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洞天風景名勝區

九洞天風景名勝區

九洞天風景名勝區位於貴州納雍大方兩縣交界處。六衝河自西向東流經兩縣,形成上游總溪河景區,下游九洞天景區。河水在此潛入地下,稱瓜仲河伏流,長約7公里。伏流下游山脊上,有九個巨大天窗,泛舟河上,天空時隱時現,“九洞天”由此得名。

景區集峽谷、岩溶、伏流為一體,景致極佳。九洞天內有棧道,乘船、步行均可遊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九洞天風景名勝區
  • 地理位置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納雍兩縣交界的六仲河上
  • 氣候類型:高海拔亞熱帶氣候
  • 開放時間:8:30-17:30
  • 門票價格:門市價:63元
  • 最佳旅遊時間:四季皆宜
  • 所屬城市貴州省畢節市
  • 所屬國家:中國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地理環境,自然資源,主要景點,第一洞天,第二洞天,第三洞天,第四洞天,第五洞天,第六洞天,第七洞天,第八洞天,第九洞天,所獲榮譽,旅遊信息,

地理環境

九洞天風景區位於大方縣城以西(東經105°15′47″—106°08′04″,北緯26°50′20″—27°36′04″),離大方縣城60公里,離納雍縣城50公里。“九洞天”是一個由水旱溶洞、伏流、天橋、石林、懸崖、絕壁、峰叢幽谷等組成的規模宏偉的天然風景群。總長20餘公里,總面積約8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200米。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1.8℃,屬溫暖帶濕潤季風氣候。“九洞天”為整個景區的精華,由九個通天大洞和幾個暗湖、溶洞組成,烏江水繫上游六仲河水穿洞而過,流程長2000米。是集古、奇、秀、險、幽為一體的自然景觀。
九洞天風景名勝區
九洞天景區屬於滇東高原黔北台隆畢節市北東及西南走向構造變形結合部,岩石主要為二迭系石灰岩。河谷為岩溶箱形深切割峽谷,岩壁接近90°,景區內分布有溶蝕旱洞,伏流洞穴,溶蝕塌陷等喀斯特典型地貌。兩岸懸崖峭壁上有眾多常年性和季節性瀑布、冒泉,河流漲落受季節影響變化較大。
九洞天景區覆蓋土壤主要為地帶性土壤小黃泥、岩性土褐色石灰土,PH值5.5—7.1。河谷兩側附近土層較薄,石灰石裸露較多,離河谷較遠土層較厚。

自然資源

景區植被良好,主要野生喬、灌木有樟樹、楓樹、樺樹、桑樹、青槓、思栗、松、杉、及合歡、岩哨子、紅子刺、毛竹、殼斗科植物等;另有藤木植物和蕨類。野生動物主要有猴、獐、黃鼠狼和蛇及各種水鳥等,河谷是野鴨越冬地,溶洞中有岩燕和蝙蝠棲息,河水中主要生長紅嘴細鱗魚、黃蠟丁魚等。

主要景點

九洞天是國務院授予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是烏江幹流六仲河上游流經兩縣之間的一段以伏流(當地人叫陰河)為代表的喀斯特綜合地貌。該段伏流時隱時現,神奇莫測,形成地下河,當地人稱瓜仲河,長約7公里,在下游長約6公里的河段上,箱形切割頂板多處塌陷,形成了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天窗洞口,使伏流明暗交替,洞洞相連,組合成集伏流、峽谷、洞穴、天橋、天坑、及生物化石為一體的雄奇瑰麗的岩溶大觀。

第一洞天

九洞天的第一洞天叫龍口天,又叫月宮天,是一個寬敞的大穿洞。洞高70至100餘米,面積1100平方米,分前、中、後三廳,因九個洞天狀如一條蒼龍,第一洞天如巨龍張著大口,地下瀑布如巨龍吞雲吐霧而得名。此洞鐘乳倒掛,石筍林立,石柱多處支撐,洞壁是黑亮黑亮的墨金玉大理石岩壁,未經雕鑿,天然成趣,形成大理石宮殿,且壁上有石門,洞中有石景,而此洞中景點特色,突出在:

