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吉林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圖書)

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吉林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2010年9月1日吉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
  • 作者:梅憲賓
  • 出版社:吉林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9月1日
  • ISBN:9787560163079
  • 開本:16開
  • 定價:20.00元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主要介紹了近現代時期中國人民反對外國侵略的鬥爭,探索國家出路,中國革命的新道路,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建立新中國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探索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改革開放與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等內容。

圖書目錄

上編 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前夜綜述 風雲變幻的八十年
一、鴉片戰爭前的中國與世界
二、西方列強入侵與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
三、近代中國的主要矛盾和歷史任務
第一章 反對外國侵略的鬥爭
第一節 資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
一、軍事侵略
二、政治控制
三、經濟掠奪
四、文化奴役
第二節 御外國武裝侵略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
一、反抗外來侵略的鬥爭歷程
二、粉碎瓜分中國的圖謀
第三節 反侵略戰爭的失敗與民族意識的覺醒
一、反侵略戰爭的失敗及其原因
二、民族意識的覺醒
第二章 對國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一節 農民民眾鬥爭風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國
二、農民鬥爭的意義和局限
第二節 洋務運動
一、洋務事業的興辦
二、洋務運動的歷史作用及其失敗
第三節 維新運動的興起和夭折
一、中國早期維新思想
二、戊戌變法
三、戊戌維新運動的意義和教訓
第三章 辛亥革命與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
第一節 舉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幟
一、辛亥革命爆發的歷史條件
二、資產階級革命派的活動
三、三民主義學說和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
四、革命與改良的論戰
第二節 辛亥革命和建立民國
一、封建帝制的覆滅
二、中華民國的建立
第三節 辛亥革命的失敗
一、封建軍閥專制統治的形成
二、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終結
中編 從五四運動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綜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1919-1949)
一、中國所處的時代和國際環境
二、“三座大山”的重壓
三、兩個中國之命運
第四章 開天闢地的大事變
第一節 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
一、新文化運動與思想解放的潮流
二、十月革命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三、五四運動: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傳播與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一、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思想運動
二、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
三、中國共產黨的創建及其歷史特點
第三節 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一、制定革命綱領,發動工農運動
二、實行國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第五章 中國革命的新道路
第一節 對革命新道路的艱苦探索
一、國民黨在全國統治的建立
二、土地革命戰爭的興起
三、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第二節 中國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進
一、土地革命戰爭的發展及其挫折
二、中國革命的歷史性轉折
三、總結歷史經驗,迎接全國性的抗日戰爭
第三節 中間黨派及其尋求中國出路的建國方案
一、第三黨的主張與活動
二、人權派的主張與活動
三、鄉村建設派的主張與活動
四、平民教育派的主張與活動
第六章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
第一節 日本發動滅亡中國的侵略戰爭
一、日本滅亡中國的計畫及其實施
二、殘暴的殖民統治和中華民族的深重災難
第二節 從局部抗戰到全國性抗戰
一、中國共產黨舉起武裝抗日的旗幟
二、局部抗戰與救亡運動
三、停止內戰、一致對外
四、全國性抗戰的開始
第三節 國民黨正面戰場
一、戰略防禦階段的正面戰場
二、戰略相持階段的正面戰場
第四節 中國共產黨成為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
一、全面抗戰的路線和持久戰的方針
二、敵後戰場的開闢與游擊戰爭的發展
三、堅持抗戰、團結、進步的方針
四、抗日民主根據地的建設
五、大後方的抗日民主運動和進步文化工作
六、中國共產黨的自身建設
第五節 抗日戰爭的勝利及其意義
一、抗日戰爭的勝利
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地位
第七章 為新中國而奮鬥
第一節 從爭取和平民主到進行自衛戰爭
一、中國共產黨爭取和平民主的鬥爭
二、全面內戰爆發
第二節 國民黨政府處於全民的包圍中
一、全國解放戰爭的勝利發展
二、土地改革與農民的廣泛發動
三、第二條戰線的形成
第三節 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的合作
一、各民主黨派的歷史發展
二、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的團結合作
三、第三條道路的幻滅
第四節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勝利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
一、南京國民黨政權的覆滅
二、人民政協與《共同綱領》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偉大意義
四、中國革命勝利的原因和基本經驗
下編 從新中國成立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綜述 輝煌的六十年
一、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世界形勢和國際格局
二、從社會主義改造到社會主義改革
三、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歷史性成就
第八章 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中國的確立
第一節 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
一、新民主主義社會的建立及其過渡性
二、開始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
第二節 社會主義道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
一、工業化的任務和發展道路
二、過渡時期總路線反映了歷史的必然性
第三節 有中國特點的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道路
一、社會主義工業化與社會主義改造同時並舉
二、農業合作化運動的發展
三、對資本主義工商業贖買政策的實施
四、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中國的全面確立
第九章 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
第一節 社會主義建設的初步探索
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開端
二、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際的“第二次結合”
三、《論十大關係》
四、中共八大路線的制定
五、《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第二節 探索中的嚴重曲折
一、“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二、廬山會議與糾“左”進程的中斷
三、“文化大革命”
第三節 建設的成就探索的成果
一、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的基本建立
二、文化、醫療、科技事業的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國際地位的提高與國際環境的改善
四、探索中形成的建設社會主義的若干重要原則
第十章 改革開放與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第一節 偉大歷史轉折的實現和改革開放的起步
一、解放思想,衝破“兩個凡是”的禁錮
二、科學評價毛澤東及毛澤東思想
三、改革開放的起步
第二節 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展開
一、中共十二大制定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綱領
二、改革開放的全面展開
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提出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繼續推進
第三節 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發展的新階段
一、改革開放新階段的開啟
二、改革開放步伐加快和各項事業的全面展開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跨世紀發展
第四節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綱領的提出及實施
二、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
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四、繼續推進社會全面進步
五、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
第五節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就與經驗
一、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根本原因與經驗
二、中共十七大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概括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