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雜技

中國雜技

中國雜技是歷史悠久的傳統表演藝術之一。大約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萌芽。秦統一中國後,吸收各國角牴的優點,形成了一種娛樂性的雜技節目——角牴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雜技
  • 地位:傳統表演藝術之一
  • 萌芽時代:新石器時代
  • 特點:吸收各國角牴的優點
簡介,歷史,藝術特色,詞語解釋,歷史發展,歷史概況,雜技之鄉,吳橋雜技,雜技歷史,比賽成果,意義,

簡介

雜技,是包括各種體能和技巧的表演藝術,《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稱它是"一種有悠久歷史的專門藝術,包括跳、身體技巧和平衡動作,較晚時又使用長桿,獨輪腳踏車、球、桶、繃床及吊架等器械"

歷史

中國雜技是歷史悠久的傳統表演藝術之一
中國雜技大約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萌芽。秦統一中國後,吸收各國角牴的優點,形成了一種娛樂性的雜技節目——角牴戲。漢代,角牴戲的內容更充實,品種更豐富,技藝更高超。到東漢時,則形成了一種以雜技藝術為中心,匯集各種表演藝術於一堂的新品種——“百戲”體系。
中國雜技
南北朝時期,各族藝術交流頻繁,使這一時期的雜技呈現出兼收並蓄,多姿多彩的特點,不僅民間基礎豐厚,而且各朝宮廷表演也異彩紛呈。
唐代時,一些節目得到了驚人的發展,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高超技藝。其中“載竿”之藝極高,馬術節目也有很大發展,馴獸也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自宋代起,雜技藝術開始從宮廷走向民間,創造了名目繁多的新節目。瓦舍、勾欄的興起使藝人有了易合易散的賣藝場所,此外,宋代還有了專業的雜技班和培養新人的“科班”。
宋代以後,雜技的社會地位江河日下。元朝建立後,雜技淪落為走江湖、耍把戲的江湖藝術。清代藝人則多以家庭親屬為基礎“撂地”演出,或靠趕會流動演出,以維持生計。至近年代,雜技更被貶為不登大雅之堂的“下九流”。
解放後,雜技藝術獲得新生。雜技藝術從簡單的技巧表演發展到有樂隊、舞蹈、燈光等配合的綜合藝術表演。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當代中國雜技已經成為深受全世界人民喜愛的藝術奇葩。

藝術特色

中國雜技的藝術特色,大致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是特別重視腰腿頂功的訓練。中國雜技藝人,即使是表演古彩戲法的演員也都要有紮實的武功基礎。
第二是險中求穩、動中求靜,顯示了冷靜、巧妙、準確的技巧和千錘百鍊的硬功夫。如“走鋼絲”中種種驚險的表演,都要求“穩”。
第三是平中求奇,以出神入化的巧妙手法,從無到有,顯示人類的創造力量。
第四個藝術特色是輕重並舉,通靈入化,軟硬功夫相輔相成。最能表現這一藝術特色的是“蹬技”節目。
第五是超人的力量與輕捷靈巧的跟鬥技藝相結合。例如,在當代的《千斤擔》節目中,一位老演員手舉腳蹬同時舉起四付石擔和七、八個演員,負重達千斤以上,表現了超人的力量。
第六是大量採用生活用具和勞動工具為道具,富有生活氣息,顯示了中國雜技與勞動生活的緊密關係。
第七是古樸的工藝美術與形體技巧的結合。例如,“耍罈子”、“轉碟”等表演把中國的瓷繪藝術與雜技交融在一起。
第八是中國雜技有著極大的適應性,表演形式、表演場所均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
第九是中國雜技有著嚴密的師承傳統,又與姐妹藝術關係密切。中國雜技的每一種技藝都是代代相傳,但同時它又從戲曲、舞蹈、武術中吸收了大量的營養。
這些藝術特色構成了中國雜技的獨特魅力。

