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戰爭史

現代戰爭”較為普遍的意見認為,是在核武器威脅下的以高技術兵器為主的常規戰爭,所以從1983年美國入侵格瑞那達,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襲擊敘利亞軍部署在貝卡谷地的飛彈基地,以及1986年美軍襲擊利比亞,直到1999年北約對南聯盟等戰爭,已經可以看到以高技術兵器為主的現代戰爭雛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現代戰爭史
  • 介紹:核武器威脅以高技術兵器為主戰爭
  • 1999年:高技術兵器為主的現代戰爭雛型
  • 國內革命中國國民革命軍北洋軍閥軍隊
國內革命,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抗美援越,中印戰爭,中蘇邊境,中越邊境,

國內革命

為打倒北洋軍閥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三個反革命集團。
中國南部、西部
吳佩孚總兵力20萬,孫傳芳總兵力20萬,張作霖總兵力30萬。北閥軍出師時8個軍10萬餘人。
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從廣東出師北閥。1926年9月北閥軍在武漢,先後殲吳佩孚部隊10萬餘人;10月占南昌,12月占福州,至年底,先後占領了湘、鄂、贛、閩、皖、浙等省的全部或大部,打跨了吳佩孚主力,殲孫傳芳軍隊10萬餘人。1927年初進軍江蘇,逼迫滬、寧、貴 州、四川、山西等地軍閥先後宣布歸順國民政府。革命風暴席捲半箇中國,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反動統治。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蔣介石汪精衛先後在上海、武漢發動反革命政變,使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

革命戰爭

中國工農紅軍與國民黨軍隊
為反帝、反封建、推倒三座大山在中的統治
中國南部、中部和西北
中央根據五次反“圍剿”敵我兵力分別為10∶4萬, 20∶3萬,30∶3萬,50∶7萬,100∶8萬。其他蘇區的反“圍剿”敵我兵力最大規模為30∶2萬。
南昌起義後,我黨領導了百餘次起義,至1934年創建了十幾個根據地,紅軍發展到30萬人,粉碎了敵人四次大規模的“圍剿”。由於王明與共產國際代表李德推行“左”傾路線,排擠了毛澤東同志在中央和紅軍中的領導,未能粉碎敵人的第五次“圍剿”,除陝北根據地外,各根據地的紅軍被迫進行了二萬五千里長征。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對全黨全軍的領導地位,完結了革命和紅軍紅軍長征勝利地到達了陝北會師,為中央在陝北建立大本營,領導抗日戰爭創造了條件。

抗日戰爭

中國與日本
日本為變中國為日本的殖民地,為而後“南進”或“北進”建立戰略基地,與德意法西斯重新瓜分世界。
中國東北、西北、華北、華東中南地區
戰爭初期日偽軍37萬人,國民黨軍206萬人,八路軍、新四軍4.6萬人。1945年戰略反攻前,日軍175萬人,國民黨軍250萬人,我軍93萬人,民兵220萬人。
在八年抗日戰爭中,我軍先後對敵作戰12.5萬多次,消滅日軍52.7萬餘人,偽軍118.6萬餘人,創造了1.2億人口的根據地。抗日戰爭以日本投降,中國勝利而結束。但是,中國人民付出了重大代價,傷亡2258萬人,損失財產和戰爭消耗總計1000多億美元。

解放戰爭

1946年6月—1950年10月 中國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軍隊 在美帝國主義的支持、援助下,國民黨企圖獨吞抗日戰爭勝利的果實,消滅我黨我軍中國大陸與海南島等島嶼 爭奪歐洲的霸權的戰爭 戰爭初期國民黨軍430萬人,我軍120萬人,兵力對比3.5∶1。戰略決戰開始時,敵軍360萬人,我軍280萬人,敵我兵力對比 1.3∶1。最大規模的淮海、遼瀋、平津、渡江戰役,敵我參照兵力分別為:55∶100萬,70∶60萬,60∶100萬,45∶120萬。 國民黨企圖在3—6個月內消滅我軍。我黨領導全國軍民,奮起自衛,打倒國民黨政府,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解放戰爭在四年作戰中,共消滅國民黨軍隊807萬人,我軍發展到500萬人。解放了除台灣省以外的領土。

