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鼓文化

中國鼓文化

鼓是精神的象徵,舞是力量的表現,鼓舞結合開舞蹈文化之先河。按古文獻記載,最早的鼓,是進入陶器時代用陶土燒制的“土鼓”,土鼓標誌著農耕文化型舞蹈之開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鼓文化
  • 記載:《周易》
  • 來源:商周時代
  • 含義:鼓舞人們團結奮進的精神力量
介紹,鼓的起源,鼓的形制,六鼓四金,鼓之舞之,中國鼓文化,威風鑼鼓,概述,民間傳說,社會評價,太平鼓舞,安塞腰鼓,銅鼓文化,銅鼓,銅鼓舞,彝族銅鼓舞,苗族銅鼓舞,布依族銅鼓舞,佤族鼓文化,佤族木鼓,佤族木鼓舞,苗族鼓文化,苗族木鼓,苗族木鼓舞,苗族鼓舞形式,

介紹

由《周易》“鼓之舞之以盡神”的記述可知,早在商周時代不僅出現了原始的鼓舞形式,而且鼓與舞相結合的樂舞形式,已成為鼓舞、激勵人們團結奮進的精神力量。
中國鼓中國鼓

鼓的起源

原始社會,人們敲擊石器給舞蹈助興;進入陶器時代後,人們能用陶土燒製成“土鼓”,並用蕢草製成鼓槌來敲打,如《禮記.明堂位》:“土鼓蕢桴葦草,伊耆氏之樂也。”之後,土鼓、葦笛等樂器和歌舞結合則是古代的“樂”,即歌、舞、樂三者融於一體的樂舞雛型。進入周代,土鼓已用於國家的各種祭祀與禮儀,按《周禮》的規定:“凡國祈年于田祖,吹豳雅,擊土鼓,以東田鈞。國祭蠟則吹豳頌,擊土鼓,以息老物”(“豳”字是古代的地名,今陝西彬縣旬邑縣一帶,為農耕民族、漢族先民及農耕文化的發祥之地),說明在祈求豐年和年終祭蠟中,都用鼓舞取悅神靈。周代是農耕文化高度發展的時期,國家專門建立了管理鼓樂的機構,設定了名為“鼓人”的官職,並制定了一套鼓樂的制度。《周禮》“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聲,以節聲樂以和軍旅,以正田役”,從此鼓舞更加規範的用於各種祭祀、軍事、勞作及其他活動中。由土鼓發展為用陶土或原木製成鼓腔,蒙上獸皮鼓面製成“革鼓”,則是鼓與鼓舞的又一次飛躍,還和當時對自然現象的崇拜與巫術觀念有關。人們把天上雷霆的轟鳴、春天氣候的溫馨、萬物生長的動態、音聲等,都融會於“鼓”這一實物與概念之中,認為鼓具有非凡的神力,鼓聲像雷聲一樣可以引來雨水,滋潤農作物生長。所以《易.繫辭》有“鼓之以雷霆”之說;《風俗通義》釋義:“鼓者,郭也,春分之音也。萬物郭皮甲而出,故謂之鼓”,《說文解字》釋意也相同。古文中,郭同廓,有擴張、延伸與成長等意,因此,鼓也就成為農耕民族的精神力量,激發著人們從事辛勤的農事勞動。神話與傳說中也有許多鼓的記述,如《山海經.大荒東經》:“東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橛以雷獸之骨,聲聞百里,以威天下。”夔是獨腳如龍的怪獸,雷獸即雷神,用這種獸之獸皮、獸骨製成革鼓與鼓槌,其聲音和威力自然是無可比擬的。源於人、神、獸三者不分的神話時代關於鼓的傳說,在農耕民族心目中加深了鼓的神秘色彩。
中國鼓中國鼓

