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政變

伊朗政變

1979年1月16日,統治伊朗達37年之久的巴列維國王在梅赫拉巴德機場激動地向人民告別之後起程離開伊朗,前往埃及。

即將回國的宗教領袖阿亞圖拉·霍梅尼對國王採取來去自由的態度。巴列維國王臨行前說:“我希望政府痛改前非,並成功地為將來奠定基礎”當兩名國王的士兵跪下吻他的鞋時,他的眼裡湧出了淚水。國王稱這次離國是出國度假,但許多人懷疑他是不會返回他統治了37年的國家。

今天在德黑蘭沙普爾·巴赫蒂亞爾首相同意霍梅尼從他流放的巴黎返回祖國。巴赫蒂亞爾被迫放棄他原來堅持的阿亞拉圖不能建立一個競爭的革命政府的主張。一位發言人說:“我們只好讓他回來,並希望我們能成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伊朗政變
  • 時間:1979年1月16日
  • 地區:伊朗
  • 事件:政變
簡介,共和國,

簡介

伊斯蘭教革命原因起於1963年伊朗巴列維國王宣布施行之白色革命。該革命依照美國的藍圖來進行伊朗的農業與工業改革。例如土地改革、給予婦女選舉權、森林水源收歸國有、工人參加分紅並限制宗教勢力等措施。1979年,伊朗終於爆發了伊朗伊斯蘭革命,巴列維政府被推翻。霍梅尼回國後舉行公民投票,廢除立憲君主制度,改國名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制度。當年10月伊朗流亡國王巴列維前往美國治療淋巴瘤,德黑蘭穆斯林民眾憤而占領美國使館,扣留使館人員,史稱伊朗人質危機,自此美國與伊朗交惡。

共和國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在美國支援大量武器下發動了兩伊戰爭,直到1988年8月20日停火,伊朗受損不少,但伊拉克更被這場戰爭拖得民窮財盡。2003年伊拉克被美英為主的聯合部隊占領。由於美軍與伊朗相鄰,加深雙方矛盾,伊朗為了防範美軍入侵而大舉備戰。伊朗是一個由什葉派主導的伊斯蘭共和制國家。伊斯蘭教在伊朗擁有至高無上的道德權威,是公共生活的最高準則。伊朗的建國領袖即明確拒絕西方民主體制,霍梅尼清楚地表示,在理想的政體中,國家權力應該由阿訇執掌,議會僅有有限的權力。[1]伊朗的穆斯林激進派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將本國歸入“意識形態指導型”國家(Ideological state),同蘇聯並列。
然而,和多數極權政體不同的是,伊朗自稱是中東(或者是西亞地區)最民主的國家。伊朗是一個多黨制的國家,有著較為發達的選舉制度,選舉結果能在相當程度上反應真實民意。類似威權政府,伊朗在一定限度內容忍公民生活方式的多元選擇權。這種將神權統治和民主選舉相結合的“伊斯蘭共和制”迄今仍是獨一無二的政治體制。
和其他中東國家不同,伊朗有著較為開放的媒體政策。出版檢查制度在1989年後逐漸放鬆。儘管在20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伊朗的輿論政策一度從緊,但若公正而言,仍較其他阿拉伯國家(如美國的盟友沙特)寬鬆。
伊朗與伊拉克有著長期的邊界、教派、民族爭端。1980年9月更爆發了兩伊戰爭。經國際多方調解,1988年8月停火。1989年6月3日霍梅尼病逝,翌日專家會議推舉總統阿里·哈梅內伊為最高精神領袖。7月28日,拉夫桑賈尼當選為總統。1997年5月23日穆罕默德·哈塔米繼任。
2005年6月25日,德黑蘭市長艾哈邁迪-內賈德當選伊朗新一屆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已於公元2005年8月6日宣誓就任總統一職。艾哈邁迪-內賈德根據伊拉克戰爭的結局認為伊拉克“西化、腐敗”的結局就是遭到美國的“侵略”,於是大力提倡遵從伊斯蘭教旨的生活。
伊朗政教合一,缺乏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侵犯婦女人權的情況嚴重,這也被解釋為伊朗長期與西方關係緊張的主要原因。同時,美國前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在《大棋局——美國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緣戰略》一書中指出的,美國與伊朗的緊張關係其實與其重要的地緣政治位置有很大關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