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國際科技合作獎

中國科學院國際科技合作獎

中國科學院國際科技合作獎是中國科學院設立的國際科技合作獎項,旨在表彰和獎勵在國際科技合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傑出外籍科技與管理專家,促進國際科技合作的進一步發展,加強科技創新工作和“四個一流”建設,擴大在國際科技界的影響。

2007年,中國科學院設立中國科學院國際科技合作獎,同年首次頒發。

據2018年10月中國科學院官網顯示,中國科學院國際科技合作獎不分等級,每年評選和頒發一次。截至2018年1月,中國科學院國際科技合作獎共評選了十一屆,共有31位外籍專家獲得該獎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科學院國際科技合作獎
  • 設立單位:中國科學院
  • 設立時間:2007年
  • 獎項類型:國際科技合作獎項
  • 評選周期:每年評選一次
獎項歷史,獎項設定,組織流程,評選組織,評選考核,獎勵情況,評獎結果,頒獎儀式,文化傳統,形象標識,設立宗旨,社會評價,

獎項歷史

2007年,中國科學院深化國際科技合作戰略研究,並設立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獎,獎勵在中國科學院國際科技合作中做出突出成績的中國國外科學家和科技管理專家。同年發布《關於印發〈中國科學院國際科技合作獎管理辦法〉的通知》(科髮際字〔2007〕26號)。

獎項設定

中國科學院國際科技合作獎不分等級,每年評審一次,每次獲獎人數為2-3人,並為獲獎專家頒發獲獎證書和榮譽獎章。

組織流程

評選組織

  • 獎勵對象
中國科學院國際科技合作獎授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高水平外籍科技與管理專家。
1.推動和組織國外科研機構、大學、企業和國際學術組織等與中國科學院開展科技合作,在開拓和建立戰略性科技合作局面方面做出突出貢獻者。
2.向中國科學院傳授學術思想、新技術和新方法,為中國科學院解決科技、管理等方面的關鍵問題,取得重大科學成果或取得顯著經濟、社會效益者。
3.為中國科學院培育科技創新人才、引進國外高水平科學家,在促進中國科學院科研與管理工作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者。
4.在中國科學院大科學工程的建設、運行與管理和大科學計畫的策劃、組織與實施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者。
已獲得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或“友誼獎”的外籍專家,不再納入“中國科學院國際科技合作獎”推薦範圍。
  • 推薦條件
1.“國際科技合作獎”候選人由中國科學院院長、副院長、院屬各單位和院機關各部門推薦。不接受院外單位、其他個人推薦或本人申請。
2.推薦候選人需按要求填寫《中國科學院國際科技合作獎推薦表》並提交相關材料。
3.“國際科技合作獎”推薦材料的受理截止日期為每年的10月30日。

評選考核

  • 標準
中國科學院國際科技合作獎的標準主要包括五個方面即要有助於發展新興學科領域;要有助於與世界一流科研機構及世界一流科學家建立穩固的戰略科技合作夥伴關係;要有利於中國新一代學術帶頭人、學術後代的培養;要有利於交流新的科學思想、新的儀器設備和新的創新資源;要有利於創造團隊合作的學術氛圍,促進具有原創性的科技成果產出。
  • 評審
1.設立“國際科技合作獎”評審委員會。委員會主任由中國科學院院長擔任,副主任和委員由有關院領導和專家擔任。
2.評審委員會負責“國際科技合作獎”的評審工作。評審結果報送中國科學院院長辦公會議審定。
3.“國際科技合作獎”評審委員會下設辦公室,負責“國際科技合作獎”的申報、評審、頒獎和宣傳等組織工作。
4.“國際科技合作獎”不分等級,每年評審一次,每次獲獎人數為2-3人。
5.評獎結果以書面形式通知到推薦單位或推薦人。
  • 授獎
1.由中國科學院邀請獲獎專家來京出席頒獎儀式,並為專家安排相應的活動。
2.頒獎儀式原則上安排在院工作會議期間舉行,由中國科學院院長為獲獎專家頒發獲獎證書和榮譽獎章。
3.特殊情況下由其他領導代表中國科學院院長在國內、外其它地點單獨頒獎。
  • 宣傳報導
對獲獎專家及其事跡進行宣傳報導,事先應徵得推薦單位和專家本人的意見,並經院宣傳領導小組審定。
宣傳報導應嚴守國家保密規定,切實保證專家的安全和利益。對不能公開事跡的專家,不予宣傳報導。

