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文化學

人類學研究領域兩大分科之一。1901年,美國考古學家W.H.霍姆斯創用這一專稱,旨在研究人類的文化史,以區別於研究人類自然史的體質人類學 (physical an-thropology)。在英國稱為社會人類學(social anthro-pology)。目前西方有把二者合併為社會文化人類學(so-ciocultural anthropology)的趨勢。有的學者認為,社會人類學、文化人類學與民族學相當或相近。在歐洲大陸,人類學一詞專指體質人類學,民族學一詞指社會文化方面的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類文化學
  • 外文名:Human culture
  • 介紹:人類學研究領域兩大分科之一
  • 目的:研究人類的文化史
概述,理論發展,學科研究,分支學科,狹義和廣義,學派分類,研究方法,

概述

人類文化學1901年由美國人類學家霍姆斯創用。旨在研究整個人類文化的起源、成長、變遷和進化過程。通過分析比較不同國家地區、民族部族的物質生產、社會結構、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異同,探究社會人類發展的一般規律和特殊規律。其研究對象和範圍與民族學大體相同,但含義較廣。
在中國,廣州中山大學於1980年建立人類學系,主要從事文化人類學的教學研究。學者們認為,文化人類學是研究人類社會群體的文化起源及其發展規律的學科。要探討人類文化的起源及其發展各方面的問題,主要藉助於有關的學科開展綜合研究。運用考古學材料,不停留在物質文化遺存的器物類型對比分析上,見物又見人。結合民族學和語言人類學有關材料,有助於正確地復原各該地區人類群體的生產活動、社會結構以及精神生活的全貌。民族學提供民族社會的實地調查材料,與考古文物、歷史文獻相印證,更能了解當時的物質生活和精神世界,較準確地勾畫出某一特定性質的社會圖景。在確定歷史上某一人類群體,特別是沒有文字、或文字不完善、不通用的群體的遷徙、混合的歷史時,也可以在語言人類學有關各種語言的分布、親緣關係和相互作用中找到這種或那種反映。
人類文化學是從文化角度研究人類的歷史、現狀和發展的一門學科,它特別重視對原始文化、神話傳說所體現的人類文化淵源、結構的考察。18世紀時,文化人類學的研究已初露萌芽。一些歷史學家注意到古代社會的文化遺蹟,蒐集民歌和民間故事蔚然成風,產生了英國麥克佛生《蘇格蘭民歌選》、弗列索《金枝》那樣的傳世之作。維柯在這樣的氛圍下提出了自己對歷史研究的獨到見解,開創了透過神話傳說研究人類各種文化、制度、特性起源的先河。神話研究至今仍是文化人類學研究的重要方法。馬林諾夫斯基、列維―史特勞斯等在這方面已取得了重要成果。

理論發展

人類文化習俗、文化歷史、文化演變,其中文化的層次有整體人類文化、民族文化、區域文化、城市文化、社區文化等,從人類整體文化的演進來看,主要體現在人類的藝術、語言、宗教、風俗、科學、技術、哲學、政治、經濟等許多方面,但從基本要素來看,中國學者曾邦哲在1994年《結構論》中以系統科學為理論依據,提出了公元前約幾百年幾乎同期發展的希臘文化、猶太(波斯時期)文化、印度(佛教時期)文化、華夏文化奠基了人類至今以來的核心文化模式。

學科研究

分支學科

人類學的分支學科。它以人們自己創造出來,又受它濡染、規束的文化為研究對象,探討人類文化的起源和演變規律;比較各民族、各地區文化的異同,分析其成因,研究其意義,揭示人類文化的本質。其分支學科還包括心理人類學、生態人類學、認知人類學。

狹義和廣義

文化人類學一詞在使用上存在著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文化人類學相當於歐洲大陸一些國家所稱的民族學和在英國所稱的社會人類學或社會文化人類學。廣義的文化人類學包含考古學、語言學和民族學三個分支學科。在文化人類學屬下,考古學的主要任務是,通過發掘、研究古代人類的物質遺存來復原人類無文字記載時期的社會文化面貌,探討人類文化的起源和演變;語言學主要研究語言與社會環境、人們的思維方式、民族心理和宗教信仰的關係,同時把語言當作社會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考察它的起源、發展和演變規律;民族學則主要研究各民族和各地區、社區的文化,比較其異同,分析這種異同的產生原因,認識這種異同存在的意義,揭示人類文化的本質,探討文化的起源和演變規律。
1901年,文化人類學在美國作為廣義人類學屬下與體質人類學相對應的分支被劃分出來。當時,它僅是狹義的文化人類學。20世紀20年代以後,隨著研究範圍的深入和擴大,文化人類學才形成包括民族學、考古學和語言學等分支的學科。狹義的文化人類學亦即民族學,早在19世紀中葉就已確立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法、英、美等國均建立了民族學會,出版發行了一些民族學專業刊物。

