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治體制改革

中國政治體制改革

政治體制改革的必要性

(一)政治體制改革相對經濟改革滯後。

(二)改變黨的執政方式,提高管理水平。

(三)推進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建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政治體制改革
  • 外文名:The revolution of the political rigime in China
  • 屬性:政治改革
  • 執政黨:中國共產黨
黨的十八大從我國改革發展新形勢和人民民眾新期待出發,對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和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提出了總體要求、作出了重要部署。只有深刻認識、準確把握、全面貫徹黨中央關於我國政治發展和政治體制改革的戰略思想和工作部署,才能確保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始終充滿生機活力、朝著正確方向不斷發展。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為實現最廣泛的人民民主確立了正確方向
(一)政治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人類社會面臨著一系列發展問題。政治現象,不論是作為制度、機制或者規則,還是作為思想、行為或者過程,同樣有一個發展問題。政治發展是人們通過變革和調整政治關係、結構和活動,推動政治觀念更新、政治制度完善、政治行為進步,實現政治文明和現代化的變遷過程。
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社會主義愈發展,民主也愈發展。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任務,同時又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重要政治保障。因此,政治發展、政治建設,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題中應有之義,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
政治發展道路是一個國家政治發展所選擇的路徑和模式,它明確政治發展的戰略目標、根本要求、制度架構、重點任務等。一個國家選擇什麼樣的政治發展道路,歸根到底是由這個國家的性質和國情決定的。政治發展道路是否正確,對一個國家的盛衰興亡具有決定性意義。正確的政治發展道路,應當是符合本國國情和實際、能夠團結人民朝著實現國家發展目標不斷前進的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經過長期探索實踐逐步開闢和形成的。這一政治發展道路,是中國近現代一百多年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是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歷史性巨變的必然結果,是中國人民掌握自己的前途和命運、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必然結果。
現實發展是歷史發展的繼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之所以最符合中國的國情,之所以能夠把中國億萬人民意志和力量凝聚起來,關鍵在於它不僅具有歷史發展的邏輯必然性,而且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具有堅實的政治基礎、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廣泛的社會共識。符合本國國情,反映人民意願,順應時代潮流,能夠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社會和諧提供根本政治保證和指明正確政治方向,是這一政治發展道路最顯著的特徵和最突出的功效。堅持這一政治發展道路,對於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實現國家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意義。
(三)準確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基本內涵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成功開闢和堅持的一條發展民主政治的新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政治發展方面的重要展開。其基本內涵主要是:1.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2.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民眾自治制度。3.與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人民政治參與積極性不斷提高相適應,深化政治體制改革,推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4.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和保障人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
(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具有獨特的優越性
這一政治發展道路,發端、奠基於共和國成立之初,歷經探索、曲折,形成、發展於改革開放新時期。在這一偉大歷史進程中,它已經並將繼續展現出巨大的政治優勢。主要表現在:
——擁有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懈奮鬥、不斷前進的中國共產黨,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擁有凝聚全國各族人民意志和力量的共同理想追求,形成共同團結奮鬥的堅實思想基礎。
——確立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一系列體制機制,從各層次各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堅持依法治國,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權利和自由
——組織全體人民以國家主人翁地位投身社會主義建設,團結一心,集中力量辦大事,有領導、有秩序地朝著國家發展目標前進。
——實行民主集中制,正確處理民主與集中、分工與協同、監督與支持、制約與效率、局部與整體的關係,保證國家機關依法協調高效運轉。
——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妥善協調各方面利益關係,引導社會成員合法理性地表達訴求、維護權益,及時化解消極因素。
——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權威,鞏固和發展民主團結、生動活潑、和諧穩定的政治局面。
(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面向未來的政治發展道路
發展進步,是這一政治發展道路的內在要求。當代中國的政治思想、政治制度和政治實踐,具有面向未來、與時俱進、探索創新、開放包容的品格,不斷從新的實踐中獲得生機和活力,始終保持蓬勃的生命力。實踐發展永無止境,探索和創新也永無止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以保證和發展人民民主為己任,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不停滯、不封閉、不僵化,不斷開拓民主政治發展新局面,為實現最廣泛的人民民主奠定了堅實基礎,確立了正確方向,開闢了廣闊空間和光明前途。
在政治發展進程中,我們要積極學習借鑑人類一切文明成果包括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同時必須認識到,世界上並沒有“普世”的政治模式。當代中國的政治發展,要實現自己的目標、完成自己的使命,就必須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絕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絕不能搞多黨輪流執政、“三權鼎立”和兩院制,絕不能放棄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根本。