詞語解釋

廣義的雜技是各種超常技藝的統稱,古代又稱為“雜伎”、“雜技樂”。在原始藝術綜合發展的階段,它與樂舞不分,成為當時文化的主導。

歷史發展

在漢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的百戲、唐代(公元618~907年)的宮廷中,它與樂舞一樣,大展華彩、輝煌鼎盛。
宋元(公元10~14世紀)以後,隨著古典舞受輕視,雜技也淪落江湖,被視為下九流。但一些前朝絕招妙活,依然代代相承,而且精益求精。中國雜技藝術在清末民初,流傳海外,飲譽歐美。
秦代(公元前221~公元前207年)把民間流傳的角牴戲引入宮廷。漢代更將角牴戲發展為包括多種樂舞雜技節目的角牴百戲,其中弄劍、跳丸、倒立、走索、舞巨獸、耍大雀、馬上技藝、車上緣桿、頂竿、人獸相鬥、五案、七盤、魚龍漫延、戲獅等節目,盛極一時。
根據記載,漢武帝(公元前140~公元前86年在位)為了顯示國家的富庶廣大,在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的春天,舉行了盛大的宴會和賞賜典禮。在宴會進行中,演出了空前盛大的雜技樂舞節目。節目中有各種百戲技藝,還有外國雜技藝術家獻技。安息(古代波斯)國王的使者帶來了黎軒(今埃及亞歷山大港)的幻術表演家,表演了吞刀、吐火、屠人、截馬的魔術節目。這些技藝奇巧、場面盛大的演出,使四方來客對漢帝國的廣大和富強深為讚嘆,達到了漢武帝誇示帝國昌盛富庶,吸引西域諸國結好漢室,共同對付強敵匈奴的外交目的。異域奇技使漢代雜技藝術更加豐富發展。自此皇室每年都要舉行此項活動,這種年年增添內容的雜技會演大會,持續演出達64年之久,直到漢元帝初元五年(公元前43年)才停止。

歷史概況

唐代雜技在宮廷與民間並盛。皇室貴戚不僅在宴樂中欣賞雜技,而且在達官貴人的出行儀仗隊中,也常有行進中的雜技表演,如敦煌壁畫中的《宋國夫人出行圖》就是一例。唐代雜技不如漢代時那樣盛大,而且淘汰了角牴百戲中的一些節目,但保存下來的節目卻得到了驚人的發展,較之漢代有了新的特色,出現了許多前所未有的高超技藝。唐代的《明皇雜錄》中記載了一位宮廷歌舞伎王大娘表演的百尺頂竿,上面竟裝著一座木山,仿照仙山“瀛洲”、“方丈”形象,山上還有小孩手持紅色符節合樂歌舞。
宋代(公元960~1278年)雜技從宮廷轉移到民間,從演出形式到節目內容都發生了深刻變化。程朱理學的興起,封建倫理的充斥,使來自民間、富有生活氣息的雜技藝術受到排斥。除了諸軍百戲等帶有訓練性的節目,在皇室慶典表演之外,大多節目都淪為都會瓦子場所和鄉鎮流浪藝人的謀生方式。這種變化使一些排場豪華的大型節目消失,而多種多樣的小型節目,一家一戶或一個人表演的節目發展起來。彩戲法中的系列節目“劍、丹、丸、豆”等手彩技藝,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以腰腿頂功為主要特徵的特技異技,也出現了不少絕活。明清時代(公元1368~1911年),雜技淪落江湖的情況未變,個人表演、父子師徒相傳的雜技更為發展,形成了小型多樣系列化表演,保持了許多古老技藝。一些特技在元明戲曲形成之際,被吸收入一些劇種,如蒲劇《掛畫》中的“椅技”,川劇中的“變臉”、“吐火”等。
特色、超常、神奇和險難異能是雜技藝術共同的審美特徵。
中國雜技演員在國際比賽中屢次獲獎,中國成為舉世公認的“第一雜技大國”。

雜技之鄉

中國的雜技藝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珍貴的優秀文化遺產。中國的雜技之鄉有多個,像山東的聊城、江蘇的鹽城、河南的周口、濮陽、湖北的天門、安徽的廣德、天津的武清、河北的滄州吳橋肅寧霸州等。但是,就歷史悠久、民眾基礎雄厚和在海內外的影響而言,最著名的要數滄州吳橋了。據滄州吳橋縣志記載,在滄州吳橋,每逢佳節“掌燈三日,放煙火,演雜技,士女喧闐,官不禁夜”。

