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腳本

人生腳本是童年時針對一生的計畫,被父母親所強化,從生活的經驗得到證明,經過選擇而達到高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生腳本
  • 定義:是童年時針對一生的計畫
  • 特點:被父母親所強化
  • 備註:人生腳本是一種決定
本質定義,腳本起源,生活例子,分類,理論意義,重寫腳本,

本質定義

人生腳本的理論最早是由艾瑞克·伯恩和一群同事(最有名的就是史坦能)在60年代中期發展出來的,之後有許多人在原有的觀念上繼續建構,而成為ta溝通分析理論中很重要的一環。到現在,自我狀態模式和人生腳本這兩個部分被認為是ta的核心觀念。
在《團體治療的原則》(prjnciples of grouptreatment)一書中,伯恩把人生腳本定義為:“潛意識對一生的計畫。”
人生腳本
之後,在《語意與心理分析》(what do you say after you say hello)一書中,伯恩他做了更完整的定義:“人生腳本是童年時針對一生的計畫,被父母親所強化,從生活的經驗得到證明,經過選擇而達到高潮。”
要想徹底了解人生腳本的意義,就要仔細探討它的定義。人生腳本是一生的計畫,“成人的生活型態會受到童年經驗的影響”這個觀念,不只是ta,許多心理學派都認為很重要。與別人不同的是。ta理論認為小孩就已為自己的一生訂下了特別的計畫,而不只是有一個對世界整體的看法而已。
這一生的計畫被安排得像一齣戲。有明顯的開場、劇情和結尾,人生腳本會走向預定的結局。人生腳本理論還有一個與其它學派涇渭分明的看法,就是人一生的計畫會經過選擇而達到高潮。
當小孩寫下自己生活的劇情時,也包含了結尾那一幕,所有其它的場景,從一開場,為的就是這最後一幕。以專業用語來說,我們把這最後一幕稱為腳本的結局。這個理論認為人在生活中,會不自覺地把腳本活出來,並且表現出會把自己帶向結局的行為。
伯恩說人生腳本是童年期針對一生的計畫,也就是說,是小孩自己決定了一生的計畫,而不是單純受到外力(如父母、環境)的影響所造成的。以ta的專業用語表達的話,就是“人生腳本是一種決定”。
不同的小孩在相同的環境長大峙,他們會各自決定不同的一生計畫。伯恩舉一對兄弟為例,他們的母親告訴他們:“你們的命運就是一輩子住在瘋人院裡。”其中一人真的發瘋長期住在精神病院,另一個卻成為精神科醫師。
在腳本理論里,“決定”有其特別的意義,不同於字典的定義。小孩對腳本的決定並不是出於深思熟慮,如同我們所想的大人做決定的情形。最早期的決定是從感覺出來的,在小孩還聽不懂語言的時候就有了,他們對現實的了解也是經由與大人完全不同的方式而得的。
雖然父母不能左右小孩的決定,但他們有很大的影響。從小孩剛出生,父母就傳遞許多訊息給他,他會根據這些訊息形成對自己、對別人、對世界的看法。這些腳本訊息的傳遞包括了口語和非口語的方式,小孩以此為架構,做出腳本里的重要決定。就成年人而言,幼年的記憶可能只存在幻想和夢境裡,除非花時間來挖掘並了解自己的人生腳本,否則無法察覺早期所做的決定,但它們會在日常生活的行為中表現出來。
人生腳本
說到人生腳本會經由生活的經驗得到證明時,最好把證明這兩個字用引號括起來,因為我們所做的,是以自己的參考架構來解釋發生的事實,使事實看起來可以證明我們所決定的腳本。
這么做的原因是在我們的兒童自我里,會把不符合人生腳本的觀點視為一種威脅,這種威脅會影響我們,使我們的需要不得滿足,甚至危及生存。這些都會扭曲事實,進而形成生活里的問題。

