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

中山大學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

中山大學是一所具有優良辦學傳統的綜合性研究型重點大學。醫科教育是中山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140年的歷史,其前身為成立於1866年的博濟醫學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山大學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
  • 創辦時間:1866年
  • 所屬地區:中山市
  • 類別:教學中心
背景介紹,相關理念,

背景介紹

中山大學是一所具有優良辦學傳統的綜合性研究型重點大學。醫科教育是中山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140年的歷史,其前身為成立於1866年的博濟醫學堂。博濟醫學堂是我國最早設立的西醫學府,孫中山先生曾在此學醫並從事革命活動。為了適應21世紀醫學人才培養的需要,以世界銀行貸款高等教育發展項目的實施為契機,1995年9月原中山醫科大學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加強學生素質教育和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培養,在國內率先對前期基礎課教學實驗室管理體制進行改革,撤銷了各教研室所屬的實驗教學實驗室,組建成教學中心實驗室,下設化學、生物化學實驗室、形態學實驗室、實驗生理科學實驗室和綜合實驗室等4個實驗室,承擔我校醫學14個專業、4個層次本科的醫學基礎實驗教學任務。2001年10月中山大學與中山醫科大學合校以後,新的中山大學決心以“高起點、高水平、高效益”的標準創建校級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以下簡稱中心)。
根據學科課程的特點,在資源共享的理念的指導下,對原有的基礎醫學實驗教學的課程進行了科學的最佳化整合,通過優質整合實驗教學資源,重新組成了中山醫學院教學中心實驗室,包括分子醫學實驗室(生物化學、免疫學、遺傳學)、形態學實驗室(組胚、病理、生物)、病原生物學實驗室(寄生蟲學、微生物學)、實驗生理科學實驗室(藥理、生理、病理生理學)、人體解剖學實驗室和醫用化學實驗室。先後以世行貸款、211工程、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教學基地建設、985專項實驗室建設計畫等多種方式,累計投入3000萬元進行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建設,實驗室增添了一大批先進教學儀器設備,增強了實驗教學手段,改善了教學環境,提高了實驗技術水平,為培養適應21世紀國家建設與社會發展需要的、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高素質創新、實踐性醫學人才創造條件,提供良好的實驗教學技術平台。合校後,中心實現了實驗室建設的跨越式發展,於2005年3月正式成立中山大學基礎醫實驗教學中心,成為中山大學三個校級實驗教學中心之一,並按教育部和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的標準進行規劃建設,於2005年10月獲廣東省首批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相關理念

在學校、學院的領導和支持下, 在陳克敏等教授的帶領下,本中心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開始進行了持之以恆、形成系統的基礎教學實驗室管理體制和實驗教學改革,已取得明顯成效。中心堅持“以實驗教學改革帶動和促進實驗室建設”的理念,率先在國內組建基礎醫學實驗教學的大平台, 形成基礎醫學實驗教學的五大模組,創建了“一體化、多層次、開放式”的創新基礎醫學實驗教學體系,構建了有特色的基礎醫學實驗教學課程體系。該體系中的代表性實驗課程—實驗生理科學和分子醫學技能為全國首創的獨立實驗課程,正式出版具有特色的《實驗生理科學教程》、《分子醫學技能》等教材。我校是國內最先成功地創建教學中心實驗室的醫學院校之一,得到教育部與衛生部的肯定。先後獲得衛生部、國家教委及廣東省高教廳“高等醫學教育面向二十一世紀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計畫”和學校等多項教改課題資助,取得了一批有積極示範推廣意義的成果, 獲得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4項, 廣東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6項、二等獎3項;突出的實驗教學改革成果促進了學校醫科的精品課程建設(《生理學》、《人體寄生蟲學》、《人體解剖學》、《藥理學》於2004年和2005年分獲國家精品課程);《實驗生理學教程》教材被教育部評為高等教育“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並寫入了教育部中國高等教育白皮書。現在本中心設施齊全先進、實驗教學團隊優秀、管理體制規範高效、環境人文安全,已發展成為在國內有重要影響的基礎醫學實驗教學單位之一,在全國已形成良好的示範和輻射效應。
2006年,中山大學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被批准為國家級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