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鼓

迎鼓

迎鼓是山西省清徐縣地域性較強的一種民俗文藝形式,它源於縣城西南十千米的邊山大村一東於村高白村。迎鼓增添了節日氣氛,也表達了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嚮往和追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迎鼓
  • 分類:民俗文藝
  • 地區:山西省清徐縣
地理淵源,歷史淵源,迎鼓隊伍編排,迎鼓的革新,迎鼓的特色,曲目組成,

地理淵源

(高白俗稱蒿泊,是由東高白、中高白、西高白組成), 過去,這兩個村有清源通往交城、文水等地的官道,是 清徐較大的兩個集鎮。特別是東高白村,在清乾隆年間 曾出過武狀元賈廷詔。所以這兩個村鎮自古以來一直是 邊山一帶商貿繁華的中心,它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是農商繁榮的富庶之地。由於當地的經濟富裕,所以每逢 元宵佳節,人們都要自發地組織民間文藝活動鬧紅火, 當地也稱鬧“社火”。“社火”活動除民間的街頭文藝表演形式外,還有當地特有的放架火迎鼓活動。放架火迎鼓活動是由各村的街道組成放架火的社團(當地稱 “截”),社團選有“社首”(俗稱“社頭”)。如東於有廿 四條街,即有廿四截(或廿四社),高白村有十八條街, 就有十八截,每一截的社團要自籌資金、自製架火和組 織“迎鼓隊”鬧新春。
清徐迎鼓表演清徐迎鼓表演

歷史淵源

迎鼓最早人們稱“迎春鼓”,因為正月十五,是冬去 春來的交替時節,所以有迎春之意。“迎”字的本意就 是歡迎,是歡迎大家來觀看架火和迎鼓活動,迎鼓的 “鼓”字在這裡不是指敲打樂器之鼓,而是放架火時被迎 接之鼓。大鼓上面裝飾上各種彩子,就像抬著娶媳婦的 大花轎一樣,行進在“迎鼓”活動的隊伍中。“迎鼓” 二字從字意剖析:“迎”字有歡迎、希望、盼望、祝願 之文化內涵;“鼓”字有鼓起、豐盛飽滿之意,它示意 在物質生活上的富有與精神上的滿足。所以“迎鼓”的 冠名有“迎喜接福”的心愿,有祈求明 年財源滾滾、喜事多多、事業興旺、事事順心的文化內涵。
迎鼓這項民間文藝活動,據傳淵於清朝時期,至今 已近200年的歷史。“迎鼓”的起因和發展是與放架火分不開的,在當地是先有的放架火活動,後創新和發展了 “迎鼓”活動。根據民間傳說,當時民間藝人們感到放架火 有些單調,不夠熱鬧、精彩,便想創新一種文藝形式能 止放架火更火爆,更引人注目,並富有文化的內涵,以 此來烘托放架火活動。他們創新的思路是源自官方欽差 大臣出訪時,攜帶的儀仗隊神勢大又氣派威嚴,但不能 完全仿效,便在此基礎上立意創新了既熱鬧又獨特的 “迎春鼓”這樣一種特殊的形式來慶典節日活動,它既與 官方的儀仗隊相似,又自創了獨特的民間藝術形式“迎 鼓”伴放架火鬧元宵。