腳本起源

為什麼我們會在嬰兒時期就對自已、對別人、對世界做出這么徹底的決定呢?這些決定有什麼作用?答案在於形成人生腳本時的兩個關鍵特徵:
1.人生腳本的決定,代表當生活在看起來充滿敵意、甚至會危及性命的世界時,嬰兒想求生存的最好策略。
2.人生腳本的決定是出於嬰兒的情緒和他對現實的經驗。
關於這部分的討論,我們主要取材自史坦伍倫思的研究。
對世界充滿敵意的反應
嬰兒太小了,身體也很脆弱。對他來說,世界上好像到處都是巨人似的,一個出乎意料之外的聲音都可能代表他的生命遇到危險。他不具備語言與思考能力,只知道如果媽媽和爸爸走掉的話,他就會死掉,如果他們對他說很生氣的話,就表示他們可能會摧毀他。
嬰兒也沒有成人對時間的認識,如果他覺得餓了或是冷了,而媽媽不在場,可能就是她永遠不過來了。這種情形的結果就是死路一條,甚至可能比死還糟,永遠孤獨地活著。
長到兩三歲時,可能有了弟弟或妹妹,這個比較大的幼兒已經了解不會因為媽媽沒來就會死,可是媽媽的注意力卻轉移到剛出生的嬰兒身上。是不是她不愛我了呢?小嬰兒是不是會奪走我的一切呢?這個年齡所感受到的威脅是失去母親的愛。在形成人生腳本的這幾年中。小孩一直是在卑下的地位,父母對他來說,擁有完全的控制力。對嬰兒來說,這個力量是攸關生死的。對大一點的小孩來說,這個力量則關乎他的需要是否能得到滿足。所以他的反應是要決定用什麼策略可以存活下來,並儘可能滿足自己的需要。
人生腳本
早期對現實的經驗和情緒
小孩的思考不像成人的思考方式。情緒的經驗也不同。人生腳本的決定是根據小孩獨特的思考和感覺方式。嬰兒的情緒經驗包括暴怒、痛苦、恐懼、狂喜,他根據這些強烈的感覺做出早期的決定,難怪所做的決定都這么極端。
比如,他住院接受手術,這種經驗對成人來說都會很不舒服,對嬰兒來說簡直是恐怖的災難。他不只覺得害怕,還為了媽媽沒有陪他感到非常傷心,懷疑她可能永遠消失了,並為了她沒有阻止這些事感到非常生氣。
這時他可能會做出這樣的決定:這些人想殺我,而媽媽允許這種事發生“所以表示她也想殺我。我最好在他們得逞之前先殺了他們。”
以嬰兒的邏輯,他會把特定的事推廣為普遍原則,比如媽媽對嬰兒需要的反應不一致,也許在他哭的時候,有時會過來照顧他,有時卻忽略他,嬰兒不會只下個“媽媽不可信賴”的結論,而會認為“所有人都不能信賴”,或是“所有女人都不能信賴”。
一個四、五歲的女孩發現爸爸不再像她兩三歲時那樣注意她時。她不只會決定“我對爸爸很生氣”,而是“我對所有男人很生氣”。
為了彌補無能的感覺,小孩可能會想像自己是全能的或是會變魔術。當他發現爸爸和媽媽處不好的時候。特別是獨生子,可能會決定“這是我的錯”。如果爸爸媽媽打架,他也可能認為自己有責任保護某一方。如果小孩覺得被父親或母親排斥,他會歸咎到自己身上,而決定“我有問題”。
小孩不懂的區分願望與行為的差異,如果他覺得“我想殺了這個奪走所有注意的小寶寶”,對他來說,就等於“我已經殺了這個小寶寶”。他可能會下個結論:我是個又壞又可怕的兇手。長大以後,他可能會模模糊糊地為自己從沒犯過的罪行背負罪惡感。
套用ta有個核心的技巧,就是要發展對嬰兒這種邏輯的感受力,我們稱之為“感受到的語言”,特別是如果你想運用ta來治療別人的話。就需要培養對兒童形成人生腳本所用的語言的感受力。

生活例子

李寧,常因為感覺男友不愛她,而與男友發生爭吵,很多時候因為嚴重爭吵到幾乎要分手的地步,面對這樣不斷重複的困境,李寧和男友都相當痛苦。
