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Institute of Zo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的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靜生生物調查所、1929年成立的北平研究院動物學研究所和1930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1950年,成立了中國科學院昆蟲研究室和動物標本整理委員會;1962年,成立動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動物研究所主要定位在圍繞農業、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及其人與自然協調並存等方面的重大需求和科學問題,在珍稀瀕危動物保護、有害動物控制、資源動物可持續利用、動物疾病預警與防控、生殖與發育生物學、動物系統學和進化生物學等領域開展基礎性、前瞻性、戰略性研究。

據2015年9月研究所官網信息顯示,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建有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箇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共有正式職工419人,在站博士後115人,在讀註冊博士研究生316人、碩士研究生212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 外文名:Institute of Zo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簡稱:中科院動物所
  • 成立時間:1928年
  • 屬性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2000)
  • 主管部門中國科學院
  • 現任所長周琪
  • 專職院士:2人
  • 碩士點:6個(二級學科)
  • 博士點:6個(二級學科)
  • 博士後流動站:2個
  • 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西路1號院5號
歷史沿革,科研條件,設備資源,人員編制,科研部門,科研成就,科研成果,學術刊物,人才培養,學科建設,教學建設,文化傳統,形象標識,文化活動,機構領導,現任領導,歷任領導,

歷史沿革

1928年,動物研究所的前身——靜生生物調查所成立。
解放後,接收了原徐家匯博物館(創建於1860年,1930年後改稱震旦大學博物院)和北平研究院動物學研究所(創建於1929年)的部分資料、標本和設備。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1950年,成立了中國科學院昆蟲研究室(發展為昆蟲研究所)和動物標本整理委員會(發展為動物研究所)。
1962年,昆蟲研究所與動物研究所合併,成為新的動物研究所。
1981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動物研究所為中國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
1988年,經全國博士後管委會批准建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1994年,獲準為博士生導師自行評定單位。
1998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首批批准為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
2000年,進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系列。
2006年,動物研究所與河南濟源白雲實業有限公司聯合共建的企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獲得國家人事部批准。
2018年10月,被評為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科研條件

設備資源

  • 設施設備
截至2014年3月,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共擁有6個儀器平台,擁有流式細胞儀、雷射(雙光子)共聚焦顯微鏡、紫外顯微切割系統等大中型儀器設備總計50台件,設備原值總計5866.46萬元,其中120萬元以上的大型共享儀器設備合計22台件,價值4631.42萬元。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國家動物博物館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國家動物博物館
  • 館藏資源
據2015年9月研究所官網信息顯示,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國家動物博物館動物標本館共有各類動物標本530餘萬號,約占中國科學院生物標本收藏總量的1/3,館藏標本幾乎包括了在中國分布的各主要類群和代表性種類,收藏範圍則包括了台灣省在內的中國各地的標本以及二十餘個國家的標本。此外,該所還擁有總藏書量24.9萬餘冊及圖書資料較為齊全的專業圖書館以及計算機網路中心。

人員編制

據2015年9月研究所官網信息顯示,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共有正式職工419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國家“萬人計畫-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入選者1人,國家“千人計畫”入選者1人,國家“青年千人計畫”引進人才8人(其中入選者5人、2014年申報候選人3人),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入選者30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16名,中國科學院先導專項首席科學家2人,國家“973”計畫或重大研究計畫項目首席科學家12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1個,中國科學院海外創新團隊2個,“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6人,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獲得者2人,周光召基金會“傑出青年基礎科學獎”獲得者1人,中國科學院卓越青年科學家獎獲得者1人。
動物研究所領導班子動物研究所領導班子
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康樂劉以訓
國家“千人計畫”入選者(1人):林鑫華
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入選者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科研部門

