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抗戰精神

中華民族抗戰精神

中華民族抗戰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體現,是中華兒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具體體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華名族抗戰精神
  • 書名:中華民族抗戰精神
  • 出版社:白山
  • 頁數:358頁
  • 開本:16
  • 作者:張洪興
  • 出版日期:2014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52910690
基本內容,編輯推薦,文摘,後記,目錄,作者簡介,

基本內容

中華民族抗戰精神

編輯推薦

中華民族抗戰精神,光耀千秋!
張洪興所著的《中華民族抗戰精神》是我國第一部全面闡述中華民族抗戰精神的著作!
中華民族抗戰精神是實現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全面反映中國各領域抗戰概況及其歷史貢獻的普及讀物,弘揚中華民族抗戰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文摘

第一章 中華民族抗戰精神形成的歷史過程
抗日戰爭,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反對外敵入侵首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偉大民族解放戰爭,是中華民族擺脫外來壓迫、實現民族解放、走向民族振興的轉折點。抗日戰爭。不僅雪洗了百年恥辱,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而且極大地改變了中華民族的精神面貌。在這場波瀾壯闊的偉大戰爭中,中國人民做出了巨大的犧牲,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創造了半殖民地弱國打敗帝國主義強國的人間奇蹟,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
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光輝旗幟下,全國各族人民萬眾一心、浴血奮戰,與日本侵略者進行了氣壯山河、慷慨悲壯的頑強搏鬥,用血肉之軀築起了捍衛祖國的鋼鐵長城,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壯麗史詩,鍛造出熠熠發光、彪炳史冊的中華民族抗戰精神。中華民族抗戰精神內涵概括為:“萬眾一心、勇赴國難;不畏強暴、敢於犧牲;一往無前、百折不撓;艱苦奮鬥、奮發圖強;伸張正義、維護和平”。這5個方面揭示了中華民族抗戰精神的思想內涵,彰顯了中華民族抗戰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指出了鑄就中華民族抗戰精神的主體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中華民族抗戰精神凝聚著中國人民的偉大優秀品質,展現了中國人民的不屈奮鬥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是中國人民在繼承、豐富和發展優秀民族精神的基礎上形成的具有時代特質的中華民族精神的精華。
一、“九一八”事變發生,全民奮起抗擊日本侵略,抗戰精神的孕育
中華民族抗戰精神是在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侵略中國的戰爭、中華民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民族災難和面臨亡國滅種危險的歷史關頭,中國人民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血與火的鬥爭中孕育產生的。
日本自1868年明治維新開始,就形成了以中國為主要擴張目標的大陸政策。蓄謀侵略中國,妄圖稱霸亞洲,因此成為世界東方的戰爭策源地。從19世紀後半葉起,日本逐漸走上了軍國主義道路,發動和參加了一系列的侵略戰爭。在14次對外侵略戰爭中,就有10次是對中國的侵略。1874年發動了第一次武力侵華,進犯中國台灣;1879年吞併了與中國清朝保有特殊關係的琉球國;1894年挑起甲午戰爭,強迫清廷割讓台灣和澎湖列島:1900年參加八國聯軍,侵入中國北京;1904年發動日俄戰爭,與俄國爭奪中國的土地控制權。侵占了中國遼東;1910年又吞併了與清朝關係特殊朝鮮。通過侵略戰爭,日本不僅侵占了中國大量領土,掠奪中國大量財富和資源,而且還獲得了在中國的駐兵權及其他特權,在東北地區占據了居高臨下的優勢地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日本乘對德做戰之機,公然出兵占領中國山東半島,並於1915年提出了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急欲變中國為其殖民地。1917年,日本以進攻蘇俄為名,派大批軍隊開入中國東北和內蒙古地區,侵犯我國主權,不斷攫取在我國東北的權益。