男友覺得每次李寧感覺兩人關係受威脅時,總想更進一步控制他,或是莫名的吵鬧,總讓他覺得喘不過氣,壓力很大,甚至有想逃開或放棄的衝動……這樣彼此透不過氣的互動,也是李寧所不願意的,但是就是因為她太愛男友,因為擔心失去他,而不自覺想盡辦法讓男友留在她身邊……
如果從腳本角度分析,李寧不自覺地就陷入自己的腳本中,反覆演出腳本中的劇情,然後按照腳本的情節一步一步演出結局。李寧從小父母相當忙碌,總是忽略她,於是小小的心靈為自己設定了一組“沒有人愛我”、“我是不重要的”腳本信息。這天,男友可能只是因為李寧還在睡覺,所以自己先去吃完早餐,這個情景,觸動了李寧的腳本機制,李寧潛意識的自動化反應,“因為你沒有等我就先去吃早餐,你根本不太愛我……”,於是開始無理取鬧,如果因此引發了男友的憤怒離去,那就驗證了李寧腳本的結局:“我是不重要的”、“沒有人愛我”。
人生腳本
我們從小所寫下的生命腳本,在長大之後,當遇到類似情景時,就會不自覺地啟動腳本開關,然後經驗腳本的內容,不斷地回放驗證最後的結局。像李寧和男友的關係,如果李寧不自覺,男友也因此離她而去,她仍然會不斷重演這樣的戲碼,繼續尋找類似這樣其實跟「愛不愛」沒有關聯的情境,或是一個根本不愛她不重視她的男友。
你的人生腳本
就像所有的故事一樣,你的故事有開頭,有中間的劇情,還有一個結尾。
其中包括了各種角色,有男女英雄,有反派人物,有配角,還有跑龍套的角色。
劇情包括了主題和次要的情節。可能是喜劇,也可能是悲劇;或是引人入勝,煩悶無趣;可能振奮人心,也可能不太體面。
現在,你已經長大成人,故事是怎么開始的都已不記得了,到目前為止,你可能還不知道整篇故事都是自已寫下來的,可是多年來你卻很自然地把這個故事活出來,這個故事就是你的人生腳本。
假設你以前真的把自己的生活寫成故事,請拿起筆和紙寫出下列幾個問題的答案。憑直覺很快地寫,不要多想。接受腦海申浮現的第一個答案。
這個故事的標題是什麼?
它屬於哪一類故事?快樂或悲傷?勝利還是悲傷以終?有趣或無聊?用你自己的話,把所有想到的都寫下來。
用幾句話來描述最後一幕:故事的結局是什麼?

分類

腳本是兒童早期自我決定所形成,雖然不是受到外力影響,但這些訊息絕大多數由父母傳遞,通過這些口語的訊息,他們形成對自己、別人和周遭世界的看法。
如果父母是從自己的需求或感受發出的不成熟訊息,並非滿足兒童的需要,所傳遞負面的訊息就稱作「禁令」(Injection), 阻止孩子做這做那的。相對的,如果是正面的訊息,就稱作「允許」(Permission)。如果是一個小孩接受父母這些訊息,仍有可能發展自己的潛力,不構成任何威脅,就是「允許」。
禁止的訊息通常是威脅性、恐嚇的、否定的、大概有12種形式:
12種禁止訊息
1.不要存在 ( Don’t exist): 當事情變得不順利或困難時,就會產生沒有價值感。內心可能有的對話是:「我是危險的,我應該得到傷害」,以至於導致自傷、自殘甚至自殺的個案。從小被家暴或性侵害的小孩,被父母在身體和心理上虐待的,相當容易出現這樣的腳本。
2.不應該是男孩(或女孩)(Don’t be your sex):這可能來自於想要個男孩,卻生了女孩、的父母,尤其在中國社會中,我們可以從姓名發現端倪,例如「若男」…或是把男孩裝扮成女兒的模樣,長大之後,這些孩子可能還會繼續表現出這樣的禁令,明顯的在裝扮或儀態上,表現出不同的性別。