獎勵情況

評獎結果

截至2018年1月,中國科學院國際科技合作獎共評選了十一屆,共有31位外籍專家獲得該獎項。
屆次年度姓名(中文)姓名(外文)國籍簡介
第一屆
2007年度
Scott Douglas Rozelle
美國
農業經濟學家
洛塔.雷
Lothar Hans Reh
德國
能源、化工專家
第二屆
2008年度
Arima Akito
日本
核物理學家
Yuen-Ron Shen
美國
物理學家
Michel Che
法國
化學家
第三屆
2009年度
艾伯特·赫爾曼·格哈德·伯納
Albert Hermann Gerhard Boerner
德國
天體物理學家
彼得·漢密爾頓·雷文
美國
植物學家
Roger M. Bonnet
法國
空間物理學家
第四屆
2010年度
Aikichi Iwamoto
日本
傳染性疾病與病毒學專家
美國
地質學家
Max Lu
澳大利亞
納米材料專家
第五屆
2011年度
Flemming Besenbacher
丹麥
納米科學家
Lonnie Thompson
美國
冰川環境和古氣候學家
黑川真一
Kurokawa Shinichi
日本
粒子加速器專家
第六屆
2012年度
C.N.R. Rao
印度
材料化學以及結構化學專家
Herbert Jackle
德國
發育生物學家
G. A. Zherebtsov
俄羅斯
空間物理學家
第七屆
2013年度
阿塔拉曼
Atta-ur-Rahman
巴基斯坦
有機及天然藥物化學
Xiaofan Wang
美國
腫瘤分子生物學
第八屆
2014年度
Peter J. Stang
美國
有機化學家
Jan-Christer Janson
瑞典
生物分離科學家
第九屆
2015年度
Katharina Kohse-Hoinghaus
德國
燃燒學專家
John Elmer Kutzbach
美國
古氣候模擬
約翰·斯彼克曼
John Roger Speakman
英國
第十屆
2016年度
Deliang Chen
瑞典
氣候學家
厄爾·沃德·普拉默
Earl Ward Plummer
美國
凝聚態物理學領域科學家
Shavkat Salikhov
烏茲別克斯坦
生物有機化學領域領軍人物
第十一屆
2017年度
戴維·尼利
David Neely
英國
彼得·喬治·布魯爾
Peter G. Brewer
美國
朱溢眉
Yimei Zhu
美國

頒獎儀式

2008年3月26日,首屆中國科學院國際科技合作獎舉行頒獎儀式,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為獲獎者頒獎。
2015年1月29日,中國科學院在北京為2014年度中國科學院國際科技合作獎獲獎者頒獎,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為獲獎個人頒發獎章和獎牌。
2016年1月14日,中國科學院在北京為2015年度中國科學院國際科技合作獎獲獎者頒獎,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為獲獎個人頒發獎章和獎牌。
2017年1月16日,中國科學院頒發2016年度中科院國際科技合作獎,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為獲獎者授獎。
2018年1月16日,中國科學院頒發2017年度中科院國際科技合作獎,中科院副院長張傑宣讀了獲獎名單和表彰決定,院長白春禮為3位外國獲獎專家頒發了獎狀和獎牌。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 獎章圖案
整體圖案由常青樹和飄帶構成。常青樹主幹縱橫交錯,形成六個六邊形,它們是院徽中象徵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地學、生物六大學科的六個晶體。電子線路圖樣變化形成樹枝,寓意科學研究與實踐。電子線路的節點變化形成果實,寓意科技合作成果碩果纍纍。
外圍的英文字母構成巨大的樹冠,象徵著科技合作的常青樹枝繁葉茂。飄帶圍繞著常青樹,象徵友誼和鼓勵。
  • 含義
獎章圖案寓意深遠,象徵著科技合作的常青樹枝繁葉茂,具有極強的生命力,不斷發展不斷繁榮,結出累累碩果。同時也象徵著中外科技工作者的友誼地久天長,象徵著獲獎者在國際科技合作中做出的卓越貢獻。
  • 材質
獎章主體材料採用黃金,直徑45毫米,每塊重約50克。

設立宗旨

為表彰和獎勵在國際科技合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傑出外籍科技與管理專家,促進國際科技合作的進一步發展,加強科技創新工作和“四個一流”建設,擴大在國際科技界的影響。

社會評價

設立中國科學院國際科技合作獎,表彰和鼓勵一批優秀外籍科技專家,對於進一步激勵外籍專家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中國科學院的科研事業、進一步擴大中國科學院的國際影響、進一步提高中國科技界的國際地位將會起到重要的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