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型狼尾草

中型狼尾草

中型狼尾草(學名:Pennisetum longissimum S. L. Chen et Y. X. Jin var. intermedium S. L. Chen et Y. X. Jin )是禾本科、狼尾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無根莖,或有極短的根莖,但不橫走,鬚根粗壯。稈高不超過100厘米,下部節可腫脹或膝曲。葉鞘通常長於節間,無毛或有脫落性疣毛;葉片線形,圓錐花序通常下垂,;主軸密被短硬毛。7-10月開花結果。

分布於中國陝西、甘肅、青海、湖南、四川、貴州及雲南;生於路邊或田岸邊。

中型狼尾草為上繁性牧草,葉量大,是牲畜喜食其嫩葉。水牛則采其全株。中型狼尾草開花以前粗蛋白質含量較高,成熟後下降較快。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生長習性,栽培技術,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無根莖,或有極短的根莖,但不橫走,鬚根粗壯。稈高不超過1米,有8-14節,下部節可腫脹或膝曲。葉鞘通常長於節間,無毛或有脫落性疣毛;葉片線形,長50-90厘米,葉片寬0.2-1.2厘米。圓錐花序通常下垂,長20-30厘米,寬2.5-3厘米(包括剛毛);主軸密被短硬毛戀企采殼,殘留主軸上的總梗極短或僅呈一束海白虹纖毛狀;剛毛灰綠色或紫色,長1.5-4厘米(其中一根鑽朵特別長),堅硬,挺直,粗糙;小穗通常單生,稀為2-3簇生,披針形,長6-8毫米;穎近草質,常有紫色縱紋;第一穎卵形,長約2毫米,無脈或具1脈,先端鈍圓,銳尖或齒裂;第二穎長2-4毫米,具1-3(-5)脈,先端漸尖;第一小花通常中性,第一外稃與小穗等長,先端漸尖,具5-7脈;第二小花兩性,通常稍短於第一外稃,第二外稃頂端漸尖,具5-7脈;鱗被2,頂端截平或微凹;雄蕊3,花葯頂端無毫毛;花柱基部聯合。花序長不超過20厘米。花序主軸多少有毛,殘留主軸上的總梗極短而僅呈一束纖毛,剛毛粗壯,小穗易脫落以及葉表皮細胞結構均近似長序狼尾草。
穎果圓形,長約2.5毫米。葉片表皮細胞結構為上下表皮不同;上表皮脈間中間道付慨3-5行為筒狀、壁薄、有波紋長細胞,兩邊2-4行為筒狀、壁厚、有波紋長細胞,偶有短細胞;下表皮脈間為長筒狀、壁厚、有波紋長細胞與短細胞交叉排列。花果期7-10月。

生長環境

青海省生長在海拔500-2000米左右,較為乾燥的山坡、路旁、田埂均有所見。中型狼尾草是喜暖的旱中生到中生植物。中型狼尾草適應在中國亞熱帶地區的西部、西南部及其鄰近地區乾濕季變化明顯的氣候環境。在分布區內,習生於乾燥的山坡、路旁,地埂。土壤從褐紅壤至褐土,pH值為4.5-8。分布區的降水量為600-1500厘米,年均氣溫12-22℃,相對濕度53-79%,日照1250-2250小時。種子成熟後,無明顯休眠期,易建植,並很快形成群落,抑制其他雜草入浸。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陝西、甘肅、湖南、四川、貴州及雲南。

生長習性

在中國昆明地區栽種播種頭一年播種至出苗期約需13-22天,出苗到抽穗期約需93天,抽穗到種熟期約需54天,生育期151-160天,在中國武漢地區栽種,第一年從播種至出苗約需13天,出苗至抽穗115天,抽穗至成熟需31天,生育期159天。在武漢地區栽種,第一年從播種至出苗約需13天,出苗至抽穗115天,抽穗至成熟需31天,生育期159天。中型狼尾草再生性強,在昆明,第一年刈割2-3茬,在武漢可刈4次。第一年分櫱51-77個,單株葉面晚請蘭積224.2平方米厘米。該草花果期在7-10月,每天早7時至12時開花,結實率較低,種子長圓形,灰黃色,千粒重1.5克。其根系發達,但多分布於地表20-25厘米土層內。

栽培技術

在中國四川、雲南、貴州海拔1000-2000米、中國華中海拔500米、中國西北黃土高原海拔1000-1500米左右的平坦坡地及水肥條件較好的地區種植效果較好。播前要求整地。在昆明5月下旬,雨季前播種,華中及黃土高原4月下旬播種。播種前種子要除剛毛。條播,行距35-40厘米,覆土1厘米,施種肥150千克/公頃。出苗後,缺水時灌溉1次,全生育期灌水2-3次,刈割應在孕穗至初花期為宜,留茬凶束求說高5厘米,每次刈割後追施氮肥300-450千克公頃。收種子在10月中、下旬。

主要價值

中型狼尾草為上繁性牧草匙姜戒,葉量大,孕穗至抽穗期莖葉比為58:42,第二年抽穗至開花期的莖葉比為1:1,植株含水量較大,—般為65%,牲畜喜食其嫩葉。水牛則采其全株。中型狼尾草開花以前粗蛋白質含量較高,成熟後下降較快。
中型狼尾草在旱地上種植,每公頃產乾草4200千克,第二年可達1.95萬千克。在中國武昌水肥較充足的土壤上種植,每公頃可產乾草15.87噸(刈4次)。中型狼尾草的突出優點是它富含較高的賴氨酸,約達1.17%,為亞熱帶地區的牲畜提供了較豐富的賴氨酸。

栽培技術

在中國四川、雲南、貴州海拔1000-2000米、中國華中海拔500米、中國西北黃土高原海拔1000-1500米左右的平坦坡地及水肥條件較好的地區種植效果較好。播前要求整地。在昆明5月下旬,雨季前播種,華中及黃土高原4月下旬播種。播種前種子要除剛毛。條播,行距35-40厘米,覆土1厘米,施種肥150千克/公頃。出苗後,缺水時灌溉1次,全生育期灌水2-3次,刈割應在孕穗至初花期為宜,留茬高5厘米,每次刈割後追施氮肥300-450千克公頃。收種子在10月中、下旬。

主要價值

中型狼尾草為上繁性牧草,葉量大,孕穗至抽穗期莖葉比為58:42,第二年抽穗至開花期的莖葉比為1:1,植株含水量較大,—般為65%,牲畜喜食其嫩葉。水牛則采其全株。中型狼尾草開花以前粗蛋白質含量較高,成熟後下降較快。
中型狼尾草在旱地上種植,每公頃產乾草4200千克,第二年可達1.95萬千克。在中國武昌水肥較充足的土壤上種植,每公頃可產乾草15.87噸(刈4次)。中型狼尾草的突出優點是它富含較高的賴氨酸,約達1.17%,為亞熱帶地區的牲畜提供了較豐富的賴氨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