3.不要像個孩子 ( Don’t be a child): 如果你和你的小孩在相處上覺得不自然,或是在類似歡樂的場合覺得不自在,就可能有類似的禁止訊息。如果父母從不被允許像個孩子,他們也會把這樣的訊息傳給他們的孩子,常有的對話就是「不要像個孩子」、「不準覺得好玩」。有時候獨子或是長子也常常會給自己這樣的訊息。所以如果你從小就是個嚴肅的孩子,當長大後有機會好好玩時,很容易的把自己拉回腳本中,無法放開。
4.不要長大 ( Don’t grow up): 在家庭裡面是最小的孩子,或是父母長輩保護過度的孩子,最容易接受這樣的禁令。所以一般有這樣腳本的人,行為表現都像孩子一樣不成熟。
5.不要成功 (Don’t succeed): 通常因為父母嫉妒子女的成就,例如一個出身貧苦的父親,看到子女學業表現優異,一方面雖然感到驕傲,但還是不由自主的嫉妒他擁有當初自己所沒有的機會,因此雖然表面上督促子女努力,卻一方面又在行為上傳達出這樣相反矛盾的訊息,所以這樣的孩子往往平時表現優異,可是一旦遇到重要的考試,卻又莫名的失常,讓自己永遠無法真正體驗到成功。
6.不要做任何事情 (Don’t): 如果有人在長大時候,做任何事情都很猶豫,很可能是因為存在這樣的禁令,這可能是來自父母老是擔心小孩自由自在時,可能會造成傷害,所發出「不要做任何事情,不管做什麼都會有危險,所以什麼都不做是最安全的」。7.不要重要 (Don’t be important): 當父母拒絕孩子的衝動,傳達出類似「如果你了解你的需要不重要,我就會容忍你」的相關訊息,所以當這樣的人被要求作為一個領導者的角色,或面對公眾演講時,他就會非常緊張;類似的訊息就是「不準要求你想要的東西」。
人生腳本
8.不要有歸屬感 (Don’t belong): 感覺是不屬於團體的,始終無法認同或歸屬於某一個團體。父母常會用孩子「很害羞」、「他和別的孩子不一樣」的類似訊息來傳達,所以這樣的孩子通常都會有無法融入團體的感覺,有時候也因為是父母本身拙於社交,而成為小孩的榜樣。
9.不要親近,不要相信(Don’t be close): 這些人往往在早期,可能受到父母或照顧者的忽略,無法從他們身上培養穩定的信任關係,例如從小常常換保姆的孩子,他們在親密關係中是有困難的,常有的對話像:「我需要你的時候,你都不在」、「相信別人都會受傷害」。像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就是典型的例子。或是父母和子女很有距離,很少談論自己的感受,甚至是被父母虐待欺騙的孩子。
10.不要健康(Don’t be healthily): 只要狀況一變糟就生病,希望從中獲取認可和注意。有許多竭斯底里症狀的患者就是。往往是因為父母很忙,疏於照顧子女,他們如果病快好時,又會馬上轉換另一種疾病來博取注意,這類的人在長大後關係處理上,或是不順利的情況下,就很容易的用病症來表現。
11.不要思考(Don’t think): 藉由這樣的訊息來否定孩子的思考,傳達出來可能是不要思考,或是按照我的方式來思考。例如有的父母會跟孩子傳達,女孩子不需要太聰明,借著鬧脾氣和無理取鬧,從男人那裡獲取自己想要的東西。
12.不要有感覺(Don’t feel): 有一些家庭會限制表現某種感覺,例如,不準生氣、不準哭……同樣的,如果父母也是把自己的感覺隱藏起來,孩子也會接受到這樣的禁令,或是接受到的是,不準有自己的感覺,要按照我的感覺。
這些禁令是從複雜的現實生活中歸納出來的,大多是子女從父母所傳達的態度和行為中所作出的結論,通常不是透過口語的傳達,而是透過情緒和身體經驗感受到的。另外有少數的例子是因為單次的創傷經驗形成,這對童年經驗造成很大的威脅,因而形成相當強大和核心的腳本決定,例如從小受到父親**待的小孩,從此決定:「不要親近」、「不要相信男人」或是「不要相信人」。