鼓的形制

在鼓的形制上,北方多用大鼓,南方多用小型的花鼓。表演時鼓可持手中、可挎系腰間、或繫於胸前,乃至頭頂、肩上、腋下、膝前等處,都可以系鼓。打法上,可一人一鼓,一人多鼓,最多者達十面,並表現各種人物形象。如山西晉南“萬榮花鼓”,藝人輕鬆地敲打身上的十面小鼓,作各種精彩表演。北京“花鈸大鼓”由數名兒童持小鈸對打起舞,十幾名肩挎大鼓的青壯年揮棒擊鼓為之伴奏。鈸聲、鼓聲,交織共鳴,相得益彰。河南遂平《大銅器》是十多件大小鑼、鼓、鐃、鑔配合敲打起舞,氣勢非凡,還能通過抑揚頓挫的樂音和舞者的神情動態表現一定內容。如表演“孫悟空大鬧天空”,當擊鐃揮舞至高潮時,數名持鐃者同時將十幾面十多斤重的大鐃拋向高空,又同時接住,其精湛的技藝,為人們讚嘆不已。
朱宣鹹作品《打花鼓 》朱宣鹹作品《打花鼓 》

六鼓四金

《周禮》中“六鼓四金”一詞,所表達的雖是三千年前周代的鼓樂形式,但它和今日中國各民族的鼓舞,卻有著一定的源流關係。按《周禮》規定:“六鼓”的鼓名與用途是:雷鼓、鼓神祀,靈鼓、鼓社祭,路鼓、鼓鬼饗,fen鼓、鼓軍事,gao鼓、鼓役事,晉鼓鼓金奏。“四金”是:以金綽和鼓,以金錨節鼓,以金饒止鼓,以金鐸通鼓。這些古字、古義雖難讀、難懂,又屬於古代舞蹈史的研究範疇,但可以幫助我們對今日鼓舞源流的探索。如山東“鼓子秧歌”每年開演前要先到土地廟前表演鼓舞以祭社,要沿途撒香包、小米、紙錢。此 風習就有“鼓祭社”“鼓鬼饗”的古俗遺意。土鼓是鼓的起源,革鼓與鼓舞代表黃河流域農耕文化的類型,中國西南出現的銅鼓銅鼓舞有長江流域楚文化的色彩,用整段樹幹挖空製成木鼓木鼓舞原始農耕文化的遺存。源於薩滿教抓鼓與抓鼓舞則是草原文化型的鼓與舞的形式。隨著國內各民族之間、中國與周邊國家之間交往日益頻繁,鼓的造型與製作工藝,鼓舞的表演形式更加豐富多彩。現在流傳的鼓舞中,鼓的質地有土(陶)、木、銅、鐵、竹之分,並因其造型與表演形式之不同又有各種名稱。如:木鼓舞(佤族等)、銅鼓舞(壯族等)、鐵鼓舞(維吾爾、藏族)、陶質的蜂鼓舞(壯、瑤族)、竹筒舞(哈尼族)、象腳鼓舞(傣族等)、單鼓(漢、滿、蒙族)、手鼓舞(維吾爾族)、長鼓舞(瑤族)、猴鼓舞(苗、瑤族)等。
中國鼓中國鼓