迎鼓隊伍編排

迎鼓隊伍龐大,氣勢宏偉,層次繁多是它的特點。 具體編排有儀仗隊、鑼鼓隊、嗩吶吹奏、社火隊、燈籠 隊,還有吹海螺打口哨的隊伍。這樣配製,雖比不上官 方的儀仗隊講究,但就民間的社火隊也夠得上宏偉氣派。 東於、高白村在放架火和迎鼓活動時,組織嚴密, 次序清楚,分工明確,任何人、任何社都不能違背“迎 妓”活動的章程。每年放架火時,總社要組織人員嚴格 按放架火的次序和輪換辦法去執行。“迎鼓隊”每社一 個,也是由社首來組織籌辦製作。“迎鼓”活動開始後, “迎鼓隊”行進到某架“架火”地時,那個社的社首便在 搭制架火的場地迎接迎鼓隊過火場,這樣依次序進行,一直到最後一架“架火”放完為止。
放架火點火人,在當地有個習俗,點架火的人必須 是當地名人知士,有功之人,或者是許了願的人,方能 享有點火殊榮,這種民俗一直延續至今。現點火之人 大部分是當地的知名企業家和上級觀光放架火的各級領 導和知名人士。
迎鼓儀仗隊的編排
最前面是4個撐著4盞大紅燈籠 的執侍隊,撐燈籠是由3塊寬約1寸多,長約7—8尺的竹 板,竹板頂部用釘鉚住並設定鐵鉤,將大紅燈籠挑在上 面。行進時撐燈籠的人將竹板的下部頂在肚上,右手握 緊挑燈的竹板,左手擺動前行,此時竹板隨著人前進的 步伐而有節奏地上下顫動。燈籠執侍隊後面是兩對鳴鑼 開道的鑼侍隊。執鑼是用長約5尺,粗1寸的木桿,木桿 一頭掛一個直徑為1.5尺大的銅鑼,一頭綁一面2尺大的大 紅旗。行進表演時,執鑼人將木桿扛在左肩上,銅鑼在 前,紅旗在後,左手握桿,右手握鑼錘,邊走邊敲鑼。 執侍鑼後面是被迎的“鼓”,鼓是直徑為4一5尺之大鼓。 每面鼓的上面要裝飾亭台樓閣和各樣彩子,樓閣內裝燈, 樓閣的四周彩繪著民間傳說的故事、戲劇故事和詩詞、 謎語。如民間故事“福祿壽”、“三喜圖”、“五子登科” 圖和戲劇故事“三娘教子”、“桃園結義”等圖樣。大鼓 的鼓肚部分要彩繪上獅子滾繡球等吉祥圖案。在鼓肚的 兩邊綁著兩根長約1丈、粗約2.5寸的木製抬桿,由4人抬 一面鼓,在行進中他們邊抬邊敲還戲耍著各種花樣。
迎鼓的表演特色
“迎鼓隊”除“鼓”外還有鑼和多副大鑔小鑔組合而成。 迎鼓隊在行進中表演時鼓樂齊奏,大鑔小鑔隨著鼓點的 節拍演奏。敲鼓手是窩裡的抬鼓者(窩是指鼓前鼓後的 兩個抬鼓人),抬鼓手一邊敲鼓,一邊踩著鼓點表演。迎 鼓隊停下表演時,前面窩裡的抬鼓手要調回頭來一齊敲 鼓。窩裡的兩個鼓手在抬鼓和敲鼓方面的技藝比較高超, 否則表演不出迎鼓的狂歡氣氛。抬鼓手的步伐有時前進, 有時後退,有時前行走三步,後退兩步,有時左行三步, 右退兩步,有時還用剪子股步伐,敲鼓手的演奏和抬鼓 的步伐好與壞,體現著迎鼓隊的技藝和藝術魅力。迎鼓 隊敲得鼓點是傳統的“流水”、“狗相咬”等。“迎鼓 隊”的後面是嗩吶吹奏(俗稱八音會)和“旱船”、“劉 三推車”、“跑竹馬”等民間社火隊。“迎鼓隊”最後面 還有專門的吹海螺、打口哨的隊伍,整個迎鼓隊伍的兩 旁還有燈籠隊表演。“迎鼓隊”這樣的編排在民間鬧社 火活動中是獨特的一種藝術形式,也是山西境內唯一的一種民間文藝活動形式。