5種趨力
基於父母想要保護和照顧兒童的天性,所以都會對兒童耳提面命,希望他們得到更好的生活。這些傳遞善意的勸告或命令稱作應該訊息。從小,父母總是會提醒我們「把飯吃完」、「要負責任」…等等,如果是負面的應該訊息,在這裡我們稱作「趨力」(driver)。心理學家歸納出5種趨力,每個人多少都會表現出這5種趨力,但是你會有其中的一、兩種趨力是在與人相處時最常表現出來,這些所反映出來的就是「有條件的好」,一般來說這是為了求生存而委曲求全所膠著在其中的一個過程。
這5種趨力分別是:
1.要完美 ( Be Perfect ): 凡事都要求完美,不僅是對自己,也是要求別人,所以有這樣趨力的人,通常壓力都很大,甚至會有一些強迫性官能症狀出現。
2.要討好別人 (Please others): 通常都只著重於滿足別人的需要,而忽略自己的需要,這樣的人通常在團體中是很好的成員,總是服從指令,並常常委曲求全。
3.要努力 (Try hard): 這樣的人是個偉大的冒險家,喜歡新奇有趣的事物,同時會收集許多新穎的想法,但往往也容易虎頭蛇尾,所以比較適合在壓力情境下工作。
4.要堅強 (Be strong): 這類趨力的人,尤其善於在控制危機情境,總是能讓周遭的人有安全感,往往也拙於表達自己的情感,通常習慣用「是」來代替「我」的表達。
5.要快一點(Hurry up): 習慣在短時間內完成事情,總是很著急、很匆忙,但往往也僅是把事情交代完成,並沒有執行得很深入,也因而總是過度地讓自己負擔過重。
從嬰兒時代,孩子接受父母傳達的訊息形成禁令,這些很少直接由口語傳達出來,比較是孩子藉由父母的行為和態度所作出的結論。而趨力的形成,通常是透過父母的命令和應該訊息所傳達,所以絕大多數是從口語訊息形成,趨力對孩子產生的影響會比禁令晚。
“具體運算”式思維
根據肯威爾伯的“階梯理論”,意識分為10層,由下到上分別是:1.感知運動階段;2.情緒幻想階段;3.表象式思維階段;4.具體運算階段;5.形式運算階段;6.統觀邏輯階段;7.靈性階段;8.精微光明階段;9.無相階段;10不二階段。意識的這10個層次中,下面的層次是上面層次的基礎,上面層次是下面層次的發展方向。
肯威爾伯意識層次圖肯威爾伯意識層次圖
人生腳本是位於“具體運算”層次的潛在的人格結構,而相鄰兩層的人格密切相關,因此,與人生腳本關係最為密切的就是“表象式思維”層次的“心理防禦機制”和“形式運算”層次的“自我同一性”。
歸屬感的需要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人的需求分為五層,由下到上分別是:1.生理需求;2.安全需求;3.歸屬與愛的需求;4.尊重需求;5.自我實現需求。當不同層次的需要都沒得到滿足時,人迫切優先滿足下層的需要;當那一層需要得到滿足後,更上一層的需要就會顯露出來。
當“歸屬與愛的需求”得到充分滿足後,人的心理防禦機制就會變得健康;而如果人生腳本有問題,這些問題就會在“歸屬與愛的需求”滿足後集中體現出來,成為這個人此階段的主要問題,主要的症狀是沮喪和低自尊。
“法律與秩序”的道德感
道德感的發展主要分為“前成規”、“成規”、“後成規”三個階段。人生腳本中包含了“成規”階段中“成規”的內容。
前成規階段——遵守自我保護的、懲罰、樸素的快樂主義。
成規階段——良心的順從者、他人的讚許、法律與秩序。
後成規階段——個體的、個體的權利、良心的個體性律則或整合的。
“角色我”
“我”與“非我”的界限在哪裡?這有好幾種分法:
