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珠海市委員會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簡稱“民革”),是具有政治聯盟性質的、致力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祖國統一事業的政黨,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的參政黨。

民革由原中國國民黨民主派和其他愛國民主人士所創建。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領導辛亥革命,於1911年推翻封建帝制,創建了共和國。孫中山先生逝世以後,中國國民黨內的民主派和其他愛國民主人士,繼承孫中山先生的遺志,堅持“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繼續參加民族民主革命,並為促進國共第二次合作,奪取抗日戰爭的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此過程中,國民黨各派愛國民主力量逐步發展和聯合,於1948年1月1日成立了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民革同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共同戰鬥,為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治,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作出了重要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珠海市委員會
  • 地點:珠海市
  • 性質:具有政治聯盟性質
  • 類型:多黨合作的成員
概述,綱領,

概述

新中國成立以後,民革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的成員,參加人民政權和人民政協的工作,為鞏固人民民主專政,發展愛國統一戰線,順利實現社會主義改造和促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民革實現了工作中心的轉移,為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促進祖國和平統一作出了新的貢獻。

綱領

民革現階段的政治綱領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承和發揚孫中山愛國、革命、不斷進步的精神,切實履行參政黨職能;通過參加國家政權,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和國家領導人選的協商,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參與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執行,實行民主監督;為推動科學發展、社會和諧,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勝利;為鞏固和擴大愛國統一戰線,維護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為實現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和共同發展的歷史任務,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努力奮鬥。
民革珠海市委會作為民革的地方組織,20多年來,在民革廣東省委和中共珠海市委領導下,在夏靜梅、黎綿等老一輩珠海民革黨員的努力下,從1988年5月的5人小組發展到了擁有246名黨員(統計至2010年12月31日止)的地市級參政黨組織,經歷了四屆市委會。1991年9月民革珠海市委會成立,第一、二屆主委黎綿;2002年6月選舉產生第三屆市委會,主委程萍,並於2006年12月連任。第四屆委員會市委班子13人,主委程萍,副主委余淑玲、李海清、潘明(2011年增補),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學歷,中級以上職稱,其中博士5名。現有黨員246名,主要由公務員、法律界人士、教師、醫生、專業技術人員和企業家等組成;平均年齡46.4歲;具有中高級職稱的有233人,占94.3%;大專以上學歷238人,占96.4%,其中博士8人。黨員中全國政協委員1人,市人大代表4人,市政協委員7人。
民革珠海市委員會自成立以來,始終以中山先生“天下為公”、“博愛”等思想為指導,繼承和發揚“愛國、革命和不斷進步”的精神,圍繞特區經濟和社會發展,履行參政黨職能,積極開展政治協商、參政議政、民主監督、社會服務、孫中山思想理論研究等工作,鼓勵黨員以“開拓創新”的特區精神,投身到珠海的現代化建設。多年來,市委會圍繞人民民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深入調研,先後提交調研報告、提案、議案300餘篇(件), 其中有50餘件榮獲優秀提案獎;扶助弱勢群體,為社會送溫暖、獻愛心,打造“博愛”品牌,並辦學、辦班,為社會培養人才等;致力於祖國統一事業,密切聯繫台盟、台辦、台聯會,廣交朋友;民革黨員活躍在珠海的各條戰線,認真履職,為珠海市四個文明建設,為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