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都(古代五大都城)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古代的五大城市。所指不一。

(1)西漢以洛陽、邯鄲、臨淄、宛、成都為五都。《前漢書·食貨志下》:“遂於長安及五都立五均官,更名長安 東西市令及洛陽、邯鄲、臨淄、宛、成都市長皆為五均司市師。”

(2)三國魏以長安、譙、許昌、洛陽為五都。《三國志·魏志·文帝紀》“改許縣為許昌縣” 裴松之 注引《魏略》:“改長安、譙、許昌、、洛陽為五都。”

(3)唐代五都指的是唐代的五大都城。分別為上都長安,東都洛陽,西都鳳翔,南都成都,北都太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都
  • 全稱:五大都會
  • 意思:漢代五個發達國際化都市
  • 朝代:漢朝
吳都建康,東都洛陽,西都長安,南都南陽,魏都鄴城,

吳都建康

建康即今南京。有冶城、越城 、石頭城秣陵金陵邑、建業建鄴建康、南京、揚州、秦淮、昇州蔣州、上元、白下、集慶、應天江寧等歷史名城,又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等稱號。
春秋戰國時期,南京地處“吳頭楚尾”,為吳國置冶城於此。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滅吳後,令越相范蠡修築越城於秦淮河畔,為南京最早古城。
公元前306年,楚威王滅越,盡取吳故地,築城於石頭山,置金陵邑,遺址在今石頭城,即南京城西草場門至清涼門之間。
公元前223年秦滅楚,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東巡,以金陵有天子之氣,遂改金陵為秣陵以貶斥之。
漢初秣陵相繼為楚王韓信、吳王劉濞之封地。前128年,漢武帝封其子劉敢為丹陽侯,劉胥行為胡孰侯,劉纏為秣陵侯。
195年,孫策渡江占據丹陽、江乘、胡孰、秣陵等縣。208年前後,諸葛亮出使江東,觀察南京山川形勝,作出了“鍾阜龍蟠,石頭虎踞”的著名評語。211年,孫權聽從謀士張紘之言,自京口遷秣陵,改名建業。229年,孫權稱帝,是為吳大帝,自武昌還都建業,是為南京為國都之始。吳石頭城遺址在今南京城西草場門至清涼門之間。
280年,西晉滅吳,改建業為建鄴。後因避晉愍帝司馬鄴之諱,改名建康。琅玡王司馬睿南渡,以建康為根基。317年,司馬睿即位,是為晉元帝,東晉正式建立,定都建康。
420年,劉裕代晉稱帝,是為宋武帝,宋立國,都建康。479年,蕭道成代宋稱帝,是為齊高帝,齊立國,都建康。502年,蕭衍代齊稱帝,是為梁武帝,梁立國,都建康。557年,陳霸先代梁稱帝,是為陳武帝,陳立國,都建康。
吳、東晉、宋、齊、梁、陳合稱六朝,故南京被稱為六朝古都。今南京圖書館保留有六朝建康城遺址。六朝建康城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達百萬。經濟發達,文化繁盛,在江南保存了華夏文化之正朔。
589年,隋滅陳。隋文帝下令蕩平建康城,以石頭城為蔣州治所,隋煬帝時改為丹陽郡。
此後隋、唐兩朝統治者相繼採取抑制南京的策略,將揚州治所自金陵遷至廣陵,曾一度取消南京州一級的建制。唐初,杜伏威、輔公祏義軍占據丹陽郡,歸順唐廷,唐改丹陽為歸化。杜伏威入朝被扣不返,輔公祏起兵反抗,建立宋政權。唐平江南,置昇州。758年,著名書法家顏真卿為昇州刺史,次年書烏龍潭放生池碑,遺址今存。李白晚年居昇州,762年病逝於南京西南之當塗。783年,因藩鎮為亂,唐德宗有意遷都,鎮海軍節度使韓滉整修金陵,然其事未成。
五代楊吳立國,修繕金陵,以為西都。937年,徐知誥(李昪)代吳,南唐立國,定都金陵,改金陵府為江寧府。
975年,北宋滅南唐,以江寧府為昇州。1018年,宋真宗以趙受益(後改名趙禎)為升王,不久立為皇太子,改昇州為江寧府。趙禎即位,是為宋仁宗。以江寧為其龍興之地,常以親信之臣(如包拯)為江寧府尹。宋神宗時,王安石兩度以江寧府尹出任宰相,主持變法。1120年,方臘起兵反宋,終未能北取江寧而不能控制江南,導致最終失敗。
1127年,宋高宗即位,接受主戰派人士李綱的建議,改江寧府為建康府,作為東都。不久金兵南下,高宗南逃,以杭州為行在。1137年,在主戰派岳飛等人的堅持下,宋高宗再次返回行都建康。1138年,宋高宗以建都當“修德行而不在於擇險要之地”為名,再次南逃杭州,正式建都,改杭州為臨安府。建康府為陪都。
1275年,元兵南下,以建康府為建康路。1329年,改建康路為集慶路。
1356年,朱元璋攻克集慶,改集慶路為應天府,作為根據地,朱元璋自稱吳國公。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稱帝,國號明,是為明太祖。以應天府為南京,以為首都,以開封為北京,以為陪都。1378年,罷北京,改南京為京師。1386年,京師城垣完工。南京是在元代集慶路舊城的基礎上擴建的。城市由三大部分組成,即舊城區、皇宮區、駐軍區。後兩者是明初的擴展。環繞這三區修築了長達33.68公里的磚石城牆,即今南京明城牆。是為世界第一大城垣(其次巴黎;在中國,其次北京)。 南京城牆牆基用條石鋪砌,牆身用10厘米×20厘米×40厘米左右的大型城磚壘砌兩側外壁,中實雜土,所用之磚由沿長江各州府的一百二十五個縣燒制後運抵南京使用,每塊磚上都印有監製官員、窯匠和夫役的姓名,其質量責任制之嚴格可以想見。城牆沿線共辟十三座城門,門上建有城樓。1403年,明成祖升北平為北京,以為陪都。1420年底,明成祖遷都北京,以南京為陪都。1644年,崇禎帝吊死煤山,北京陷。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
1645年,清兵克南京。改南直隸為江南省,應天府為江寧府。1649年,清設兩江總督於江寧。1853年,太平軍攻克江寧,改江寧為天京,以為都城。1864年,清兵克天京,太平天國亡。
近代,1912年,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以南京為首都。1927年,北伐軍克南京。不久南京國民政府成立。

