和中東地區石油的出海口,鉗制歐洲的石油來源,削弱歐洲經濟,震懾歐洲資本大量進入美國,從而打擊歐元,甚至使其破產,以維護美元在國際金融體系的霸主地位。歐洲的經濟規模和金融市場的規模與美國相當,如果未來不出現其他主要貨幣挑戰美元地位的情況下,歐元的確可能與美元平分秋色。那么,歐元的挑戰會給美國帶來多大損失呢?有人進行了計算,美國的損失最高可達到2.5萬億美元,也就是說,美國人均1萬美元左右。與伊拉克戰爭做比較,戰爭及戰後經濟重建所需費用,儘管各方的估計很不相同,但最高的估計是2000億美元。這樣看來,通過伊拉克戰爭打垮歐元,從成本效益的角度看,暗算歐元的動機確實可以成立的。但我認為現實的可能性比較小,儘管中東地區的石油儲量大約占世界的70%,但其出口卻是占世界石油交易的40%,中東之外的俄羅斯、墨西哥和委內瑞拉等都是石油大國,因此,即使歐洲一夜之間無法從中東進口石油,仍然可以從其他地區獲得部分石油,不至於使自己的經濟癱瘓。況且在自由經濟條件下,管制世界石油貿易比根除毒品還難,即使歐洲無法從中東直接進口石油,它還可以通過提高油價的方式,輕易地讓本來駛往其他地區的油船改駛歐洲。
此外,為小布希撈取政治資本,借伊拉克戰爭提高自己威望,以便能在2004年的總統大選中連任。同時,對伊位克開戰可以從沙烏地阿拉伯撤軍,由此解決美沙等國因基地組織而產生的主要裂痕,也無不是美國對伊動武的一個次要因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