學派分類

主要有:
進化學派
傳播學派
功能學派
心理學派
新進化學派
進化學派是最早的主導理論。在很長一個時期里,文化人類學主要是以原始民族文化為研究對象,它主要關注人類文化的起源和演進問題,以進化論為基礎在初創時期形成學派。它認為人類的心智在本質上是相同的,因此各民族能夠創造出相似的文化,並能夠將它推向大致相似的發展階段。在研究中,人們所做的工作主要是梳理和比較民族志材料,排列人類文化進化發展的順序。至19世紀末,隨著研究的深入發展,圍繞著文化的起源和演進問題,人們開始對進化學派進行批判。德奧傳播學派認為,與自然現象不同,文化歷史現象不會重複出現,人們不可能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年代創造出相同的文化,存在於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中的相似的文化現象是由文化傳播造成的。美國文化歷史學派批判進化學派忽視各民族文化自身的發展歷史,單靠思辨拼湊人類文化進化圖像的做法,提倡對各民族的歷史和文化進行深入細緻的實地調查。法國社會學年鑑派則認為,社會文化現象有別於心理現象和生物現象,人們應該依據社會事實或社會組織的需要來解釋社會文化現象的起源。
功能學派、心理學派、新進化學派和結構主義學派 20世紀30年代前後,文化人類學所關注的已不僅僅是原始民族和文化的起源,其研究方向開始呈現出多元化發展趨勢。在英國,功能學派主張放棄在文化起源問題上的糾纏,強調對各民族文化的具體功能進行分析研究。在美國,民族心理學派致力於國民性、文化對人格的塑造等問題的研究。50年代前後,進化論再度復興,新進化學派借鑑現代科學中的一些理論和方法,從生態、技術等方面入手,重新探討文化的進化、發展規律。60年代,結構主義學派名噪一時。該學派主張分析文化的深層結構,揭示人類構築文化所遵循的一般通則。80~90年代,在民族心理學派、新進化學派和結構主義學派的基礎上已衍生出了心理人類學、生態人類學、認知人類學等文化人類學分支。研究方法和作用

研究方法

文化人類學的研究方法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為跨文化比較分析,一為實地調查。早期的人類學家大都依據航海者、探險家傳教士記述的民族志材料,進行跨文化比較研究。至19世紀末,人類學家開始注重深入細緻的實地調查。在這方面,美國的F.博厄斯、英國的B.K.馬林諾夫斯基等曾做出重要貢獻。實地調查已成了文化人類學獲取資料的基本途徑,跨文化比較研究方法也比過去更加嚴密完善,開始普遍運用數理統計方法和電子計算機處理民族志資料。
文化人類學在破除迷信,幫 助人們擺 脫 神 學思想束縛,客觀科學地認識自己的行為,消除民族偏見,增進民族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團結,促進人類社會繁榮發展等方面曾起過重要作用。
“部落自然法”就是各民族之間共同普遍的原則。維柯按照“本性即生育”的原則,考察了地中海沿岸民族的原始文化,從中發現了三個表現在不同民族歷史中的共同普遍原則:宗教、婚姻制度、喪葬制度(相當於我國“周禮”中的祭禮、婚禮、葬禮)。維柯認為,宗教、婚姻、喪葬是人類文化生活的共同來源,是人類進入文明狀態的標誌,是人和動物相區別、人之為人的主要特點。這三大來源體現了人類共同遵守的“部落自然法”,由一切人所分享的自然理性所規定的、自發的和必然如此的習俗或傾向。這種“部落自然法”就是宗教、婚姻、喪葬等“起源於互不相識的各民族之間的一致觀念”的“共同的真理基礎”,就是由人類起源方式所決定的共同人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