吳橋雜技

河北省吳橋縣一向有“雜技之鄉”的稱譽。吳橋縣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世界雜技第一縣候選世界紀錄,創下新的世界之最。當地人們把雜技叫作“耍玩意兒”,民間流傳有:“上至九十九,下至才會走,吳橋耍玩意兒,人人有一手。”可見,雜技在吳橋縣是十分廣泛和普及的。 吳橋的雜技藝術有很久遠的歷史,1958年,滄州吳橋縣小馬廠村出土的距今約1500年前南北朝東魏時期的古墓壁畫上,就描繪著倒立、肚頂、轉碟、馬術等雜技表演形象。但是,滄州吳橋雜技在全國享有盛譽則在元朝以後。在這之前,河南的雜技比較有影響,元朝建立後,首都由河南開封遷至北京,河北滄州吳橋雜技開始繁榮起來,影響越來越大,延續至今,已成為國內外公認的著名“雜技之鄉”。在吳橋縣境內,無論是村莊農舍,還是田間地頭,或是街頭院落,到處可以看到演練雜技的動人場面。勞動工具或生活用具,都可以當作演練雜技的道具。有些雜技世家,從一兩歲起就訓練小孩子的雜技功底。全縣有幾十個專業的或業餘的雜技團,演員1000多人。平時有一兩手雜技本領的人不計其數。 多年來,這個馳名中外的雜技馬戲之鄉,培養出了一大批技藝精湛的專業演員。北京、瀋陽、天津、哈爾濱、重慶、昆明、太原、廣州、西安、武漢等全國50多個雜技馬戲藝術團體中,有許多演員來自吳橋。其中,有不少人已成為在國內外享有盛名的雜技表演藝術家。如中國雜技協會副主席、被譽為“雜技藝術之花”的武漢雜技團團長夏菊花,她的家鄉就是吳橋。中國人民解放軍瀋陽軍區雜技團的王喜福,他主演的“空中吊子”、“晃板”、“椅子頂”等節目,得到國內外觀眾的好評,並錄製成影片播放。著名雜技表演藝術家邊雲明,1956年隨中國雜技藝術團到印度、印度尼西亞、緬甸訪問演出時,他主演的“蹦床飛人”、“槓桿定車”等,為祖國贏得了榮譽。1981年,河北省雜技團到墨西哥等4國演出,主要演員大多數來自吳橋。他們的精彩表演受到國外朋友的讚揚。  擴大一點說,和吳橋毗鄰的天津、唐山、聊城等地,都可以稱之為雜技之區。聊城雜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的曹植。這位建安才子善於“跳丸擊劍”,並酷愛“鬥雞”、“跑馬”。從那時起,聊城的雜技傳統一直延續下來。新中國建立後,以聊城藝人為主建立的雜技團就有貴州雜技團、雲南雜技團、山西長治雜技團和山東雜技團、德州地區雜技團等。