鼓之舞之

鼓之舞之一詞人們早已熟知,源於《周易》“鼓之舞之以盡神,變而通之以盡利”等原句,一般人很少去深入研究它的內涵,《周易》研究家的釋意是:“加以變通來得到全部好處,鼓舞他來收到全部神妙的作用。”釋意中的“神妙”兩字,給人們帶來諸多啟發。若用“神”字去解釋舞蹈的特徵:神,是舞者的精神、舞姿動態的神韻,是舞者技藝的出神入化。而民間舞蹈則是舞者生命律動的顯現,是一個民族群體躍動的形象,是我們探索鼓舞文化特徵的深化。中國各民族中流傳的鼓舞,多是唐宋以來盛行一時的舞蹈形式,有些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有些在漢族中已經失傳。值得注意的是:失傳的唐代“杖鼓”在朝鮮族民間仍有單人或集體演奏技藝精湛的“杖鼓舞”俗稱長鼓舞的風習。失傳的宋代“花腔腰鼓”在壯、瑤、毛南等民族中仍有流傳,這種腰鼓鼓腔用陶土燒制,中部細如蜂腰,當地稱作“陶鼓”“蜂鼓”。農業社會初期鼓的數量不多,當社會發展畜牧業興起,充足的皮革供應使革鼓與鼓舞相應進入發展的新階段。各種鼓舞,是以鼓為道具或作為主要樂器,在鑼、鑔、鈸等打擊樂配合下進行,且具有濃郁的地域民族色彩。反映出北方農民的豪邁,江南田園生活的情趣,或尚帶有原始文化遺存的古拙民風。若從功能上看,各種鼓舞無非是用於祈年、祭祀、耕作、戰爭以及悅神娛人活動,正是“六鼓四金”中“以節聲 樂,以和軍旅,以正田役”古風的延伸與發展。鼓舞開農耕舞蹈文化先河,伴隨中華民族走過漫長的艱辛之路,不僅保存了古老的樂器、樂舞,還保存著純樸的民風,如今又激發人們迎接輝煌的明天。
中國鼓中國鼓

中國鼓文化

鼓在漢族民間舞蹈中占有極重要的位置,分析其藝術形式、風格與地域文化的特色,有以中原地區為代表的北方鼓舞,多是集體表演,風格粗獷,氣勢恢宏,隊形的變化也多,如河南開封“盤鼓”、陝北洛川“蹩鼓”及“蘭州太平鼓”等。有長江流域一帶的南方鼓舞,小型多樣,靈活纖巧,並多演唱一定的情節,如安徽“鳳陽花鼓”、江蘇無錫“漁籃花鼓”、湖南“地花鼓”等。花鼓舞在北方一些地區也廣為流傳,但多是重舞不重唱,講究技藝求精。如山西“晉南花鼓”、陝西“宜川花鼓”。

威風鑼鼓

概述

流傳於山西臨汾地區的洪洞、霍縣、汾西等地。過去多在廟會,祈神、求雨等活動中表演。演奏者在敲擊大鼓、鑼、鈸中傾情舞動,把自己生命的律動和祈求豐收的願望都融會於表演之中。表演者配合默契,整齊劃一,氣勢磅礴,威風凜凜。強奏時,鼓聲震天,鈸光閃爍;輕奏時,又如春雨滋潤禾苗,給人們帶來愉悅與鼓舞,從而增強求得好年景的信念。這該是《易.繫辭》“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的意境。
中國鼓文化

民間傳說

關於威風鑼鼓的民間傳說還渲染著神話色彩,與“堯王禪讓給舜,又把娥皇、女英兩個女兒嫁給舜”有關。堯的家鄉在洪洞羊懈村,舜在神里村(一說在萬安村),每年農曆三月初三,羊懈村組成威嚴的儀仗和鑼鼓隊去神里村迎姑娘回娘家,四月初八又送她回婆家。由於是儀仗鑼鼓迎送,威風無比,所以稱作“威風鑼鼓”。鑼鼓的套路有三番,即:“堯王游康衢”“華封三祝”“萬民頌堯王”,都是紀念和讚頌堯王的宏恩大德。民間有關堯舜禪讓的說法雖無法考證,但卻表明了民眾對太平盛世、豐衣足食的嚮往,對關心民眾疾苦的清官之期望。“華封三祝”源於堯王傳說的吉祥祝詞,祝願堯王“多富(福)、多壽、多男子”。民間吉祥圖案中,把佛手、蟠桃、石榴三者象徵“華封三祝”。也曾是當地村民寄寓多福、多壽、多子孫的願望。

社會評價

1990年9月山西臨汾410名農民組成的“威風鑼鼓”隊,在北京第八屆亞運會開幕式上大顯身手,他們獻出、舞出震撼大地的強音,成為人們的思想觀念改變後,展現新農民心聲的動態形象,顯示出今日中國人民豪邁的氣概。

