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貘

中美貘

中美貘(拉丁學名:Tapirus bairdii),又名拜氏貘,自墨西哥南部至哥倫比亞和厄瓜多的安第斯山以西都有分布,在南美西北部它與南美貘一同出沒。

貘多地區,甚至有它們踏出從棲息地到水源的路。棲息在茂密的熱帶雨林中,通常單獨或成對活動。白天在林中休息,夜間到附近叢林中覓食。吃水生植物樹葉、細樹枝、嫩芽與低矮植物上的果子。有時也損壞莊稼,在墨西哥和中美尤甚。喜歡在泥中跋涉、水中嬉戲。

有1個亞種。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食性,活動,交流感知,物種分布,亞種分化,生長繁殖,物種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中美貘是三種美洲貘中體型最大的,也是墨西哥到南美地區所見的最大陸生哺乳動物。與其他的貘一樣,它們的鼻子較長,可以靈活伸縮。前肢為四趾,後肢為三趾。視覺差,嗅、聽覺靈敏,性機警、膽怯。
體長約180~250厘米,肩高73~120厘米,尾長5~13厘米,體重150~300公斤之間,平均體重超過230千克。
全身深棕色或紅棕色,頭和頰部的顏色較淺,唇邊、耳尖、喉和胸部有白色斑塊,這是中美貘獨有的特徵。背部有一條又長又窄的鬃毛,但並不明顯。腿短且細長,可以讓它們適應快速運動穿過矮樹叢。鼻子和上唇較短,肉質喙,用於尋找食物和檢測觸覺刺激。它們的眼睛都很小,耳朵很大,直立,為橢圓形,不能動。

棲息環境

中美貘棲息在海拔3600米的地區。臨近沼澤,紅樹林,潮濕的熱帶雨林,河岸林地,季風落葉森林、山區雲森林,高山稀疏草地(沒有樹木的高山高原)。食物和水是它們選擇棲息地的重要標準。

生活習性

食性

中美貘以水生植物的枝、樹葉以及岸上其他野果、牧草為食。

活動

中美貘主要營單獨生活,在繁殖季節也會聚集在一起,屬夜行性動物,但也可在白天活動。由於其龐大的體型,散熱比較困難,因此夜間活動可以避開一天的高溫。中美貘善於游泳和攀登,能快速地越過崎嶇的道路。行走時的軌跡呈鋸齒狀。一般居住在水的附近,尤其喜歡游泳和涉水。

交流感知

中美貘在很大程度上是獨居動物,很少有聲音通訊。根據在巴拿馬羅拉多島觀察的結果,最常見的聲音是一個連續不斷的吹口哨的聲音,通常是發出這個聲音後,附近的中美貘也發出同樣的聲音。年幼的貘經常發出高音尖叫,此時雌性就會發現幼崽掉隊,會等到重新聚齊再出發。
中美貘最重要的感官是嗅覺和聽覺,這兩者都是用於尋找食物和檢測的威脅,還可以通過氣味找到附近的貘。由於眼睛小,因此眼睛似乎並不是一個重要的認知方式。

物種分布

貝里斯、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馬
中美貘分布圖中美貘分布圖
區域性滅絕:薩爾瓦多

亞種分化

拉丁學名
中文名
1.
Tapirus bairdii dowii
馬來貘瓜地馬拉亞種

生長繁殖

中美貘為一夫一妻制,共同守衛領土。可以在一年的任何時間繁殖,但育種經常是在雨季來臨之前。妊娠期是390到400天,孕期13~13.5個月,每胎一隻,繁殖成活率只有0.7。
幼崽剛出生時平均體重為9.4千克,毛髮為紅褐色,帶有白色的斑點和條紋,這些印記在成長過程中逐漸褪去。一年後斷奶,1~2年後獨立,3~5歲性成熟。壽命20~25年。

物種現狀

由於人類的狩獵及居住地的擴張,導致中美貘的棲息地逐漸減少且被分割開來,物種交流變得困難,中美貘的數量在逐年減少。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瀕危(EN)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