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懷柔太陽觀測基地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懷柔太陽觀測基地

台站歷史沿革,科研機構,重要天文儀器,多通道太陽望遠鏡,人才培養,

台站歷史沿革

1978年11月20日 中國科學院批覆同意懷柔太陽觀測站建站“設計任務書”。這是經過嚴格選址的建在懷柔水庫中的第一個太陽專用觀測站。
1984年年11月,北京天文台懷柔太陽觀測站建成。

科研機構

該基地建有空間天文實驗室(Space Astronomical Laboratory),是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觀測中心(National Astronomical Observatories )的重點實驗基地之一。它的主要任務是發展我國空間天文技術、方法、設備和儀器。江澤民總書記曾於1998年5月2日視察了懷柔太陽物理觀測站和實驗室並親筆題詞:“發展空間天文,探索太陽奧秘”。艾國祥院士是空間天文實驗室的創始人。
近年來,實驗室先後發展和研製了國家天文觀測中心懷柔太陽觀測站太陽磁場望遠鏡、太陽磁場多通道望遠鏡(分別獲國家科學進步一、二等獎和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作為空間太陽望遠鏡中間試驗的氣球太陽望遠鏡(正準備發放),為我國太陽物理和太陽活動區觀測事業做出了特殊的貢獻,使我國在太陽活動區物理研究、太陽活動區磁場和速度場研究方向上達到國際先進和領先水平。目前我們正致力於完成我國第一個天文觀測衛星—空間太陽望遠鏡的研究和發展工作。
目前,空間天文實驗室具有空間機械工程、空間光學工程和空間電子學工程三個研究和發展方向,其中包括的高新技術課題有空間結構設計與控制、空間可展開結構分析與設計、空間結構動態分析與檢測、空間光學系統設計與檢測、空間光學系統熱光學效應、空間二維光譜測量與偏振測量、圖象與信號處理及高速DSP技術、衛星姿態控制、衛星遙測遙控與數字通訊、星載計算機體系結構、電子系統可靠性工程、衛星系統仿真等研究課題。
實驗室已成功地研製了口徑為80cm的光學望遠鏡,口徑為1M,解析度為0.1"的空間太陽望遠鏡主光學系統現正與俄羅斯宇航研究所合作研製,二維光譜儀和偏振分析儀已研製成功衛星模樣樣機,空間太陽望遠鏡鈦合金桁架正在精心設計;我們還在短短几年內研製成功了我國第一個星敏感器模樣樣機,完成了力矩控制陀螺(CMG)模樣樣機,其穩定度達1",研製中的相關跟蹤擺鏡其閉環頻寬已達到35HZ(-3db)達到目前國際先進水平。
空間天文實驗室目前有正研究員4人、副研究員4人、工程師5人,博士後1人,在讀博士4人,碩士生3人,外聘正研究員級專家15人。現與航天總公司五院,中國科學院空間中心、遙感衛星地面站、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上海航天局等科研單位和大學建立了良好的協作關係。

重要天文儀器

多通道太陽望遠鏡

多通道太陽望遠鏡由五個不同功能的望遠鏡組成,組裝於統一的帶有光電導行的跟蹤系統上,同時用14個CCD接收工作,後接圖象、錄象和計算機系統。
多通道太陽望遠鏡頂部天文活動多通道太陽望遠鏡頂部天文活動
五個望遠鏡包括:
35cm太陽磁場望遠鏡:能獲得光球(λ=5324Å)和色球(λ=4861Å)的矢量磁場及視線速度場。
10cm全日面矢量磁場和視線速度場望遠鏡,附有頻寬0.1A的萬能雙折射濾光器。
14cm色球望遠鏡,有頻寬32ű0.5Å的可調濾光器,能獲得全日面和局部區色球Hα單色像及色球縱向磁場。
8cm CaII λ=3933Å全日面單色像望遠鏡,附有頻寬2Å的daystar濾光片。
多通道太陽望遠鏡多通道太陽望遠鏡
60cm多通道太陽望遠鏡主鏡:
該望遠鏡是我國獨創的,世界唯一的,能同時測量太陽上不同層次、不同尺度的視頻矢量磁場、速度場,以及通過光譜掃描獲得光譜線輪廓和Stokes參數輪廓的,高時間、高空間解析度、高靈敏度和適當光譜解析度的,高科學含量的綜合望遠鏡,是目前世界上具有領先水平的最強大的綜合功能的太陽望遠鏡系統之一。主要用於太陽物理的基礎研究,日地關係套用基礎研究以及太陽活動對空間環境和通訊騷擾預報等套用研究。

人才培養

多年來,該基地培養出一大批在太陽物理和太陽實測技術領域具有堅實、寬廣的理論基礎、系統的專業知識、高度創造性的一流科學家和技術人才。目前的導師有艾國祥院士、張洪起研究員、鄧元勇研究員、李威研究員、王華寧副研究員、顏毅華研究員等,面向太陽物理專業,主要招收從事過天體物理學、空間物理學、物理學等物理類學科學習的考生,研究方向為太陽磁流體力學過程和活動現象、太陽磁場的診斷和天體物理方法。面向天體物理方法和技術專業,主要招收從事過光學、機械學、自動控制、圖象處理、計算機類學科學習的考生,研究方向為太陽光學望遠鏡的光學機械設計和研究、太陽光學望遠鏡的自動控制和圖象處理到呢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