太平鼓舞

以“太平鼓”命名的有兩種:一種是用扇形帶柄的單面鼓,另一種用筒形雙面大鼓,兩者的鼓型、舞法雖有極大區別,但都是用來寄寓人們對太平盛世、五穀豐登的嚮往。扇形太平鼓(或稱單鼓、羊皮鼓)在全國各地、在漢、滿、蒙古等民族中都有流傳。清代的北京,盛行打太平鼓。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載:“太平鼓者,系鐵圈之上蒙以驢皮,形如團扇,柄下綴以鐵環,兒童三五成群,以藤杖擊之,鼓聲冬冬然,環聲睜睜然,上下相應,即所謂迎年之鼓也。”現在,除鼓面多用羊皮或紙蒙制外,與當年所載完全相同,而且人們也把歲末、年初的鼓聲看作太平的預兆,將有好年景的象徵。過去,京畿一帶進入臘月以後,制鼓的手藝人就沿村串戶,上門修鼓、換鼓面,太平鼓的發展有了保障。當時打太平鼓的多是年輕婦女與兒童,表演時邊打邊舞,間歇時唱民間小調“繩兒歌”,形式自由、活潑。抗日戰爭爆發後風習漸冷落,1950年代開始復甦,1980年代又興盛起來。此時,當年的舞蹈能手雖已年近花甲,但打起太平鼓來,其舞姿、動態依然那樣地優美、輕快。鼓聲喚醒了她們姑娘時的記憶,忘我的表演中又泛出年輕時的光彩,這正是“人體文化”的奧秘。
蘭州太平鼓鼓長1米,直徑50-100公分,鼓面用耗牛皮蒙制,鼓槌用牛皮筋擰成長鞭狀。表演時舞者將大鼓斜挎右肩,鼓身墜至左小腿旁,離地約10公分。鼓上有一小鐵環,用左手拇指扣緊,以便舞動時鼓身穩紮。如此龐然大鼓,要達到揮舞自如,不僅靠演員的強壯體力,還要靠全身心地投入和特殊的人舞鼓、鼓帶人技藝。該鼓身塗大紅漆,繪金獅圖案,鼓面繪黑白太極圖,以增加鼓的神奇威力,寓以驚天動地、雲雷怒吼之意。表演套路中有“鷂子翻身”“乘馬揚鞭”“彎弓射雁”等,而且多半是在鼓下落過程中擊打,揮鞭一擊,舞姿非凡,鼓聲如雷,聲震一二里外,當數十名鼓手同時擊鼓而舞,其音聲氣勢可想而知。表演時還有多面大鑼配合,鑼鼓聲烘托著年節歡快的氣氛,增強了人們迎來太平年景的信心。

安塞腰鼓

陝西鼓舞和山西鼓舞一樣,種類繁多、技藝驚人。其中,陝北的腰鼓在1940-50年代期間逐漸擴展直至遍及全國,成為新型的民間舞蹈形式。進入1980年代,陝北的“安塞腰鼓”又轟動全國。如果說“威風鑼鼓”“蘭州太平鼓”是金鼓齊鳴、壯闊的陽剛之美的話,那么“安塞腰鼓”則是人鼓合一,沖闖騰越,既顯示群體精神,又突出了個性之美。沖闖:是舞者的氣勢和表演上的不拘一格,它體現在動作的勇猛自如和節奏的快速多變上,同樣的踢腿擊鼓,可踢得更高,打得更響,衝勁十足,起伏跌宕。騰越:是人們在表演中群體精神的升華。演員常常在高高躍起時,急展雙臂,摹地收回擊鼓。整個表演像龍騰虎躍,風起雷鳴,振奮人心。它顯示出新一代農民擺脫千百年來土地的束縛,反過來要做大地的主人,開發和利用整個黃土高原的氣概。這就是民間舞蹈對“鼓之舞之以盡神”中之“神”字的詮釋。
安塞腰鼓安塞腰鼓