東都洛陽

即今河南洛陽。歷史曾有過洛邑、雒邑、雒陽、亳州(東亳,不同於後遷的新亳,今安徽亳州)、河南、成周、新大邑、等名稱,大小十三朝故都,有東都、神都、雒京、東京、中京、八關都邑、十省通衢等美譽,為五都之首。
帝嚳都亳邑,夏太康遷都斟鄩,商湯定都西亳;武王伐紂,八百諸侯會孟津;周公輔政,遷九鼎於洛邑。平王東遷,高祖都洛,光武中興,魏晉相禪,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後梁唐晉,相因沿襲,共十三個王朝。洛陽自古被華夏先民認為是“天下之中”。周武王甫定江山即“遷宅於成周,宅此中國”;漢魏以後,洛陽逐漸成為國際大都市,“四方入貢,道里均”,在民族融合和中外交流上功勳卓異、光耀千秋。
“崤函帝宅,河洛王國”,洛陽在歷史上相當長的時期內,曾經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亦是道路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西周初期,在中國建立了第一個大公路網,洛陽是其中心,馳道驛路,其直如矢,無遠不達;隋大業元年(公元605年),隋煬帝在洛陽建東都,下令開鑿大運河,至此形成了以洛陽為中心,向東北、東南輻射總長達2000多公里的南北水運網;以洛陽為東端起點的“絲綢之路”,可以直馳地中海東岸,明駝宛馬,絡繹不絕。
最早的歷史文獻“河圖洛書”就出自洛陽。被奉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據河圖和洛書畫成了八卦和九疇。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源頭,構成了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史學考證知,文明首萌於此,道學肇始於此,儒學淵源於此,經學興盛於此,佛學首傳於此,玄學形成於此,理學尋源於此。聖賢雲集,人文薈萃。洛陽還是姓氏主根、客家之根。
洛陽市位於河南省西部,地處東經111.8’至112.59’,北緯33.35' 至35.05'之間。位處亞歐大陸橋東段,橫跨河中游兩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稱。
位於暖溫帶南緣向北亞熱帶過渡地帶,東鄰,西接, 北跨黃河,南與平頂山南陽相連。洛陽地勢西高東低。境內山川丘陵交錯,地形錯綜複雜,周圍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荊紫山周山、櫻山、龍門山、香山、萬安山、首陽山、嵩山等多座山脈;境內河渠密布,分屬黃河、淮河、長江三大水系,黃河、洛河伊河清河、磁河、鐵灤河、澗河瀍河等10餘條河流蜿蜒其間,有“四面環山,六水併流、八關都邑、十省通衢”之稱。由於洛陽地處中原,山川縱橫,西依秦嶺,出函谷是關中秦川;東臨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黃河之險;南望伏牛,有宛葉之饒,所以“河山拱戴,形勢甲於天下”。

