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戒為師(佛陀遺訓)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以戒為師是佛教術語,典故出自釋迦牟尼佛將入涅槃時的遺訓。

故事起源,典故,戒律含義,

故事起源

釋迦牟尼佛以一大因緣事示現人間,說法四十九年,於娑羅雙樹林下將入涅槃時,多聞第一的阿難尊者由於傷心難過而泣不成聲,這時天眼第一的長老阿那律尊者對他說:“阿難!現在不是哭的時候,諸佛的涅槃是必然的道理,哭有什麼用呢!佛一向都很看重你,常常叮囑你流通他的教法。現在他老人家要離開我們了,你應當去請問他老人家以後的事怎么辦。”
阿難這才如夢初醒,揩揩眼淚,向阿那律尊者說:“師兄!我現在心亂如麻,不知從什麼地方問起,請你教我罷!”阿那律尊者就說:“第一、佛住世時,依佛而住,佛入涅槃後,我等依誰而住?第二、佛住世時,以佛為師,佛入涅槃,以誰為師?第三、佛住世時,惡性比丘,佛自調伏;佛入涅槃,惡性比丘,如何處理?第四、佛住世時,說法甚多,佛入涅槃,結集經藏,以何為首?這四種問題,你應該向佛請示!”
阿難尊者,接受了阿那律尊者的指教,走到佛前,行過了禮,合起掌來,把上面的幾個問題,提出來請問。
對於阿難提出的第二個“佛入涅槃,以誰為師”的問題,《遺教經》記載世尊教導說:“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暗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
“波羅提木叉”是梵語,漢語翻譯為“戒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在我離開以後,你們應該尊重戒律,如同黑夜遇到光明,如同貧窮的人得到寶藏。應該知道戒律是你們偉大的老師,就如同我住世教導一樣”。後世,我們就把這句話概括為“以戒為師”。

典故

《四十二章經》:“佛言:佛子!離吾數千里,憶念吾戒,必提道果;在吾左右,雖常見吾,不順吾戒,終不得道。”就是佛教導弟子們說:“弟子們!你們離我幾千里,只要遵守我所制的戒律,必定能證果。反過來說,在我身邊,雖然時常見我,但不遵守我制的戒律,永遠不可能證果。”
《涅槃經》:“欲見佛性,證大涅槃,必須深心修持淨戒。若毀淨戒,是魔眷屬,非我弟子!” 意思就是說:要想明心見性,證入涅槃境界,必須至誠受持清淨戒律。如果不守戒律,是魔的眷屬,不是我的弟子。

戒律含義

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對治眾生八萬四千煩惱。八萬四千法門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那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再濃縮成精華就是“戒律”二字。
“戒”和“律”兩個字的含義,各有所指。“戒”是禁止佛弟子不得作惡(諸惡莫作),若作惡便是犯戒。所以戒是禁止佛弟子停止不應該的行為,不可妄造惡業。除此之外,佛陀又規定:應該去做的善事必須去做(眾善奉行),不得不做,若不做者也是犯戒。也就是說,該持的就持,該去做的就去做,該去做的你不做也是犯戒,所以在戒律中有二個字:“止”和“持”,止就是“諸惡莫作”,持就是“眾善奉行”。簡單說,“戒”是不能如此,“律”是應當要如此。“戒”和“律”合起來通用,則是“止”“持”——停止和前進。一般人對於佛法及戒律認識不夠,不完全了解,因而錯誤地認為佛教只是消極的防罪止惡,卻不了解其眾善奉行的積極一面,這樣就會失之偏頗,就無法真正了解佛教戒律的精神。
佛教經典對於戒律有不同的分類,比較廣泛的有五戒、八齋戒、十戒、具足戒等等。其中影響最大,流傳最廣的是五戒:(1)不殺生,(2)不偷盜,(3)不邪淫,(4)不妄語,(5)不飲酒。五戒中的前四戒,所禁戒的行為本質是罪惡的,因此稱為性戒;不飲酒是佛教五戒的特色,酒的本質雖非罪惡,但是飲酒容易引起世人誹謗,或誘發其他的性罪,因此稱為遮戒。佛教的戒律雖然有出家戒、在家戒的區別,但是一切戒律都是以五戒為根本,所以五戒又稱為根本大戒。五戒是最基本的戒律,包含了良好行為的基本綱領。五戒是諸佛的根本、其他一切戒律的基礎,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三世諸佛皆以五戒為根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