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腳氣

乾腳氣

乾腳氣腳氣病之一。指腳氣之足膝不腫者。見《太平聖惠方》卷四十五。指腳氣之不腫者。因素體陽虛內熱,濕熱、風毒之邪從熱化,傷營血,筋脈失養所致。症見足脛無力,麻木酸痛,攣急,腳不腫而日見枯瘦,飲食減少,小便熱赤,舌紅,脈弦數。本病類似維生素B1缺乏症。始宜宣壅化濕,和營清熱。可用加味蒼柏散(《雜病源流犀燭》:蒼朮、白朮、知母黃柏當歸白芍生地木瓜檳榔羌活獨活木通漢防己牛膝甘草)、生乾地黃丸(《太平至惠方》:生乾地黃、羚羊角赤茯苓木香甘草、訶黎勒皮、獨活麥冬桂心檳榔)等方加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乾腳氣
  • 外文名:Dry beriberi
  • 類屬腳氣病之一
  • 定義:腳氣之足膝不腫者
  • 出處:《太平聖惠方》
症狀表現,預防,治療方法,日常護理,

症狀表現

腳癬是由真菌引起的常見皮膚病。腳癬是一種條件性傳染病,常因共用面盆、腳盆、腳巾、手巾、拖鞋、襪子、鞋及澡盆而迅速傳播。症狀為腳趾間起水皰、脫皮或皮膚發白濕軟,也可出現糜爛或皮膚增厚、粗糙、開裂,並可蔓延至腳底及腳首邊緣,劇癢,必須抓破為止。故常伴局部化膿、紅腫、疼痛,腹股溝淋巴結腫大,甚至形成小腿丹毒及蜂窩組織炎等繼發感染。由於用手抓癢處,常傳染至手而發生手癬(鵝掌風)。真菌在指(趾)甲上生長,則成甲癬(灰指甲)。真菌喜愛潮濕溫暖的環境,夏季天熱多汗,穿膠鞋、尼龍襪者更是為真菌提供了溫床;冬季病情多好轉,表現為皮膚開裂。

預防

1、腳上患有腳氣腳癬,連續用生大蒜擦磨便可治癒。
2、用食醋將雪花膏調成糊狀,塗於患處。隨配隨用,輕者1次,重者2次至3次可愈。
3、用茄子根和鹽煮的水洗腳,即可治好腳氣。或陳香足清泡腳。
4、取香菸灰撤在腳趾濕癢處,可治腳趾間水泡瘙癢。
5、綠茶含有鞣酸,具有抑菌作用,尤其對治療香港腳有特效。

治療方法

【1】枯礬黃柏、五倍子、烏賊骨,任選一種研末備用,洗淨腳後撒於患處。
【2】苦參白蘚皮`馬齒莧、車前草各30克,蒼朮、黃柏各15克,每日煎洗1-2次,或者直接塗。
【3】白鳳仙花30克,皂角30克,花椒15克,任選—種,放入半斤醋內,浸泡一天后,於每晚臨睡前泡腳20分鐘。
【4】黃豆米皮糠
主治:腳氣
配方:黃豆100克,米皮糖160克。
用法:將黃豆與米皮糠用水燉熟吃。
【5】紅陳皮赤豆湯
主治:腳氣腫痛。
配方:陳皮4克,赤豆70克,花生仁120克,紅棗10枚。
用法:將陳皮、赤豆、花生仁、紅棗用水煎煮熟食用。
按註:一方無陳皮,一方再加大無陳皮
【6】麥芽
主治:腳氣。
配方:麥芽適量。
用法:將麥芽用水煎服。
【7】無花果葉:取無花果葉數片,加水煮10分鐘左右,待水溫合適時,泡洗患足10分鐘,每日2次
【8】韭菜:鮮韭萊250克洗淨,切成碎末放在盆內,沖入開水。等冷卻到能下腳時,泡腳半小時,水量應沒過腳面,可同時用腳揉搓。一個星期後再洗一次,效果很好。
【9】大蒜:生大蒜頭兩隻,去皮放入半斤醋內泡3天,再用大蒜頭擦患處,每日3次
【10】白:用棉球浸白醋塗患部,止癢又殺菌,有輕微脫皮,塗一次可半個月不犯,再犯再塗。

日常護理

【1】要注意清潔,保持皮膚乾燥,保持腳部清潔,每天清洗數次,勤換襪子
【2】洗腳盆及擦腳毛巾應分別使用以免傳染他人。
【3】平時不宜穿運動鞋、旅遊鞋等不透氣的鞋子,以免造成腳汗過多,腳臭加劇。趾縫緊密的人可用草紙夾在中間或選擇分趾襪,以吸水通氣。
【4】積極消除誘發因素,如腳汗
【5】勿吃容易引發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生蒜等。
【6】情緒宜恬靜,激昂容易誘發多汗,加重腳氣。
【7】腳氣是一種傳染性皮膚病,應避免搔抓,防止自身傳染及激發感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