西都長安

西京,今陝西西安。西安曾用名:、酆京、酆鎬、鹹陽、長安常安、京兆、大興永興奉元,又稱為西京、西都、鎬京、鳳城、斗城。以“長安”最為常見和著名。
位於關中平原中部偏南。北臨渭河,南依終南山,周圍曲流環繞,有“八水繞長安”之說。氣候適宜,土地肥沃,物產豐富,風景秀麗。擁有“關中八景”之譽。至今還是我國西北地區最大的城市。
周文王建立,大約建於公元前12世紀,距今已有3100多年未間斷的城市發展史,先後有周、秦、漢、唐等21個王朝和政權在這裡建都,以大朝代長稱“13朝故都”,先後共大小21個朝代政權建都於西安(西安市閻良區本身還是中國著名古都——櫟陽),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時間最長、以及影響力最大的都城,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也是中國古都之首。長安在公元前195年到公元25年與公元637年到公元904年的時候,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長安在它發展的頂峰時期大約擁有逾百萬的人口,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達到百萬人口的城市,漢長安城的未央宮,唐長安城的大明宮是當時世界上影響最大和最輝煌華麗的宮殿,唐大明宮也是整箇中國古代規模最大和最雄偉的宮殿,光其面積就是今天明清紫禁城的4.5倍還大。後來世界上的其他大都城都並沒有達到或者超過長安曾經達到的高度,這一事實一直保持到15世紀(城市面積第一的地位更是保持到近代)。長安在其發展的極盛階段一直充當著世界中心的地位,吸引了大批的外國使節與朝拜者的到來。是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最早對外開放的城市,聞名遐邇的“絲綢之路”就是以西安為起點的。198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西安確定為“世界歷史名城。