銅鼓文化

銅鼓

銅鼓——顧名思義,通體用青銅澆鑄,狀似圓坐墩,中空無底,鼓腰向內曲縮,鼓邊有四個“耳朵”,可以吊掛起來。據考證,銅鼓由銅釜演變而來,起源約於公元前8~7世紀(春秋時代),由今雲南中部偏西地區的“濮人”首創。雲南萬家縣出土的是世界上最古的銅鼓,滇池以西地區為原始形態銅鼓的真正發祥地。公元前3~1世紀,銅鼓經“滇人”發展成為形制穩定的石塞山型,經“駱越人”使製造工藝得到更充分的發展。敲打銅鼓時鼓手持雙槌,右手敲鼓心,左手敲擊鼓邊,兩手配合敲打。另一人持木桶在鼓後面,將它時近時遠地擺來擺去,使鼓聲更加美妙。這種敲奏法,是當地民族的一大創造。
銅鼓舞銅鼓舞
銅鼓在古代曾有多種用途,它既是樂器、祭器和禮器,又曾是權力和財富的象徵,清代以後,仍用於祈神、祭祀、治病、喪葬、娛樂等活動,並用鼓聲傳遞信息。現在收藏或仍在使用的銅鼓,多是出土文物或傳世古物,件件都是鑄有紋飾、造型精美的藝術品。如鼓面中心有太陽紋,周邊有青蛙、蟾蜍飾物及翔鷺紋,鼓身有羽人舞蹈紋,競渡紋,或通體雲霄紋等。銅鼓上的紋飾,多給人一種撲朔迷離,神奇奧秘之感,吸引著人們對它的內涵進行探索。今日出土的銅鼓與保存在少數民族中的銅鼓,其形制和紋飾各有不同,由此反映了當時當地民族的社會生活、風俗習慣和宗教意識,幫助我們探索銅鼓舞中古文化的遺存。如蛙飾:多是立體造型,四隻勻稱地分鑄在鼓面的邊沿,反映出古代農耕民族對蛙的重視、蛙的圖騰崇拜。壯族至今還有祭青蛙的節日,認為蛙是雷神的女兒,通過它可以祈求雷神給人們帶來風調雨順,農業豐收。又如太陽紋:它與古民族的太陽崇拜有關,著名的廣西寧明花山岩畫上,就畫有許多這一類型的銅鼓與銅鼓舞的場面。畫面上,銅鼓置於江邊,許多人物姿勢相同,向同一方向歡呼雀躍,像是在擊銅鼓起舞,祭祀江神。再如廣西博物館存的世界最大銅鼓:直徑166厘米,重300公斤,鼓面中心是太陽紋銅鼓上的翔鷺紋認為是水鶴和鷺鷥,水鶴能測風雨,鷺鷥善捕魚,以此紋飾寄託漁民出海平安、豐收的心愿。羽人舞蹈紋和競渡紋是當時歌舞娛樂、龍舟競渡的描繪,這些紋飾有助於研究古代風俗和舞蹈文化的源流。

銅鼓舞

銅鼓舞青銅器時代的文化遺存與發展,銅鼓上積澱著古代農耕民族、沿海漁民的文化創造,也可以探尋在今日民間舞蹈中的遺存。主要在壯、苗、彝、瑤、水、布依等民族中流傳,是今日比較偏僻的山區村寨。銅鼓舞的表演形式,主要是以銅鼓為主,還配合蘆笙、大鼓等樂器作為伴奏,一般都在節日中進行。各民族有自己的特定節日和活動方式,舞蹈的跳法與風格各有特色,他們從不同方面繼承了古代銅鼓、銅鼓舞的功能與樂舞習俗,並不斷匯入新的文化創造。

