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論

人文精神論

《人文精神論》是2000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許蘇民

基本介紹

  • 作者:許蘇民
  • ISBN:9787216028158
  • 頁數:673
  • 定價:32.30
  •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0-05
  • 裝幀:平裝
作品目錄
自序
引言
一 關於人的現實客在的哲學規定
(一)人的存在的本體論意義
(二)人與客觀世界的對象性關係的現實存在
1人與自然
2人與他人
3人與群體
4人與傳統
5人與歷史
(三)人性的現實存在
1區別於狹義動物界的人的物質生活欲求
2人的一般本性:求真、向善、臻美
3現實的人性中的真善美與假惡醜
(四)人與客觀世界的對象性關係與人性的
現實存在的內在統一性
1人與自然之關係中的真善美
2人與他人之關係中的真善美
3人與群體之關係中的真善美
4人與傳統之關係中的真善美
5人與歷史之關係中的真善美
二 人性的生成烏國著美觀念的起源
(一)從高等動物的知覺到人的認知
――“直”的觀念的起源
(二)從動物的求生本能到人的意志自覺
――“善”的觀念的起源
(三)從動物的美感萌芽到人的美的創造
――“美”的觀念的起源
三 古代世界的人文精神
――中西古代哲人對於真善美的理論探索及真異同之比較
(一)古希臘羅馬的人文精神
1以美的個性為中心的希臘性格
――古希臘羅馬的人文教育
2“認識到自己的無知是智慧的開始”
――古希臘羅馬哲人對於“真”的理論探討
3“智慧是唯一的善,無知是唯一的惡”
――古希臘羅馬哲人對於“善”的理論探討
4“徹悟美的本體”
―一古希臘羅馬哲人對於“美”的理論探討
(二)中國古代的人文精神
l“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中國古代的人文教育
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中國古代哲人對於“真”的理論探討
3“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
―一中國古代哲人對於“善”的理論探討
4“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中國古代哲人對於“美”的理論探討
(三)美統真善的自由學藝與倫理
中心的道德教化
――中西古代人文精神之比較
四 近代世界的人文精神
――中西近代哲人對真善美的理論探索及真民同之比較
(一)近代西方的人文精神
1“人的重新發現”
―一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形成及其基本特徵
2“破除四種幻像說”與“笛卡爾式的懷疑”
――近代西方哲人對於“真”的理論探討
3“未得到滿足的蘇格拉底比得到滿足的傻瓜或豬好”
――近代西方哲人對於“善”的理論探討
4“只有真才美,只有真才可愛”
――近代西方哲人對於“美”的理論探討
(二)中國早期啟蒙思潮中的人文精神
1“破人之執縛”
―一中國早期啟蒙思潮之形成及其演變
2“辟諸迷謬,以歸一真之路”
―一中國早期啟蒙學術中的科學精神。
3“各從所好,各騁所長”
―一中國早期啟蒙學術中的新道德觀
4“情之至於纖微無憾是謂理”
――中國早期啟蒙學術中的情愛論和藝術觀
(三)中西近代人文精神之比較
五 現代世民的人文精神
(一)現代西方思潮中的人文精神
1時代背景與思潮變遷之大勢
2“原則上不存在科學所回答不了的問題”
――現代西方哲人對於“真”的理論探討
3“自我的發現”
――現代西方哲人對於“善”的理論探討
4“用美戰勝生命固有的痛苦”
――現代西方哲人對於“美”的理論探討
(二)中國近現代史上的人文精神
互“首在立人”:中國近現代文化變遷的深層主題
2“於學術則黜偽而崇真”
――中國近現代哲人對於“真”的理論探討
3“倫理的覺悟為吾人最後之覺悟”
――中國近現代哲人對於“善”的理論探討
4“以美育代宗教”
――中國近現代哲人對於“美”的理論探討
(三)19世紀後期以來的中西人文精神之比較
―一評所謂“‘五四’學者唯科學主義說”
六 作為統一的精神現象的知意情與真善美
―一真善美的觀急在買踐中的延伸
(一)認知與真善美
1知識、學間、智慧
――認知與真理
2事實真理、價值真理、人格尊嚴
――認知與價值
3知的極點、愛的極點、主客合一
――認知與審美
(二)意志與真善美
1道德的真誠:言教與身教之一致
2善:動機、手段與效果之統―
3品格之美
(三)情感與真善美
l情感的真摯與藝術中的真實
2情致和情操中的善與藝術中的美善合―
3愛情與真善美
――兼談“男人味兒”與“女人味兒”
七 人的痛苦與真善美的內在矛盾
(一)真善美三者備自的內在矛盾
1不同的認知取向的衝突
――真理的科學屬性與價值屬性的矛盾
2不同的意志力量的衝突
―一道德的利己與利他、功利性
與超功利性的矛盾
3不同的情感力量的衝突
――審美判斷的不同層次及功利性
與超功利性的矛盾
(二)真善美三者之間的矛盾
l真與美的矛盾
――入世與出世、現實與理想的矛盾
2美與善的矛盾
――中西文學中“愛”與“死”的主題及情感與理性的衝突
3真與善的矛盾
――個性與類精神及理智與直覺的矛盾
4真善美之間的矛盾的複雜交織
――審美觀照與科學認知、價值判斷的不協調
及歷史與倫理、科學與價值的矛盾
八 解決真善美的內在矛盾的方式
(一)正確處理真善美的內在價值與
外在價值之關係
――解決由“利”所引發的真善美各自
所包含的內在矛盾的方式
1認知的超功利性與社會實踐的功利性之統―
2道德的超功利性與社會整體福拉的統―
3審美的超功利性與社會化情感共鳴的一致
4形上之愛與美統真善
(二)真與美的統一
――是經驗主義,還是理想主義
1尋找經驗主義與理想上義的結合點
2科學認知與美好的生活
――兼論現代社會中的“情愛多元”問題
(三)美與善的統一
――是“躲避崇高”,還是追求崇高
1感受崇高:人的天性中最壯麗的稟賦
2崇高的異化:權力崇拜、金錢崇拜和偽崇高
3理想的美:在自由的人生追求中實踐崇高
(四)真與善的統一
――是道德倫理至上,還是科學
認知至上
1“善”必須以“真”為前提
2化認知之“真”為道德之“善”
(五)自由:真善美的統一
――人的自由與真善美
1自由:人的生命活動的本質特徵
2真理與自由
3道德與自由
4審美與自由
九真善美與終極關懷
――現代人文精神的最高原則與基本要素
(一)人道主義:現代人文精神的最高原則
1人道主義的原則與革命的原則
2人道主義的原則與宗教的和道德的原則
3人道主義的原則與經濟效益的原則
(二)崇尚科學,尊重實踐,掌握不受人惑的方法
1科學認知與人和自然的和諧
2科學認知與社會關係的和諧
3掌握“不受人惑”的方法
(三)尊重公理,崇尚正義,反對價值相對主義
1自由、平等、正義
2權利、責任、良知
3價值多元與價值相對主義
(四)注重美育,追求崇高,使人性更美好
1美統真善:以美育取代宗教
2“崇高”與“風雅”:諾貝爾文學獎評選標準的啟迪
3美育之實施與人格美之造就
十 國民性之改造與中國知識分子的使命
(一)中國傳統社會腐敗墮落的思想文化根源
(二)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的使命
附 參考文獻要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