1.最原始的分法——以皮膚為界限。“我”是一個肉體。
2.人們常常說“我有身體”而不是“我是身體”——只有心靈才屬於“我”,肉體也被排斥在“我”之外。肉體雖然比外物要親切,但還是不屬於“我”的範圍了。好像大腦裡面有一個小人兒,在對身體發號施令。
3.心靈有一部分也不屬於“我”了,它們只是虛假的人格面具,真正的“我”在內部——一個經驗的、運作的“我”。這個階段的世界觀是這樣的:世界是一個客觀的、理性的、科學的空間,在這個空間裡,沒有心靈的容身之處,因此心靈盤旋在世界上空不能降落,不能感動,不能身體力行。“我”面對的是一個純理性的世界,除了自己之外,儘是客觀的空間,感覺不到其他心靈的存在。
4.經驗只是一個運行的工具,它無法體驗到情緒感受,也無法做決策,真正做決策的是心靈的“我”——我。這個“我”與世界上其他的“我”相互關聯。
其他分法較為難理解,也與“人生腳本”關係不大,因此不再累贅。
其中第2種分法中的“我”與人生腳本最為密切,這是一個劇本角色式的“我”,在人生腳本這部“戲劇”中表演;而到了第3階段的時候,“我”已經超越了人格面具,不再是那個被扮演的角色,而是“演員”。當“我”是演員而不是角色的時候,此人才有審視自己人生腳本的可能,才能決定是接受還是重寫。
本能與文明矛盾發展的中間階段
本能與文明之間充滿了衝突,不容易調和。而人格的發展過程就是本能與文明二者相互調和的過程。
兒童首先有了本能,然後才接受了文明。這時,“本能”與“文明”二者之間的關係是最原始的,也就是文明壓抑本能。文明對本能是赤裸裸的壓抑、絕對的權力,沒有本能說話的權利。人類的本能衝動很強烈,並且大部分都跟文明有衝突,尤其是性本能和攻擊本能。
但是本能是無法完全壓抑的,被壓抑的本能不會停止其活動,而是換一種方式發泄自己的能量。本能如果無法發泄到外界,就會攻擊自己。這樣就會導致神經官能症,引起長期的自己無法控制的行為、焦慮、沉迷、憂鬱、緊張、恐懼等痛苦。最好的解決辦法是宣洩、表達、傾訴等,都是緩解本能與文明之間矛盾的良藥。
但是在解決了神經官能的問題之後,新的問題就出現了,這就是人生腳本病症。恢復了健康的患者學會了通過宣洩、表達、傾訴等方式暫時化解本能與文明之間的矛盾,就會出現沮喪、自卑、高傲等痛苦。治療人生腳本病症的辦法是將人生腳本連根拔起,重寫人生腳本。心理學上的方法有溝通分析療法認知療法家庭療法敘事療法等。
當人生腳本趨於健康後,新的問題就會浮現,這就是“自我同一性危機”,是關於“我是誰”,“我要怎樣過這一生”的問題。個體意識到自己是個演員而非劇中的角色,可能會與社會格格不入。人生腳本的問題是能否找到一個合適的社會角色的問題,而同一性的問題是能否找到一個自我的問題,這個自我有可能適應社會,有可能根本不適應社會。自我有可能過度狂熱地進入那個社會角色,捲入輿論鬥爭、政治鬥爭、權力鬥爭中不覺抽身,也有可能拒絕擔任自己的社會角色,逃避主流社會,鑽到宗教崇拜組織、黷武暴力組織、復仇組織、吸毒組織等中間不想出來。解決“同一性危機”的辦法是哲學治療和增加內省力(心理學意義上的)。不僅是個體通過思考而了解某個事物或自己“是什麼”,更重要的是詢問“如何了解”。
健康的自我同一性意味著,一個人有能力按照社會規範去生活,儘管它存在著不完善和不和諧之處。這並非要求他接受不完善,如果一個人熱愛自己所在的社會,當然希望自己所在的社會變得更加美好,但“忠誠”意味著能在既定的現實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這個位置中能奉獻自我,實現自己的價值,在有意義於社會的同時也感受自己生活的意義。
