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

中央民族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

中央民族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的前身是生物與化學系,創建於1986年。2002年更名為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從成立之初培養專科生(1986年)、到開始招收本科生(1994年)、碩士研究生(2001年)、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後(2009年),目前學院已經具有了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3個層次的人才培養體系。

學院是學校“211工程”、“985工程”、“雙一流”重點建設的理工醫類學院,是教育部-國家外國專家局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畫(111工程)“民族生物學與生物資源保護利用技術創新引智基地”的建設單位。學校建立的“中央民族大學生物成像與系統生物學研究中心”和“中央民族大學轉化神經科學中心”兩個科研平台掛靠於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

學院現有7個本科專業,包括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態學、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化學、製藥工程,其中生態學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學院實施生物科學類、環境科學類大類招生。此外,學院作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重點單位,承擔了理工科拔尖創新人才實驗班的培養任務,成效顯著。目前本科學生人數近800人。

學院現有1個博士學位點(民族生態學),具有生態學、生物學、環境科學與工程3個碩士一級學科,其中生態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為國家民委重點學科。各一級學科分別設定二級研究方向,實施按學科大類招生。目前在讀研究生人數190多人。2018年12月10日,榮獲首批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培育創建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央民族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
  • 成立時間:1986年
  • 宗旨:服務少數民族
  • 學校中央民族大學
發展目標,工作思路,學科建設,專業設定與學位點建設,師資隊伍建設,

發展目標

將學院建設成為國內一流的教學科研型學院。即以服務少數民族(地區)為宗旨,以研究民族地區生態、環境與少數民族醫學問題為中心,以生態學、環境科學和民族醫學為學科發展特色和優勢、教學科研型學院。
中央民族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
將學院建設成為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學院。

工作思路

根據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趨勢,結合學校辦學定位和發展規劃,學院確定了“以教學為中心,以學科建設為龍頭,教學與科研並重”的工作思路。
在本科教學工作中,堅持以轉變教育教學觀念為先導,以教育教學改革為核心,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目的,培養高素質人才為目標。在日常工作中認真貫徹“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的方針,努力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和水平,強化師德、教風建設;改善教學條件,推進教學改革;加強學生實踐實驗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強化學風建設;規範教學管理,提高本科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

學科建設

學院現有1個國家民委重點學科——生態學,2個學校重點學科——環境科學、民族醫學。學科建設重在突出與少數民族(地區)相結合的特色和優勢。
作為學校“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單位和“985工程”重點研究領域建設單位,學院承擔了“211工程”中“少數民族地區生態環境重點學科”建設項目和“985工程”中“民族地區人口資源生態環境問題研究中心”、“少數民族健康與少數民族傳統醫藥事業發展研究中心”2個建設項目。

專業設定與學位點建設

學院現有7個本科專業: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環境科學生態學化學製藥工程預防醫學
學院現有4個碩士學位點:生態學、環境科學、民族醫學植物學
學院現有1個博士學位點:民族生態學
目前在校學生人數達883人,其中本科專業學生818人、碩士研究生65人。

師資隊伍建設

學院現有教職工59人,其中專業教師42人、實驗技術人員9人、專職行政人員8人,平均年齡41歲。教師隊伍中教授12人、副教授20人、講師10人;具有博士學位28人、碩士學位11人。
在人才建設方面,學院重視引進高水平人才。先後引進學科帶頭人1人,學術帶頭人4人。接收海外留學歸國人員2人、博士後出站人員6人。
教師中,6人獲全國“寶鋼優秀教師獎”、1人獲“北京市優秀教師獎”、3人獲“北京市高校優秀青年骨幹教師”、1人獲“北京市創新技術標兵”,1人獲“北京市民族教育燭光杯獎”、2人獲學校“十佳教師”等。2005年獲北京市優秀創新集體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