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文學世俗性與革命性關係研究(1942—1965)

中國當代文學世俗性與革命性關係研究(1942—1965)

《中國當代文學世俗性與革命性的關係研究(1942-1965)》,引入中國當代文學的世俗性與革命性之關係視角,助我們重新分析和討論1942-1965中國文學的存在之由與變遷之故。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中國當代文學世俗性與革命性的關係研究(1942-1965)
  • 作品出處:復旦大學出版社
  • 作者:任茹文
內容摘要,作者簡介,書摘,

內容摘要

《中國當代文學世俗性與革命性的關係研究(1942-1965)》,引入中國當代文學的世俗性與革命性之關係視角,助我們重新分析和討論1942-1965中國文學的存在之由與變遷之故。思辨當代文學初始階段斷裂與連結、個體與語境、局部與整體等學理性問題,以文本的互文闡釋與創作心理學分析等個案研究為基礎,注意探討二十世紀文學史序列中作家、作品與讀者之間的內在關聯性。通過比對革命話語與婚戀、革命儀式與社會風尚等關係因素在作品中的呈現方式,在政治與美學的連結點上探討中國革命文學研究的可能理路與方法論問題。

作者簡介

任茹文,江蘇蘇州人,在浙江大學中文系、蘇州大學文學院分獲文學碩士、博士學位,並系美國史丹福大學東亞研究中心訪問學者。現為寧波大學人文與傳媒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當代文學與文化批評、海外華文文學與海外漢學,有《張愛玲傳》《文學與歷史的雙重見證》(合著)等著作。

書摘

導論:世俗性視域之於世紀中國文學研究的意義
一、“1942—1965年中國文學”的範圍與界定
二、世俗性、革命性與革命世俗觀
三、世俗性與1942—1965年中國文學的內在聯繫及研究思路
第一章 意識形態規約與文學演化
第一節 文化語境的引導、規訓與懲罰
一、“人民的文學”的基本方向
二、“歌頌與暴露”的立場平衡
三、出版傳播的瓶頸控制
第二節 20世紀40—60年代文學演化的三階段
一、多質含混的“延安文藝”(1942—1949年)
二、話語調整的模糊地帶 (1949—1958年)
三、世俗化寫作的時代禁錮(1958—1965年)
第二章 人性與階級性
第一節 進步歷史觀與普遍的人性
第二節 革命鬥爭在世俗意義上的起點與歸宿
一、革命與暴力復仇
二、革命與土地財富
三、革命與愛欲訴求
第三節 世俗幸福的流向與分配
第三章 革命與婚戀
第一節 英雄的戀愛與革命
一、與革命矛盾的戀愛
二、被革命保護的愛情
三、被戀愛置換的革命
第二節 大眾的情感與家庭模式
第四章 社會風尚與革命儀式
第一節 民間風尚與世俗信仰
第二節 革命儀式下的倫理邏輯
一、嫁接
二、顛覆
三、模擬
第五章 私人場景與公共空間
第一節 革命日常生活中的常見場景
一、戰鬥指揮部
二、舊祠堂里的批鬥會場
三、新的縣政府與區公所
第二節 私人空間與公共空間的衝突與融合
一、將空間衝突置換為情理衝突
二、將空間衝突置換為城鄉衝突
三、將空間衝突置換為知識者與勞動者的衝突
第三節 日常生活本質化
第六章 《青春之歌》研究:創作心理與形象學闡釋
第一節 作者楊沫與《青春之歌》的創作心理
一、“成長小說”的心理傳統:追憶青春與體味成長
二、 疾病的轉移與死亡的逃離
三、 氣質、經歷與語境的合流
第二節 林道靜的形象學與流變闡釋
一、從病女到良婦
二、從良婦到女革命家
三、女奴終結以後怎樣:白流蘇與林道靜的兩條路
第七章 孫犁研究:時代之風與美學個性
第一節 大時代與小環境
一、幼年影響與人格形成
二、動亂的時代與傳統的影響
三、去延安
第二節 美學風格與創作心理
一、蘇聯作家影響
二、團圓之美
第三節 審美個性確立於時代中
一、時代語境
二、迂迴反抗
第八章 革命文學:本體特徵與研究思路的拓展
第一節 大眾、作家與文本:革命文學的先天特性
一、大眾需求
二、作家的身份期待與文化理想
三、革命文學的先天缺陷:日常悲劇感的消泯
第二節 中國革命文學研究的可能理路與方法論問題
一、海外革命文學研究的主要觀點
二、在美學與政治融合度的基點上重評文學價值
三、在族裔建構的整體中看待革命文學的產生機制與文化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