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評論發展研究

中國新聞評論發展研究

《中國新聞評論發展研究》是2002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胡文龍。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新聞評論發展研究
  • 作者:胡文龍
  • ISBN:7-300-04357-7
  • 定價:25.00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2-11-30 
  • 裝幀:裝平
  • 開本:大32
  • 字 數:394 千字
  • 書 號:D0696
內容簡介,章節目錄,

內容簡介

創新必然會有風險。創新意識與風險意識是共生一處的。創新就是做前人未做之事,說前人未說之語,或者是推翻前人已做之事,改正前人已說之語。這種對舊事物舊體系舊觀念的否定,對傳統習慣勢力和陳腐學說的挑戰,對曾經被多少人誦讀過多少年的舊觀點舊話語的批駁,必然會招致舊事物和舊勢力的壓制和打擊。因此,執著於理論創新的學人們,又必須時時喚醒自己的風險意識。再說,當今的社會進步這么迅猛,新聞傳媒事業發展這么飛速,新聞傳播學學科建設顯得相對遲緩和相對落後。這種情況下,“新聞傳播學文庫”作者和作品的一些新觀點新見解的正確性科學性有時難以得到鑑證,即便一些正確的新觀點新見解要成為社會和學人的共識,也有待實踐和時間。因此,張揚創新意識的同時,作者必須具備同樣強烈的風險意識。我們呼籲社會與學人對文庫作者及其作品給予最多的寬容與厚愛。這裡並不排斥而是真誠歡迎對作品的批評,因為嚴厲而負責的批評,正是對作者及其作品的厚愛。
作者簡介
胡文龍,1933年12月出生於浙江鎮海,1956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系。後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北京大學中文系任教。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主要講授“新聞評論寫作”、“新聞評論專題研究”等課程。曾任北京市新聞工作者協會理事。1994年榮獲中國人民大學優秀導師榮譽證書。
出版的專著有《現代新聞評論學》、《小言論寫作方法系列談》;主編的教材有《新聞評論教程》、《新聞評論》:合著的教材有《新聞評論學》、《新聞評論寫作》、《報紙編輯與評論》、《新聞評論寫作經驗選編》、《列寧、毛澤東、魯迅雜文欣賞》。其中《新聞評論》曾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著作二等獎;《新聞評論學》曾獲中國人民大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和優秀教材獎。