彝族銅鼓舞

流傳於滇桂兩省接壤地區的富寧、那波一帶,以當地村寨“跳宮節”表演最具特色。跳宮節與一位民族英雄有關:很久以前,一位彝族首領在率眾抗敵時,因寡不敵眾,在參戰者幾乎覆滅的關頭,他利用金竹叢隱蔽,用金竹製作成弓箭,奮起反擊,轉敗為勝。為紀念這位英雄,人們通過跳宮節表示對他的敬仰,以增強本民族的團結、和睦,祈求先祖保佑五穀豐登、人畜平安。跳宮節活動的場地中心,要種上金竹,場邊吊起銅鼓,全村寨的人都著節日盛裝參加活動。先舉行一定儀式敬神,“唱銅鼓歌”敘述彝族歷史,扮演當年的“點兵出征”“戰鬥”“凱旋”,在銅鼓聲與葫蘆笙的吹奏中,大家圍著金竹跳舞,還表演狩獵、耕作、紡織為內容的舞蹈。
壯族銅鼓舞與賽銅鼓
廣西紅水河流域的東蘭都安馬山一帶壯族村寨,節日裡素有賽銅鼓與跳銅鼓舞的風習。銅鼓隊多用音色高亢的公鼓(鼓面小)、音色渾厚的母鼓(鼓面大)各兩面組成。春節期間賽銅鼓時,各村銅鼓隊常把銅鼓搬上岸邊山頭,隔河與對岸的隊賽鼓,鼓手們奮力敲擊,都想以洪亮的鼓聲壓倒對方,直至對方息鼓無聲,方算取勝。圍觀助興的民眾,用草笠為擊鼓者扇涼。入夜,人們持火把川流其間,更是熱鬧壯觀。
壯族銅鼓舞,主要是以銅鼓特有的樂音、鼓點的變化,配合一名鼓舞者敲擊大皮鼓起舞的表演,以增添鼓舞的氣氛,適應民眾的審美心理。目前的表演,一般是把四面銅鼓吊掛在村前大榕樹上,由四個青年持竹片敲擊。一面大皮鼓放置場地中心,鼓舞者雙手持鼓槌或正擊、反擊,或轉身、翻身,變換動作邊擊邊舞,舞姿矯健、灑脫,四青年配合舞者的表演擊銅鼓,時輕時重,時緩時急,音調和諧,渾然一體,使鼓舞更加完美。另外,表演中,常有兩人和擊大度鼓者相配合,一人肩扛竹筒,用竹棍敲打,另一人持笠帽為擊鼓者扇涼,三人配合默契,穿插跳躍,繞鼓而鼓,非常別致、風趣。

苗族銅鼓舞

苗族銅鼓舞,多在盛大節日,如“吃牯髒”“苗年”“蘆笙節”活動中表演。銅鼓架設在場地中心,由一名鼓手敲打,另一人持特製木桶置於銅鼓後面,時近時遠相配合,以增強樂音效果。舞者人數不限,經常是越百上千,圍成幾個大圓圈,合著銅鼓的敲擊變化互相呼應,表演以日常勞動生活為內容的舞蹈。苗族銅鼓的敲打方法,一般都有固定的鼓點、讀法及呼 喊聲,由於民眾非常熟悉這些鼓點和讀法所包含的內容,所以鼓聲具有“鼓語”的特點。鼓手執雙槌棒擊鼓鼓點有專門的讀法:“咚”表示右手擊鼓心,“嘎”表示左手擊鼓邊,“的”表示雙槌相擊。例如“翻高豆”,意為“趕斑鳩”,舞蹈表現農民聽說飛來的斑鳩,正在刨出黃豆種啄食,於是騎著馬來到田裡驅趕斑鳩。舞蹈動作有:在地邊趕斑鳩、作抬腿趕、騎著馬趕、拍掌轉身下蹲甩腰趕斑鳩等4個動作。又如“平冷潘拉冬高冬”,苗語意為“迎客舞”,表現主人以舞蹈歡迎客人的到來。據說此鼓點是受山林中啄木鳥“篤篤”啄木聲的啟發而編成的。客人到來時,主人和迎客者在路邊兩旁,拍手歡舞,迎客人進寨。其他還有表現“獲獵歸來”“兒童放鴨”“撈蝦”“捉蟹”,以及“吃牯髒”中表演的祭祀性“刀舞”等,都有不同的鼓點讀法和苗語鼓詞。