迎鼓的革新

迎鼓是最受民眾喜歡的一項大型民間社火活動,當 地民眾稱“迎鼓”這項社火為“狂歡”活動。因為農民 一年四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耕耘著,他們整年沒有 休息的日子,每年的正月里是他們修養身心自娛自樂的 最佳時間。正月十五和過大年,他們吃飽喝足,參加 “迎鼓”和各項民間的社火活動,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喜慶 豐收,盼望來年有個好收成,自娛自樂發泄情感的最佳時機。所以,在整個迎鼓過程中都體現“狂歡” 二字的如抬鼓人,他們身穿專門把羊毛露在外面的翻面 羊皮祆,頭上歪戴氈帽,手裡搖一把雞毛涼扇,緊一步, 慢一步,搖搖晃晃地邊走邊扭邊敲打的表演,逗得觀眾 捧腹大笑。鼓樂隊的人,表演到最高潮時,他們激動地 把大鑔扔向天空,落下接住再拍;敲鼓手雙手舞動鼓錘, 搖頭擺尾一邊抬鼓,一邊瘋狂地擂著大鼓。傳說在民國 時期,有個擔任族長的人,此“官”相當於鬧紅火 的社長(社頭),在他的帶動下,狂歡迎鼓活動持續了三 夜,到了第四天的白天,他還一個人在街頭邊走邊扭地 比劃著名,不少人以為他狂瘋了。
在迎鼓活動中,湧現出不少民間名藝人、名樂器。 多年來在東於、高白一帶至今還流傳著“王禿子的鼓兒, 梁壽的鑔兒”的民謠。王禿子官名王增元,王禿子是他 的小名,是民國時期有名的“鼓王”,他從小愛吹打,練 就了一手敲鼓的好功夫,敲起鼓來,節奏平穩,花樣繁 多,鼓點花稍,在每次的迎鼓活動中,總是排行第一。 梁壽的鑔兒,是一對鴛鴦鑔,在當地很有名氣,民謠言: “梁壽的鑔兒一響,其它的鑔兒放下。”這說明梁壽的鑔 兒音量大,音質好,其它的鑔兒沒有它的特色,也不能 相提並論。這副鑔兒梁壽用了很多年,在“文化大革命” 時期流失。前些年有人見過此鑔,但只剩下單只一個。 這副鴛鴦鑔分離後就再也不出名了。
迎鼓隊的服飾
挑燈籠的4人和鳴鑼開道的4人著衙役服裝,挑燈籠的4人頭戴彩球環型帽,鳴鑼的執侍者頭 戴圓錐型氈帽;抬鼓人翻穿老羊皮大皮祅,頭戴氈帽, 腰系彩帶;樂隊身著古裝武生小打扮服裝,頭包彩布, 腰系彩帶;嗩吶吹奏和社火隊的服飾是民間小打扮的服 裝,它們的服飾較隨意,沒有一定標準,但必須合乎人 物形象的服飾。
迎鼓隊伍文化內涵
迎鼓這項文藝活動是在 晚上進行,所以最前的四個燈籠執侍隊和隊伍兩邊的燈 籠隊,起照亮“迎鼓”隊前行的作用。其意有照亮黑暗, 迎來光明,讓大千世界永遠閃爍著生命的光芒。執侍鑼 隊為“迎鼓”隊鳴鑼開道,有喜迎各方神靈,保佑百姓在明 年的日子裡,萬事如意,事事平安之意。同時,警 示世人,冬已過,春將到,在各位神靈的保佑下,在新 的一年裡,各行各業應勤奮勞作,取得豐收的成果。 “迎鼓”的意義,在前面已講,它有歡迎民眾參與正月十 五鬧元宵活動,更有“迎喜接福”之意。而後面的嗩吶 吹奏,民間社火等活動都是烘托“迎鼓隊”的氣氛。