抗美援朝

1950年10月19日—1953年7月27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為保家衛國,抗美援朝而進行的戰 爭。 美帝國主義組織聯合國軍入侵朝鮮,越過三八線,企圖消滅北韓,中國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朝鮮南部和北部 爭奪歐洲的霸權的戰爭 以美帝國主義為首的聯合軍,共16個國家的軍隊,約110多萬人,還有五個國家派出了醫療隊。戰爭最高峰時,敵對雙方總兵力300餘萬人。敵我兵力對比為1∶1.4抗美援朝戰爭經歷了放和相持階段。中朝人民軍隊共殲敵109萬人(其中美軍39萬餘人),將敵人打回三八線,迫使美帝國主義簽定了停戰協定,贏得反侵略戰爭的勝利。

抗美援越

越南戰爭與韓戰有些類似,一家兩兄弟仗著自己的幫派互相掐。一個為了“三八線”,一個為了“十七度線”,卻有兩個最大的不同點,首先是結果,朝鮮兩兄弟打了等於沒打,越南卻是大吃小,統一了。還有一個,就是中美參戰的方式發生了改變,或許是在朝鮮戰場上硬碰硬,覺得不合算,於是這次改策略了——當後台老闆。美國人出錢出槍,讓南越出人打北越,中國是錢也出、槍也出、人都出,但是不派參戰的部隊了。

中印戰爭

中印邊境戰爭是1962年6月至10月至11月間發生在中國和印度的藏南邊境的戰爭。在中國被普遍稱為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
中國的第二次衛國戰爭,對手是人口僅次於中國,擁有數千年文明的印度,當麥克阿瑟聽說印度挑釁中國時,他說了一句話:“想和中國陸軍打仗,他簡直瘋了。” 後來中國一度攻入印度,幾乎兵臨新德里,後來主動撤軍,創造了世界上第一例戰勝國主動撤軍的先例。這件事導致了印度傑出領袖尼赫魯的黯然下台。
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歷時1個月,我軍在西段清除了印軍全部入侵據點,在東段進到了非法的“麥線”以南靠近傳統習慣線附近地區。作戰中,全殲印軍3個旅,另殲滅印軍5個旅各一部,俘印軍第七旅旅長季·普·達爾維準將,擊斃印軍第六十二旅旅長希爾·辛格準將,總計殲滅侵印軍8900餘人。繳獲各種火炮300餘門,坦克10輛,汽車400輛各種槍6300餘支(挺),及其它許多武器彈藥和軍用物資。在反擊作戰中,我軍共傷亡2400餘人。在這次自衛反擊戰中,我邊防部隊同仇敵愾、英勇戰鬥,以較小的代價,取得了重大的勝利,驅逐了入侵的印軍,維護了中國的領土和主權,打擊了當時印度擴張主義者的囂張氣焰,大揚了國威軍威。

