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琰

介琰,晉乾寶搜神記》、元趙道一歷世真仙體道通鑑》中人物,大約生活在三國時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介琰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中國
相關事件,原文記載,

相關事件

介琰,出生地不詳,在建安郡的方山,跟隨著他的老師牡羊公學習“玄一”“無為”等道家學說,能變化隱身。介琰曾去東海郡,期間經過吳國首都秣陵,與吳國大帝孫權認識了。孫權挽留住介琰,並給他建造了道觀廟宇。一天之內,多次派人去問寒問暖。
介琰有時變成小孩,有時變成老頭,沒有吃的,也從不接受人們送去的飯菜。孫權想學他的道術,介琰因為孫權的妃嬪太多,所以過了幾個月也沒有教給他。孫權很生氣,下令綁住介琰,讓士兵用箭射他。箭射過去了,捆綁的繩子還在,卻不知道介琰哪裡去了。

原文記載

介琰者,不知何許人也。住建安方山。從其師牡羊公。杜受玄一無為之道,能變化隱形。嘗往來東海,暫過秣陵,與吳主相聞。吳主留琰,乃為琰架宮廟。一日之中,數遣人往問起居。琰或為童子,或為老翁;無所食啖,不受餉遺。吳主欲學其術,琰以吳主多內御,積月不教。吳主怒,敕縛琰,著甲士引弩射之。弩發,而繩縛猶存,不知琰之所之。
——《搜神記·卷一》
介琰者,不知何許人也。往建安方山,師牡羊公杜必,受玄一之道,能變化隱形。常隨師入東海,暫過吳,吳主孫權禮之,為琰起靜堂。一日之中,數過遣人問起居。琰或為童子,或為老翁,無所食。琰不受餉遺。吳王欲學其術,琰以吳王內御,遂不傳道法。吳王大怒,敕縛琰著甲轅,引弩射之,發而繩索獨存,不知琰所之耳。
臣道一曰:道之在人,靜默虛無,恬淡質樸,聲色不能撓其志,名利不可汨其心。彼吳主安足與言道哉?惟此時介琰道成,已能變化隱形,返老復少,可謂“入軍不避甲兵”矣。吳主以一旦之忿,欲殺之,何其陋邪?《道德經》曰:“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學者省之。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介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