迎鼓的特色

近幾年來,隨著架火的不斷革新,迎鼓活動也發生了 變化。首先是參加的人員變了,過去參加這項活動的全 是男人們的專利,而“迎鼓”隊里有不少女人參加, 她們不翻穿羊皮祆,而是穿著靚麗的大紅祆,頭上不戴 氈帽,而是盤起了漂亮的髮型,戴著墨鏡,不拿雞毛扇, 而雙手舞動著華麗舞蹈扇。她們的表演少了男子漢的 “狂”,而多了女人的“魂”,這種別開生面的迎鼓活動,更多地顯示黃土高原女人們獨特風彩和藝術魅力。她們 精彩表演,更多地迷住了廣大觀眾的心。
迎鼓在鼓點的演奏內容上也有了變化,最傳統的演 奏鼓點是“狗相咬”,到上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太 原威風鑼鼓的鼓點“流水”也逐漸引進。東於鎮 的“迎鼓隊”演奏的鼓點和隊伍的編排,已不是過去傳 統的編排法,而是由縣文化館副館長、專業音樂輔導老 師韓廣祥和文化站站長王化民(小名三貨)等同志進行 了大膽改革,重新為“迎鼓”譜寫了新的鼓點曲目,隊 伍進行了新的編排,服裝進行了合理設定。
迎鼓經大膽改革後,它集音樂、舞蹈、表演為一體, 以表達民俗民風為主調的綜合性民間鼓舞藝術。
迎鼓在保持傳統藝術特點的基礎上,對原有的樂曲、 段落、隊形布局、道具服裝的選用進行了多次的修改, 多次的嚴格排練,使之更為完善做了大量工作。 “迎鼓”陣容有大、小鼓手50^名,鈸手(大鑔)100名, 鐃手(小鑔〕80名,燈籠手60名以及抬鼓手等共300餘人 組合的迎鼓隊,它陣容宏大,氣勢雄偉。演奏時鼓樂時 而激烈,時而疏緩,抑揚頓挫,此聲此景摧人奮進。燈 籠隊伍的優雅表演和隊形的巧妙變化使觀者陶醉,抬鼓 者奇特而幽默的舞蹈表演,逗得人們狂笑不已。

曲目組成

新作的迎鼓鼓點曲目由“春鼓”、“跪拜”、“狂歡” 三個樂章組成。“春鼓”段表現四季春為首,鼓錘奏響 開春鼓。冬去春來百業忙,農民開春種田忙之寓意;“跪拜”段,表現百姓在一年中辛勤勞作,戰勝天災、人 禍,祈求蒼天保佑,度過各種災難,平安吉祥地生活; “狂歡”段,表現百姓一年辛勞喜獲豐收,載歌載舞歡樂 之情。這樣的改創使“迎鼓”有開頭,有結尾,有髙潮, 比過去的“迎鼓”更豐富,更生動,更富有感染力和表 現力,是對傳統民間文藝革新的一次很好的嘗試。但較 傳統的迎鼓從格調、編排、文化內涵和具體放架火迎鼓 表演活動較有差異。傳統的迎鼓重於行進中表演,而改 革後的迎鼓適應於廣場表演,因為鑼鼓隊是較大型的組 合鼓樂隊,不宜行進表演,再者迎鼓失去原生態的東西, 壽命還會長嗎?所以還有待於在不失原意的基礎上加以 不斷探索,更能適應民俗的街頭表演活動。
迎鼓這項民間文藝,雖對外傳播不大,但影響很廣, 如僅有臨近村莊的水屯營等村有模仿。
近幾年來,東於鎮的“迎鼓”曾多次參加縣舉辦的正 月十五鬧元宵文藝匯演活動,受到了省、市、縣各級領 導和文藝部門的專業藝術人士及廣大觀眾的好評。並在 清徐縣2005年度正月十五文藝大匯演中獲得一等獎,在 2006年縣文藝調演中獲金獎。它是清徐縣獨具地方特色的民間文藝之花,富有本地區的風土人情、淳樸的文化特色和民間習俗,是一種有歷史傳承價值的民間文藝節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