一是進入洞口,有一道十餘米寬的飛瀑從左洞壁的半腰凌空飛下,在寬敞高大的洞口頂部,有一個很大的圓形凹壁,很象高高掛在天上的月亮。白色鐘石長在青灰色的洞頂上,如繁星點點,黃白相間的石壁好似“天幕”襯托出這個圓形凹壁,構成了“皓月當空”景觀,沿棧道幾曲幾拐,步入其間如入月宮漫步。從月宮俯瞰大廳,別具一翻風韻。

二是從前廳穿過中廳進入後廳,會聽到隆隆的機聲與轟轟的水聲共鳴,這就是斐聲中外 的九洞天溶洞電站,也就是瓜仲河電站機房。這個電站裝機容量為2280千瓦,配電系統全都擺在洞內,發電的水的水也是從一個發電的水也是從一個天然的隧洞裡引來的,這在世界上也是獨一無二的。
九洞天風景名勝區

第二洞天

第二洞天叫雷霆天。由溶洞電站的後壁洞中走出,便洞見天光與山色,轟鳴聲不絕於耳,此時便進入了二洞天。沿著一條新修的曲欄往前走,跨過水流湍急的攔水壩,鑽過一道造型別致的洞門,便進入一個峽谷地帶。兩道寬20餘米,高10餘米的瀑布遙相呼應,浪花飛濺,此時,洞外濤聲恕吼,洞內機聲雷鳴,有雷霆萬鈞之勢,故二洞天名雷霆天。兩道瀑布的形成,是九洞天溶洞電站截流攔壩蓄水發電,無意間塑造出雙瀑和鳴這組傳神景觀的,加上青山白岩相襯,藍天白雲輝映,形成了二洞天獨特的個性。而且,這裡還有獨步天下的“石頭開花”景觀,及其淒婉動人的傳說。
在峽谷中那泓堤壩圍成的深潭旁的岩壁上,每年春夏之交,便會出現“石頭開花”景觀。據《大定縣誌》記載:“瓜仲河小渡口岩上,每年四月,值雷雨之夕,必有蝴蝶數十萬於岩上孵卵。次日之,為五色花蕊,爛漫頻鋪。至端陽後,則伏藏不見。”在民間,“石頭開花馬生角,扁擔出水羊唱歌”是比喻不可能出現的事情。而蝴蝶在九洞天岩壁上聚集成花,顯示了世界的奇妙。是否,蝴蝶本身就是一朵美麗的花兒,石頭上開出的蝴蝶花,詮釋了海能枯石可爛,滄海變成桑田的含義?

原來,這裡有一個一對青年男女為反抗舊制而殉情的美麗動人的傳說,後文另述。

沿洞內棧道“四十九道拐”可步行入三洞天,也可從水路乘船往三洞天“金光天”。
九洞天風景名勝區

第三洞天

 第三洞天名金光天。從二洞天壩中水上,也可乘船沿伏流進入第三洞天。金光天這段伏流,水平如鏡,波瀾不興,藉助洞內燈光,上觀變幻莫測的洞頂,下望幽深黯然的伏流,令人產生洞幽極玄的感覺。船移洞通,豁然開朗。一縷陽光,從洞頂的天坑中擠進洞來,投射出水面上的粼粼波光,波光反射到岩壁上,影射出陽光萬縷,金光搖曳。這就是三洞天又名金光天的得名緣故了。
九洞天風景名勝區

第四洞天

四洞天又名玉宇天。玉宇天的妙處,除具備水上特色外,還在於其溶洞三奇,沿棧道左側一洞口,進入一獨具規模溶洞,當地人稱“小石林”,又叫玲瓏洞,洞小而奇,集石筍、石柱、石鐘乳一體,小巧玲瓏,千姿百態,妙趣橫生,洞高2~3米,洞深50米左右,於內遊覽,如置身瓊樓玉宇,故此洞又名玉宇天。

第五洞天

又名葫蘆天,第五洞天兩潭水面狀如葫蘆,故爾得名。此水面積達四千平方米,置身其間,耳聞槳櫓聲聲,眼見波光粼粼,靜聽暗瀑飛鳴,不絕於耳。船隻過此,常順激流撲向暗洞,需船工奮力划槳,船才能拔正方向,讓人驚心動魄,倍感刺激。此處接天洞沿上也有“石頭開花”景觀,當年那對痴情男女,據說便是從這一帶縱身殉情的,至今洞外尚留下荒墳兩座。
九洞天風景名勝區

