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節日

仡佬節日

祭山、吃新、過年是各地仡佬族普遍過的三大節日。祭山節農曆三月,春山明媚,春雨融融,春燕歸來,萬物復甦,是春耕生產的關鍵時刻,也是仡佬族祭山的日子。祭山一般在三月初三,也有的在三月首寅或首巳日。吃新節每逢農曆七八月間,新谷成熟,各地仡佬族要採摘新莊稼祭獻祖宗,形成具有特色的民族傳統節日——“吃新節”,又叫“嘗新節”、“獻新節”。年節時期向後推移,並吸取一些漢族過年禮儀,但仡佬年的傳統習俗仍有不少留存下來。各地仡佬族過年,要打糯米粑供祖。糯米粑有大有小,數量有多有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仡佬節日
  • 英文名:不詳
  • 流行地區:仡佬族
  • 節日活動:祭山、吃新、過年
介紹,其他,

介紹

年節 臘月三十(月小二十九)稱“除夕”,亦稱“過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稱隼節、春節、花節。舊俗,一進臘月,殺年豬,煮酒熬糖,備“過年盤子”,貧者亦備不奢。
臘月二十三日夜,禮送“灶神上天”,次日起打掃煙塵,室內外清掃潔淨,整理雜物家什。出門在外者,相繼歸家。三十日,貼春聯、鬥神、年畫,或張掛錦屏條幅。夜,具香燭紙帛、茶酒肴撰祭祖敬灶。祭畢,合家歡聚吃“年夜飯”(亦稱“團圓飯”)。有以飯餵牛者,以示“吃飯不忘牛辛苦”。拜辭舊歲,尊長賜“壓歲錢”,圍火守歲。正月初一,子時,燒清茶,禮敬天地祖宗、“灶神”,開大門放鞭炮,稱“燒天香”(亦稱“燒子時香”、“開天方”)。敬“井神”挑水,宜早直快,稱“搶銀水”。晨,吃湯圓,稱“吃元寶”,或雜以硬幣為餡,吃到者主是年財運大好。是日,整著衣冠,向尊長叩拜。平輩相見,互道“恭喜發財”。率子孫拜祖墳,稱“上墳”。年節,親友互相拜年。新婚夫婦雙雙走拜西方親戚,稱“新客拜新年”,須“打發”錢財。有“送銀水”、“送柴(財)”、“送春帖”、“打財神”者,挨戶說“吉利”,討“打發”。初七八開始玩龍、舞獅、玩花燈、花船。“過大年”,或十四,或十五,各地不一。晨吃湯圓,下午或晚上吃“大年飯”,燒“袱子”。或十四晚上“燒袱子”,十五早晨吃湯圓。夜,“亮屋”,房舍、畜圈、園圍、道路,點燭通明。燒“門前紙”,有“火燒門前紙,各自養生理”之說。鄉間孩童串筍殼點燃,呼“黃蟲過河去,黃瓜荒瓜(南瓜)過河來”,稱“追黃蟲”。有的孩童用繩系草鞋倒拖作“耗子”(老鼠),眾孩邊追打邊問答:“中柱大哥,檐柱二哥,草鞋鼻子倒拖,問你耗子落窩不落窩?”“不落窩。”“不落窩要打落窩!”接著在一片喊“打”聲中以棒追擊草鞋,稱“打耗子”。年節期間,還有踢筵子、打蔑雞蛋等文娛活動。十五日夜“鬧元宵”,龍燈、獅子、花燈、花船會集場鎮,敲鑼打鼓,煙花爆竹,男女老少相率走現。解放初,文娛活動還有跳秧歌舞,歡樂勝昔。祭祖、敬神或有或無。50年代末“大躍進”,年節清淡。“文化大革命”過“革命化”春節,初一仍然出工,“戰天鬥地”。進入80年代之後,農村舊俗復起,城鎮氣氛濃郁,入夜,禮花紛飛,鞭炮常鳴,尤以正月初一前後和十四、十五為盛。傳統娛樂,玩龍舞獅,電影錄像座無虛席。電視機前,合家觀賞。向烈軍屬拜年,給孤寡老人和離退休職工問安,已蔚然成風。走親訪友,恭賀新模,饋贈之風,日趨濃厚。

其他

清明節舊俗,祭祖、掃墓。祭祖多於宗詞舉行,祭後設宴,族中老少,免費聚餐,稱“吃清明會”。掃墓,具酒撰拜祭祖墳,剪除雜草,“掛青”,或添上壘墳。前後十日均可。近年來多於此節前後一二日添土固墳,“掛青”掃墓。
仡佬節日
重陽節九月初九,亦稱“重九”。晨,用糯米打糍粑作食,並互饋親友。有“重陽不打粑,婆娘(妻子)不管家”的說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