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在高中階段的學校和有條件的國中、國小普及計算機操作和信息技術教育。”為了進一步貫徹鄧小平同志“三個面向”的指導思想,落實十五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和勞動者,教育部決定在全國中國小開設信息技術課程。 現將《中國小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印發給你們,希望各地從實際出發,積極創造條件,大力推進中國小信息技術課程建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小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
  • 發布時間:2000
  • 發布單位:教育部
通知檔案,綱要內容,課程教學內容,

通知檔案

教育部關於印發《中國小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的通知
教基[2000]35號
早在1984年鄧小平同志就指出:計算機的普及要從娃娃做起

綱要內容

中國小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
一、課程任務和教學目標
中國小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套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套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信息技術課程的設定要考慮學生心智發展水平和不同年齡階段的知識經驗和情感需求。國小、國中和高中階段的教學內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確的目標,要體現出各階段的側重點,要注意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對其他課程進行學習和探討的能力。努力創造條件,積極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各類學科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各學段的教學目標是:
國小階段
l、了解信息技術的套用環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現形式。
2、建立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了解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套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
3、在使用信息技術時學會與他人合作,學會使用與年齡發展相符的多媒體資源進行學習。
4、能夠在他人的幫助下使用通訊遠距離獲取信息、與他人溝通,開展直接和獨立的學習,發展個人的愛好和興趣。
5、知道應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系統及軟體,養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和責任意識。
國中階段
l、增強學生的信息意識,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變化及其對工作和社會的影響。
2、初步了解計算機基本工作原理,學會使用與學習和實際生活直接相關的工具和軟體。
3、學會套用多媒體工具、相關設備和技術資源來支持其他課程的學習,能夠與他人協作或獨立解決與課程相關的問題,完成各種任務。
4、在他人幫助下學會評價和識別電子信息來源的真實性、準確性和相關性。
5、樹立正確的智慧財產權意識,能夠遵照法律和道德行為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
高中階段
l、使學生具有較強的信息意識,較深入地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變化及其對工作、社會的影響。
2、了解計算機基本工作原理及網路的基本知識。能夠熟練地使用網上信息資源,學會獲取、傳輸、處理、套用信息的基本方法。
3、掌握運用信息技術學習其他課程的方法。
4、培養學生選擇和使用信息技術工具進行自主學習、探討的能力,以及在實際生活中套用的能力。
5、了解程式設計的基本思想,培養邏輯思維能力。
6、通過與他人協作,熟練運用信息技術編輯、綜合、製作和傳播信息及創造性地製作多媒體作品。
7、能夠判斷電子信息資源的真實性、準確性和相關性。
8、樹立正確的科學態度,自覺地按照法律和道德行為使用信息技術,進行與信息有關的活動。
二、教學內容和課時安排
中國小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內容目前要以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為主(教學內容附後)。教學內容分為基本模組和拓展模組(帶*號),各地區可根據教學目標和當地的實際情況在兩類模組中選取適當的教學內容。
課時安排:
國小階段信息技術課程,一般不少於68學時;
國中階段信息技術課程,一般不少於68學時;
高中階段信息技術課程,一般為70-140學時。
上機課時不應少於總學時的70%。
三、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必須以教學目標為依據,本著對發展學生個性和創造精神有利的原則進行。
教學評價要重視教學效果的及時反饋,評價的方式要靈活多樣,要鼓勵學生創新,主要採取考查學生實際操作或評價學生作品的方式。
中學要將信息技術課程列入畢業考試科目。考試實行等級制。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由教育部門組織信息技術的等級考試的試點工作。在條件成熟時,也可考慮作為普通高校招生考試的科目。
附:課程教學內容安排

