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雜文百部2:張心陽集

中國雜文百部2:張心陽集

《中國雜文百部(當代部分)2:張心陽集》從浩如煙海的名家名作中,精心收錄了多篇中國現代名家的精美散文。讓讀者在品讀名家的生花妙筆時,進而感受他們如詩的人生、如水的情感、如光的思想……閱讀《中國雜文百部(當代部分)2:張心陽集》,幫助讀者更好地讀懂一部作品、一位作家,甚至一個時代!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雜文百部2:張心陽集
  •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頁數:164頁
  • 開本:16
  • 品牌: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作者:張心陽 劉成信
  • 出版日期:2013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53411442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中國雜文百部(當代部分)2:張心陽集》由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版

作者簡介

張心陽,安徽桐城人,《解放軍報》高級編輯,大校軍銜,北京雜文學會副秘書長。1979年參加南疆作戰,榮立三次三等功,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從事雜文創作,作品主要刊發於《人民日報》、《北京日報》、《隨筆》、《雜文月刊》、《同舟共進》等報刊。著有《帶毒的親吻》、《站著說話也腰痛》等多部雜文、隨筆專著。文章入選《中國當代文化書系》、《中國當代雜文經典》、《中華百年雜文精華》、《中國當代雜文二百家》等文集,並作為範文收錄於多種中學生課外輔導讀本,數十篇文章獲“全國報紙副刊作品獎”等全國性獎項。二十一世紀以來對蘇聯問題有特別的關注,以此為題材的雜文、隨筆曾在中國文壇引起關注。

圖書目錄

美國人的英雄觀
是海燕,也是烏鴉
誰先得知列寧去世的訊息
英雄是怎樣打造的
典型之用
偉大的度數
誰給火星車命名
人們該怎樣說話
“下崗喉舌”很愛錢
流浪漢英雄與五千元獎金
監督要領指標乎?
總統來了怎么辦
政府屬於“服務業”
從傻瓜到愷撒
政治公式:2+2≠4
帶毒的親吻
俄羅斯人懷了一下舊
我們敢不敢站在孔子肩膀上
讀克爾愷郭爾哲學寓言
被“嘲笑”的馬克思
按規律辦事需要多少個膽
宋高宗的“退休生活”
解放誰的思想
“小說家”勃列日涅夫
前蘇聯的“段子”
“美國特色社會主義”
愛國主義不是治政乏術者的救命稻草
朱元璋這樣對待官民衝突
古巴無人上訪
領導人有沒有“不高興地說”
“百年不遇”的背後缺的是“百年大計”
北京太偏遠
警惕以“左”謀私(二題)
缺乏秩序的社會人人都是弱勢群體
個人掛像越多政權越危險

序言


人類的文學藝術,源遠流長,豐富多彩。隨著社會的推進、發展,其分門別類日益精細——從最初的歌曲、舞蹈、神話、故事等逐步演繹出詩、散文、小說、戲曲。直到上個世紀初,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融合,又有了電影、電視劇等。
有一種文學藝術雖然在中國問世兩千餘年,由於後人未給予“名分”,以致到二十世紀初,才從文學藝術譜系中分野出來,這就是古老而年輕的雜文。
人類和自然界大體都遵循適者生存的法則萌芽、生長與消弭。兩千多年來,雜文本應與小說、詩、散文、戲劇、音樂、電影等姊妹藝術一道,繁花似錦、根深葉茂。然而,它沒有像先賢們渴望的那樣,而是纖弱,時生時滅,時有時無,同其他汗牛充棟的文學藝術作品相去甚遠。

