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稻蝗

中華稻蝗

中華稻蝗(學名:Oxya chinensis )在廣東各地都有分布,主要為害水稻、玉米、高粱、麥類、甘蔗和豆類等多種農作物。對作物的為害是以成、若蟲咬食葉片,咬斷莖稈和幼芽。水稻被害葉片成缺刻,嚴重時稻葉被吃光,也能咬壞穗頸和乳熟的穀粒。

基本介紹

生活習性,防治措施,地理分布,形態特徵,頭部,胸部,腹部,解剖生理,消化系統,排泄器官,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神經系統,生殖系統,繁殖特點,

生活習性

中華稻蝗在廣東一年發生2代。第一代成蟲出現於6月上旬,第二代成蟲出現於9月上、中旬。以卵在稻田田埂及其附近荒草地的土中越冬。越冬卵於翌年3月下旬至清明前孵化,1~2齡若蟲多集中在田埂或路邊雜草上;3齡開始趨向稻田,取食稻葉,食量漸增;4齡起食量大增,且能咬莖和穀粒,至成蟲時食量最大。6月出現的第一代成蟲,在稻田取食的多產卵於稻葉上,常把兩片或數片葉膠粘在一起,於葉苞內結黃褐色卵囊,產卵於卵囊中;若產卵於土中時,常選擇低濕、有草叢、向陽、土質較松的田間草地或田埂等處造卵囊產卵,卵囊入土深度為2~3厘米。第二代成蟲於9月中旬為羽化盛期,10月中產卵越冬。

防治措施

(1)稻田附近田間雜草地是稻蝗的滋生基地,因此充分開發利用稻田附近荒地,是防治稻蝗的根本措施。
(2)早春結合修田埂,剷除田埂1寸深草皮,曬乾或漚肥,以殺死蝗卵。(3)田間蝗蝻發生時,掌握3齡前若蟲集中在田邊雜草上時,選用90%敵百蟲700倍液,或80%敵敵畏800倍液,或50%馬拉硫磷1000倍液噴霧。

地理分布

蝗科昆蟲植食性,攝食除營養外,同時獲取水分,因此在乾旱年份,食量特大,不少種類成了農作物的害蟲。本科共約9 000種,我國已記載 300餘種,其中稻蝗屬共約20種。我國報導約10種,以中華稻蝗分布為最廣,北起黑龍江,南至廣東,尤其南方十分常見。 多棲憩在各種植物的莖葉上,主食禾本科植物,危害水稻、玉米、高粱、小米、甘蔗、茭白等。
中華稻蝗中華稻蝗

形態特徵

成蟲雌體長36mm~44mm。雄體30mm-33mm;全身綠色或黃綠色,左右各側有暗褐色縱紋,從複眼向後,直到前胸背板的後緣。體分頭、胸、腹三體部。

頭部

頭部較小,顏面明顯向後下方傾斜,而頭頂向前突出,二者組成銳角。觸角一對,呈絲狀,短於身體而長於前足腿節,由20餘小節構成。上生多數嗅毛和觸毛。一對大顎位於口的左右兩側,略顯三角形,不分節,完全幾丁質化,十分堅硬。其內緣即咀嚼緣帶鹵,上部稱為臼齒突,有磨盤狀刻紋,其齒寬平,適於研磨;下部稱為門齒突,呈鑿形,其齒尖長,適於撕裂。左右大顎並不對稱,閉合時左右齒突相互交錯嵌合。大顎外緣有2個關節小凸,與頭殼相聯。由於肌肉的牽引,大顎可左右擺動。一對小顎也位於口的左右,但居大顎之後,用來協助大顎咀嚼食物,同時還有檢測食物的切能。每個小顎基部分為2節,即軸節(cardo)和莖節(stipes)。軸節在大顎後方與頭殼相連,莖節內前側有兩片內葉,即外顎葉(galea)與內顎時(lacinia)。前者略彎曲,呈匙狀,可抱握食物,以免外溢。後者內緣有細齒和剛毛,可配合大顎弄碎食物。由莖節外側發出的小顎須共分5節,司觸覺和味覺。稻蝗攝食時,小顎須就不停地探觸獲取物。下唇一片,由原頭部第六對附肢左右癒合而成,被覆在口的腹面,有托盛食物以及與上唇協同鉗住食物的作用,此外也用來檢測食物。下唇的基部稱為後頦(postmentum),幾乎完全和頭殼癒合,不能活動。後頦相當於癒合的左右軸節,又分為不明顯的亞頦(submentum)和頦(mentum)。頦連線能自由活動的前頦(praementumP;前頦相當於癒合不完全的左右莖節,前端有一片唇舌(ligula),外側有一對分為3節而司味覺的下唇須。除上述3種口肢(mouth appendages),還有一片上唇和一個舌(hypopharynx),共同組成稻蝗的口器(mouth parts)。這兩部分都非附肢演變而成,上唇是頭殼的延伸物,與下唇相應,形成口的前壁,呈半圓形,弧狀的下緣中央有一缺刻,上緣平直,與頭部連線,可以活動。舌是口前腔底壁的一個膜質袋形突起,表面有剛毛和細刺,唾液腺開口於其基部的下方,有攪拌食物和味覺的功能。
中華稻蝗中華稻蝗