雜技歷史

省級雜技之鄉
在河南歷史上,不僅產生過中國最早的雜技表演藝術家,而且舉行過中國最大的“百戲”匯演。《列子》一書記載:“宋有蘭子,以技於宋元君,召見,以雙技長倍其身屬其徑並趨;並馳弄七劍,選而躍之”,這是見之於記載的河南省最早出現的雜技女演員。隋大業六年,又出現了我國最大的“百戲”匯演,不僅有18000人的樂隊,3萬餘人的表演隊伍,而且還有綿亘八里、周圍2500丈的巨大戲場。據《隋書》記述,這次在洛陽端門外舉行的“總追四方散樂”的演出活動,“從昏達旦”,“終月而罷”,其營費鉅億萬”,民眾“三百里皆來觀”,達到了歷史上“百戲”活動的頂峰。北宋以後,雜技大量流入中原民間,其普及程度是其它省、區所難以比擬的。例如,太康縣馬廠鄉的“王老家雜技村”,僅百戶村民即有8個雜技團。寶豐縣趙莊鄉的“周營魔術村”,僅千戶人家即有33個魔術團,從藝人員達百餘名;新野縣僅施庵、沙堰、范集三個鄉,即有玩猴專業戶1200餘人;淮陽太昊陵古廟會上,從農曆二月到三月三,上會演出的雜技團常多達二三十個,“人祖爺”的“節”竟成了自發的“雜技節”。
市級雜技之鄉
2004年10月21日,中國文聯將“中國雜技之鄉”的榮譽授予了河南周口市和吳橋縣,使周口成為全國唯一的市級“中國雜技之鄉”。  周口的雜技歷史悠久,是我國雜技藝術重要發祥地之一。據史志記載,早在春秋時期,周口就有眾多民間藝人以雜耍技藝謀生。雖經時代變遷,但雜技藝術在周口大地歷久不衰,每年一度的淮陽縣太昊陵古廟會就是雜技大展演的舞台。濃厚的雜技藝術氛圍,催生了眾多的雜技戶、雜技村、雜技鄉。據不完全統計,在全市範圍內,目前有專業雜技團體100多個,業餘雜技團體201個,從業人員近15000人。從市、縣到鄉、村,從基礎培訓到高精尖競技,各類雜技團、魔術團、馴獸表演團、飛車表演團等猶如朵朵鮮花,開遍周口大地。
村級雜技之鄉
2001年10月25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國雜技藝術家協會成立20周年大會上,河北省肅寧縣窩北鎮大王莊村和河南濮陽市東北莊村被首次命名為首批村級“中國雜技之鄉”。
大王莊村現有3080人,從事雜技的就達1600人,占全村人口的1/2多。當地的雜技班、團有15個。說起大王莊人玩雜技的歷史,就不能不說到我國著名的雜技藝人、人稱“畫眉張”的張增財。張增財生於1890年,卒於1964年,他以口技著稱,尤其擅長模仿畫眉鳥的叫聲,故藝名叫“畫眉張”。
濮陽素來被稱為河南的“雜技之鄉”,濮陽的東北莊和河北的吳橋自古就有“雜技南北兩故里”之說。濮陽雜技藝術源遠流長,在民間有著廣泛的民眾基礎。東北莊村人酷愛雜技,上至70多歲的老人,下到3歲的頑童,幾乎人人都會耍上幾個把式。新中國成立50多年來,該村為國內外輸送雜技人才400多人,演出足跡遍布全國27個省市及朝鮮、日本、德國等20多個國家。據當地有關部門統計,在國內外雜技團中,擔任過團長的東北莊村籍人就有37人,在近10年的國內和國際大賽中捧回獎盃達30多個,為國家爭得了榮譽中國的雜技藝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珍貴的優秀文化遺產。

比賽成果

中國雜技從1956年開始參加國際比賽就不斷獲得優異成績。孫泰的“口技”,金業勤兄妹的“車技”,夏菊花的“頂碗”,喬平海等的“轉碟”以及戰士雜技團的“板凳遊戲”、“爬竿”等分別在華沙國際雜技比賽和世界青年聯歡節文藝比賽中獲得金質獎章。而獲得銀獎、銅獎和其他榮譽的節目更多。
自1981年12月第一次參加法國巴黎第五屆世界“明日”雜技馬戲比賽,中國雜技就一鳴驚人,獲得金獎中的首獎“法蘭西共和國總統獎”。在其後的數屆比賽中,中國雜技演員又連續獲得了這項金獎。從1981年第八屆至1987年十二屆摩納哥蒙特卡洛國際馬戲雜技大獎賽,中國雜技共有三個節目獲最高獎“金小丑獎”。
1985年,中國首次進入英國主辦的第十屆世界雜技錦標賽場,初露鋒芒就奪得了四項冠軍。1986年底的第十一屆世界雜技錦標賽上,中國雜技演員獲得了全部25塊金牌中的22塊,同時奪得了最高獎“黑湖塔”杯和團體冠軍獎盃。獨樹一幟的中國雜技藝術,展示了東方文化的輝煌和神韻,使中國成為世界第一雜技大國。九十年代,中國雜技依然保持著領先的地位,1990年1月24日至31日第十三屆世界“明日”雜技馬戲節和第四屆“未來雜技節”上,中國福建的方圓、何瑛表演的《單拐倒立》和內蒙古的旭仁花、塔娜、珊丹、托亞表演的《四人高車踢碗》,雙雙奪得金獎。最為世人轟動的是中國廣州軍區戰士雜技團六歲的小演員小米粒表演的《柔術轉毯》,奪得了兩個雜技節的最高獎“法蘭西共和國總統金獎”。
中國雜技
1993年在摩納哥第十七屆蒙特卡洛世界雜技比賽中,中國雜技演員又獲得多項獎勵,特別是傳統節目《雙頂碗》更獲得了比賽的最高獎——“金小丑獎”。

意義

中國雜技的意義是多方面的,其中根本兩點:一是中國雜技藝術具有的悠久傳統和豐厚的歷史積累,為其提供了創新的基礎;二是中國雜技有它鮮明而獨特的藝術風格,使其卓立於世界雜技之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