依次解決了神經官能症、腳本病症、同一性危機三個問題之後,個體的本能與文明之間的矛盾才完全化解。完全化解了本能與文明之間矛盾的人叫做“自我實現者”。

理論意義

在現代社會,困擾最大多數人的是“人生腳本病症”,超過80%,而神經官能症和同一性危機所困擾的人都分別只占不到10%的比例。 因此,“人生腳本”是當今大多數人的主題。
人生腳本是決定命運的最大因素,大部分認為自己命運比別人差的人,都應該從“人生腳本”的問題入手。

重寫腳本

小試身手
一起診斷腳本內容:
一個嚴重氣喘的王女士,在經過各種氣管擴張治療後,病情仍不見好轉。醫生嚴重懷疑他是因為心理疾病而引起的氣喘症狀。仔細了解她的成長經歷,發現,她的母親在很小時候過世,父親爾後又再娶,他與繼母生下另一個孩子,卻在後來發生外遇,父親不告而別,讓這位女士和沒有血緣的繼母一家生活在一起。所以當時雖然只有10歲的她,決定投奔生父的新家庭,但是卻又要負起照顧這家庭中新生的幼兒的責任,她覺得她並沒有感覺到父親的新家庭對她的愛,反而只是要負起照顧年幼弟妹的責任。從此一直有氣喘的毛病的困擾。
如果你要和醫生一起診斷他可能有的腳本內容,你會進行何種判斷?
(參考答案見詞條末)
生活困境和腳本
何時我們會陷入腳本劇情中?當成年之後的你,有時候會重演嬰兒期所作出決定的計畫,尤其是當此時此地的情境和童年時情境類似的狀況下,或是當下的處境對你造成壓力時,我們就會不由自主地讓自己「進入腳本里」,期待能透過反應來解決小時候沒有解決的問題。
我的一個學生說,每當老闆在訓誡他時,他就會不由自主的全身僵直動彈不得,因為此時他已經不自覺把老闆角色投射到兒時的父母角色中,表現出小時候父母教訓他時的反應,當然,接下來,可能就繼續重演他童年所寫下的腳本內容。
做自己生命連續劇的導演
雖然腳本是成長階段接受父母影響所形成,但孩子並非全然接受來自父母的訊息,相反的,他們自己才是腳本的作者,他利用自己的經驗作出選擇,發展出生存的策略,所以,腳本也是可以修改或是重寫的。
只要你願意,就可以重新編寫自己生命的劇本,這個過程叫做「再決定」,把生命腳本的自主權重新拿回來,讓你的連續劇也可以自己做導演決定劇情的後續發展。
透過允許來解除魔咒
每一種趨力都有解除魔咒的力量,我們稱作「允許」(permissions),例如要完美,允許就是告訴自己,你已經夠棒了!有的人很幸運,父母會給你這些允許,讓你不至於陷入趨力之中。同樣的,如果父母傳達的訊息不是限制的,是正面的,於是允許。每個範圍里,我們都處於禁止和允許的不同等級中由自己決定如何回響所應得到的訊息。
允許 禁令
即便父母所傳達出來的是負面的禁令,小孩能有機會選擇全然接受或是轉化成比較正面的允許。例如:母親傳達出「不準做自己性別」的訊息給一個男孩,這個小孩可以全然接納這樣的腳本,或是轉化成比較正向的允許,允許自己成為一個擁有一些正向女性特質(溫柔、體貼、有耐心)的男生。
用允許來解除人生腳本的魔咒,是再決定的主要核心。
重寫你的人生腳本
活動一:
1、 你的生命故事何時寫起?
2、 這個故事的標題?主題(無法馬上寫下可最後回答)?
3、 是喜劇還是悲劇?大約是怎樣的劇情或感覺?(如追求真愛的純愛故事等等)
4、 你最喜歡的故事?和你的人生故事有關嗎?
5、 這個劇本是你自己寫的還是父母寫的?
6、 結局可能是什麼?主角是幸福還是不幸的?
活動二:
1、 不要思考太久,記下小時候你最喜歡的故事。
2、 故事的內容大概是?
3、 你最喜歡那個角色?
