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正氣學

中醫正氣學

中醫正氣學是一門養生、防病的學科,也是一門預防疫病(傳染病)的醫學。中醫正氣指的是人體的正常功能活動以及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抗病能力和康復能力,有維護自身生理平衡與穩定的功能。中醫正氣包括了營、衛、氣、血、精、神、津、液和腑臟經絡等功能活動。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所以,氣血津液、腑臟經絡共同組成了人體抗病防病的防缷系統,發揮著保護機體建康的作用。當人體的正氣虛時,六淫邪氣入侵,人就會容易生病,當一個人的正氣旺盛,就會與致病邪氣相抗拒,就不會生病。當正氣不能抵擋邪氣時為虛證,病情就會加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醫正氣學
  • 性質:養生、防病學科
  • 作用:預防疾病
  • 類屬:中醫
中醫認識,與免疫學,與自由基學說,養生法,

中醫認識

中醫認為: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由於氣具有活力很強的不斷運動著的特性,對人體生命活動有推動、溫煦、防禦、固攝作用。人體中的正氣主要有元氣宗氣營氣衛氣等。正如《素問·刺法論》所說“正氣存內,邪不可乾。”《素問·評熱病論》也指出“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靈樞·百病始生》說“逢熱逢疾風暴雨而不病者,蓋無虛,故邪不能獨傷人。”這些確切地說明了正氣的強弱,是疾病發生與否的決定性因素。在疾病的發生髮展和預後轉歸的過程中,疾病是否發生,是否惡化,預後好壞,關鍵取決於正氣.若臟腑功能正常,正氣通暢,臟腑氣血調和,則不發病,或發病輕微,或者發病後,預後轉歸較好。若神疲乏力,氣喘短促,形寒怕冷,動則汗出,納差便溏,胸脘痞滿,胸悶脅脹,或咯血,嘔血,頭暈昏厥,皆氣機升降出入失常或由氣虛致使正氣不足,則外易致風、寒、暑、濕、燥、火六淫入侵,內易致七情,飲食,勞倦所傷,因而疾病紛沓而生。中醫認為在亞健康人群中多以正氣不足為主要病理表現。人體正氣虛衰,營衛不固,免疫功能低下,抗邪無力,可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生。比如說,人體感受風寒之邪,抗病無力,就容易引起感冒肺炎病毒性肝炎乙型腦炎等傳染性疾病。機體正氣不足與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有關。如:生活節奏快、競爭激烈、心理壓力大、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環境污染嚴重等因素有關。我國亞健康人群發生率占總人口的70%—75%,其中尤以中年知識分子和腦力勞動者為甚。因此,要告別亞健康,首先要有良好生活環境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必要時要運用藥物扶助人體的正氣。

與免疫學

中醫正氣學理論及治療方法與現代免疫學所說的機體免疫調節功能等,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中醫正氣學理論及治療方法
1.正氣有防禦外邪的作用它可以抵抗病原體侵襲並中和毒素,穩定免疫功能,消除自身抗原。它有類似免疫防禦功能。
2.正氣有穩定機體內外環境的作用它具有調節陰陽,不斷自我更新,自我修復,以適應內外環境的變化,維持機體陰陽的平衡。它類似免疫學的免疫穩定。
3.正氣有免疫監視的作用中醫認為,腫瘤的發生是正氣內虛,氣滯血瘀所致。當免疫監視功能低下時,則易發生惡性腫瘤和持續感染,運用補益正氣則可協調腑臟經絡氣血,腑臟經絡氣血暢通,則不致痰積血瘀,腫瘤也就無法發生了。
現代免疫學觀點
現代醫學認為,機體免疫系統穩定功能失調,對自身組織產生免疫排斥反應,造成生理功能紊亂,導致各種組織損傷和病理損害,出現臨床症狀。如:全身性系統性紅斑狼瘡、腎小球腎炎、類風濕等都屬自身免疫性疾病,隨著免疫學進展,人們發現很多疾病皆與免疫有關,如: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冠心病、B型肝炎、慢性萎縮性胃炎、糖尿病及癌症等疾病。中醫治療免疫病,主要有扶正、祛邪,所謂“扶正”包括了益衛氣,補元氣,養血氣,就是調動機體的抗病力,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自身穩定性,從而提高機體免疫能力。所謂“祛邪”包括了疏散風邪、清熱解毒、活血化淤、滌痰化濁、軟堅散結等治療方法。這些治療方法具有抑制免疫反應和調節免疫平衡的作用,從而以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邪去則正安。中醫的正氣與臟腑的生理功能、氣機的升降出入和衛氣的功能等有著密切的關係,其中肺、脾、腎功能是正氣強弱的關鍵,其實質與免疫功能直接有關。因此,臨床上注重補不足,損有餘,調整臟腑功能,調整氣機升降,恢復陰陽平衡,是調節免疫平衡或提高免疫力的關鍵。只有不斷揭示免疫與中醫臟腑氣血的關係,才能使中醫在生理方面、病理方面、免疫方面等及其治療方法上有所發展,從而造福於人類。

