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化學實驗教學中心

中山大學“化學實驗教學中心”(以下簡稱為“中心”)於2000年5月成立,是“國家化學學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專門從事實驗教學的單位,直屬學校設備與實驗室管理處和化學學院領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山大學
  • 創辦時間:1924年
  • 類別:綜合性大學
  • 所屬地區:廣東省
中心簡介,教研經費,經費來源,經費主要投向,發展歷程,

中心簡介

“中心”由珠海校區和廣州校區兩部分組成。
“中心”在珠海校區建有化學實驗大樓,設基礎化學實驗室,可同時容納近900名本科生做化學類的教學實驗;在廣州南校區設現代化學技術實驗室和綜合化學實驗室,位於康樂園內。
根據實驗教學需要,設定四個課程教學組,即基礎化學實驗課程教學組、現代化學實驗與技術課程教學組、綜合化學實驗課程教學組、化工實驗課程教學組,分別負責“基礎化學實驗”、“現代化學實驗與技術”、“綜合化學實驗”、“化工原理實驗”和“化工專業實驗”等五門課程的教學工作。
上述門課程面向化學、物理、材料、醫學、藥學、生命、環境、地球、大氣、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碩士生班(7年制)等學科專業開設各層次化學實驗,每年全校學習化學實驗課程的學生人達3000多人,總人時數近59萬/年。四個課程組和三個實驗室同時負責組織並指導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實驗室開放,培訓實驗教學人員。
“中心”隊伍由實驗教師和技術人員組成
“中心”的教學與管理隊伍採用固定編制、流動編制及聘用制相結合的用人機制。目前,“中心”有專職教師和技術人員共28人;各實驗課程負責人均通過公開招聘、由具有博士學位並具海外留學(或境外工作)經歷的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實驗指導教師在全院公開招聘,形成了一支以堅實的科研基礎為依託、由熱心化學實驗課教學的教師組成高素質師資隊伍。實驗室主任聘請具有博士學位的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實驗技術人員全部實行公開招聘、競爭上崗。
“中心”倡導樹立“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無私為大”的師德師風。
目前,“中心”中具有碩士以上學歷的人員占專職人員總數的32.1%,副高級職稱以上人員占專職人員總數的35.7%;實驗教師中副高級職稱以上的占70%以上,一支年齡結構合理、年富力強、素質高、責任心強、精力投入、熱愛實驗課教學、勇於改革創新的教師和實驗技術隊伍已成為“中心”化學實驗課程教學的中堅力量,這支高素質的實驗教學和管理隊伍為深化教學改革、落實教改措施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中心”自成立至今,先後得到了“211工程”和“985工程”教學建設經費的專項支持,實驗教學儀器設備先進,實驗環境優美;“中心”實驗教學理念先進,教學研究活躍,教學改革成果顯著;“中心”管理科學,教師隊伍穩定,教師素質高。“中心”已成為我國化學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教學實踐基地,在全國已形成良好的示範和輻射效應。

教研經費

經費來源

1、學院“985工程”建設項目1000萬元,購置了核磁共振儀(Mercury Plus 300)、粉末X射線衍射儀(D/MAX2200VPC)、組合式螢光壽命與穩態螢光光譜儀(FLS920)、磁學性質測量系統(MPMS XL-7)、圓二色光譜儀(J-810)、高效液相色譜儀(Agilent(HP)1100)、凝膠成像系統(IS-5500)、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LCMS-2010A)、螢光分光光度計(RF-5301PC)、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UV-3150)等儀器。
2、學校“211工程”項目“公共服務體系——基礎教學設施建設”專項經費138萬元,學院自籌經費38萬元,購置了螢光分光光度計、全自動旋光儀、紅外光譜儀、紫外分光光度計、電化學分析測試儀、高效液相色譜儀等儀器。
3、學校“985工程” 項目“公共服務體系——基礎教學條件建設”專項經費767.5萬元,學院自籌經費28萬元,購置了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電感耦合電漿發射光譜儀(ICP-AES)、火焰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儀、凝膠色譜儀、數字式密度儀、氣相色譜儀/FID/ECD、快速反應混合裝置、凍乾機、螢光分光光度計、紅外光譜儀、紫外分光光度計、高效液相色譜儀等儀器,以及分兩批購置了常規的小型化學檢測儀器、化工實驗設備和高分子加工設備等。
4、日常實驗教學及儀器設備維護費120萬元,主要用於日常實驗教學及儀器設備維護。
5、實驗教學改革及開放實驗經費35萬元,主要用於實驗內容改革,新開實驗探索,實驗教學儀器研製,組織學生開展課外科技活動和開放實驗。
6、國家化學人才培養基地建設經費及創新化學研究基金60萬元,主要用於實驗室環境建設、網路建設、圖書資料購置、實驗教材建設、創新化學實驗與研究等。