據2015年9月研究所官網信息顯示,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建有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箇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還設有野生動物疫病研究中心、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中心、計算與進化生物學研究中心和外來有害生物鑑定與預警研究中心等四個聯合研究單元以及五個中外聯合研究中心。
國家重點實驗室(3個):農業蟲害鼠害綜合治理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計畫生育生殖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膜與膜生物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2個):動物生態與保護生物學院重點實驗室、動物進化與系統學院重點實驗室
中外聯合研究中心(5個):中法哺乳動物胚胎細胞生物學聯合實驗室、中美野生動物疫病研究中心、計算和進化生物學研究中心、中澳分類學虛擬實驗室、細胞治療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2009至2013年,動物研究所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總計發表SCI論文1197篇,其中在SCI TOP15%期刊發表論文419篇,在IF≧5期刊發表論文182篇。2009至2013年,動物研究所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中國科學院傑出成就獎2項、省部級科技獎勵11項。
  • 論文發表
根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2013年9月27日發布的“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顯示,動物研究所2003-2012年SCI論文累計被引用篇數在中國科研機構中排名第18名(被引用1896篇,被引用次數14882次,篇均7.85次,全國平均值為6.92次),連續3年進入中國科研機構排名前20名(2011年度排名第20名、2010年度排名第19名);動物研究所在2012年度SCI收錄中國生物領域科技論文數量在中國科研機構中排名第17名,也連續3年進入前20名(2011年度排名第18名、2010年度排名第16名);動物研究所在2012年度Medline資料庫收錄論文數量在中國科研機構中排名第10名。
根據《中國科學院生物類研究所論文與引文統計(2008-2013)》,動物研究所在SCI第一著者論文收錄中從2008年的316篇上升到2013年的402篇,6年間增長了27%,動物研究所的各項統計排名均位居前列。報告中的人均收錄論文情況顯示,SCI、SSCI、CPCI、EI期刊中共收錄動物研究所2304篇論文,人均7.20篇,排名第二;CSCD期刊共收錄動物研究所930篇,人均2.91篇,排名第四。動物研究所SCI全部著者論文收錄2301,排名第三;SCI第一著者論文收錄1442篇,排名第三。
  • 科技創新
在細胞編程與重編程方面,利用CRISPR-Cas技術首次在重要模式動物大鼠上實現了多基因同步敲除,並證明此技術引入的基因修飾可通過生殖細胞傳遞到下一代,該突破對於推動利用大鼠進行基因功能研究和大鼠在生物醫學研究中的套用具有重要作用;利用果蠅和斑馬魚為模式,發現Smurf通過位點特異性的泛素化修飾Ptc蛋白,正調控Hh信號通路活性,這一機制有利於生物體內信號受體細胞對外源Hh信號進行有效解讀,並在維持信號的穩定傳遞上起重要作用;成功建立了大鼠單倍體胚胎幹細胞系,並證明其在長期培養過程中仍可維持單倍性和多能性,這一工作將對人類疾病模型研發和開展基因功能研究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在有害動物調控機制方面,成功破譯飛蝗基因組圖譜並揭示其食性、遷飛和群聚的奧秘,為更好的揭示蝗災爆發機制以及開發可持續性治理策略和新的控制方法提供了寶貴的基因組資源,也為推動蝗蟲成為研究人類疾病和行為的生物醫學模型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基於多年研究成果的積累,從蝗蟲型多態現象的進化、型變的分子基礎和調控機制等方面系統闡述了近十年來在蝗蟲型變分子調控機制的研究進展,並提出了未來研究中要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對於加深人們對蝗蟲型變機制的理解以及蝗災可持續治理新策略和新方法的開發,都具有重大意義;全面系統闡述了關於紅脂大小蠹入侵機制和綜合防控理論;在松材線蟲轉型發育及其與媒介天牛-藍變菌共生互作方面取得新進展。
在動物進化與保護方面,重建了大熊貓800萬年的種群分化歷史,指出雖然現生大熊貓的三個遺傳種群均具較高的遺傳多樣性和進化潛力,但是其棲息地破碎化現狀及隔離種群間有限的基因流再得不到有效改善,他的遺傳多樣性將會在未來緩慢喪失;從基因組水平進一步確證了地山雀是“山雀”而非“鴉”,並發現其基因組中與能量代謝相關的基因家族發生了擴張、與免疫和嗅覺相關的基因家族發生了收縮以及與低氧反應和骨骼發育相關的基因經歷了正向選擇和不同程度的快速進化,揭示了地山雀為適應青藏高原的特殊環境,產生了基本的生存適應策略演化。