20世紀20年代後半期,日本的侵華活動更加猖獗。1927年,日本田中內閣兩次召開“東方會議”,圖謀進一步侵略中國,制定了《對華政策綱要》,即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摺”,提出“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加快了實施新大陸政策的步伐,兩次出兵山東製造了濟南慘案,不久又製造了皇姑屯事件。
1929年末至1931年初,席捲資本主義世界各國的嚴重經濟危機衝擊日本。為了擺脫危機,日本當局更是迫不及待地急於從擴大對外侵略中尋找出路,攫取新的殖民地和勢力範圍,進行發動侵華戰爭的準備。1931年,日本處心積慮地在我國東北製造了“龍井村事件”、“萬寶山事件”和“中村大尉事件”等,侵犯我主權,屠殺我居民,為武力進攻我國東北尋找藉口。
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在瀋陽附近的柳條湖自行炸毀一段南滿鐵路,反誣中國軍隊所為,當夜向瀋陽北大營發動突然進攻,“九一八”事變爆發。由於國民黨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東北軍不戰而退,處於國破家亡境地的東北廣大民眾和一部分東北軍愛國官兵,違背國民黨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拿起武器,組織起各種形式的抗日義勇軍,向日本帝國主義奮起還擊。至1932年夏秋之交,義勇軍總數已達30萬以上,抗日活動遍布東北各地。
戰爭爆發後,中共中央和中共滿洲省委及時地發表宣言做出決議,揭露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罪行,批駁國民黨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號召人民拿起武器,開展游擊戰爭,用民族戰爭驅逐日本侵略軍。在派出大批黨團員奔赴東北各地,參加、支持、協助風起雲湧的義勇軍抗日鬥爭的同時,還派出楊靖宇、魏拯民、趙尚志、周保中、張壽籛(李兆麟)、李延祿等許多幹部,奔赴中國共產黨在民眾工做基礎較好的地區,組建抗日武裝。同時,在部分義勇軍的基礎之上,組建了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反日游擊隊。從1932年初開始,東北的中共黨組織先後創建了磐石、海龍、延吉、和龍、琿春、汪清、安圖、巴彥、湯原、饒河、珠河、密山、海倫、寧安等十幾支反日游擊隊及反日同盟軍、救國游擊軍。游擊隊創立伊始,兵力較少,但指戰員信念堅定,做戰勇敢。他們活動在南滿、東滿、吉東和北滿等廣大地區,四處出擊,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軍,為東北抗日游擊戰爭的發展開創了新的局面。
日本侵略軍占領中國東北後,其侵略野心進一步膨脹。為轉移國際對其侵略中國東北的視線。減輕其推出“滿洲國”的壓力,在上海建立橋頭堡,製造事端,燃起新的侵略戰火,直接威脅南京。1932年1月28日,日本海軍陸戰隊向上海閘北發起進攻。駐守上海的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在陳銘樞、蔣光鼐、蔡廷鍇的帶領下奮起抵抗,多次打退日軍對上海的進攻。由於國民黨政府仍堅持不抵抗政策,中日雙方簽署《淞滬停戰協定》,日本取得在上海駐軍的權利,第十九路軍不得不離開上海,赴福建剿共,第五軍則撤退至蘇州、南京一帶,日本侵略者在上海的勢力得到不斷擴張。
日本帝國主義的軍事行動並沒有停止,不久即進犯熱河、察哈爾兩省。1933年1月,日軍進占山海關。3月,日軍攻占承德並向長城冷口、喜峰口、古北口等地發起進攻,駐守長城防線的國民黨軍奮起抵抗。長城抗戰是“九一八”事變後中國軍隊在華北所進行的第一次較大規模的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役。在這次戰役中,廣大愛國官兵衝破國民黨政府的重重阻力,進行了近3個月的戰鬥,給驕橫一時的日軍以沉重的打擊,自己也做出了重大犧牲。長城抗戰失敗後,國民黨政府被迫與日軍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塘沽協定》,華北從此面臨嚴重危機。
P3-5