經費主要投向

上述經費用於實驗教學、開放實驗、創新化學實驗與研究、實驗室環境建設、實驗教學儀器設備更新、網路建設、圖書資料購置、新實驗開發、實驗教學儀器研製、實驗教材建設等。

發展歷程

中山大學“化學實驗教學中心”(以下簡稱為“中心”)於2000年5月成立,是“國家化學學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專門從事實驗教學的單位。“中心”的建設與發展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1924-1999年。中山大學化學系成立於1924年,是中山大學首批建立的理學系之一。至1949年,已成為國內高校中師資力量最強、學術水平最高的化學系之一。自新中國成立至1999年,在各級政府及學校領導的關心、支持和全系師生員工的努力下,化學系在學科和師資隊伍建設、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等諸方面均取得很大進步,已成為我國重要的化學研究與人才培養基地。
在這一時期,化學系下設無機化學教研室、分析化學教研室、有機化學化學教研室、物理化學化學教研室、高分子化學教研室和化工基礎課程教學組等機構,無機化學實驗室、分析化學實驗室、有機化學實驗室、物理化學實驗室、高分子實驗室、化工基礎實驗室分別附屬於前述各個教研室或課程組,分別開設無機化學實驗、分析化學實驗、儀器分析實驗、有機化學實驗、物理化學實驗、高分子化學實驗、化工實驗等基礎實驗課程,同時開設中級無機化學實驗、高等分析化學實驗、中級有機化學實驗、中級物理化學實驗、高分子專業實驗等專門化實驗課程。1994年,成立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下設化學系、套用化學系和高分子材料科學系,各實驗室的歸屬和實驗課程設定依然保持了原來的體系。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化學專業於1993年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為“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翌年開始了全面建設工作;在這一階段,化學基地建設經費是實驗室建設的主要來源;1998年底我院化學基地通過了教育部組織的中期檢查。
第二階段: 2000-2001年,是“中心”的創建階段。上述實驗課程體系及有關教材雖然對化學人才的培養起過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著實驗內容的綜合性不強、驗證性實驗過多、發揮實驗自身能動性和主體性作用欠缺、實驗教學安排未能很好地揭示化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和過程等局限性,以及存在儀器設備等教學資源的浪費現象。在實驗教學內容方面,由於主講教師僅從各門課程本身出發來考慮實驗安排問題,這就導致實驗內容比較單一、部分重複,無法反映學科之間的相互交叉和滲透,不能很好地、全面地訓練和培養學生綜合考慮問題、系統研究問題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因此,必須對化學實驗教學體系重新進行最佳化設計。
建立科學的、適應21世紀知識經濟社會對化學人才要求的化學實驗新體系是提高實驗教學質量和水平、培養學生實驗研究和創新能力的基礎和關鍵。2000年初,我院提出了建設“一體化、多層次、開放式”的創新化學實驗教學體系。立足於實驗教學的“整體性、基礎性、綜合性、實踐性、創新性”,我們對大學化學實驗教學進行了一體化設計,將傳統的基礎化學實驗課程、中級化學(專門化)實驗課程進行了整合與最佳化,對化學類和近化學類專業,獨立設定了“基礎化學實驗”、“現代化學實驗與技術”、“綜合化學實驗”、“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實驗”、“化工原理實驗”和“化工專業實驗”等六門課程,按此組織實驗教學。同時在實驗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實驗課考核和優秀學生培養機制、實驗教學及實驗室管理等方面進行了一體化的改革和實踐,形成了“一體化、多層次、開放式”的創新化學實驗教學體系。
為了革除以往教學實驗資源效益低等弊病、適應創新化學實驗教學體系的教學要求,學院於2000年5月進行機構設定改革,撤消了原來的無機化學實驗室、分析化學實驗室、有機化學實驗室、物理化學實驗室、計算機化學實驗室、化工基礎實驗室、各專門化實驗室,成立了“化學實驗教學中心”,下設“基礎化學實驗室”、“現代化學技術實驗室”和“綜合化學實驗室”,由它們分別承擔上述六門課程的教學任務。
“中心”直屬學校設備與實驗室管理處和化學學院領導。“中心”在珠海校區建有化學實驗大樓,設基礎化學實驗室,可同時容納近900名本科生做化學類的教學實驗;在廣州南校區設現代化學技術實驗室和綜合化學實驗室,位於康樂園內。
“中心”統管全院的實驗教學和實驗室工作;研究本科化學教育實驗課程體系和實驗內容的改革,組織實施實驗教學的整體改革方案,檢查、監督實驗教學的運作情況;統一調度全院的實驗教學儀器設備和實驗技術人員;統一管理、保養和維修實驗教學儀器設備,統一規劃使用實驗教學經費和儀器設備費;統籌安排實驗內容,負責實驗課程建設和實驗教材建設;負責實驗課程負責人和工程技術人員的選聘和考核工作等。
在這一階段,“中心”得到了化學基地建設經費的大力支持,對部分實驗室進行了裝修、更新了一批教學實驗儀器;“中心”制定了多項管理制度,實驗教學體系建設、實驗教學內容更新等取得顯著成效;大面積開設“開放式、研究性”實驗,設立“創新化學實驗與研究基金”,建立了創新化學人才培養新機制。
第三階段: 2002年-至今,“中心”先後得到了“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基金(基地)”、“211工程”和“985工程”教學建設經費的專項支持,購置了一大批教學實驗儀器設備,實驗環境得到全面改善;“一體化、多層次、開放式”的創新化學實驗教學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新開設了一大批基礎性實驗、“開放式、研究性”、繼續實施“創新化學實驗與研究基金”,對化學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和規律進行了積極探索和實踐,取得顯著成效;2004年10月我院化學基地通過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評估和驗收,獲得高度評價;“綜合化學實驗”入選“2005年廣東省精品課程”,也是入選的唯一一門獨立的實驗課程;進一步完善了20項“中心”管理規程,使“中心”管理邁上了科學化、制度化、網路化的軌道。
“中心”實驗教學儀器設備先進,實驗環境優美;“中心”實驗教學理念先進,教學研究活躍,教學改革成果顯著;“中心”管理科學,教師隊伍穩定,教師素質高。“中心”的創新性和開放性特色鮮明,已成為我國化學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教學實踐基地,在全國已形成良好的示範和輻射效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