4、 把自己當成那個角色,用“我”來敘述故事。
若能在團體中,或能夠錄音記下你的敘述更加。請特別注意引發你強烈情緒的內容。將這個故事和之前你的生命腳本對比,有什麼共同點嗎?
一、回到你的腳本
所以,我們要知道怎樣改寫人生腳本的時候,同時請回到第一個活動中,看看你的劇本,你有發現自己有哪些禁令或是趨力嗎?請將你的腳本內容列出來。
第二個活動,主要是這些心理學家認為,生命中最早的童話故事,會反映你的腳本內容,所以你再看看第二個故事,尤其是特別注意讓你情緒激動的地方,那和你先前的生命腳本有沒有相似或雷同的地方?這個部分,就是你的腳本的主要內容,我們可以稱作核心腳本或是迷你腳本。除了列出來之外,請特別加上底線強調。
二、改寫腳本的內容
看看這些禁令或趨力,是不是都是負面的描述,一起試試用允許來破解,例如:如果你有「要完美」的趨力,是不是偶爾也允許自己是不夠好的;如果你發現原來你是一個悲劇角色,或是你的故事是一個悲劇的結局,試著尋找解決的方法,讓自己成為一個更有能力的人,決定自己的人生,避免重複演出這樣的劇情。
三、為自己重建一個新的父母自我
腳本是童年時期所作的自我決定,一旦開始練習自我覺察、重新改寫腳本的內容,你就進入了「再決定」的過程。此時的呢,不再是以前那個無助的兒童,只能選擇當時的策略在父母面前求生存,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成熟穩重、有能力、可以重新做選擇的你。
因此,大可為自己重新建立一個全新的父母,再一次為自己當初的腳本選擇更正面的方向,而不是一直處在你不好的處境,你已經成熟到身為父母,在照顧自己孩子的同時,也用這樣父母狀態來撫慰你內心那個陷在腳本當中的兒童。
四、做自己生命中的貴人
從童年開始孩子接受父母的照顧與滋養教育,同時也從父母身上學到生活的價值觀與待人處世的方法,這些內容構成我們生活的腳本,如果父母給予孩子很多的允許,讓孩子可以自由的發展,使孩子可以成為一個自立快樂的人,反之,若孩子得到過多的禁令,或者受到挫折、拒絕、傷害,便會形成一個對自己不利的腳本,而在未來生活中形成自我否定、自我懷疑、人際關係疏離、衝突等各種生活陰影上的困境。
我有一個讀小四的大女兒,上學期代表學校參加世博英文小報演講比賽,雖是榮譽,但也著實有著相當大的壓力。希望自己能夠表現完美,為校爭光,身為父母一定與有榮焉,也會期待她表現優異。
結果是比賽當天她因為緊張而表現失常,此時,如果可以給她一個允許:“你已經很棒了,下次還有機會”,她會接納自己的失誤,汲取教訓,為下次努力,但是如果“要完美”的媽媽一定會責備她的疏失,繼續鞭策她努力,雖然他也會繼續為下次努力,但同樣的也把“要完美”的趨力納入生命腳本中,繼續要求自己。請給孩子比較多的正面允許,代替負面的禁令,為她的生命寫出快樂有能量的故事。
五、協助孩子重寫生命腳本
孩子外在的行為,其實可能是為了掩飾她內在的無助。因此不要總是將我們的期待、觀念套在孩子身上,孩子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和“復原“能力。從小到大,在我們生命過程中會遇見很多不一樣的人。或許你也可以成為別人生命中那個特別的人,改變他人的生命或價值觀。
例如前面所提到學生邀請老師一起演出“我是失敗者”的經驗,你可以創造不同的互動,不要讓他們負向的投射認同繼續得到應驗。我的經驗是,當這些學生感受到不同以往被父母和老師放棄的腳本,反而被理解、接納和認同的正向情緒感受,他們就得到矯正性的經驗,也得到機會能終結反覆上演的劇情,幫助他發展比較積極正向的允許。
與其靜待孩子遇到貴人,不如主動扮演他的貴人,破解它腳本的宿命循環,協助他建立更好的生命腳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