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溪鎮(雲南省玉溪市江川區下轄鎮)

九溪鎮(雲南省玉溪市江川區下轄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九溪鎮地處江川縣城西部,玉溪市紅塔區東部,地處東經102°38′13″,北緯24°18′14″之間。北與前衛鎮、安化鄉相連,西與紅塔區相連,南與通海縣毗鄰。轄區面積113.6平方公里(17.04萬畝)。城區面積2.4平方公里。距離玉溪市政府僅12公里,距江川縣城1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全鎮轄1個社區8個村委會(其中:2個彝族村委會),28個村民小組,26個自然村。2015年末,全鎮總人口27088人,其中:男13590人,女13498人。農業人口22991人,占總人口的85%;非農業人口4097人,占總人口的15%。有少數民族15個,3307人,占總人口的12%。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九溪鎮
  • 外文名:Jiuxi town
  • 地理位置:江川縣城西部
  • 轄區面積:113.6平方公里
  • 城區面積:2.4平方公里
  • 村民小組:28個
  • 自然村:26個
地理環境,經濟概況,特色產業,生產總值,指導思想,總體思路,預期目標,基層組織,支柱產業,人口,社會事業,醫療衛生,水利設施,能源建設,集貿市場:,集鎮建設,文體衛生,三通,民風民俗,

地理環境

九溪鎮屬亞熱帶氣候,四季如春,夏無酷暑、冬無嚴寒,乾濕季節分明。年平均氣溫15.6℃度,年平均最高氣溫22.2℃度,年平均最低氣溫10.7℃度。年平均降雨量為773毫米。森林覆蓋率達59.75%。轄區耕地面積為15606畝,其中:田9220畝,地6386畝。土壤以紅壤、紫色土、水稻土為主。富含多種有機和無機成分,土地肥沃。適宜種植水稻、烤菸、蔬菜、花卉、經果林等農作物。
九溪鎮九溪鎮

經濟概況

九溪夏季盛產野生菌和烤菸,年產野生菌176噸、烤菸120萬公斤;冬季盛產花卉和蔬菜,年產蔬菜3172.9萬公斤。是九溪鎮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2015年全鎮生產總值51026萬元,農村經濟總產值4249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374元。 面對新的發展機遇,鎮黨委、政府本著富民、興鎮穩鎮的原則,全力實施好“123456”戰略,即圍繞鎮域經濟持續、快速、協調發展這一目標,突出特色農業富民和培育三大產業興鎮兩個重點,實施生態立鎮、農業穩鎮、招商引資活鎮三大戰略,發揮政策、資源、交通區位、勞力四大優勢,推動新型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城鎮化、經濟民營化和可持續發展五項進程,培育糧煙、畜牧、蔬菜、花卉、林果、旅遊六大產業,努力把九溪建成鎮村協調發展、特色突出、產業發展強勁的田園式生態產業鎮。

特色產業

九溪地處半山區,山廣林茂。植被以雲南針葉林青松為主,森林覆蓋率達53%,適宜野生食用菌生長,每年6月雨季到來至10月,山中盛產各種野生菌被人們稱之為“ 山珍”,其中乾巴菌更是“山珍”中的精品。野生菌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可口,是人們餐桌上的佳肴美味。野生菌的價值可觀。1955年以來,每年6至10月,九溪民眾成群結隊上山採集野生菌,九溪集市每天都有野生菌上市,農民採集野生菌每年可增加收入150~200萬元。由於九溪無污染,出產的野生菌質優味純,吸引了昆明、玉溪等地顧客紛紛前來購買和品嘗野生菌。
九溪鎮九溪鎮
花卉產業是九溪近年發展起來的新興產業。由於鄉鎮在土地使用、稅收征管等方面給予協調和優惠,採取“招財進寶”的辦法,引進資金,引進人才、技術,從而帶動本地人學會栽培技術,通信息,熟銷路,促進了民眾發展花卉產業。明珠公司、彩雲公司、園藝公司3戶花卉龍頭企業,花卉種植面達264畝,花卉種植戶30戶。九溪生產的鮮花素以花苞大、花期長聞名,在市場上頗受顧客青睞,價格不菲,銷往全國各地,遠銷香港,部分出口國外。
餐飲業。以蔣記菌子宴、陳記牛肉館、陽山莊一品羊肉店等特色餐飲業為龍頭的第三產業快速發展,近年來,年均接待人數達17萬人次以上,直接收入達800多萬元。特色餐飲業的快速健康發展,進一步提高了九溪的對外知名度,為鎮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增強了生機與活力。

生產總值

2006年全鎮實現現價生產總值(GDP)13014萬元,比上年增長8.99%,人均生產總值4995元。在生產總值中,一產業完成7040萬元,比上年增長4.1%;二產業完成20967萬元,比上年增長16.25%;三產業完成3877萬元,比上年增長14.94%,一、二、三產業比重調整為54:16:30;糧食總產476萬公斤,人均產糧193公斤,農業現價總產值10665萬元,比上年增4.09%,其中農業產值6878萬元,比上年增4.86%;林業產值689萬元,比上年減3.15%;牧業產值2422萬元,比上年增2.6%;服務業產值488萬元,漁業產值188萬元,比上年增32.75% ;油料總產78萬公斤,蔬菜產量1066萬公斤,水果產量41.97萬公斤;退耕還林造林面積4907畝,生豬存欄21606頭,山綿羊存欄2813隻,大牲畜存欄982頭,禽蛋奶總產量9萬公斤,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23715萬元,人均總收入9621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 3351元,實現地方財政收入450萬元。
九溪鎮九溪鎮