南都南陽

今河南南陽。楚之前稱宛,秦後稱南陽,至今已有兩千二百多年的歷史。別稱南都、帝鄉(東漢時期為光武帝劉秀的發跡之地,故稱漢代第二大都會)。雖然朝代屢經更迭,區劃不斷變改,但南陽這一地名,一直被保留著沿用著。
南陽歷史文化悠久,南召杏花山猿人遺址及多處原始社會遺址出土的化石、器物表明,遠在幾十萬年前,人類祖先己在這塊土地繁衍生息早在50萬年前南召猿人已經生活在南陽這片土地,與北京人大致處於同一時期。現在有南召縣杏花山猿人遺址。周代天子非常重視這片富庶的土地,曾分封了等封國。春秋時楚設宛邑,到戰國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 272年)“初置南陽郡”時,才開始使用“南陽”這個名字。
“宛”是南陽最早的地名之一,宛,即反映了“盆地”的地貌特徵,又反映了它的生態環境。《說文解字》: 宛,屈草自履也,從宀、夗聲。其義:① “四方高中央下”, 符合南陽西、北、東三面環山,當中低平的盆地地貌特徵;② “屈草自覆”為芳草蓋地,植被蔥綠貌。春秋初期,南方的楚國日益強大起來,先後向北吞併了漢水流域諸國,呂、申兩國也被楚文王所滅。楚國占據這片既有沃野美壤,又有江河之便的土地之後,便在這裡建置宛邑,作為問鼎中原的基地。宛之名,即自此而始。其後,宛由地域名,演變成為“宛城”、“宛縣”、“宛州”、“上宛縣”等,時至今天,“南陽市”和“宛城區”均以“宛”為其約定俗成的簡稱。
“南陽”意思是說它位於伏牛山之南,居漢水之北而得名。南陽得名由來,文獻記載較為明確,《資治通鑑·周紀五·赧王四十三年》載:“秦置南陽郡,以在南山之南,漢水之北也”,《元和郡縣圖志·山南道二》載:“秦昭襄王取朝地,置南陽郡,以在中國之南而有陽地,故曰南陽,《釋名·釋州國》載:“南陽在中國之南,而居陽地,故以為名也”。 以上三處記載,雖文字不盡相同,然表達含義基本一致。“中國之南”中的中國應理解為“中原”或“國中”,“南山之南”中的南山即今伏牛山,“中國之南”和“南山之南”的“南”, 都表示這一區域所處的地理方位。而“有陽地”、“居陽地”和“漢水之北”, 則又表示其所處方位具有“陽”性地望特徵。我國古代有一條約定俗成的地名命名原則,即“水北為陽,水南為陰”,“山南為陽,山北為陰”。 南陽位於漢水之北,又居伏牛山之南,具有方位 “陽”性的雙重特徵。《明嘉靖南陽府志校注》載:“周為申伯國,春秋屬楚,戰國屬韓,秦取韓地赴漢水之北,洛陽潁川之南,置南陽郡治宛,以其在中國之南,居方城漢水之間故曰南陽”。 這充分說明秦置南陽郡時,因其位於伏牛山之南,居漢水之北而得“南陽”這個名字的。
夏朝初,禹把今南陽境內鄧州作為都城,見唐杜佑《通典》:“鄧為禹都”。
商朝、周朝時,現南陽境內有申、鄧、謝等諸侯國。
春秋時,楚國屬地,稱為宛,冶金業發達。
戰國後期為秦所據。公元前272年, 秦昭王三十五年,設南陽郡。
西漢置南陽郡,轄境自河南熊耳山以南至湖北大湖山以北。
東漢被稱為“南都”,為僅次於首都洛陽的第二大都市
唐朝,南陽設鄧、唐二州。唐朝中盛時期南陽地區農業興旺,工商業繁榮。
明朝初年,南陽是朱元璋第二十三子唐定王朱桱的封地,在南陽城內建造了規模宏大的唐王府。現在留有王府山。
南陽是國務院第二批命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南陽歷史上“謀聖”姜子牙、“商聖” 范蠡、“智聖”諸葛亮、“科聖”張衡、“醫聖”張仲景並稱為南陽五聖

魏都鄴城

今在河南安陽市北和河北邯鄲臨漳縣南。臨漳古稱“鄴”,有“三國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譽。
殷商曾遷都於此,自公元前11世紀商王國滅亡之後,到1500年前的東漢末,這裡再度崛起,成為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一個中心。從東漢末年起,歷經兩晉十六國、南北朝時期,先後有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等6個王朝在這裡建都,達126年。公元580年,鄴城被毀。
鄴城初建於春秋時期,相傳為齊桓公所築。公元前439年,魏文侯封鄴,把鄴城當作魏國的陪都。此後,鄴城一步步成為侯都、王都、國都。
戰國時,西門豹為鄴令。他治河投巫的故事,幾乎婦孺皆知。曹魏時建北鄴城,東西長7里,南北長5里,外城有7個門,內城有4個門。曹操還以城牆為基礎,建築了著名的三台,即金鳳台、銅雀台、冰井台。曹操和他的兒子們在這裡宴飲賦詩,造就了著名的三曹七子,為後世留下了“建安風骨”的美譽,是為我國文學史上的一段佳話。
東魏建南鄴城,東西長6里,南北長8里18步。增修了許多奢華建築,如太極殿、昭陽殿、仙都苑等。
東漢末年,曹操擊敗袁紹,占據鄴城,建設王都。鄴城先後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朝都城,居黃河流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長達四個世紀之久。華夏文化長河中許多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故事,像文姬歸漢、曹沖稱象、煮豆燃豆萁等都出自鄴城,鄴城因此被譽為“中原文化之階”。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為首的鄴下文人集團,還開創並繁榮了在我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建安文學”。
該縣將委託中國文物研究所編制三台遺址保護區、鄴城地下潛伏城門遺址保護區、朱明門遺址保護區、皇家寺院保護區四個詳細規劃。準備建設“一城”、“三苑”、“兩館”等重點保護設施。“一城”,即依託《鄴城遺址保護總體規劃》的實施,建成鄴城遺址保護區;“三苑”,即銅雀三台苑、倪辛莊宮殿苑、朱明門遺址苑;“兩館”,即鄴城博物館、建安文學館。隨著這些保護設施的逐步建成,鄴城遺址也將逐步露出其“真容”。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