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律文化傳統傳承研究

中國法律文化傳統傳承研究

《中國法律文化傳統傳承研究》是2015年9月鄭州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梁鳳榮。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法律文化傳統傳承研究
  • 作者:梁鳳榮
  • ISBN:9787564511326
  • 頁數:226
  • 定價:36.00
  • 出版社:鄭州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9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千字數:26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從九個方面圍繞中國法律文化傳統的當代傳承及其進路問題開展研究。通過這些研究方面研究,達到了兩個目的:其一,客觀認知傳統法律文化,實現了本課題研究的理論意義。諸如如何深入理解傳統法律文化的本質,如何界定傳統法律文化在現代法制中的傳承,如何全面地認識傳統法律文化對現代法治的影響,在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中如何興利除弊地對傳統法律文化予以揚棄,在移植外國先進法律制度和繼承我國優良法律傳統上,恰當地做到“洋為中用”、“古為今用”,更好地建設法治國家,是研究傳統法律文化的目的所在。其二,分析論證傳統法律文化中與現代社會能夠融合的因子,實現了本課題研究的實際套用意義。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的積極因素如何在現代成功轉型,即現代法律制度、原則與司法實踐,以及人們的法律觀念、法律心理,在哪些方面和何等層面上受傳統法律文化的影響,或者說傳統法律文化的精神是以怎樣的新面貌體現在現代法律與法治中,是本課題論證的中心問題。

圖書目錄

第一章 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精神與構建現代和諧社會理念的契合
一、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的產生和演變
二、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內涵
三、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蘊含的和諧因素
四、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和諧因素在當代社會的實踐
第二章 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的民本主義與現代社會民生理念的對接
一、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的民本主義
二、中國古代民本思想的發展歷程
三、中國古代民本思想的特質
四、中國古代民本思想與近現代民生理念的契合
第三章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團體本位”精神與現代社會公共利益觀念的關聯
一、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的“團體本位”精神的體現——家族本位
二、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的“團體本位”——家族本位與現代公共利益的關聯
第四章 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的“先教後刑”思想與現代社會犯罪預防理念的融通
一、“先教後刑”思想概述
二、“先教後刑”的犯罪預防思想的主要內容
三、“先教後刑”的犯罪預防思想的理論根據
四、“先教後刑”的犯罪預防思想與現代社會犯罪預防理念的融通
第五章 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的“慎刑”思想與現代社會輕刑懲罰觀念的異曲同工
一、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的“慎刑”思想
二、中國古代慎刑制度的表現
三、中國古代司法中的慎刑表現
四、中國古代“慎刑”思想的當代借鑑
五、“慎刑”對“寬嚴相濟”的啟示
第六章 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的“吏治”思想對現代社會廉政建設的借鑑
一、傳統法律文化中的“吏治”思想
二、傳統法律文化中的“吏治”措施
三、傳統法律文化中的“吏治”思想的現代價值
第七章 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的衡平觀與現代社會的司法公正追求
一、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的衡平觀
二、司法衡平與現代社會的司法公正追求
第八章 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的“息訟”追求與現代社會調解理念的綿延
一、傳統“息訟”觀念產生的根源
二、傳統“息訟”觀念的制度表現
三、傳統調解理念的綿延:現代人民調解制度
第九章 傳統法律文化中“矜老恤幼”觀念的現代揚棄
一、傳統法律文化中“矜老恤幼”觀念的思想源流
二、傳統法律文化中“矜老恤幼”觀念的制度表現
三、“矜老恤幼”觀念的現代評價
四、“矜老恤幼”觀念的現代借鑑
五、“矜老恤幼”觀念在《刑法》修正案(八)中的體現
結語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