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族體育

族傳統競技活動多與濱海文化生態環境有關,有“捉活鴨”、“頂頭”、“頂臂”、“頂竿”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京族體育
  • 外文名:jingzutiyu
  • 運動節目:頂頭、頂臂、頂竿
主要項目,音樂,舞蹈,

主要項目

“捉活鴨”通
常於節日舉行:比賽開始,先將一隻鴨子放進海里,待鴨子游出一段距離後,參賽者同時撲入海中,競相捉鴨子,鴨子向前面撲飛,選手們在後面緊追,以先抓住鴨子者為勝,然後把這隻鴨子獎給他。“摸鴨蛋”是把一些煮熟了的鴨蛋丟進海水中,待鴨蛋沉到水底之後,參賽的選手們紛紛躍入海中,潛到水底去摸鴨蛋,誰摸到就歸誰所得,並以摸得最多者為勝。通過這些活動,可測試參賽者的水性,提高游水和潛水的能力,強化競爭意識和積極進取精神。
“頂頭”、“頂臂”、“頂竿”
是京族民間的一些簡單易行的體育競技活動。“頂頭”通常在工余飯後,或喜慶節日中進行。赤身露臂的小伙子在沙灘上或樹蔭下,面對面地雙手撐地,雙膝跪在地上,頭顱相觸,奮力推頂,將對方頂翻在地為勝。一般要賽三次,獲兩勝者為勝利。“頂臂”比賽時,兩人相對而立,同時伸出雙臂,掌心相抵,雙方用力推頂,直到一方推越畫在地上的中線,把另一方逼退為止。一般也賽三次,獲兩勝者為勝利。“頂竿”活動更為精彩:兩人相對而立,用一條兩米多長的竹竿,分別置於雙方的頸脖間或腹部,雙方同時發力,盡力向前推頂,誰能越過“界河”,誰就是勝利者。這些競賽活動,既是遊戲,又是體育;既有力量的較量,又有意志的考驗。有時也有罰飲酒或喝清水的。如果被罰者仍不服輸,在受罰之後可以再重新比賽。
打狗
打狗是防城各族自治縣京族青少年喜愛的一項傳統體育活動。休息時,五六個人在一起,每人拿一條木棍或扁擔在海邊的沙灘或草地、平地上挖幾個小坑、就可打起“狗”來。此項活動流傳已有200年的歷史,可以以個人賽和團體賽多種方式進行,場地、器材簡單、不用花錢,也要求有一事實上的體力和耐久力,因此,是一項能使身心都得到很好鍛鍊的民族傳統體育活動。
除上述一些傳統體育項目外,京族也有跳竹桿的體育傳統,閒暇時在海灘上,椰林下,拿起抬網的竹桿在地上敲打,小伙子與姑娘們逗樂,在竹桿上跳來跳去,慢慢地形成了一種習慣性的活動。“跳竹桿”風格鏗鏘快脆、歡樂奔放。
一般為8男8女輸流打竹槓和跳竹竿。打竹槓的8人分成兩排距離約3.5米,面對面盤腿坐下,相對的兩人雙手握著兩條細竹槓的末端,由8人中的一人統一指揮,按著一定的節拍,同時向下不斷地敲打粗竹槓,並且每對細竹槓時開時合。跳竹槓的8人則按著節拍在竹槓間跳各種動作,統一從一面進另一面出,可單人跳,雙人跳、三人跳或成隊跳,開合時,雙腳必須騰空或停在細竹槓的空隙中,既不能踩著竹槓,也不能被不斷開合的竹槓夾到。

音樂

京族人民除了在唱哈節中演唱敘事詩和祭祀神歌以外,在其他歡慶的日子或青年男女的交往中,也演唱和對唱各種民間歌謠。京族民間歌謠歌唱的曲調有30多種,內容也十分廣泛,包括長篇敘事詩、勞動生產歌、山歌、漁歌、宗教歌等。京族民間歌謠有些由通“字喃”的人記錄並整理成歌本加以保存和流傳,大部分京族民間歌謠則市通過歌手們在生產、生活和節日中即興創作和演唱。
獨弦琴是京族地區的一種富有特色的傳統樂器。也稱‘瓢琴’,琴身長一米左右,民間多用剖成對半的大斑竹製作,或者或者用三塊木版拼合成長方形長匣。琴身左端固定著一根鉤狀搖桿,搖桿上有一個碗狀的共鳴器,一根金屬細弦由共鳴器中心引向琴身右端的弦扣上。演奏時,右手撥動琴弦,左手調節搖桿的傾斜度進行演奏。獨弦琴與京族人喜歡的“唱哈”和竹竿舞一起,被譽為京族文化的三顆“珍珠”。
京族也有自己的戲劇——潮劇,也稱京劇,其代表劇目主要有《阮文龍英勇殺敵》、《等喜娘》、《二度梅》等。潮劇有唱詞,也有道白,多使用二胡、笛子、鑼、鼓、竹梆等伴奏。

舞蹈

京族的舞蹈主要有“跳天燈”和“花棍舞”等,都是在唱哈節時跳的舞蹈。
跳天燈的舞蹈者上身穿著白色長衫,下身穿黑色褲子,頭頂頂著一個盤子,盤子內燃起三根蠟燭,舞者手中各拿一個杯子,杯中也點燃一根蠟燭。舞蹈中,舞者伴隨鼓點節奏的快慢,轉動手腕,並與其他舞者縱橫穿插,變換隊形,組成各種圖樣。
花棍舞由一個或兩個人跳的舞蹈,舞蹈時,舞者身著白色長衫,兩手分別拿者一根長約半米、纏著彩色花紙的木棍,一般先唱後舞,或邊唱邊舞。舞蹈以手腕轉繞花棍為主,同時配合舞步,不斷變換位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