胸部

胸部由3體節癒合而成,節間雖還存在界線,但各節已不能自由活動。這3個胸節自前而後分別稱為前胸、中胸和後胸。前胸背板發達,呈馬鞍形,向後延伸覆蓋中胸。稻蝗前胸背板的中隆線較低,而棉蝗(Chondracris)和飛蝗(Locsta)的卻都較高。中胸和後胸兩側各有一條橫縫將中、後胸分別劃分為前後2部分。胸部是中華稻蝗的運動中心,有足3對和翹2對。3個胸節各有一對足,分別稱為前足、中足和後足。各足的結構基本相同,由6肢節構成,即基節(coxa)、轉節(trochanter)、腿節(femur)、脛節(tibia)、附節(tarsus)和前附節(praetarsus)。基節和轉節都短,尤其與身體連線的基節特別不明顯。腿節十分發達。胚節細長如桿,帶刺。跗節分為3小節。前跗節演變成一對瓜,爪間有一扁平的吸盤狀中墊(arolium)。前足和中足都是步行足,而後足為跳躍足,特彆強壯,其粗大的腿節外面上下兩條隆線之間有平行的羽狀隆起。股節上側內緣具刺9一11個,刺間距離彼此相等。兩對翅分別著生在中胸和後胸上,順次稱為前翅和後翅。前翅狹長於後翅,革質比較堅硬,用來保護後翅稱覆翅。後翅寬大,柔軟膜質,飛翔時起主要作用,靜息時則如摺扇一樣摺疊於前翅之下。

腹部

腹部由11個體節組成,其附肢幾乎全部退化。第一腹節較小,左右兩側各右一個鼓膜聽器。第二至第八腹節都發達。末3個腹節退化。其形態因性別而異。雌蝗第九和第十腹節小,且相互癒合。第十一腹節也退化,其背板位於肛門上方,稱為肛上板(superanal=plate=epiproct),腹板則分成左右2片,稱為肛側板(副板)(podical plates=paraproct)。此腹節的一對退化附肢演變成短小的尾須(cercus)。腹部末端還有產卵器(ovipositor)。產卵器呈瓣狀,共2對,背側的一對稱為背辨,由第九腹節的一對附肢演變而成,腹側的一對稱為腹瓣,由第八腹部的一對附肢變成。產卵時雌蝗變曲腹部、以其堅硬的產卵器鑽掘泥土,產卵於其中,雄蝗第九和第十腹節也退化而癒合,但第九腹節的腹板卻頗發達,一直延伸到身體末端,看起來好象裂為前後兩片,稱為生殖下板(Subgenital plate)。第十腹節的腹板則已完全消失。至於第十一腹節及其殘存的附肢則與雌蝗相似。

解剖生理

消化系統

消化管從前到後,分為前腸、中腸與後腸3部分。前腸之前還有口前腔(preoral food cavity)這是 由背前方的上唇、腹後方的下唇以及左右兩側的大顎和小顎包圍而成的腔室。舌由口前腔的底壁發出;一對唾液腺位於胸部內靠近腹側處.其左右輸出管前行會合,開口就在舌基腹側。口前腔的功能是攪補經口器咀嚼過的食物,使之與舌基排放出來的唾液混和。口前腔的前端開孔通常被叫做口,實際上真正的口卻讓位於其末端。前腸包括咽(Pharynx)、食管(oesphagus)、嗉囊(crop)和砂囊(gizzard)四部分。咽是前腸的最前端部分,咽壁外面附著肌肉,由於肌肉的伸縮,咽可縮小或擴大,藉以吞咽食物。咽後連食道,食道後部膨大,形成嗉囊,這是食物暫時儲存的場所.前腸的最未部分是砂囊,也稱前胃(proventriculus),囊壁本身的肌肉十分發達,同時內面又分縱向排列的幾丁質小齒,可進一步粉碎食物。中腸就是胃,呈粗管狀,從機能為消化和吸收.前端有3對突出物,稱為腸盲囊(enteric aeca)。腸盲囊向前延長,貼附在砂囊外面,向後伸展,、貼附胃本身的的前部外面。這些突出物擴大了小腸的消化和吸收面。後腸前跟中腸交界,後以肛門跟外界相通,能將食物殘渣連同由馬氏管排出的排泄物一起驅出體外。後腸末段膨大,稱為直腸(rectum),其腸壁由於細胞增多而且加厚,形成6個縱向排列的直腸墊(rectal papillae),過去誤認為腺體,實則是從食物殘渣中回收水分的結構。