第六洞天

六洞天名象王天,六洞天洞形狀若象立水中,故爾得名。一側洞口高大開闊,另一側與五洞天兩洞口相連。此處也有石頭開花景觀,配以洞形,蔚為壯觀。
三、四、五、六洞天,洞相結,水相連,各自有通天洞與外界相通,洞頂距水面高約80米,水面最寬處約60米,最窄處只有30米。洞中石幔、石柱、石筍、石鐘乳形態萬千,隨船而動,忽隱忽現,放眼洞壁半空棧道上,人影晃動,遊客仿佛置身龍宮。

實際上,如果從二洞天開始乘船遊覽,可以直達八洞天,這段伏流水道近二公里半,除有幾處激流外,絕大多數地段水流平穩,水面寬闊。可以輕舟慢槳,隨波逐流,沿途景致也歷歷在目。“高坡梯田”,層層疊疊;“九天瀑布”,從天而降;石廊通道,曲折迂迴;河心石磯,虎踞龍盤。洞頂古藤老樹橫生斜插,奇山異石千姿百態,各種化石,比比皆是,會讓人流連忘返。

第七洞天

七洞天又名雲霄天,七洞天名雲霄天,來源於該洞壁右側,有一小洞口,進洞幾曲幾拐,豁然開朗,原來進入了一大洞,洞中有碾有灶,原來百多年前,人們在這裡熬硝,當地人稱水硝洞。時至今日,已無人操此道,但舊時工具等尚存。進洞口離河水百數米,只有漲水時才能進去,硝霄諧音,加上洞天壁部陡峭,岩燕在上做窩,蝙蝠在陰黑處棲息;岩燕出窩時振翅向上,如沖霄漢,翻飛掠影,直出洞天,故此洞天得名雲霄天。

第八洞天

八洞天又名寶藏天,八洞天名寶藏天,主要據說是因明代宣慰使安氏家族,在此藏有大量寶藏,故叫寶藏天。

由於溶洞電站的石壩所攔截的水面至六洞天就到了水尾,剩下的七洞天,八洞天內水流湍急,就現有條件,遊客只能在洞內棧道上觀嘗七、八洞天。
八洞天與六洞天由於塌陷,洞口巨大,洞內洞外渾然一體,頂板猶如兩個巨大的鐵鍋反扣在河上,水洞、旱洞、伏流,明暗相間。
洞高約80米,洞闊達百米以上,玲瓏剔透,八面來風,洞中巨石砥流,落石成岸,洞壁和洞頂上的“觀音坐蓮”、“猴子歸山”風景,岩溶造型逼真,令人目不暇接;八洞天三面絕壁環抱一泓碧水,另一面石壁上枝繁葉茂,時有小鳥飛鳴其間,回視河中停船,棧道迂迴,頓覺天低洞闊,人穿行於奇洞異水之間,樂不思蜀。

三洞天至八洞天洞中伏流水路至此約二公里半,至九洞天尚有數百米伏流,因洞口石壁低垂直水面,無法行船,一旦打開石壁,不但溯流可上第九洞天,還將給八洞天增加無數“奇珍異寶”。

第九洞天

第九洞天又名仙人洞,也叫大觀天。
仙人洞,洞內寬一平方公里,可容萬人以上,奇觀罕美,勝其前八洞,是九洞中最精華的一個洞,緣自此景區內有座岩溶天生橋,天生橋上面陡峭險峻的半山腰,有一個富有神奇傳說的仙人洞而得名,當地人都習慣叫此處為仙人洞。此處景觀多而集中且典型,集岩溶景致之大觀,故有大觀天之名。主要有:

天生橋:出八洞天步行數百米,就可以看到一座巨大的岩溶天生橋飛架於兩側的懸崖峭壁間,橋高121米,頂厚124米,淨跨度96米,弧長160米,就高大而言,是國內迄今為止所發現的第二大岩溶天生橋。橋面可容千人,在此極目遠眺,流雲飛渡,峰嶺逶迤,天蒼地茫。我國西南地區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區,溶洞、峽谷多,天生橋也很多,而九洞天卻是一座天生橋展覽館,從三洞天到八洞天的河段上,是天窗和天生橋的集中展現,個個天窗洞開,座座天生橋聳立;而第九洞天的天生橋高大、空曠、雄偉、壯觀,獨占九洞天的天生橋之首。