時序到1915年,中華文學藝術寶庫迎來新曙光,一個精靈出現了——雜文在多災多難的中華大地,被一些先知先覺的知識分子接受了!
雜文這個新成員一俟來到華夏,其特性便與眾不同——首先是符合社會發展規律,它主張順應歷史潮流。它不重複生活,不還原歷史,不演繹過去,而最突出展示將來,預期社會走勢,判斷人間是非。
雜文一俟來到華夏,便告之,它嚮往和平、民主、科學、自由、平等、人道、富裕及真善美;雜文憎惡專制、昏聵、愚昧、野蠻、特權、貪婪、奴性、虛偽及假惡醜。雜文與其他文學藝術既相通又有自己的特性。
雜文一俟來到華夏,就融於文學大家族,與各種文學藝術形成天然的血肉聯繫。它不像小說刻畫人物,而是粗線條勾勒人與事;它不像詩、散文等那樣纖細、抒情,而是明白如話,開誠布公。但雜文能夠調動各種姊妹藝術如寓言、故事、說唱、戲曲、元雜劇等“為我所用”。
雜文一俟來到華夏,它就友好地“拿來”社會科學乃至自然科學的多種文化元素。它不是政治學,但只有不迷失政治選擇,才能解析身邊社會的變數;雜文不是社會學,但只有掌握瞬.息萬變的時代脈搏,才能適應人間叢林法則;雜文不是歷史學,但人總應撥開歷史霧障,略知歷史長河的走向;雜文不是生理學不是心理學,但它能解剖人性、解讀人生、理順人際關係;雜文不是方法論,但它無處不閃爍思想方法光芒;雜文不是文藝學,但它評價文藝現象既深刻又形象;雜文不是美學,但每篇優秀雜文無不抨擊假惡醜,無不嚮往美、讚揚美……
理解雜文、認識雜文,才能與雜文為友,才懂得雜文的大愛。雜文真的是半部百科全書。

雜文打撈歷史風塵,知恥近於勇。雜文對於文化批判,社會批判,歷史批判,人性批判,世世代代惹來不知多少是非。
嫉妒雜文、討厭雜文者,甚至欲將雜文從百花園中斬草除根,所以,雜文往往難以長成大樹,多少代都不能像其他文學藝術那般枝繁葉茂。有人說雜文偏激,有人說雜文片面,有人說雜文招惹是非,更有人對雜文產生各種各樣的誤解。以致於把雜文稱之為烏鴉,恨不得把一切不祥之物都推到雜文身上。
雜文,曾為作者“惹”下多少禍根,有人曾因雜文葬送自己的大好前途,多少代雜文人曾為自己帶來難以洗清的污穢。
然而,實踐證明,雜文只能為民眾造福,世世代代多少志士仁人,曾為雜文洗刷了一切不實之詞,它為人們啟蒙越來越受人們歡迎。

本書作者總計三百八十位,分當代、現代、歷代。
我們試圖把1915年《新青年》“隨想錄”誕生前的雜文劃為歷代,1915年到1949年劃為現代,從1949年到當今劃為當代。
1915年“隨想錄”之前稱之為雜文,主要是根據作品性質、特點,而不是按劉勰在《文心雕龍》所談的“雜文”。
當代作家選五十位,每人一部雜文,五十篇左右。另有合集十部,每部二十幾位作家,共二百多位作家,四百多篇作品;現代作家二十位,每位五十篇雜文,七萬多字,另有四十多位雜文作家,十部合集;最後選七十多位歷代雜文作家,均為合集,每篇作品都有註解、題解、古文今譯。
當代五十位雜文作家大體是根據五點遴選的。
一、雜文創作時間超過二十年;二、曾創作有影響的雜文作品在三十篇以上;三、曾創作經典性雜文作品;四、作品強調思想傾向的同時,藝術性也不為之忽視;五、曾在國內組織帶領作家創作雜文卓有成就者。
二十多年來,我曾在助手們協助下選編各種版本雜文集五十餘部,選編如此大型雜文叢書,對我是一種嘗試,深知其難度。這部《中國雜文》(百部)整整花費我四年時間。雜文作品浩如煙海,讀數百冊雜文集、數百萬篇雜文作品,難免掛一漏萬,特別是這部大型叢書在國內尚無參照系,錯訛在所難免,恭請諸位指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