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寧市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摘要)

過去五年,我們在市委正確領導、市人大依法監督、市政協民主監督和大力支持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團結帶領全市各族人民,圍繞“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主題,搶抓機遇,開拓進取,全面完成了“十一五”的目標任務,全市呈現經濟較快發展、民生持續改善、社會和諧穩定、各項工作統籌推進的良好態勢。 ——主要經濟指標大幅攀升。2010年,預計實現生產總值94億元,同比增長15%,五年平均增速14.7%;財政一般預算收入9.5億元,同比增長42.1%,五年平均增速28.6%;地方固定資產投資56.6億元,同比增長35.5%,五年平均增速26.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20元,同比增加1915元,五年平均增長14.7%;農牧民人均純收入7657元,同比增加1367元,五年平均增長16.9%。

各位代表:
我代表伊寧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
一、“十一五”及2010年工作回顧
——工業經濟快速增長。2010年,實現地方工業增加值15.9億元,同比增長16.3%,五年平均增速22.3%。落實招商引資項目44個,實際到位資金23.3億元。
——城市建設紮實推進。五年累計完成城市建設投資40億元,比“十五”期間增長6.7倍。2010年,投入城市建設資金17億元,實施28條44公里主幹道新改擴及配套設施建設工程,改造背街小巷30公里,實施道路罩面5.2萬平方米,硬化人行道6.4萬平方米,擴建二、三、四水廠和西區污水處理廠,啟動城市管道天然氣、地表水飲水工程項目,四熱源、醫療垃圾處理場和垃圾中轉站竣工並投入使用。推行城市格線化管理,開展“漢人街”集中整治和G218線綜合治理。榮獲國家園林城市榮譽稱號。
——第三產業蓬勃發展。市場體系建設不斷加強,商貿流通業穩步增長,交通運輸、通訊、房地產業發展迅猛,旅遊、金融保險等產業全面提升。2010年,實施了以火車站片區為核心的伊寧國際商貿物流園區開發建設,完善了伊寧二類口岸建設及綜合服務功能,成功舉辦了第二屆伊寧·中亞國際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完成外貿交易額1.08億美元,內聯項目簽約金額16億元。投資2億元,新改建城東綜合市場、“漢人街”市場等各類市場17個,總面積達13萬平方米。旅遊接待人數265萬人(次),實現收入4億元。
——“三農”工作成效顯著。五年累計完成農村投資2.08億元,為設施農業提供擔保資金1.2億元。2010年,千元田種植面積達13.9萬畝,新建溫室3901座,建成全疆最大的設施農業育苗中心;“奶業富民工程”順利推進,新增優質奶牛1.11萬頭,新建500頭以上高標準奶牛養殖場5座,改造提升奶牛養殖小區4個;解決了2.31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新建農村公路85公里、鄉級客運站3座、養護農村公路1萬平方米。
——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順利通過國家“兩基”驗收。新建47所“雙語”幼稚園,新增中國小校舍9.3萬平方米,加固維修校舍2.7萬平方米。完成52所民漢學校合併工作。公共衛生保障和疾病預防控制體系不斷健全,城鄉三級衛生網路建設進一步加強,食品衛生安全、重大傳染病和愛滋病防控工作紮實開展。文化體育事業快速發展,新建鄉鎮文化體育活動中心9所。獲得全國老齡工作先進市榮譽稱號。
——改善民生取得實效。千方百計促進就業,不斷擴大社會保險、社會救助覆蓋面,進一步提高低保、優撫對象生活補助標準,加快住房保障體系建設,民眾生活水平穩步提高。2010年,開發就業崗位5104個,實現城鎮失業人員就業1.75萬人。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5.4萬人(次),實現轉移收入2.3億元。為城鄉6.6萬人發放低保金1.1億元,發放各類救災、救濟、救助和優撫金3625萬元。投入3.3億元,完成1.04萬戶富民安居和災後重建、300戶遊牧民定居、615戶皮里青棚戶區改造任務,新建2788套廉租房、600套拆遷安置房,為105戶農村五保戶和城市三無人員新建了住房。
——社會穩定大局進一步鞏固。始終保持高壓嚴打態勢,嚴厲打擊“三股勢力”和各類刑事犯罪、毒品犯罪活動。進一步強化社會面穩控,不斷充實完善三級預警預案、區域維穩處突和聯防聯保全全防範機制,深入開展重點地區集中專項整治。深入開展意識形態領域反分裂鬥爭,廣泛開展以“熱愛偉大祖國、建設美好伊寧”為主題的民族團結面對面宣講活動和形勢教育活動。
——政府建設不斷加強。強力推進執行力建設,切實改進行政效能,深入開展政風行風評議活動。認真落實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大大案要案查處和源頭治腐工作力度,全年違紀案件立案13起,查處涉案人員26人,分別給予開除公職、行政撤職等紀律處分,罰沒違紀款73.72萬元。積極推進政務公開、電子政務、政府網站建設,堅持新聞發布會制度,通過市長熱線、市長信箱暢通民眾訴求渠道。辦理人大代表議案、意見116件,政協委員提案179件,辦復率均達100%。
各位代表,回顧“十一五”和2010年的工作,我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社會大局和諧穩定、人民民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市委統領全局、正確領導,市人大、政協全力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人民艱苦奮鬥、努力拚搏,社會各界齊心協力、通力合作的結果。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認識到,政府工作還有不少薄弱環節,經濟社會生活中還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困難。主要表現在:經濟總量不高,社會建設和經濟發展不相協調。招商引資數量和規模不大,新型工業化發展後勁不足。城市建設資金匱乏,城市管理有待加強。農業產業化水平還不高,農牧民增收渠道不寬。無業居民多,就業再就業形勢嚴峻。物價上漲過快,居民生活壓力增大。吸毒和愛滋病等社會問題仍然突出。反分裂鬥爭形勢依然嚴峻,維護社會穩定的任務十分艱巨。這些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採取更加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十二五”及2011年發展目標