排泄器官

從中腸和後腸交界處發出的馬氏管是稻蝗的排泄器官;總計200多條。這些細管末端封閉,而基端開呂於消化管,完全游離腹血竇內,直接浸浴血液中,能吸收來自身體各部分的代謝廢物,然後排放到腸內,跟食物殘渣一起經肛門排出體外。

循環系統

稻蝗的體壁和內臟之間存在的體腔是混合體腔(mixocoel),由假體腔和真體腔合併而成、充滿血液。因此又名血體腔(haemocoel)。腹部內的血體腔最寬大,有2片水平的天幕狀隔膜將其分隔成3部分。上方的一片隔膜稱為背隔,下方的一片則稱為腹隔。背隔和背側休壁間的這部分血體腔叫做背血竇(dorsal sinus),即圍心竇(pericardial sinus),內有心臟。背隔和腹隔間最大的這部分血體腔名為圍髒竇(perivisiceral sinus),內有消化管、馬氏管以及生殖器官等。腹隔和腹側體壁間的血體腔就是腹血竇(ventral sinus),腹神經鏈縱走其中。背隔和腹隔的左右問側緣以及後緣均有裂縫,血液可通過這些裂縫從一血竇流到另一血竇。由於血體腔的存在以及呼吸系統的發達,循環系統不發達,屬開管式,只有一條背血管。這條背血管分為心臟和大動脈兩部分。心臟縱貫於腹部背血竇內,後端封閉,由一系列膨大呈囊狀的心室組成,每個心室有一對心孔,心孔的邊緣向內延長,形成心瓣。在前後心孔之間左右兩側均有一對翼肌(alary muscle)。翼肌外端集中著生於背側體壁的內面,內端展開呈翼狀,終止於心臟壁上。大動脈由心臟前端發出,貫穿胸部,直達頭部,開口於腦後。血液的循環由逐個心室的伸縮引起。當一個心室收縮時,其前方的心瓣使心孔關閉,阻止這一心室的血液流入背血竇,同時後方的心瓣又隔斷了跟後一心室的通連.以阻止血液的倒流,這樣血液就被擠壓到前一心室而使之擴張;同時前一心室還通過心孔,由背血竇引入血液。總之,心室由後向前,一縮一張,縮時產生正壓,血液擠向前一心室;張時則在負壓情況下,由背血竇和後一心室引入血液,最後流進大動脈,通過其開口,流入頭部內,並靠近腹側,流回胸部,再進入腹部的腹血竇內。由於腹隔的波狀收縮,使腹血竇內的血液穿過腹隔側緣和後緣的裂縫而流入圍髒竇。背隔原向上拱起,因翼肌的收縮而拉平,背血竇因而擴大,血液也就通過背隔側緣與後緣的裂縫由圍髒竇進入背血竇,最後經心孔回歸心臟。稻蝗的血液也由血漿以及懸浮其中的血細胞組成,但無論血漿或血細胞都不含血紅蛋白和血藍蛋白等呼吸色素,因此稻蝗的血液不像其他動物的那樣能輸送氧氣,而只不過可運輸養料、激素和代謝廢物等。