課程教學內容

國小
模組一 信息技術初步
(1)了解信息技術基本工具的作用,如計算機、雷達、電視、電話等。
(2)了解計算機各個部件的作用,掌握鍵盤和滑鼠器的基本操作。
(3)認識多媒體,了解計算機在其他學科學習中的一些套用。
(4)認識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道德和責任。
模組二 作業系統簡單介紹
(1)漢字輸入。
(2)掌握作業系統的簡單使用。
(3)學會對檔案和資料夾(目錄)的基本操作。
模組三 用計算機畫畫
(1)繪圖工具的使用。
(2)圖形的製作。
(3)圖形的著色。
(4)圖形的修改、複製、組合等處理。
模組四 用計算機作文
(1)文字處理的基本操作。
(2)文章的編輯、排版和保存。
*模組五 網路的簡單套用
(1)學會用瀏覽器收集材料。
(2)學會使用電子郵件。
*模組六 用計算機製作多媒體作品
(1)多媒體作品的簡單介紹。
(2)多媒體作品的編輯。
(3)多媒體作品的展示。
國中
模組一 信息技術簡介
(1)信息與信息社會。
(2)信息技術套用初步。
(3)信息技術發展趨勢。
(4)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道德和法律問題。
(5)計算機在信息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
(6)計算機的基本結構和軟體簡介。
模組二 作業系統簡介
(1)漢字輸入。
(2)作業系統的基本概念及發展。
(3)用戶界面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4)檔案和資料夾(目錄)的組織結構及基本操作。
(5)作業系統簡單工作原理。
模組三 文字處理的基本方法
(1)文本的編輯、修改。
(2)版式的設計。
*模組四 用計算機處理數據
(1)電子表格的基本知識。
(2)表格數據的輸入和編輯。
(3)數據的表格處理。
(4)數據圖表的創建。
模組五 網路基礎及其套用
(1)網路的基本概念。
(2)網際網路及其提供的信息服務。
(3)網際網路上信息的搜尋、瀏覽及下載。
(4)電子郵件的使用。
*(5)網頁製作。
*模組六 用計算機製作多媒體作品
(1)多媒體介紹。
(2)多媒體作品文字的編輯。
(3)作品中各種媒體資料的使用。
(4)作品的組織和展示。
模組七 計算機系統的硬體和軟體
(1)數據在計算機中的表示。
(2)計算機硬體及基本工作原理。
(3)計算機的軟體系統。
(4)計算機安全。
(5)計算機使用的道德規範。
(6)計算機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高中
模組一 信息技術基礎
(1)信息與信息處理。
(2)信息技術的套用。 .
(3)信息技術發展展望。
(4)計算機與信息技術。
(5)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道德和法律問題。
(6)計算機系統的基本結構。
模組二 作業系統簡介
(1)作業系統的概念和發展。
(2)漢字的輸入。
(3)用戶界面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4)檔案、資料夾(目錄)的組織結構及基本操作。
(5)系統中軟硬體資源的管理和維護。
(6)作業系統簡單工作原理。
模組三 文字處理的基本方法
(1)文本的編輯。
(2)其他對象的插入。
(3)特殊效果的處理。
(4)版式設計。
模組四 網路基礎及其套用
(1)網路通信基礎。
(2)網際網路及其提供的信息服務。
(3)網際網路上信息的搜尋、瀏覽和下載。
(4)電子郵件的使用。
(5)網際網路上其他套用。
(6)網頁製作。
*模組五 資料庫初步
(1)資料庫基本概念。
(2)資料庫的操作環境及其操作。
(3)數據的組織與利用。
模組六 程式設計方法
(1)問題的算法表示。
(2)算法的程式實現。
(3)程式設計思想和方法。
*模組七 用計算機製作多媒體作品
(1)多媒體製作工具及其特點。
(2)各類媒體資料的處理與使用。
(3)多媒體作品的製作。
(4)多媒體作品的發布。
模組八 計算機硬體結構及軟體系統
(1)信息的數位化表示。
(2)計算機的硬體及基本工作原理。
(3)軟體系統簡介。
(4)計算機的安全。
(5)計算機使用道德規範。
(6)計算機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