後記

本書初始於2005年,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中央及有關部門領導、專家撰寫了一些關於抗戰精神的理論文章,大量報刊、報紙、電視台等媒體經常談到抗戰精神,這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仔細研究了這些文章,並查閱這方面的書籍,卻發現在宏大的抗戰題材的作品中,並沒有這方面內容的書籍,我深感到,中華民族14年艱苦卓絕、百折不撓、奮勇殺敵到底是一種什麼精神?為什麼在眾多著作中忽略了這方面的研究?於是我萌生了撰寫《中華民族抗戰精神》的想法,為這個想法而激動,同時自嘲自己太不量力,這是一部宏大的題材,憑什麼我能當此重任?心中剛剛燃起的火苗轉眼間就被熄滅。然而,在以後的日子裡,我發現內心深處總有一種激情在燃燒、總有一種願望在期盼、總有一種使命在召喚。於是,我開始行動起來,收集文章、查閱檔案、購買書籍、實地考察、走訪學者,無論白天黑夜。真正進入這個課題研究時,我才感到它的分量是多么巨大,研究史料浩如煙海。在遇到挫折的時候,曾經一度想到放棄,但出於對事業的熱愛以及自己所肩負的使命感,最終堅持下來,轉眼幾年時間就成為過去,終於完成這部50餘萬字的書稿。回首過去,不僅感慨萬千,從準備寫到出版,已近10年。
什麼是中華民族抗戰精神?中華民族抗戰精神是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人民為抗擊強大的日本法西斯戰爭中,英勇不屈、頑強抗爭、前赴後繼、不畏犧牲,為中華民族解放所鑄就的光耀千秋、彪炳史冊的民族精神,這種精神影顯了中華民族的愛國情懷,凝聚著中國人民的優秀品質,展現了中華兒女的不屈意志,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是中國人民在繼承、豐富和發展優秀民族精神的基礎上形成的具有時代特質的中華民族精神的精華。
為了更好地闡述中華民族抗戰精神,我把該書分為上、中、下三編。上編對抗戰精神的形成、內涵、特徵、歷史作用進行了提煉和總結;中編對全民族各領域的抗戰概況、代表人物及其歷史貢獻進行了集中展示;下編對抗戰精神的當代價值進行詳細的闡述,以求讀者能夠清晰了解本書主要內容和重大意義。
近幾年,日本右翼勢力逐漸抬差別,不僅公開抹殺戰爭罪行,明目張胆地參拜靖國神社,祭祀戰爭罪犯,而且還頻繁向中國挑起事端,中日關係到了抗戰勝利以來空前惡化的程度。為了警醒日本軍國主義的復活,也為了當年的悲劇不再重演,弘揚中華民族抗戰精神意義重大。很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當前愛國主義教育讀本,更期盼廣大部隊官兵和青少年能夠從這本書中得到一些啟示和激勵。
在漫長的寫作過程中,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有許多人給予我極大的支持和鼓勵。在書稿即將付梓之際,我的心中充滿感激之情,有太多的話要說,有太多的心意要表達。
首先,我要感謝黑龍江省委黨史研究李振錕主任,他對本書高度重視.將其列為單位工作計畫,並申請財政基金給予資助,使我能夠安心地完成後期工作;車迎坤副主任對本書的出版給予許多好的建議,並盡力為我創造工作條件,最後他們都對書稿進行了審定。
其次,要感謝省委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趙俊清、黑龍江省委黨樣王誠宏老師,他們在百忙之中擠出時間對本書進行神讀,進行了大量的修改,並提出很多寶貴意見。還有在各方面給予我支持和激勵的好朋友江玉章、劉福臣、任希貴、賈程秀男等。
再次,要感謝白山出版社的領導和責任編輯朱忠義主任,為本書的出版付出了太多的心血。還有出版社的各位工作人員,沒有你們的努力也就沒有這本書的成功。
我還要感謝社會各界的專家學者,是你們的作品文章給了我創作的靈感和便利,沒有你們的成果,也很難有我這部作品的問世。
總之,在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即將到來之際,《中華民族抗戰精神》的出版有著極為重大的現實意義。
中華民族抗戰精神光耀千秋!
作者
2014年6月18日