二、政治體制改革是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一)政治體制改革是我國全面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政治體制改革問題上,我們黨的態度是鮮明的,決心是堅定的,推進是有力的。早在1979年,鄧小平同志就明確指出:“我們要在大幅度提高社會生產力的同時,改革和完善社會主義的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發展高度的社會主義民主和完備的社會主義法制。”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總結髮展社會主義民主正反兩方面經驗,強調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始終把政治體制改革擺在改革發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堅定不移加以推進,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改革和完善黨和國家的領導制度,廢除了實際上存在的領導幹部職務終身制,確保了黨和國家領導機關正常換屆和領導人員有序更替。
——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堅持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不斷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保證和實現了內容廣泛的人民當家作主。
——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深入開展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鞏固和發展了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
——改革和調整權力過分集中、黨政不分、政企不分的領導體制,推進行政體制、司法體制、企業事業單位體制和相關機制改革,形成了職能明確、協調配合、運行高效的體制機制。
——確立和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形成和完善以憲法為統帥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保證了國家機關依法行使職權、履行職責。
——尊重和保障人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依法保證了全體社會成員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
——改革和完善決策機制,增強決策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促進了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制化。
——改革幹部人事制度,建立健全廣納群賢、人盡其才、能上能下、充滿活力的用人機制,為各方面優秀人才建功立業開闢了廣闊渠道和發展空間。
——建立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制機制,形成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保證了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利益。
——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執政方式,堅持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提高了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能力和水平。
圖/CFP
(二)正確認識我國政治體制總體狀況和面臨的問題
新中國成立六十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發展的輝煌成就充分證明,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總體上是適應的,符合我國國情,有利於堅持黨的領導,有利於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有利於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有利於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穩定,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政治制度保障,得到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廣泛認同和堅定擁護。
我國政治制度充分展現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顯著優勢。胡錦濤同志深刻指出:“衡量一個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關鍵要看最廣大人民的意願是否得到了充分反映,最廣大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是否得到了充分實現,最廣大人民的合法權益是否得到了充分保障。”我國政治制度之所以具有巨大優越性,之所以成為“良政”和“善治”,追根溯源,是因為我們黨和國家始終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依歸。這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性質所決定的,是我們始終追求的奮鬥目標,也是我們制度擁有強大力量的根本原因和最大合法性。我們必須認清這一制度本質,堅持制度特色,堅定製度自信。
同時,我們還應當清醒地認識到,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相比,同堅持以人為本、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新要求相比,我國政治體制還存在一些不適應、不符合的問題,民主政治具體制度方面還存在不完善、不健全的地方,在保障人民民主權利、發揮人民創造精神方面還存在不足。因此,適應擴大人民民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新要求,必須繼續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更好地把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優越性發揮出來。
(三)政治體制改革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
政治體制改革事關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事關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既要堅定不移,又要積極穩妥,特別是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鄧小平同志多次強調:“改革黨和國家領導制度及其他制度,是為了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加速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發展。”“我們政治體制改革總的目標是三條:第一,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第二,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第三,發揚社會主義民主,調動廣大人民的積極性。”對此,我們一定要深刻領會、準確把握。核心問題不是政治體制要不要改,而是朝著什麼方向改。
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決定了我國社會主義國家政權的根本性質,是我國政治制度區別於資本主義國家政治制度的本質特徵。三者是一個有機整體,統一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實踐,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動搖、都不能偏廢。
(四)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
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總的要求就是在黨的領導下,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以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為根本,以增強黨和國家活力、調動人民積極性為目標,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一要更加注重改進黨的領導方式執政方式,保證黨領導人民有效治理國家;二要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保證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三要更加注重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權威,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權利和自由。