中蘇邊境

珍寶島位於黑龍江省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中國一側,面積0.74平方公里,歷來為中國領土。1967年1月至1969年2月,蘇方入侵珍寶島16次。1967年11月底,中國邊民在珍寶島北面不遠的七里沁島冰上捕魚,蘇軍上前干涉,中國邊防部隊聞訊趕來保護邊民,雙方發生爭鬥,我方傷100多人,蘇軍傷10人左右。1968年1月5日,蘇軍又出動裝甲車在七里沁島衝撞中國邊民,撞死、軋死中國邊民5人。
七里沁島流血事件發生後,中央軍委提出做好“軍事上配合外交鬥爭”的準備,並強調:只有蘇方開槍打死打傷我方人員時,我邊防部隊才可以開槍自衛還擊。1969年3月2日凌晨,我軍上珍寶島待命,如蘇方武力干涉我方巡邏,將視情況給予支援
1969年3月2日,蘇軍出動大批步兵,從下米海洛夫卡和庫列比亞克依內兩個方向侵入珍寶島,對正在執行巡邏任務的中國邊防戰士進行突然襲擊。中國邊防戰士被迫進行自衛反擊.
珍寶島衝突爆發後,蘇聯駐美大使多勃雷寧奉命在華盛頓緊急約見了美國基辛格博士,向他通報蘇聯準備對中國實施“外科手術式核打擊”。蘇聯的意圖非常明顯:希望美國保持中立。
可美國認為西方國家的最大威脅來自蘇聯,一個強大中國的存在符合西方的戰略利益。經過磋商,美國得出結論:一是只要美國反對,蘇聯就不敢輕易動用核武器;二是應設法將蘇聯的意圖儘早通知中國,最後“讓一家不太顯眼的報紙把這個訊息捅出去,美國無秘密是人所共知的事實,勃列日涅夫看到了也無法怪罪我們”。
8月28日,《華盛頓明星報》在醒目位置刊登了一則訊息,題目是“蘇聯欲對中國做外科手術式核打擊”。文中說:“據可靠訊息,蘇聯欲動用中程彈道飛彈,攜帶幾百萬噸當量的核彈頭,對中國的重要軍事基地——酒泉、西昌飛彈發射基地,羅布泊核試驗基地,以及北京、長春、鞍山等重要工業城市進行外科手術式的核打擊。”毛澤東果斷提出了“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方針,全國很快進入了“要準備打仗”的臨戰態勢,許多企業轉向軍工生產,國民經濟開始轉向臨戰狀態,大批工廠轉向交通閉塞的山區、三線,實行“山、散、洞”配置,北京等大城市開挖地下工事。
在中國人民的決心和軍事實力以及美國的施壓下,中蘇邊界談判在北京舉行,珍寶島事件引發的緊張局勢開始緩和。

中越邊境

對越自衛反擊戰,又稱中越戰爭,是指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中國越南兩國在越南北部邊境爆發的戰爭。廣義的中越戰爭,是指從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間的中越邊境軍事衝突。包括1979年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1981年中國收復扣林山、法卡山之戰,1984年收復老山、者陰山、八里河東山之戰,對越拔點作戰,兩山輪戰,對越堅守防禦作戰等。
戰爭分別由中國的雲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兩個作戰方向,分為三個階段進行。雲南省作戰由臨時調任的熟悉越軍戰法的昆明軍區司令員楊得志指揮;廣西壯族自治區作戰由當時的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指揮。總共動用了9個軍29個步兵師(分別為:11軍、13軍、14軍、41軍、42軍、43軍、50軍、54軍、55軍及20軍第58師、廣西軍區獨立師、雲南省軍區獨立師、廣西軍區2個邊防團、雲南省軍區5個邊防團)、2個炮兵師(炮1師、炮4師)、兩個高炮師(高炮65師、高炮70師),以及鐵道兵、工程兵、通信兵等兵種部隊近56萬兵力的解放軍部隊(例如,戰前準備中各個甲種步兵師、乙種步兵師都擴編為12000人以上的臨戰編制),在約500公里的戰線上對越南發動了突襲,越軍以6個步兵師(第三、三一六A、三三七、三三八、三四五、三四六師),16個地方團及4個炮兵團,總兵力約100,000人應戰。越軍剛經過越戰洗禮,全民皆兵,使中國軍隊損失慘重。越軍用以退為攻的戰術、當中國部隊撤退時越軍進行小規模反擊戰、這使中國部隊傷亡人數增加。
根據昆明軍區後勤部編寫的《對越自衛反擊作戰工作總結》,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廣西、雲南參戰的解放軍、支前民兵共犧牲6,954人,傷21000多人;2月17日至2月27日擊斃越軍15,000人,2月28日至3月16日擊斃越軍37,000人。根據越南國防部軍事歷史院編的《越南人民軍50年 (1944-1994)》(軍事譯文出版社有中譯本),1979年2月17日,中國出動60多萬軍隊,數百輛坦克裝甲車,數千門大炮,在廣寧萊州的整個北部邊界全線對越南發動了大規模進攻。經過30個晝夜(2月17日至3月18日)的戰鬥,越南消滅和重創了中國3個團18個營,擊毀和擊傷550輛軍車(坦克裝甲車280輛),擊毀115門大炮和重型迫擊炮,繳獲了大量武器。越南方面稱中國傷6萬餘人,還有2萬被擊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