今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我們既面臨著經濟發展企穩向好、政策更加有利、對口援疆合作更加緊密的良好機遇,也面臨著巨觀形勢複雜多變、外部競爭日趨激烈的現實挑戰,更肩負著保持經濟快速增長、推進產業最佳化升級、促進民生持續改善的艱巨任務。
“十二五”及2011年工作的總體要求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和自治區七屆十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按照州黨委、政府和市委的工作部署,堅持一手抓改革發展、一手抓團結穩定,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增加農牧民收入、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財政收入為核心,以改善民生為落腳點,堅持“資源開發可持續、生態環境可持續”的原則,大力實施文化立市、城建強市、產業富市、科教興市的戰略,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牧業進程,進一步統籌經濟社會、城鄉和區域協調發展,努力打造天山北坡西部的重要增長極、中心城市和向西開放的橋頭堡。通過3至5年努力,把我市建設成為充滿生機的活力城市、民富市強的實力城市、環境優美的生態城市、安居樂業的幸福城市、團結穩定的和諧城市。
主要預期目標是:2011年生產總值達到113億元,增長16%,力爭增長1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13.23億元,增長26%,力爭增長30%;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達到12.37億元,增長30%,力爭增長35%;固定資產投資達到93.4億元,增長65%,力爭增長8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43.7億元,增長19%,力爭增長2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4200元,增長14%,力爭增長17%;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821元,增長15.2%,力爭增長19%。到2015年,生產總值達到270億元;人均生產總值達到4.5萬元,與全州、全疆同步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3萬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2萬元。城鄉居民收入和基本公共服務能力達到西部平均水平。三、2011年的工作安排
為全面實現2011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目標任務,我們必須以新思路謀求新發展,以新舉措贏得新突破,使伊寧市綜合經濟實力顯著提高、發展方式進一步最佳化、區域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提升。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強力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務求在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上實現新突破
一是著力培育優勢產業。在煤電煤化工方面,重點推進新汶集團20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開灤集團伊北煤田整合、國投2×33萬千瓦熱電聯產等項目,發展煤精細化工產業,延伸下游產業鏈。在生物製藥和生物化工方面,重點推進年產5萬方硫氰酸紅黴素的科倫藥業項目、1萬噸苯丙氨酸牛塘化工項目。在新型建材方面,重點支持恆輝陶瓷、榮能新材等企業發展。
二是加速推進工業園區建設。對接好霍爾果斯特殊經濟開發區伊寧區40平方公里首開區建設。加快推進10平方公里伊寧工業園起步區建設。啟動10平方公里新型建材園建設。在北山深處區域規劃布局產業園區,大力發展現代煤化工和現代高載能產業。
三是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藉助企業以商招商、利用會展招商、採取小分隊招商、爭取友好縣市幫助招商等方式,著力引進帶動作用強、貢獻額度大、污染能耗低的項目。
四是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規劃建設一批中小企業創業園,鼓勵民間資金多領域投入,扶持壯大中小民營企業,著力把民營經濟培育成為有活力、有潛力、有實力的經濟成長點。
(二)狠抓商貿、旅遊為重點的第三產業,務求在轉變經濟成長方式上邁出新步伐
一是改造提升商貿流通業。加快各類專業市場、特色商業街和社區商業服務網點建設。積極發展現代物流業,建設一批重點物流園區和物流配送中心。引進一批從事進出口貿易的加工企業,年內爭取3至4家在歐亞市場有一定影響力和實力的倉儲物流大企業落戶商貿物流區。重點推進深圳保加捷物流公司物流港、伊寧新歐“家天下”家居文化中心、江蘇常熟國際服裝商貿城、“新發地”國際商貿城等項目。加快實施以火車站片區為核心的伊寧國際商貿物流園開發建設,進一步完善伊寧二類口岸建設及綜合服務功能。
二是大力發展旅遊產業。依託河谷豐富的旅遊資源和中心城市旅遊集散地的優勢,合理開發旅遊資源,突出發展伊犁河生態休閒遊、農家游。加強街景整治,完善演藝中心功能,引導民族傳統手工藝品、民族特色小吃向喀贊其、六星街等民俗旅遊區聚集,建成一批集製作、展示、銷售於一體的民族旅遊商品和民族特色小吃示範街,打造民俗旅遊精品景區。
(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務求在加快城市化進程上取得新變化
以開展“城市建設年”活動為契機,把城市建設作為增強城市經濟活力、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重要舉措來抓,把伊寧市建成“天山北坡西部中心城市、百萬人口城市”、“富有民族風格、文化與現代化氣息相互輝映、和諧共存的現代化城市”和“對我國西部地區和中亞、西亞一帶具有活力、具有吸引力和投資潛力的標誌性城市”。
一是完善城市規劃體系。二是提升城市建設水平。三是推進精品工程建設。四是加強城市管理。五是加大環境保護力度。