呼吸系統

稻蝗的呼吸系統非常發達,由多數氣管組成,能直接供應氧氣給身體各部分的組織和細胞,氣管由體壁內陷形成,因此管壁的結構與體壁相同而反向.內面為角質膜,稱為內膜,其增厚部分形成螺旋狀內脊,稱為螺旋絲(taenidium),用來支撐氣管,使之不至於凹癟。內膜外為一層多角形扁平細胞,扁平細胞層外更有一層由由結締組織形成的底膜。氣管縱橫連線,形成一個在解剖學和生理學上都完整統一的系統。縱貫身體的共有側、背、腹3對氣管幹,這3對氣管幹以橫氣管相互連線。從縱氣管幹和橫氣管發出很多分支。伸布到身體各個部分。這些分支愈分愈細,最後形成多數微氣管(tarceole)。微氣管直徑不到1um,末端封閉,其螺旋絲只能用電子顯微鏡才能分辨。這些微氣管一般在體壁內面和器官表面盤根錯結,但也伸入細胞之間,其至穿透細胞。氣管幹或氣管的某一部分有時擴大形成氣囊,囊壁很薄,無螺旋絲。由於氣囊的存在,氣管系統進出的氣體容量可以增大。從中胸開始,直到第8腹節,左右側氣管幹按節向外發出一對短氣管,與外界相通;短氣管的開口就是氣門(氣孔)(spiracle stigma)。氣門共10對,計中胸一對、後胸一對、前8個腹節各一對。氧氣以擴散的方式由氣門進入氣管,再到達微氣管,最後透過其纖薄的管壁而直接供應給組織和細胞。微氣管內的氧氣被組織和細胞吸收以後,管內氧分壓下降,氧氣也就能從氣門不斷擴散進來。同樣,二氧化碳的排放也由大氣和微氣管內二氧化碳的分壓差所引起。只不過依賴氣體的擴散還不能滿足昆蟲氧氣的需求,必須經常呼吸以補不足。吸氣時,前4對氣門開放,後6對氣門關閉,外界新鮮空氣由前者進入體內,呼氣時,前四對氣門關閉,而後6對氣門開放.以排出體內污濁的空氣。這樣呼吸一次整個氣管系統內2/3的空氣可得到更新。

神經系統

稻蝗有發達的感覺器。一對觸角司觸覺和嗅覺。小顎須和下唇須則司昧覺。視覺器官包括單眼(ocellus)和複眼(compound eye),前者3個,位於頭部前面的左右複眼之間,呈三角形排列,結構簡單,只可辨別明暗。後者一對,著生在頭部左右兩側,結構複雜,除明暗外,還可分辨物體的大小和形狀,此外第一腹節左右兩側還有一對鼓膜聽器(tympanal organ)。
稻蝗的中樞神經系統由腦、食道下神經節以及腹神經鏈3部分構成.腦在食道上方,以一對圍食道神經與在食道之下的食道下神經節相連。食道下神經節後連一東腹神經鏈,這條腹神經鏈縱走於消化管腹側,共有8個神經節,計胸部3個,腹部5個。再由腦和神經節發出多數神經,伸布到有關的身體各部分,形成周邊神經系統。

生殖系統

稻蝗雌雄異體、雌蝗有一對卵巢、一對輸卵管,一條陰道、一上受精囊以及一對攝護腺。每個卵巢由多個卵巢管(ovariole)組成,各卵巢管直接開口於同側的輸卵管,左右輸卵管會合成為一條寬人的陰道,其開口就是位於第八腹節腹板後方的雌生殖孔,納精囊位於身體末端,和陰道通連。交配後,雌蝗接受的精莢先暫儲於納精囊內,等卵產生,精莢才破裂,釋出精子,進入陰道,與卵會合。一對攝護腺也開口於陰道,其分泌物使由生殖孔產出的受精卵粘合在一起,形成卵塊。雄蝗的生殖器官和雌蝗的近似,包括一對精巢、一對輸精管、一條射精管和一些附屬腺。每個精巢由多個精巢管(testicular follicle)構成,精巢管橫列呈梳齒狀,各以很短的輸精小管匯入同側的輸精管中。左右輸精管會合成為一條射精管,其開口即雄生殖孔,位於第九腹節生殖下板的背側基部。精子在輸精管內接受附屬腺所分泌的物質,形成精莢;交配時,雄蝗授予雌蝗的乃是精莢。

繁殖特點

中華稻蝗每年發生一代,以受精卵越冬。卵在5月上旬開始孵化,跳蝻蛻皮5次,至7月中、下旬羽化為成蟲。再經半月,雌雄開始交配。卵在雌蝗陰道內受精;雌蝗產出的受精卵形成卵塊,一生可產l~3個卵塊。卵塊頗似半個花生,呈黃根色,長13mm-20mm,直徑6mm-9mm。每塊含卵35粒左右。卵呈長橢圓形,黃色,長3.6mm-4.5mm,直徑1.0mm~1.4mm。雌蝗產卵可延至9月間;多產在田埂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