目錄

上篇 中華民族抗戰精神總論
第一章 中華民族抗戰精神形成的歷史過程
一、“九一八”事變發生,全民奮起抗擊日本侵略,抗戰精神的孕育
二、七七事變的爆發,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抗戰精神的形成
三、日本帝國主義投降,中華民族獲得解放,抗戰精神得到弘揚
第二章 中華民族抗戰精神的主要內涵
一、萬眾一心、勇赴國難
二、不畏強暴、敢於犧牲
三、一往無前、百折不撓
四、艱苦奮鬥、奮發圖強
五、伸張正義、維護和平
第三章 中華民族抗戰精神的重要特徵
一、鮮明的時代性
二、高度的組織性
三、空前的廣泛性
四、頑強的拼搏性
五、非凡的創造性
六、忘我的無私性
第四章 中華民族抗戰精神的歷史作用
一、激發了中國人民的迅猛覺醒
二、促進了中國人民的空前團結
三、培養了中國人民的不屈意志
四、堅定了中國人民的必勝信念
五、鑄造了中國人民的英雄氣概
六、豐富了中國人民的民族智慧
中篇 中華民族抗戰精神的偉大展示
第五章 東北義勇軍勇赴國難
一、東北義勇軍抗戰概況
二、東北義勇軍著名將領及戰役
三、東北義勇軍在抗戰中的歷史貢獻
第六章 東北抗日聯軍十四年苦鬥
一、東北抗日聯軍戰鬥歷程
二、東北抗日聯軍英模及重要戰鬥
三、東北抗日聯軍在抗戰中的歷史貢獻
第七章 八路軍激戰華北
一、八路軍的創建與發展
二、八路軍英模及其戰績
三、八路軍在抗戰中的歷史貢獻
第八章 新四軍鏖戰華中
一、新四軍的誕生及發展
二、新四軍英雄模範
三、新四軍在抗戰中的歷史貢獻
第九章 華南遊擊隊奮戰敵後
一、華南遊擊隊的抗日鬥爭
二、華南遊擊隊英模典範
三、華南遊擊隊在抗戰中的歷史貢獻
第十章 國民黨軍隊正面抗敵
一、國民黨軍隊抗戰過程
二、國民黨軍隊主要英烈及戰役
三、國民黨軍隊在抗戰中的歷史貢獻
第十一章 廣大民眾空前參戰
一、人民民眾的抗日活動
二、人民民眾英模典範
三、人民民眾在抗戰中的歷史貢獻
第十二章 少數民族奮起抵寇
一、少數民族的抗日事跡
二、少數民族英雄代表
三、少數民族在抗戰中的歷史貢獻
第十三章 民主黨派同心禦侮
一、民主黨派的抗日活動
二、民主黨派英模典範
三、民主黨派在抗戰中的歷史貢獻
第十四章 台港澳同胞英勇救亡
一、台港澳同胞的抗日鬥爭
二、台港澳同胞英雄人物
三、台港澳同胞在抗戰中的歷史貢獻
第十五章 海外僑胞傾力助戰
一、海外僑胞對抗戰的支持
二、海外僑胞英模典範
三、海外僑胞在抗戰中的歷史貢獻
第十六章 國際友人多方支援
一、國際友人對中國抗戰的援助
二、國際友人著名代表
三、國際友人在抗戰中的歷史貢獻
下篇 中華民族抗戰精神的當代弘揚
第十七章 中華民族抗戰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中華民族抗戰精神根植於中華民族精神的土壤之中
二、中華民族抗戰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充分展示
三、中華民族抗戰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的繼承和弘揚
第十八章 中華民族抗戰精神是增強中華民族軟實力的重要內容
一、有利於增強民族的愛國意識
二、有利於凝聚民族的團結力量
三、有利於激發民族的奉獻精神
四、有利於提高民族的創新能力
第十九章 弘揚中華民族抗戰精神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一、弘揚中華民族抗戰精神,加強執政黨的執政能力建設
二、弘揚中華民族抗戰精神。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
三、弘揚中華民族抗戰精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四、弘揚中華民族抗戰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後記

作者簡介

張洪興,男,中共黑龍江省委黨史研究室,研究生,中共黨員。著有《黑‘熏龍江優秀精神資源學習讀本》,參與編寫《東北抗日聯軍鬥爭史》、《中共黑龍江地方簡史》、《中共黑龍江地方黨史》(一卷)、《黑龍江青少年讀本》等,在國家及省級各類報刊發表文章50餘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