(四)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務求在縮小城鄉差距上取得新成效
一是促進農牧民增收。二是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五)大力發展社會各項事業,務求在推進和諧社會建設上開創新局面
一是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二是全面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三是不斷加快科技創新。四是認真做好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五是積極發展文化體育和廣播電視事業。六是進一步增強社區服務功能。七是繼續做好對口援疆工作。
(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務求在提高人民民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上取得新進展
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開發公益性崗位,拓寬就業渠道,最佳化就業環境,千方百計促進大中專畢業生充分就業,幫助失業人員再就業,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解決好“零就業家庭”就業問題。大力推進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工作,參保率達80%以上,力爭全員參保。繼續擴大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覆蓋面,鞏固完善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制度,提高城鄉低保保障標準和補助水平,開展面向困難民眾的慈善捐助活動,配套完善鄉鎮敬老院基礎設施,繼續做好殘疾人就業、康復和救助工作,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讓更多的城鄉居民享有社會保障。通過設立蔬菜、肉類、平價煤等直銷點,加大外調儲備投放力度,開通綠色通道等措施保障市場供應,採取扶持生產、完善補貼、加強監管等手段平抑物價,保持合理物價水平。
(七)推進為民辦實事工程,務求在解決好人民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切身利益問題上實施新舉措
一是實施富民安居工程5000戶,新建廉租房1026套、公共租賃房3000套,解決困難群體的住房難問題。二是開發各類就業崗位5000個,實現城鎮各類失業人員就業1.2萬人,完成各類技能培訓1.33萬人(次),解決無業居民的就業問題。三是完成43所雙語幼稚園續建工程,新建職業教育學校和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四是投資6630萬元,完成市人民醫院標準化綜合樓主體工程,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個鄉鎮衛生院和5個村衛生室的標準化建設。五是投資5000萬元,改造現有老年活動中心,新建老年活動中心、敬老院,新建穆斯林公墓。六是投資1億元,實施天然氣入戶工程,完成總裝站、管網建設及3萬戶入戶任務。
四、堅決維護社會政治大局穩定
始終高舉民族大團結的旗幟,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思想,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係。廣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民眾性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和反分裂宣傳教育活動。堅決防止發生惡性暴力恐怖案件,堅決防止發生大規模群體性事件。嚴密防範,嚴厲打擊分裂破壞、暴力恐怖活動和各類嚴重刑事犯罪。加強社會建設,創新社會管理體制,嚴格落實“四知四清四掌握”等有效機制,形成多層次、全方位的群防群治群控網路。依法加強宗教事務管理,全面落實宗教工作“五項機制”,嚴厲打擊宗教極端勢力。加強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積極穩妥推行以居住登記和居住證為核心的“一證通”制度,試推行外來務工人員積分入戶制,嚴格落實流動人口動態分類管理制度。健全應急管理機制,做好各類突發事件應急演練,加強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的安全監管,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發生。
五、努力建設人民滿意政府
繼續以建設“學習型、法治型、效能型、服務型、廉潔型”政府為目標,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堅持解放思想,推動科學發展,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在轉變觀念中破解難題,在更新思路中推動發展。堅持以人為本,多辦利民之事,把親民為民的理念貫穿於政府工作中,體現在政策措施中,落實到具體行動上,把更多的資源投入到公共服務領域和解決民生問題上,讓廣大民眾共享發展的成果。堅持依法行政,不斷增強法制觀念,提高運用法律手段管理社會事務的能力,嚴格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規範權力運行。嚴格執行《廉政準則》,認真落實廉政建設責任制,堅持執行工程建設、政府採購、經營性土地出讓招投標制度,對侵害民眾利益、違反財經紀律和亂執法、亂處罰等違法違紀行為嚴肅查處,樹立和維護政府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面對改革發展的新形勢,面對人民民眾的新期待,面對艱巨繁重的新任務,我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讓我們在上級黨委、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團結和依靠全市各族人民,務實苦幹,克難攻堅,勵精圖治,全面開創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為實現伊寧市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