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必須把制度建設擺在政治發展和政治體制改革的突出位置,大力推進制度建設、制度創新、制度最佳化,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優越性,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越走越寬廣。
三、全面貫徹落實我國政治發展和政治體制改革的目標任務
政治發展和政治體制改革,涉及政治思想、政治制度、政治過程、行政管理、法治建設、人權保障等方面,涉及政治民主、政治效率、政治秩序、政治廉潔等目標,涉及巨觀、中觀、微觀等層面,是一個系統工程。同時,政治發展與經濟發展、文化發展、社會發展又是互為條件、互相影響的,關係事業發展全局。因此,需要有領導、有步驟地統籌協調推進政治發展和政治體制改革。
為了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黨的十八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目標中提出了民主法治建設的新要求,這就是: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豐富,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進一步發揮;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全面落實,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斷提高,人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為此,在體制上要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從各層次各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實現國家各項工作法治化。
同時,黨的十八大在推進政治建設方面提出了七個方面的重點任務。
(一)支持和保證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符合國情、體現社會主義國家性質、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黨在國家政權中充分發揚民主、貫徹民眾路線的最好實現形式。要善於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式成為國家意志,支持人大及其常委會充分發揮國家權力機關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監督、決定、任免等職權,加強立法工作組織協調,加強對“一府兩院”的監督,加強對政府全口徑預算決算的審查和監督。提高基層人大代表比例,降低黨政領導幹部代表比例。在人大設立代表聯絡機構,完善代表聯繫民眾制度。健全國家權力機關組織制度,最佳化常委會、專委會組成人員知識和年齡結構。
(二)健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協商民主是當代中國民主政治的一大特色和優勢。江澤民同志曾經指出:“人民通過選舉、投票行使權利和人民內部各方面在選舉和投票之前進行充分協商,儘可能就共同性問題取得一致意見,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兩種重要形式。”黨的十八大第一次正式提出“社會主義協商民主”並加以推進,這對於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完善協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機制,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通過國家政權機關、政協組織、黨派團體等渠道,就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和涉及民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廣泛協商。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充分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協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推進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制度建設
(三)完善基層民主制度。要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基層民眾自治機制,以擴大有序參與、推進信息公開、加強議事協商、強化權力監督為重點,拓寬範圍和途徑,豐富內容和形式,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健全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企事業單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職工參與管理和監督的民主權利。發揮基層各類組織協同作用,實現政府管理和基層民主有機結合。
(四)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要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證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加強重點領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參與立法途徑。推進依法行政,切實做到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進一步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提高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
(五)深化行政體制改革。要按照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目標,深入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社分開,建設職能科學、結構最佳化、廉潔高效、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繼續簡政放權,推動政府職能向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轉變。穩步推進大部門制改革,健全部門職責體系。最佳化行政層級和行政區劃設定,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嚴格控制機構編制。完善體制改革協調機制。
(六)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要確保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確保國家機關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式行使權力。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健全決策機制和程式,發揮思想庫作用,建立健全決策問責和糾錯制度。推進權力運行公開化、規範化,完善黨務公開、政務公開、司法公開和各領域辦事公開制度,加強黨內監督民主監督法律監督、輿論監督。
(七)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要高舉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旗幟,鞏固統一戰線的思想政治基礎,正確處理一致性和多樣性的關係。堅持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加強同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團結合作,促進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標上同心同向、行動上同心同行。全面正確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民眾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