布依族銅鼓舞

布依族銅鼓舞常在喪葬儀式中進行,當村中老人去世後,由兩名舞者合著銅鼓、皮鼓的鼓聲緩緩而舞,以此哀悼故去的老人。平常跳銅鼓舞時,還常和“刷把舞”一同表演,並稱之為“銅鼓刷把舞”。舞蹈中銅鼓聲、刷把聲交織鳴響,表演別具一格,增添了濃郁的民族色彩。水族有過“端節”的習俗,水語稱作“借端”,是豐收後的盛大節日,過去在農曆的八九月間,後改為十一月的第一個“亥”日。屆時,各村寨都敲起銅鼓歡度節日,並把活動的場地叫作“端坡”,人們合著銅鼓、皮鼓、蘆笙的樂聲,在場地上盡情高歌歡舞。

佤族鼓文化

佤族木鼓

佤族木鼓,用長約160厘米的紅毛樹或椿樹整段原木製成,其形狀像放倒的一段樹幹。製作時先刨出長約110厘米,寬10厘米的細槽,挖空木心後再製成木鼓。木鼓又有公母之分,母鼓〔必須由女子敲擊〕大、公鼓〔男女皆可敲擊〕小,反映出母系社會婦女為大的遺風。過去,木鼓供放於木鼓房,平時不能隨意敲打,只有重大節日、宗教活動、部落間械鬥、獲獵歸來,以及傳達重要信息時,才敲擊木鼓慶賀或示意某種活動,同時跳相應的木鼓舞。如把木鼓拉到木鼓房前跳“木鼓房舞”;木鼓上架首次敲打新鼓時跳“敲木鼓舞”;獲獵歸來(包括“獵頭”)祭木鼓時合著鼓點跳“迎頭”(人頭或虎、豹、熊頭)“舞砍刀”“供頭”“送頭”(送至村外固定存放處)等各種不同內容與氣氛的舞蹈。這些舞蹈的基本動作區別不大,其特點多從歌詞、曲調、節奏快慢中表現出來。佤族的“獵頭”與舞蹈風習,與高山族多有近似處。兩個民族的獵頭陋俗和相應的舞蹈,雖都早已不復存在,但可作為民族血緣、舞蹈文化源流上的比較研究。

佤族木鼓舞

木鼓——雲貴高原屬亞熱帶、熱帶的濕潤氣候,森林茂密,樹種繁多,取材制鼓方便,因此,當地民族多選優質原木製鼓,此類鼓,人們泛稱“木鼓”,也有“大鼓”“皮鼓”等叫法,各少數民族又有本民族語言的稱謂。木鼓的形制可分為兩類,一種是用整段原木挖製成鼓,如佤族的木鼓,佤語稱作“布絡”。另一種,把整段原木挖空作鼓膛,兩端或一端蒙以牛、羊皮製成木鼓。雙面的木鼓,苗族稱作“略斗”,用楠木挖制;侗族稱作“工”,用“梅雪香”原木挖制;基諾族稱作“塞吐”,用紅毛樹幹挖制;而景頗族的“贈疆”,則用長約3米的巨木挖制;瑤族雙面鼓因用於“猴鼓舞”,而叫作“猴鼓”。單面的桶形大鼓,也叫“大鼓”。壯族的單面大鼓叫作“種勞”,用杉木板拼制鼓膛,蒙以牛皮。各民族的木鼓舞,在木鼓的造型、所用原木與製作方法、所敲擊的鼓點與音色之不同,從而形成木鼓舞的多種風韻。
北京奧運會閉幕式中的擊鼓表演北京奧運會閉幕式中的擊鼓表演
佤族有悠久的歷史,其先民早在西漢時已居住在雲南山區,但由於生產力低下,直到本世紀50年代初,許多地方仍從事刀耕火種式的粗放農業,人們崇信鬼神、萬物有靈的觀念極重,而且尚保存著“獵頭祭谷”等陋俗。他們把木鼓看作是神器,並具有多種的功能,因此,製造木鼓與木鼓舞的活動,是村寨中的重大事件,全村男女老少都要參加。從進山選樹、伐木、拉運下山、村頭制鼓,直至迎鼓送放到木鼓房等,都有嚴格程式和禮儀,並在“魔巴”巫師的主持下進行,人們和著巫師的唱誦唱歌起舞,是最為原始的木鼓舞形式。