指導思想

“十一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
“十一五”時期是加快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打牢基礎、增強發展後勁的關鍵時期,其鎮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發展觀念,完善發展思路,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突出發展優先、富民優先、節約優先、生態優先,不斷提高綜合經濟實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和諧社會建設水平、人民生活質量,把九溪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科學發展軌道,不斷開創經濟社會建設新局面。

總體思路

“十一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思路
以加快發展為主題,以富民強鎮為根本,圍繞鎮域經濟持續、快速、協調發展這一目標,突出特色農業富民和培育三產業興鎮兩個重點,實施“生態立鎮、農業穩鎮、招商引資活鎮”三大戰略,充分發揮各種優勢,努力把九溪建成鎮村協調發展、特色突出、產業發展強勁的生態產業鎮。
“十一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巨觀預期目標

預期目標

立足鎮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基礎,綜合考慮未來的發展趨勢和條件,“十一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巨觀預期目標主要為:
——生產總值達19864萬元,年均增長10%;
——地方財政收入達560萬元,年均增長5%;
——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021元,年均增長5%;
——五年固定資產投資累計達23569萬元,年均增長10%;
——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

基層組織

村組幹部培訓
黨建工作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的要求,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省第八黨代會精神,以加強黨的基層組織政治建設,鞏固發展先進性教育活動成果為重點,全面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九溪鎮設1個黨委、9個黨總支,27個村級黨支部,4個老乾支部,4個機關支部,總計45個基層黨組織,黨員915人,其中男性746人,女性169人,35歲以下的151人,60歲以上的393人。九溪鎮設1個基層團委,團總支9個,團支部50個,團員718人。進一步提升工作水平,形成了常規工作不掉隊,重點工作有創新,亮點工作有特色,整體工作上台階的工作格局。
九溪鎮九溪鎮

支柱產業

烤菸是農民增收、財政增長的主要支柱產業。2006年,按照“控得住、穩得住”的總體要求,圍繞“規範契約、加強建設、科技興煙、主攻質量、提高單產、增加效益”的工作思路,規劃約定種植烤菸面積9000畝,田煙輪作100%,地煙輪作達50%以上,涉及8個煙區村委會、25個村民小組、5365戶菸農,戶均種植面積1.67畝。新建六十畝、中營立式標準化烤房群2座,喜樂莊臥式烤房群1座,從根本上解決了民眾“烘烤難”問題;嚴格規範化早栽,強化中耕管理,加強成熟采烤和科學烘烤;以自然把為基礎,嚴格交售契約,入戶預檢,堅持標準,合理定級,平穩收購,把田間長相長勢好的優勢轉化為民眾增收的經濟優勢,確保了烤菸收購量完成137.20萬千克,占年初計畫數138萬千克的99.4%,上中等煙(正組煙)125萬千克,完成率達100%,總收購金額1519.70萬元,戶均創收2800元,人均增收700元,上等煙比例達53%,綜合平均單價11.08元。
九溪鎮九溪鎮

人口

九溪鎮轄9個村民委員會(其中2個彝族村委會),28個村民小組.在這美麗富饒的土地上,距住著漢族、彝族2個民族。2006年末,全鎮總人口26050人,其中,男13047人,占總人口的50.08%,女13003人,占總人口的49.92%;農業人口24694人,占總人口的94.79%;非農業人口1356人,占總人口的5.21%;有少數民族2623人,占總人口的10.06%。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41%,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29人。

社會事業

醫療衛生

有衛生機構10個,病床20張。有衛生技術人員13人。完成了村級標準化衛生室建設10個。傳染病發病率190例/10萬人。“四苗”覆蓋率100%。 已婚育齡婦女5173人,已落實節育措施4703人,節育率90.90%,全年領取獨生子女證人數343人,開展生殖道感染普查普治工作。
2003年成立了九溪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分發了8000份《江川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告戶主通知書》。目前9個村委會7105戶,總計24541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6.7%。5338名農戶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享受低保人數880人。

水利設施

九溪水資源豐富,水利條件優越。撫仙湖—星雲湖出流改道工程使兩湖之水流入九溪濕地,經淨化後流入九溪大河。九溪大河由南向北從中橫穿而過,匯入玉溪市東風水庫。全鎮現有小一型水庫3個、小二型水庫13個、壩塘37座,年蓄水量約1000萬立方米,溝渠257公里,大小抽水站57座,供水站1個,人畜飲水池21個,小水窖3535口,水利化程度達65%以上。

能源建設

全鎮共建沼氣池2227口,占農村總戶數的3%,50%進行了“一池三改”。

集貿市場:

以1995年建成了占地9137平方米的綜合農貿市場為標誌,九溪集鎮舊貌換新顏,徹底結束了“以路為市”、集鎮髒、亂、差的歷史。已完成集鎮街道硬化、綠化、亮化、此外,九溪鎮下轄的9個村委會其中7個已形成傳統的早街集市。

集鎮建設

90年代末期,九溪完成了小城鎮占地面積0.13平方公里的建築規劃。投資300萬元啟動了小城鎮建設,建成了明珠路、東大路、振溪路,基本形成了“兩縱三橫”和城鎮格局,2002年投資30多萬元完成了振溪路延長線工程,新區擋牆以及老區兩側小溝的綜合治理。完成路面亮化工程,安裝路燈27盞、完成新老鎮區綠化面積3928.5平方米、完成新老鎮區排水排污溝工程5.06公里、安裝IC卡電話3部,同年新增小城鎮建築面積3200平方米,吸引民間資金400多萬元。2005年投資40萬元完成小城鎮祥規修編工作。占地9.41畝的九溪客運中心已竣工即將投入使用。現已基本形成了以地生財,以財建鎮,以鎮招商,以商活鎮,以鎮富民的城鎮建設格局。

文體衛生

2005年10月投資250萬元興建了占地面積約8畝,建築面積約685平方米的文體中心1個,內設閱覽室、圖書室、棋藝室、書畫室、休閒娛樂廣場,全民健身區等多功能娛樂室;同時建成舞台1個,籃球場2塊,公廁1個。先後投資1838萬元,建成9個村委會的11所國小和1所中學。投資300多萬元建成1個衛生院和9個村衛生所。全鎮現有文化活動室24個,籃球場13塊,門球場5塊,地擲球場1塊。垃圾填埋場1個,垃圾桶14隻,垃圾清運車1輛。

三通

九溪地處玉溪和江川之間,玉江一級高速公路中段。距離玉溪10公里,江川12公里。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玉江高速公路從境內穿過,是江川連線玉溪的重要交通樞紐。鎮區有供水站1座,供水人口17812人,全鎮自來水普及率達69%。太和營北側新建110KVA九溪變電站一個,完成農村電網改造的村委會9個,共28個村民小組,7996戶。全鎮共安裝固定電話1950部,小靈通用戶500戶。

民風民俗

彈三弦對歌
九溪彝族的“火把節”:在江川縣九溪西南邊沿的山區,有矣文、扯納苴、羅合白、放馬溝和陽山莊五個彝族自然村,聚居著2240多彝族同胞。他們每年農曆六月二十五日都要過“火把節”,名曰過小年。節日的誕生和節日的濃鬱氣氛,有它的歷史根源。
清初,闖王李自成被清兵打敗以後,部屬流落到雲南各地,變為軍民。他們住在平壩沿有後顧之憂,因而隱匿山中,與為數最少而土地最寬廣的當地彝族靠攏同居,自稱越族。他們自食其力,開荒造地,耕耘為生。
那時,烽煙四起,谷菽歉收,百姓過著水深火熱的日子。清政府為了使這些越族安居樂業,採用安撫和同化的辦法,收諸姓改為彝家姓氏,使其後輩子孫對於祖輩歷史漸漸淡忘。
有一年,正是稻菽揚花吐穗時節,彝家聽說:“今夜有清軍圍攻彝寨,凡有叛逆不順者斬盡誅絕。”這可驚駭而忙壞了寨主,他立即召喚得力幹將共同商量對策。同時命令各家各戶備好松明火把和器械,以待干戈。是夜,全寨人遍布山路和阡陌,一聲牛角號響,成百上千束火把劃破夜空,人們如猛虎般地周旋著,吶喊著,其聲震盪著四野山谷。然而事情令人費解,長時間未曾發現絲毫疑竇,直到拂曉才收兵回寨。
事情往往出乎人的所料,興許是因火把燃燒了所有危害農作物的昆蟲,當年家家五穀獲得了豐收。戶戶糧倉堆滿,畜牧業也得到了發展,使凶音化為吉祥。這一來,寨主喜出望外,於是發令:“每年逢六月二十五日定為‘火把節’慶賀五穀豐登”。為了展示節日的莊重和歡快的氣氛,還規定了一些民俗:一是當年六月二十六日前死去的人,不得當年去祭墳,放鞭炮,要到次年六月二十五日才可去祭,並規定連續祭三年而後停止。在祭墳的三個火把節期間,凡死者家屬有親朋好友都攜帶著雞、鴨、肉、糖等物前來參加祭墳過節。此時,家家堂屋裡墊著青松毛,還有笑聲、鞭炮聲交織一起,呈現了節日的新氣氛。宴桌上擺滿佳肴美酒,實是令人陶醉。埂未過門的媳婦要接來婆家過節,而已婚的媳婦又得回娘家去。三是全寨的男女青年,在酒足飯飽之後,互相高興而自願地到村外匯合,燃起堆堆篝火,盡情地跳唱,直跳得汗流浹背,唱得口乾舌燥。跳累了原地小憩,唱啞了喝瓢冷水,跳啊!唱啊!一直跳唱個通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