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腦

中腦

中腦(mesencephalon,midbrain)脊椎動物胚胎的神經管中三個擴大的中空部分的中間的一個,位於腦橋、小腦和間腦之間,並與它們相連線;其形體較小,是腦幹中最短的部分,長約2cm,橫越小腦幕切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腦
  • 外文名:mesencephalon,midbrain
  • 作用視覺以及聽覺的反射中樞
  • 位置腦橋之上,恰好是整個的中點
  • 拼音:Zhong Nao
解剖學特點,中腦動脈,中腦動脈的來源,中腦動脈在表面的分群,

解剖學特點

在人腦的發育和進化過程中,中腦保留簡單的結構形式。第四腦室在此處已縮窄成細管稱中腦水管,管的後方稱頂蓋,包括上丘和下丘,合稱四疊體。管的腹側是大腦腳,每側大腦腳又被斜位的黑質分為背側的被蓋和腹側的腳底。中腦重要的核團除上丘、下丘和黑質外,還有紅核、動眼神經核和滑車神經核。

中腦動脈

中腦動脈的來源

中腦動脈有7個來源:大腦後動脈(PCA);小腦上動脈(5CA);丘體動脈(CA);後交通動脈(PCOA);副丘體動脈(ACA);脈絡膜前動脈·(ACHA);脈絡膜後內動脈(PMCA)。大腦後動脈在大腦腳上部環行,平均發出10.2支中腦動脈,其中3.5支發自大腦後動脈近側段,稱為後穿動脈或腳間窩動脈,穿入後穿質、動眼神經根和中腦內側溝,有的還分支穿入對側後穿質或與對側後穿動脈形成吻合。
成人平均外徑0.70±0.23(0.38~1.38)mm,兒童為0.5±0.09(0.41~0.75)mm。丘體動脈以1支型多見,2支型僅有4側。丘體動脈發出後環繞大腦腳中部後行,至中腦外側溝向上彎曲,最後止於四疊體。
副丘體動脈有的發自丘體動脈,有的發自大腦後動脈近側段,有的發自大腦後動脈遠側段,有的發自脈絡膜後內動脈。成人平均外徑為0.47±0.14(0.35~0.75)mm,兒童0.46±0.11(0.18~0.55)mm。副丘體動脈發出後,在大腦後動脈和丘體動脈之間環繞大腦腳後行,最後止於中腦外側溝和丘系三角,少數達四疊體,平均發出3.8支穿支,全部分布於中腦。
脈絡膜後內動脈有的發自大腦後動脈遠側段,有的發自大腦後動脈近側段,有的發自丘體動脈,有的與丘體動脈共同發自大腦後動脈。成人平均外徑為0.76±0.16(0.50~1.0)mm,兒童0.6±0.16(0.35~0.8)mm。脈絡膜後內動脈發出後,恆定地伴行於大腦後動脈下方,環繞大腦腳後行,穿越四疊體池,最後止於第三腦室脈絡叢,行程中平均發出9.9支中腦動脈。
小腦上動脈發自基底動脈頂端,小腦上動脈發出後沿腦橋中腦溝後行,至中腦外側溝附近常分為內側支和外側支,有的分為內側支、中間支和外側支。小腦上動脈本乾平均發出3.6支中腦動脈,穿入中腦前區,內側支平均發出12.9支中腦動脈,分布於外側區和後區。
後交通動脈的分支,大多穿入丘腦,另外,平均發出1.4支中腦動脈,分布於前區。
脈絡膜前動脈發自頸內動脈,行程中大多兩次跨越視束,分支穿入前穿質、視束和視束溝,另外,平均發出1.1支中腦動脈,穿入大腦腳。

中腦動脈在表面的分群

以中腦內、外側溝和下丘臂前緣為界,可將中腦表面分為4個區域,為方便起見,中腦動脈也可相應地分為前內側群、前外側群,外側群和後群。
前內側群動脈主要來自大腦後動脈和丘體動脈,少數來自小腦上動脈和後交通動脈。成人外徑為0.4~1.0mm,兒童為0.28~0.88mm。管徑在各群動脈中最粗,行程平直,分支穿入後穿質、中腦內側溝和動眼神經根,其中後穿質為血管密集穿入區。
前外側群動脈的來源最多,成人外徑為0.25~0.63mm,兒童為0.13~0.58mm,全部穿入大腦腳。
外側群動脈主要來自丘體動脈,小腦上動脈和脈絡膜後內動脈,少數來自副丘體動脈和大腦後動脈(10.9%),成人外徑為0.25~0.75mm,兒童為0.13~0.55mm,穿入中腦外側溝和丘系三角。
後群動脈來自丘體動脈。小腦上動脈和脈絡膜後內動脈,成人外徑為0.13~0.53mm,兒童為0.08~0.45mm,在上、下丘表面蜿蜒遷曲,密集成叢,丘體動脈和脈絡膜後內動脈發出的後群動脈大多穿入上丘,小腦上動脈發出的後群動脈大多穿入下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