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馬合冢

人馬合冢

辛亥之役人馬合冢坐落在雨花台烈士雕塑東北梅崗山麓坡道崖壁上。1911年10月武昌起義,南京第九鎮新軍首先回響,在中華門外秣陵關起義,並進攻南京,後因彈藥缺乏,傷亡慘重,不得已退到鎮江,聯合部分鎮江新軍為基幹,擴大組織江浙聯軍,再向南京進攻,終於擊敗了清軍,光復南京。後人把這次戰役中犧牲的烈士和馬分兩冢合葬,並立碑以志紀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馬合冢
  • 所在地雨花台烈士雕塑東北坡道崖壁上
  • 來源:烈士和馬分兩冢合葬
  • 時間:1911年武昌起義
雨花台位於南京城南中華門外,是南京城南距離城牆最近的高地。雨花台同南京城東的紫金山互為犄角之勢。在中國近代史上無論是在1911年的辛亥革命中,還是在1937年的南京保衛戰之中,雨花台都是攻守金陵的戰略要塞,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也見證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為理想、為國家捐軀的動人故事。
雨花颱風景區東北側的梅崗山麓,有一處全國獨一無二的人馬合冢——辛亥革命人馬合冢。這座合冢坐落在雨花台烈士雕塑東北坡道崖壁上。1981年的石碑與1998年建的弧形照壁遙相呼應,兩座圓形土冢一南一北。
辛亥革命期間,江浙聯軍揮戈金陵,攻打雨花台要塞,與清軍張勛部激戰,犧牲慘重。革命軍遂將雨花台之役陣亡的200多位烈士及戰馬合葬於此,壘築成兩座土冢,樹碑紀念。
合冢為間隔5米的兩座大小相同的土冢,周圍圍築花崗石墓圈,高約1米,周長約12米,墓頂為高約50厘米的封土層,長滿了青草,還有幾朵小花在風中搖曳。合冢中間立著一塊高約1.5米的墓碑,上書“辛亥革命雨花台之役人馬合冢”字樣。合冢前方是墓葬的弧形照壁,上面用中文和英文,雕刻著戰鬥的簡況,中部下方鐫刻著高浮雕花圈,供後人瞻仰。
英雄血 雨花魂:辛亥革命中的雨花台
在清朝,南京是清朝南洋大臣兩江總督駐節之地,地理位置重要,城池堅固。辛亥革命前期,駐守在南京的常備軍有兩支,一支為江防軍,駐守在南京城內,以及四周各要塞,共有23個營,2萬多人。這支軍隊的統帥,就是時任江南提督,日後率領辮子軍進京復辟的張勛。另外一支為新編陸軍第九鎮(相當於師),約有1萬人,同樣駐守在南京城內,但是不擔任防務,只進行訓練。這支軍隊的統帥,則是孫中山時期擔任國民政府內政部長的徐紹楨
辛亥革命
晚清的1911年,是中華民族覺醒,以暴力手段打碎一個舊世界,實現共和的大革命年。同年10月武昌起義之後,辛亥革命的火焰迅速燒到了全中國。為杜絕新軍和革命黨人的聯繫,新軍第九鎮被調離南京城,駐紮到城南60公里外的秣陵關鎮。為防止這支軍隊兵變,時任兩江總督的張人駿江寧將軍鐵良,以及江南提督張勛,下令不準向新軍第九鎮發放彈藥,同時派出密探,監視新軍的動向。這一切,都讓這支新軍的革命意圖愈發強烈。
1911年11月4日,張勛派出軍官,欲借求見之名,刺殺徐紹楨。刺殺失敗後,11月8日,忍無可忍的徐紹楨在同盟會柏文蔚的策動下宣布起義,自任“江浙聯軍總司令”,率部突襲雨花台炮台,意圖奪取城南制高點。然而起義部隊遭到張勛江防軍炮台的猛烈炮擊,加上彈藥用盡,起義暫時失敗,部隊退至鎮江修整、補充彈藥。起義的失敗對剛剛取得獨立的上海和江浙震動很大,身在上海的同盟會骨幹宋教仁、都督陳其美都認為,南京之得失關係民族之存亡,非攻克南京,不足以完成江蘇革命之任務。
孫中山在南京
11月中旬,蘇、浙、滬各軍先後雲集鎮江附近。決定兵分四路:中路以鎮軍、浙軍為主力,右翼鎮軍攻打天堡城,左翼浙軍由孝陵衛朝陽門;南路蘇軍攻雨花台、聚寶門;北路淞軍攻沿江各炮台;柏文蔚率鎮江二支隊和揚軍徐寶山部沿江北岸向浦口進攻,以截清軍退路;滬軍為總預備隊。22日、23日,蘇州都督程德全前往丹陽、鎮江以至龍潭堯化門一帶,派員慰勞各軍,民軍士氣為之鼓舞。此時上海總兵站趕購之軍械也已運赴前線,一切準備就緒。
