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德里安盔

亞德里安盔

亞德里安盔(M1915 亞德里安盔)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軍隊所裝備的頭盔,它的誕生還要歸功於法國路易斯.亞德里安將軍,它是法軍的第一個標準頭盔,也是現代軍用頭盔的始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亞德里安盔
  • 外文名:Adrian Helmet
  • 使用軍隊:法軍
  • 年代:一戰期間(19世紀末20世紀初)
  • 顏色:地平線藍色
  • 重量:0.765kg
裝備時間,外觀特點,在國外的使用及後期發展,現代國內仿品,

裝備時間

最初於一戰期間(19世紀末20世紀初)由法軍路易斯.亞德里安將軍發明並使用。
持續4年之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浩劫,先後有30多個國家地區和15億人口捲入,860萬軍人和650萬平民死亡,歐洲的大部分文明成果和整整一代人類精英損失殆盡。在此次戰爭中,交戰雙方都使用了大量新式武器和裝備,其中很多被實踐證明是極有價值的,軍用頭盔正是其中之一,它曾從死神手中拯救出無數生命,並自此成為現代單兵裝具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一戰是完全不同於以往的一次全新形式的戰爭。首先是火炮的廣泛運用,使炮兵成為戰場上的火力主宰,任何軍事行動都會伴隨著長時間的炮火攻擊,老式榴霰彈正被裝有高能炸藥和新式引信的現代化炮彈所取代,後者的破片分布更加均勻,殺傷距離更遠、殺傷力更強。各種口徑的加農炮、野炮、臼炮、擲雷器,加上手榴彈、槍榴彈在步兵中的普及,使得戰場上隨時都充斥著嘯叫著四處飛濺的炮彈碎片,彈片傷迅速取代槍傷成為造成士兵傷亡的頭號元兇,凡爾登戰役中德法雙方傷亡的72萬人中,因彈片造成的達到了65%以上。其次,由於雙方都沒有足夠的實力和合適的攻擊性武器(坦克、飛機直到戰爭後期才出現或實用化)取得戰場上的壓倒性優勢,戰場上出現了局部對峙的膠著狀態,雙方各自占據戰線一側,憑藉大量塹壕、工事對壘。對於防守方來說,雖然士兵的身體有工事掩蔽,但人體最重要的頭部卻暴露在外,很容易受到敵方火力的傷害,即使是遠處射來的流彈和彈片也會導致嚴重的後果,特別是專門殺傷有生力量的空爆彈和榴霰彈,彈片幾乎是垂直落下,對於戰壕中的士兵來說是最致命的剋星。這些原因都促成了鋼盔這種防護裝備的迅速出現。
法國路易斯.亞德里安將軍,根據戰爭的需求提出頭盔的想法,法國工程師根據這位將軍的指示,設計出了軍用鋼盔,並命名為“亞德里安頭盔”。第二年,每一個法國士兵的頭上,都戴上了這種鋼盔。
亞德里安盔

外觀特點

M1915型亞德里安盔整個頭盔由幾片組成,內部結構的設計也大膽巧妙,這種看似簡單的懸掛裝置可以有效防止外來衝擊力量直接作用於人體頭頸部位。圖中可以看出該盔有明顯的前後沿,大大降低了士兵的傷亡率。
亞德里安盔
雖然這些頭盔由於長期佩戴舒適性的要求,不可能過於厚重,不能防護近距離內直接命中的子彈或彈片,但對遠處射來的流彈和彈片還是有相當的防護效果的,對使用者的生命能起到足夠的保護作用。當然,亞德里安頭盔作為最早的現代頭盔,在有些方面還是受到傳統的更多影響,如頭盔頂部有一條縱向隆起部分,並且有外接式盔沿,這些都是傳統頭盔上裝飾部分的遺留痕跡。不過,這並不影響亞德里安頭盔作為現代軍用鋼盔共同始祖的地位。

在國外的使用及後期發展

1915年定型的亞德里安盔被許多國家軍隊作為基本頭盔來設計並使用。國家包括比利時、巴西、希臘、義大利、日本、盧森堡、墨西哥、摩洛哥、秘魯、波蘭、羅馬尼亞、塞爾維亞、西班牙、暹羅(泰國) 、美國、南斯拉夫、蘇聯等,中國當時的滇軍也用的是這種盔型,每個國家都會在頭盔前面添加自己的徽章。
圖為蘇軍當時配戴加有紅五星頭盔士兵的海報
亞德里安盔

現代國內仿品

盔型、顏色、尺寸、內部結構等因素。
盔型:M1915亞德里安盔
顏色:早期頭盔的“地平線藍色”(淺藍灰色)
總重量:原品0.765kg
尺寸:原品的尺寸比現代人頭圍略小
內部結構:鋼盔的本體和內襯之間能夠相對活動,整個頭盔由幾片部件組合而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