仙人洞:上述天生橋上面陡峭險峻的半山腰,有一個富有神奇傳說的洞,當地人稱仙人洞。早先,洞口下方五米處的岩縫間長有兩根粗藤,順著岩縫垂下。據說安家也在洞中藏金。安家藏金時在藤上綁了軟梯,被稱著仙人梯;因防止人攀上去尋寶,兩根粗藤便被砍了。後來,又有人用竹索編成軟梯上下,現在還能依稀可見殘跡。這裡有神秘色彩的傳說。
九洞天風景名勝區

“神州赤壁”,透過天生橋橋洞看遠方,只見遠方赤色絕壁恰似一幅中國地圖鑲嵌其中,構成了“神州赤壁”風景。
向上便是油菜河(總溪河下游是達那河,河水到梯子岩後變成伏流,過梯子岩後又流出地面此段當地人叫它油菜河),河水咆哮奔騰到仙人洞旁的峽谷中,倏然不見,只留下巨石若干在峽谷中,如雲堆砌,如山險峻。原來水到此處,流入岩底,變為暗河,“伏流在此深藏地下,僅在橋孔下有一幽深洞口,窺見水靜如潭,不知幾闊,不知多深。”這就是第九洞天。

月亮湖:沿絕壁出大觀天前行300米左右,即到伏流出冥的新月型峽谷,峽谷深約200米,長約1000米,河床海拔1170米,一側赤色絕壁即“神州赤壁”崖面,河流兩端為伏流進出水洞,此段水域即油菜河,洪水期間消漲不及,河水上漲形成新月型湖面,即月亮湖。

梯子岩:過月亮湖即到伏流洞頂之上的萬仞絕壁,絕壁鑿石級驛道,為明洪武年間彝族首領奢香夫人所開九驛之一;沿石級下到絕壁腳下,是一個小村寨,因岩而得名,也叫梯子岩。梯子岩距仙人洞約為二公里。這裡是一片魚盤形的開闊地,周圍的高山峭壁,把這裡圍成了一個橢圓形小盆地。原來出入外界,均靠陡險石梯。走過梯子岩站立伏流洞頂,只見河流逶迤而來,至此不見蹤跡。遠處是達那渡口,沿河絕壁上已開鑿出一條公路,將納雍縣化作鄉與大方縣貓場鎮連線起來,梯子岩天險已成往昔。

這裡因是小盆地,氣候得天獨厚,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如春。時令水果,長年不斷。

這裡綠樹成蔭,灌木成形,枯藤老樹,修竹無數,掩映著一個個形狀各異的小石林,星羅棋布的坐落在大片活土中的小丘上,狀如天然盆景。
這裡依山傍石,憑藉大樹,座落著間間老式農舍,其間居住著貴州省唯一的一個苗族種類——紅線苗族。

這裡有古驛道。明朝洪武年間奢香夫人所開九驛之一,歷史上由滇入黔的重要通道,南北向的從這裡通過,至今梯子岩南面和北面的絕壁上,都有鑿石而成的梯狀路,這就是古驛道。

此路後人幾經修補,導致至今尤存。在梯子岩南面絕壁石梯路上,尚存一碑,為清光緒十三年(1888年)補修記載。另有一碑已被破壞,殘碑半截,散落當地農戶家中,已無立碑年月,無從考證。碑址痕尚存。

所獲榮譽

1987年,九洞天與黃果樹瀑布一道被評為貴州省十大風景名勝區之一。
1989年,國際岩溶專家、牛津大學博士威廉士考察後評為世界之首的景觀,全世界只有南斯拉夫可以與之相媲美,因而被譽為“中國岩溶百科全書”、“喀斯特地質博物館”。
2004年,九洞天被國務院批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
2008年9月,九洞天在廣州深圳被國際旅遊組織團評為中國最具有影響力的十大旅遊景區之一。
2009年4月在海南世界旅遊精英博鰲峰會上,被組委會授予“國際王牌旅遊景區”稱號。

旅遊信息

畢節有直接抵達景區的班車。若從貴陽出發,則乘2路公車到西客站。13:50有一班車到大方(票價35元)。
遊覽九洞天時,可走水泥路面修建的棧道,也可行船走水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