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銀幣賞玩3

中國近代銀幣賞玩3

《中國近代銀幣賞玩3》主要內容:中國銀幣的歷史,上下數千年,歷史上鑄幣問題錯綜繁多,流通情況也千差萬異,同一種銀幣重量、成色、尺寸也有差別,其種類、版別極為紛雜。中國的銀元種類在短短的100多年歷史中達600多種。“亂世儲黃金,盛世行收藏。”由於銀幣具有不同的歷史背景,富含歷史文化內涵,多有紀念意義,更是硬通貨,任何時候都具有一般等價物的性質,故而被收藏界視為珍品。現在,銀幣是中國貨幣收藏的重要幣種之一。希望《中國近代銀幣賞玩3》能夠為喜好收藏銀幣的朋友們帶來種官感的認識。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近代銀幣賞玩3
  • 出版社:湖南美術出版社
  • 頁數:150頁
  • 開本:16
  • 品牌:湖南美術出版社
  • 作者:李強
  • 出版日期:2009年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35631118, 9787535631114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中國近代銀幣賞玩3》由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中國歷史源遠流長,縱觀其多元化文明的開始,銀幣的發展成就了貨幣歷史文明的進程。
貨幣是商品交換的產物。在原始社會末期最早出現的是實物貨幣,春秋戰國時期,隨著商品經濟發展,金屬鑄幣奠定了統治地位。戰國時期已確立布幣、刀貨、蟻鼻錢、環錢四大貨幣體系。隨著人口的大量增加,農業、手工業的發展,商業更加興盛,官府商業和私人商業都得到了發展。《周易》記載“日中作市……交易而遐,各得其所”、“商人通賈,倍道兼行,夜以續日,於里而不遠”(《管子·禁藏》)成為當時商業的盛況。《史記·平準書》記載:“農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龜貝金錢刀布之幣興焉……虞夏之間,金為三品;或黃,或白,或赤,或錢,或布,或刀,或龜貝。”可見,在氏族社會時期就已經有金、銀、銅質貨幣流通。
據《史記·越世家》載,楚國有“三錢”、“三金”之幣。所謂“三金”就是指銅質、銀質和金質的貨幣。銀質的貨幣還沒有發現實物,金質的貨幣就是郢爰。先秦時期的經濟發展有了很大的提高,諸侯國各自為政,鑄行貨幣。(雲夢竹簡《金布律》記載)

作者簡介

李強,男,漢族,1952年出生於長沙,致公黨員,副教授。香港東方文化藝術中心書院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國際中華收藏學會常務理事。
1979年進入收藏領域,收藏類別繁雜,郵票、錢幣、字畫、瓷器、銅器、竹木雕刻、雜件等等均有涉獵。
主要研究:科舉教育、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史、文物歷史學等等,參加多個湖南省級課題研究。

序言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縱觀其多元化文明的開始,銀幣的發展成就了貨幣歷史文明的進程。
貨幣是商品交換的產物。在原始社會末期最早出現的是實物貨幣,春秋戰國時期,隨著商品經濟發展,金屬鑄幣奠定了統治地位。戰國時期已確立布幣、刀貨、蟻鼻錢、環錢四大貨幣體系。隨著人口的大量增加,農業、手工業的發展,商業更加興盛,官府商業和私人商業都得到了發展。《周易》記載“日中作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商人通賈,倍道兼行,夜以續日,千里而不遠”(《管子·禁藏》)成為當時商業的盛況。《史記·平準書》記載:“農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龜貝金錢刀布之幣興焉……虞夏之間,金為三品;或黃、或白、或赤、或錢、或布、或刀、或龜貝。”可見,在氏族社會時期就已經有金、銀、銅質貨幣流通。
據《史記·越世家》載,楚國有“三錢”、“三金”之幣。所謂“三金”就是指銅質、銀質和金質的貨幣。銀質的貨幣還沒有發現實物,金質的貨幣就是郢爰。先秦時期的經濟發展有了很大的提高,諸侯國各自為政,鑄行貨幣。雲夢竹簡《金布律》記載:“官府受錢者,千錢一畚,以丞、令印印,錢善不善,雜實之……百姓市用錢美惡雜之,勿敢異。”錢幣形狀各異,輕重不一,並且有優有劣,換算困難,給當時的商品流通造成了極大的困難,金銀等貴金屬作為“硬通貨”長期為人們所歡迎。
20世紀60年代中期,湖北江陵楚墓出土了外包金銀箔鉛餅的殉葬冥幣,說明楚國已經使用了圓餅形式的銀鑄幣。1974年在河北戰國時中山國遺址發掘出銀質貝幣4枚。同年在河南省扶溝縣古城村出土了18塊銀布幣,其中空首布1塊,平首布17塊,均為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古代的銀鑄貨幣實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