苗族鼓文化

苗族木鼓

苗族木鼓長120~200厘米,鼓面直徑40~50厘米,兩端蒙以牛皮,用竹篾箍緊而成。演奏時平置於高約140厘米的鼓樑上,由一人(或兩人)執雙槌分別敲擊鼓面和鼓幫,高低不同、音色各異的皮革、原木之音,交織成和諧神秘的音響。按民間傳說,傳說祖先的靈魂是藏在鼓裡的,奏出各種鼓點能使舞者在鼓聲中和祖先之靈溝通,因此,在祭祀祖先“吃牯髒”的重大活動中,木鼓舞是首先要跳的祭祀性舞蹈。人們在“吃牯髒”活動中,聽唱《開天闢地》《洪水滔天》以及描述遷徙的史詩《跋山涉水》等古歌,跳木鼓舞、銅鼓舞蘆笙舞,接受傳統文化的教育,從而增強本民族的凝聚力。湖南舊縣誌《永綏廳志》描述:“苗俗又有所謂跳鼓髒者,乃合寨之公祀,亦猶民間之清蘸,數年間行之,亥、子兩月,擇日舉行。每戶殺牛一隻,蒸米餅一石。屆期,男女早集,多者千餘,少亦數百……另一人擊竹筒,一木空中,二面蒙生牛皮,一人衣彩服撾之,其餘男子各服伶人五色衣,或披紅氈,以馬尾置烏紗冠首,婦亦盛(裝),另外旋,女內旋,皆舉手頓足,其身搖動,舞袖相聯,左右顧盼,不徐不疾,亦覺可觀。而蘆蘆笙音與歌聲相應,悠揚高下,並堪入耳,渭之跳鼓髒。”這段記載說明本世紀初湘西苗族聚居區仍盛行“吃牯髒”的活動,描繪了人們在木鼓、蘆笙的鼓樂聲中,男女一同歡舞的盛況。這種祈年慶豐活動,與《鹽鐵論》“椎牛擊鼓,戲倡舞像”記述相印證,從古俗的延伸中看到苗族木鼓舞歷史之久遠。

苗族木鼓舞

苗族其族源可追述到遠古的三苗,但一直沒有本民族的文字,因此民間文學、民間文藝、各種民俗活動,成為他們進行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方式。在長期的樂舞活動中,逐漸形成用銅鼓木鼓敲打出的鼓點,蘆笙吹奏出的旋律傳遞信息,使之具有“鼓語”“蘆笙語”的功能,相應的在木鼓舞蘆笙舞中保存有諸多有待發掘的文化遺產。

苗族鼓舞形式

苗族鼓舞形式很多,除木鼓舞外還有“踩鼓舞踩鼓舞”“花鼓舞”“調年鼓舞”“團結鼓舞”等。此類鼓舞用鼓近似中原用木板拼製成鼓膛的大鼓,但表演時仍把鼓橫置鼓架上,敲打方式與木鼓舞相同,舞者圍著鼓表演不同內容的舞蹈。由此類鼓舞又派生出具有較高技藝的表演性舞蹈,如“單人鼓舞”“雙人鼓舞”“猴兒鼓舞”等。近年,湖南湘西苗族地區還出現“四人鼓舞”,鼓為特製,鼓面向四個方向,有鼓架支撐,四名女子執槌圍鼓敲擊起舞,邊舞邊變換位置,表演別具一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