章節目錄

前 言
第一部分 中國報刊評論的發端與興起
第一章 古代論說文——報刊評論的淵源
一、論說文體的淵源和先秦諸子的論說文
二、秦漢和魏晉時期的論說文
三、唐宋八大家及明清的論說文
第二章 我國第一位報刊政論家王韜和他的《循環日報》政論
一、《循環日報》創辦之前的王韜
二、資產階級改良思想的一面旗幟
三、《循環日報》及其政論的歷史地位
第三章 維新派代表人物梁啓超的報刊政論實踐與影響
一、梁啓超報刊政論實踐概述
二、“時務文體”的興起與特點
三、梁啓超對報刊政論的創新貢獻及其社會影響
第四章 資產階級革命派報刊評論的興起與發展
一、資產階級革命派報刊評論的興起
二、辛亥革命前後報刊評論的革新與發展
第二部分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人民民主報刊的新聞評論
第五章 我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李大釗的報刊政論
一、李大釗政論的分期
二、李大釗政論的風格
三、李大釗政論的深厚修養
第六章 我國早期有影響的無產階級政論家的報刊評論實踐
一、我國白話文政論的倡導者——陳獨秀
二、為著現實而戰鬥的政論家——瞿秋白
三、出色的宣傳鼓動家——惲代英
四、名記者兼報刊評論家——邵飄萍
第七章 毛澤東報刊評論的理論與實踐
一、毛澤東的評論意識與實踐
二、毛澤東怎樣寫社論
三、毛澤東《反對黨八股》一文對新聞評論實踐和改革的重要意義
第八章 魯迅與報刊雜文
一、魯迅與報刊雜文的趨於成熟
二、魯迅雜文的主要特徵(130)
三、魯迅在《申報·自由談》上的雜文
第九章 鄒韜奮報刊言論的創新與貢獻
一、韜奮報刊言論活動及其深遠影響
二、注重報刊言論形式的創新
三、開創大眾化言論風格
四、主張言論工作者要有無私品格並身體力行
第十章 抗日戰爭時期延安《解放日報》和重慶《新華日報》的新聞評論
一、延安《解放日報》確立了黨報評論的基本原則
二、《新華日報》新聞評論的特色與成因
第十一章 張季鸞與《大公報》社評
一、張季鸞其人
二、張季鸞社評的寫作特色
三、張季鸞社評的革新與借鑑意義
第十二章 徐鑄成與《文匯報》社評
一、徐鑄成生平簡述
二、徐鑄成社評的立論主張及社會影響
三、徐鑄成社評的說理藝術與成因簡析
第三部分 從新中國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結束近30年間的新聞評論
第十三章 新中國建立到基本完成社會主義改造時期的報刊評論(1949-1956)
一、加強領導,發揮報刊評論的旗幟作用
二、適應新的形勢,紮實做好評論工作
三、批評性言論和輿論監督
第十四章 “反右派”、“大躍進”時期的報刊評論(1957-1961)
一、 “反右派”鬥爭時期的報刊評論
二、“大躍進”年代的報刊評論
第十五章 國民經濟調整時期的報刊評論(1961-1966)
   一、重視調查研究,發揚實事求是精神
二、報刊評論的改進與發展
第十六章 胡喬木報刊政論寫作及其經驗
一、胡喬木政論生涯
二、胡喬木政論的藝術特徵
三、胡喬木政論說理藝術成因
第十七章 鄧拓的報刊社論與雜文成就
一、辛勤“耕耘”報刊社論
二、世人重視的雜文成就
第十八章 與蘇共論戰期間的《人民日報》和《紅旗》雜誌評論(1956-1965)
一、中蘇論戰的緣起及其時代意義
二、大論戰的發展過程及其重要成果
三、這場論戰何以能克彼制勝
第十九章 “文化大革命”時期的報刊評論(1966-1976)
   一、“兩報一刊”社論的誤導及其政治背景
二、對“大批判”的批判
三、“幫八股”文風及其危害
第四部分 我國新時期新聞評論的革新與趨勢
   第二十章 媒體言論面臨的時代使命——實施正確的輿論引導和輿論監督
一、正確的輿論導向是我國新聞宣傳包括言論工作的根本原則
二、輿論監督與新聞評論
三、媒介輿論引導與輿論監督的有機統一
第二十一章 專欄評論與評論專欄的復興、革新與拓展
一、新時期我國專欄評論的復興及其積極作用
二、評論專欄類型日趨多樣及其寫作特點
三、林放“未晚談”專欄的復出及其特色
四、貼近生活的儲瑞耕“楊柳青”言論專欄
五、敢於創新的閻卡林“每周經濟觀察”專欄
六、舒捲自如的范敬宜“敬宜筆記”隨筆專欄
第二十二章 當代雜文的發展與時代使命
一、當代雜文的發展脈絡
二、高揚理性批判精神——當代雜文的時代使命與趨向
第二十三章 廣播評論的演變、革新與趨向
一、從報刊評論到廣播評論
二、從口播式評論到音響評論
三、從“為說而寫”到“以說為主”的評論
四、廣播評論的現狀與發展趨勢
第二十四章 電視評論的演變、革新與發展
一、“觀察與思考”及中國電視評論的發端
二、“焦點訪談”及中國電視評論的革新與發展
三、“實話實說”及中國電視談話類節目的興起
四、中國電視評論的現狀與趨勢
第二十五章 網路言論的興起與管理
一、我國網路言論的興起
二、網路言論的引導與管理
第二十六章 新時期我國新聞評論寫作的革新與趨勢
一、選題立論日趨貼近生活
二、呈現由大趨小、由長趨短的良性態勢
三、拓寬了言論與新聞結合的途徑
四、逐漸形成了客群直接參與評說的氛圍
五、日趨重視說理的平易與生動
六、聲像與網路評論後來居上,與報刊言論競爭共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