24日下午,總司令部移至龍潭,各路軍隊向指定目標進擊,當夜占領烏龍山。25日,聯軍發動總攻,一時間,雨花台上炮聲隆隆,彈飛如雨。當日便占領幕府山炮台、占領孝陵衛。同日晚,總司令部移至麒麟門。27日,江浙聯軍對南京形成合圍之勢。
12月1日,蘇軍攻占雨花台,浙鎮諸軍攻占天堡城。張人駿、張勛托美國領事及鼓樓醫院美籍院長馬林出面向江浙聯軍總部洽降,要求不殺旗人,停止炮擊,讓他們退出南京。是日深夜,張勛率2000殘兵自大勝關渡江狼狽北逃。2日,蘇軍由雨花台攻入南門,鎮軍攻入太平門,粵軍攻入儀鳳門,其餘部隊陸續入城,南京光復。
在這次激戰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革命軍中出現了一支以辛亥革命女傑尹維峻為隊長的女敢死隊。她們成為了血雨腥風中一抹令人難忘的紅顏。在雨花台之役中,她們奮勇廝殺,至為壯烈,尹維峻率女子敢死隊占領雨花台,攻占中華門,撕開清軍防線,為爭奪雨花台要塞屢建戰功。對攻克南京發揮了重要作用。
1911年,尹維峻15歲,但她的革命生涯早就開啟。10歲不到,尹維峻就跟著二姐尹銳志加入了光復會、同盟會。姐妹倆進紹興明道女學堂學習,與秋瑾結緣,從此追隨秋瑾學習、革命,與秋瑾一起並稱近代“中國三女傑”。南京光復之戰前,尹維峻已在廣州起義、武昌起義、光復上海、光復杭州的戰鬥中立下奇功。這位豆蔻少女的1911年,與戰馬、槍林彈雨為伴,英姿颯爽多酣戰。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尹維峻姐妹倆榮獲孫中山特授的唯一一對女子高級軍政顧問職銜。
此次戰役史稱辛亥革命雨花台之役,它的勝利乃至南京的光復,對穩定辛亥革命的形勢以及孫中山定都南京起了決定性的作用。1912年孫中山在南京任臨時大總統期間,專程到雨花台炮台視察,對雨花台之役給予很高的評價。民國初年,將雨花台之役的陣亡將士和戰馬合葬於雨花台東崗山坡上,以為紀念,辛亥革命人馬冢由此而生。
百年人馬冢見證了中華民族的崛起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關於百年前的那場雨花台之役,我們知之甚少,史書里僅有的寥寥數語,不能盡言慘烈戰爭中不為人知的細節。時光荏苒,作為那段歷史唯一見證的辛亥革命人馬冢,也無法讓我們知曉長眠於此的英烈們姓甚名誰。我們只知道曾經有這么一批人,他們前赴後繼、奮勇殺敵,以自己的熱血,喚起了民族的覺醒;以自己的犧牲,換取了民族的未來。
“鐵血旗翻掃虜塵,神州如晦一時新。雨花台下添新淚,白骨青磷舊黨人。”中國近現代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于右任於1912年發表的《雨花台》飽含深情。無獨有偶,魯迅也曾在1931年寫下了雨花台的詠史詩。他在《無題其二》中寫道,“雨花台邊埋斷戟,莫愁湖裡余微波。所思美人不可見,歸憶江天發浩歌。”
風雨飄搖,是近代中國的真實寫照,百年辛亥革命人馬冢也歷經磨難。抗日戰爭時期,人馬合冢被毀,淹沒在雨花台的草叢之中。1956年,雨花台烈士陵園重樹高約3米的“辛亥革命陣亡紀念碑”,並對墓葬加以修葺,以紀念革命英烈。文革時期,整座墓葬又遭損毀,面目難辨,墓碑也不見蹤影。1981年,為紀念辛亥革命70周年,重修人馬合冢,新建花崗岩石碑1通,碑文為“辛亥革命雨花台之役陣亡人馬冢”。70周年紀念活動期間,孫中山先生的孫女孫穗英專程前往人馬合冢,告慰長眠於此的革命先烈。1999年重修墓冢,後側加砌了石圍欄,並新建花崗岩貼面弧形照壁。
雨花台密林深處,辛亥革命人馬冢周圍環繞青松翠柏,肅穆幽靜,不足一百平方米的小方場兀自佇立,過往的遊人凝望墓冢沉默不語。雨花台本是山野美景之地,山崗起伏,林木蔥蘢。近現代連天的戰火讓其化為荒山禿嶺,解放後才得以休養生息,在一代代人的修復下變成南京城南的一葉“綠肺”、紀念烈士的殿堂。三月的雨花台,梅花香在空氣中流動,時濃時淡,遊人如織。這樣一派祥和的雨花台,足以令長眠在這裡的英魂安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