學術刊物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主辦的學術刊物有7種,分別是《Current Zoology》、《Insect Science》、《Integrative Zoology》、《昆蟲學報》、《動物分類學報》、《動物學雜誌》、《套用昆蟲學報》,其中《Current Zoology》、《Insect Science》、《Integrative Zoology》是SCI收錄的期刊,其影響因子依次為1.814、1.514和1.419。其他4種刊物為中國自然科學的核心期刊。自2002年起,動物研究所出版內部刊物《動物研究所所刊》。
  • 《昆蟲學報》
昆蟲學報》是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和中國昆蟲學會共同主辦的昆蟲學學術刊物,於1950年創刊,登載有關昆蟲形態、生理、生化、病理、毒理、生態和系統學等昆蟲學各分支學科的原始研究論文、簡報和綜述等中英文論文。該刊為中國核心期刊,2000年獲中國科學院優秀期刊二等獎,2001年被評為中國期刊方陣雙百刊物,被《中國學術期刊文摘》、《中國生物學文摘》、美國《化學文摘》(CA)、美國《生物學文摘》(BA)、俄羅斯《文摘雜誌》(AJ)、英國CAB文摘資料庫和德國的“ ISPI Pest Directory Database ”等重要文摘和資料庫收錄。
昆蟲學報昆蟲學報
  • 《動物分類學報》
動物分類學報》是一本頗具影響的學術性期刊,是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之一,主要報導有關動物分類學、形態學、系統發育和動物地理學等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欄目有研究論文和簡報。該刊被俄羅斯《文摘雜誌》、美國《生物學文摘》、美國《生物科學》、美國劍橋科學文摘社、英國《動物學記錄》、日本《科學技術文獻速報》、英國《國際農業與生物科學》等重要文摘和資料庫收錄。
  • 《動物學雜誌》
動物學雜誌》於1957年創刊,是由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中國動物學會主辦的科技期刊,亦是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是入圍中國期刊方陣的雙效期刊,並同時被中國各大資料庫及英國《動物學記錄》、美國《化學文摘》、俄羅斯《文摘雜誌》等收錄。該刊的主要欄目有研究報告、珍稀瀕危動物、技術與方法、自然保護區、基礎資料、研究簡報和快訊、綜述與進展、專題知識講座、科技動態、新書評介等。
  • 《套用昆蟲學報》
套用昆蟲學報》原名《昆蟲知識》,創刊於1955年,由中國昆蟲學會和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主辦,被CA、EA、AE、RAE、AJ、《水稻文摘》、《農業昆蟲學文摘》、《農業文摘—植物保護》、《中國生物學文摘》、 《中國林業文摘》、《中國科學文獻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全文庫)、《中國期刊網》、《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分析資料庫》(CSTPC)等收錄。

人才培養

學科建設

截至2014年3月,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共有6個二級學科碩士點、6個二級學科博士點,並設有2個博士後流動站。
二級學科碩士點(6個):基因組學、動物學、發育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生態學、生物工程
二級學科博士點(6個):基因組學、動物學、發育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生態學、生物工程
博士後流動站(2個):生物學、生態學

教學建設

據2015年9月研究所官網信息顯示,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共有流動人員834人,其中在站博士後115人,在讀註冊博士和碩士研究生52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16人,碩士研究生212人),另有與其他高校、科研院所聯合培養的研究生137人。
2005年,動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李文東作為第一作者,動物研究所為第一完成單位,在《科學》雜誌發表一篇關於SARS研究的文章並於2006年度獲得了中國科學院院長特別獎。2006年(鄭艷華博士)、2007年(李文東博士),共獲得兩篇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論文。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 所徽
整體標識以動物研究所英文縮寫"IOZ"的變形為主體,也突出了“動”字的變形,上方圓點與下側半開O型圖案表現了天地之合,中央Z型圖案意喻生命科學漫長探索之路,延升之劍尾寓意科學高峰永無止境;標識整體色彩以藍色為主,顯現海之博大、天之浩瀚,天地間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似雄鷹展翅搏擊長空、如巨龍盤踞蓄勢待發;紅色閃光圓點表達了動物研究所的活力和熱情;整體設計體現動物研究所探索、追求、發展、超越的完整理念。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所徽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所徽
  • 理念
探索、追求、發展、超越

文化活動

動物研究所自主組織開設“研究生思想政治課程暨研究生綜合素質教育系列講座”,每年度特別聘請中國及其他國家著名專家、學者,蒞臨研究所講授心理、倫理道德、人文歷史、軍事、政治經濟、藝術等領域的熱點問題,著力將理論與實際,愛國教育與個人修養融為一體。

機構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所長
黨委書記
黨委副書記
副所長
聶長虹、喬格俠、趙勇
參考資料:

歷任領導

時期姓名任職時間職務
動物標本整理委員會
陳楨
1950-1951年
主任委員
1951-1953年
委員
動物研究室
1953-1957年
主任
動物研究所
1957年
所長
昆蟲研究室
陳世驤
1950-1953年
主任
昆蟲研究所
1953-1962年
所長
動物研究所
童第周
1957-1962年
所長
陳世驤
1962-1982年
朱弘復
1982-1983年
趙建銘
1983-1986年
劉樹森
1986-1991年
王祖望
1991-1999年
1999-2003年
2003-2008年
2008-2012年
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