與自由基學說

自由基(free radical),化學上也稱“游離基”,在人體內正常生理狀態下,維持著機體的能量代謝,物質代謝和信息傳遞,同時兼具殺滅細菌的防禦免疫功能,是維持人體正常生命活動所不可缺少的物質。但是,過多的活性氧自由基在體內積累會對機體造成損害,導致人體正常細胞和組織的損壞,從而引起多種疾病。如:心臟病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病腫瘤。此外,外界環境中的陽光輻射、空氣污染、吸菸、農藥等都會使人體產生更多活性氧自由基,使核酸突變,這是人類衰老和患病的根源。衰老自由基學說認為,由於體內過氧化與抗氧化體系的功能失衡,過多的自由基引發連鎖反應,生成種種過氧化脂質分解、氧化產物,形成脂褐質,沉積於心、腦、腎等重要器官。脂褐質隨年齡增長而增多,對腦細胞的影響極大,是導致老年痴呆症的重要因素,也是早老症之一。因而中醫正氣學認為保養人體正氣,增強生命活力和適應自然界的變化能力,能達到健康和長壽。所以,中醫運用補氣活血藥等來治療機體因正氣不足引起的疾病,抗擊自由基對人體的損害。
人參具有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的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1.人參有效成分麥芽醇可直接與自由基結合,抑制增齡色素及脂褐素等大分子物質的堆積。2.人參皂甙能顯著保護腦組織中的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減少MDA(丙二醛)產生,抑制腦水腫的形成。3.人參皂甙Rg1可增加神經細胞膜的流動性,使內外物質交換增多,改善細胞內環境,從而延緩細胞衰老。
黃芪具補氣昇陽、生血行滯等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1.TFA(黃芪總黃酮)具有顯著清除超氧化物陰離子自由基和羥自由基等多種自由基的功能,且其對羥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是防禦過氧化氫所致細胞DNA鏈斷裂的主要機制。2. 黃芪多糖 (APS)對受到X—XOD氧化損傷的培養心肌細胞和離體心臟均具有抗自由基損傷的作用。3.APS能使冠狀動脈結紮所造成的SOD活性降低逆轉。
大蒜,在《本草綱目》曾被記載為“其氣熏烈,能通五臟達諸竅,去寒濕……”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大蒜原汁對羥自由基具有很強的清除能力。富硒大蒜或大蒜水溶液提取液(硒蛋白和硒多糖)對超氧化物陰離子自由基具有很強的清除能力。
此外,丹參、川芎、銀杏葉、刺五加、三七等被公認的活血化瘀良藥,是有效的天然自由基清除劑,均能抗脂質過氧化,清除有害的自由基。生地、首烏、黨參、枸杞子、女貞子、蛤蚧、淫羊藿、肉蓯蓉、女貞子、金匱腎氣丸、六味地黃丸等能有效保護人體對抗自由基損害。

養生法

扶助正氣要防七情內傷
首先要防止七情內傷。中醫認為,七情是指喜、怒、憂、思、悲、恐、驚等七種情緒的變化與內臟功能密切相關,不同的情緒變化對內臟有不同的影響。大怒則傷肝,大喜則傷心,憂思則傷脾,悲傷則傷肺,驚恐則傷腎。事實上,情緒的異常變化都會傷及內臟,主要影響內臟的氣機,使氣機升降失常,氣血功能紊亂,從而引發亞健康乃至疾病。而七情調和則能促進臟腑活動旺盛,扶助正氣,從而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扶助正氣要防偏食
飲食養生要以五穀雜糧,葷素搭配,五味適宜為原則。每餐不過飢過飽,對於厚味,如牛羊豬肉,要喝湯多而食肉少。對於雞魚蝦等,雖喜食而不宜多吃,水果吃太多也會傷脾胃。蛋白質和脂肪要適當攝入,千萬不能因為怕發胖而一點不沾。在蛋白類食品中,魚類蛋白、大豆蛋白是最好的保健食品,有降膽固醇和防癌作用,可以多攝入一些。均衡的營養才是健康的基石。
扶助正氣要保持適度運動
保持經常性適度體育運動可扶助人體正氣。如:散步、慢跑、游泳、打太極拳等適度的體育鍛鍊可達到強身健體的作用。
總之,人只要做到正氣凜然,則百毒不侵,百病不生,這樣就能長期保持健康狀態。
註:對中醫免疫方面可參見詞條中醫免疫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