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預防醫學會早產兒最佳化發展工程

中華預防醫學會早產兒最佳化發展工程

中華預防醫學會早產兒最佳化發展工程是由中華預防醫學會發起,整合國內多名兒科教授為專家團隊,根據我國衛生髮展綱要及我國目前嬰幼兒健康狀況,針對早產兒設立的早期干預及最佳化發展項目。目的是通過衛生宣教、預防干預、最佳化發展、科研基金和跨學科的交流與合作,探索建立規範的早產兒最佳化發展管理體系,並逐漸在全國推廣,提高我國早產兒生存質量,減少病殘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華預防醫學會早產兒最佳化發展工程
  • 發起方:中華預防醫學會
  • 目的:提高早產兒生存質量減少病殘率
  • 風險:智力低下腦癱行為問題
早產兒的現狀,早產兒的三大發育風險,早產兒最佳化發展工程的理論基礎,早產兒最佳化發展工程的實踐基礎,早產兒最佳化發展工程的主要內容,中華預防醫學會管理委員會名單,中華預防醫學會專家委員會名單,

早產兒的現狀

早產兒是指懷孕37周以前出生的嬰兒。
隨著醫學技術的提高,早產兒的成活率也不斷增高,在中國每年有150萬的早產兒。
對於早產兒而言,孩子的出院並非代表痊癒,因為早產兒出院僅僅是生命得以延續,未來的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各種風險。

早產兒的三大發育風險

1、智力低下(MR)
· 小早產兒智商(DQ)比正常兒低2/3個標準差。37周出生的早產兒2歲時智力低下發生率為7.8%。
2、腦癱
· 早產兒腦癱發生率約為3%。
3、心理及行為問題
· 小早產兒在兒童期發生多動症、情感問題、焦慮、內向和社會適應性差的風險較高。
· 學習障礙——視覺統合力不夠。
· 小早產兒成年早期的受教育程度、就業和獨立生活稍低。有調查發現,胎齡越小完成高等教育的越少。

早產兒最佳化發展工程的理論基礎

腦科學的發展為早期干預提供了理論依據。人出生時已擁有大多數神經元,神經元之間的迴路在出生後迅速建立,形成複雜的信息網路聯繫。腦重在出生後6個月增加1倍,2歲末增加2倍。
在嬰兒早期,即腦生長發育最快的階段有極大的可塑能力。早產兒由於種種原因造成腦損傷,通過豐富的環境刺激與合理的訓練,完全有可能使受損傷大腦獲得最佳的代償能力。

早產兒最佳化發展工程的實踐基礎

經“八五”攻關課題的系列研究證明,對高危兒在0~3歲期間,通過有計畫有目的的豐富環境等教育活動,即早期教育,可有效地防止智力低下的發生。
五年前,鮑秀蘭教授通過全國29個單位協作研究,早產兒1 歲時腦癱發生率干預組為9.4 ‰ (13/1390),常規組為35.5 ‰ (46/ 1294) ,兩組差異非常顯著 (P <0.0001),腦癱發生率降低約3/4。

早產兒最佳化發展工程的主要內容

·1、設立早產兒專項研究基金;
·2、建設早產兒最佳化發展基地;
·3、設立一個早產兒日;
·4、開展早產兒相關學術交流;
·5、開展科學養育早產兒知識普及;

中華預防醫學會管理委員會名單

主任:
中華預防醫學會會長王隴德
成員:
中華預防醫學會秘書長蔡紀明
衛生部婦社司副巡視員張德英
長春金賽藥業總經理金磊
北京健高兒童生長發育研究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志明
中國醫學科學院協和醫院兒科教授鮑秀蘭
秘書:
中華預防醫學會項目辦主任王芃

中華預防醫學會專家委員會名單

主任委員 鮑秀蘭教授
中國醫學科學院協和醫院兒科主任醫師。
中國優生優育協會常務理事,兒童發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首兒健高門診部首席專家。
從事兒科臨床研究和教學工作50餘年,擅長新生兒行為評估,嬰幼兒發
育,0-3歲早期教育,腦癱的早期診斷和干預治療。建立20項新生兒行為
測定法,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套用。2008年“兒童早期教育,高危兒早期乾
預實施和測查方法”為衛生部向農村和城市社區推廣適宜技術十年百項計
劃之一。
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榮獲第四屆中國內藤國際育兒獎。
副主任委員 邵肖梅教授
復旦大學兒科醫院兒內科主任及新生兒病室主任
上海圍產醫學會名譽主任委員。
中國優生優育協會理事會理事 兒童發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996年獲衛生部三育人先進工作者
1998年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2003年獲復旦大學優秀研究生導師
副主任委員 周叢樂教授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兒科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任中華醫學會理事
中華圍產學會常委
優生優育協會兒童發育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及數種雜誌編委。
副主任委員 王丹華教授:
中國醫學科學院協和醫院兒科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中華醫學會圍產學會中青年委員。
中國優生優育協會理事及兒童發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常務委員
葉鴻瑁教授:
北京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兒科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華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主任委員。
中華兒科雜誌副總編輯。
中華圍產醫學雜誌副總編輯。
鄒麗萍教授:
301醫院兒科主任,博士生導師。
中國康復醫學會兒科康復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中華醫學會兒科專業委員會神經組成員。
中國優生優育協會兒童發育專業委員會委員。
王惠珊教授:
中國疾控中心婦幼保健中心兒童保健部主任。
中國優生優育協會兒童發育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早教網專家組專家,研究員,碩士生導師。
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兒科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華醫學會兒科專業委員會兒童保健學組委員。
全國衛生技術資格考試專家委員會委員。
《中國醫學文摘衛生學分冊》副主任。
吳衛紅教授:
中國康復研究中心附屬北京博愛醫院兒童康復科主任,主任醫師。
首都醫科大學康復醫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中國康復醫學會兒童康復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北京康復醫學會兒童腦損傷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雜誌編委。
中國康復研究中心第五屆學術委員會委員。
王書荃研究員: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理論研究部研究員。
中國教育學會兒童教育心理研究分會學習障礙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
北京社會學會弱智與自閉症兒童教育與康復研究分會秘書長。
中國人才學會超常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中國心理學會“心理普及工作委員會”委員。
委員名單:
曾超美教授 北京醫科大學人民醫院新生兒科
茅於燕教授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
張 巍教授 北京婦產醫院新生兒科
封志純教授 北京八一兒童醫院
任世光教授 北京首兒健高門診部
孫淑英教授 首都兒科研究所
陳會昌教授 北京師範大學發展心理研究所
金星明教授 上海新華醫院兒保科
劉 紅教授 北京兒童醫院小兒神經內科
專家委員會秘書:
張 軍主任 北京首兒健高門診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