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火炮

中國古代火炮

中國古代火炮是中國古代一種口徑和重量都較大的金屬管形射擊火器。其由身管、藥室、炮尾等部分構成,滑膛多為前裝,可發射石彈、鉛彈、鐵彈和爆炸彈等,大多配有專用炮架炮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古代火炮
  • 外文名:無
  • 性質金屬管形射擊火器
  • 地區:中國
  • 構成:身管、藥室、炮尾
相關歷史記載,歷史沿革,元朝,明洪武年間,明弘治年間,明永樂年間,明萬曆年間,清康熙年間,火炮鼻祖,火炮的鼻祖,拋石機,拋石機的資料記載,連發技術的萌芽,歐洲傳入中國,佛朗機銃,紅夷炮,火炮在明朝的影響,清朝火炮,

相關歷史記載

明朝丘撰《大學衍義補》中記載:“今之制,用銅或鐵為具,如筒狀,中實以藥,而以石子塞其口,旁通一線,用火發之”,“亦謂之,又謂之銃”。自元朝以後,古代火炮開始成為中國軍隊的重要裝備,主要用於攻守城塞,也用於野戰和水戰。
元至順三年銅火銃元至順三年銅火銃
元朝和明朝前期的火炮 中國發明和使用火炮不遲於元朝,到明初已大批生產和裝備部隊。元末明初使用火銃作戰的記載在《元史》、《明史》及其他歷史文獻中已經屢見,元朝和明洪武年間製造的火炮在中國各地博物館中亦有收藏。

歷史沿革

元朝

中國歷史博物館展出的一門銘文為元“至順三年”(1332)的盞口銅銃,其盞口口徑105毫米,身管直徑75毫米,全長35.3厘米,重6.94千克。銃身鐫有“至順三年二月吉日寇第叄佰山” 三行銘文。

明洪武年間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收藏的一門明洪武五年(1372)造的大碗口銅銃,碗口口徑110毫米,身管直徑58毫米,全長36.5厘米,重15.75千克。銃身鐫有“水左字四十二號大碗口筒重二十六斤 洪武五年十二月吉日寶源局造”銘文。山東省冠縣出土的大碗口銅銃,碗口口徑119毫米,全長36.4厘米,重15.5千克。銃身鐫有“洪武十一年”(1378)、“海”字銘文。這 3門銃均為銅質,形制也類似,在身管前端均有一個大於身管的敞口,身管後部為藥室,有裝引線的點火孔。但至順三年銃管壁較薄,工藝較粗糙,明碗口銃管壁加厚,藥室部有較明顯的隆起,身管加鑄數道箍,表明後者已能承受較大膛壓。

明弘治年間

據《明會典》記載,弘治(1488~1505) 以前,明政府軍器局所製造的各種火炮中,大碗口銃的數量為每3年造3000門。
大碗口銃的敞口雖大於身管口徑,但實際上並不能增加火炮的威力。明初,又製造了身管較長的直筒形火炮。河北省寬城縣出土的洪武十八年(1385)造的一門直筒形銅火炮,口徑 108毫米,全長52厘米,重26.5千克,藥室處有寬厚的箍。此外,山西省博物館還收藏有3門洪武十年(1377)造的鐵炮,口徑210毫米,全長100厘米,兩側有雙炮耳,用於調整火炮的射擊角度。炮身鑄有“大明洪武十年丁巳季月吉日平造”銘文(見彩圖[明朝洪武十年(1377)造鐵炮])。這是迄今所知中國最早帶有炮耳的鐵鑄火炮。這種大口徑直筒形火炮,顯然會增大火炮威力,表明早在14世紀下半葉中國古代火炮已發展到一個新的水平。明朝前期,火炮已成為軍隊的重要裝備,軍器局和兵仗局所製造的火炮,有盞口炮、碗口炮、神機炮、旋風銅炮、將軍炮(“將軍”一詞常作為具有較大威力火炮的封號)等十餘種。

明永樂年間

永樂十二年(1414),明成祖第二次征漠北,曾用火炮擊潰敵軍;正統十四年(1449),于謙守衛北京,曾用火炮和其他火器大敗瓦軍的進攻。
明朝後期的火炮 從16世紀20年代開始,中國火炮仍有發展。嘉靖年間製造的虎蹲炮,長1尺9寸(約合0.6米),重36斤(約合21.5千克),配有鐵爪、鐵絆,發射前可用大鐵釘將炮身固定於地面,形似虎蹲,這種炮克服了發射時後坐力大、跳動厲害的缺點。《明會典·工部》記載,嘉靖四年(1525)製造的“毒火飛”,炮筒用熟鐵製成,裝火藥十多兩,炮彈由生鐵熔鑄,彈內裝“砒硫毒藥五兩”,點火後“將飛打於二百步(約330米)外,暴碎傷人”。這是中國古代以火炮發射爆炸彈的最早記載。

明萬曆年間

萬曆年間還大量製造了身管較長的火炮。萬曆二十年(1592)在杭州製造的“天字一百三十五號大將軍”鐵炮,口徑113毫米,全長143厘米,身管的長度同直徑的比值明顯增大。炮身有九道箍,鑄有炮耳,安有兩個鐵環。萬曆年間,明軍援朝作戰時曾使用過這種鐵炮。

清康熙年間

康熙時比較重視火炮,僅據《清文獻通考》記載,從康熙十三年至六十年,共造大小銅鐵炮約900門。隨著火炮的大量生產,康熙三十年,清政府成立火器營,專習槍炮。雍正五年(1727),清政府又規定各省綠營兵每千名設炮10位,火炮成為清軍的主要裝備之一。
清朝中期以後,火炮的發展基本處於停滯狀態。直至第一次鴉片戰爭前後,為抗擊殖民主義者的侵略,各地軍民又造了一些重型火炮,廣東省虎門、江蘇省鎮江市等地至今仍保存有當時的抗英火炮(見彩圖[清朝道光十五年(1835)造虎門沙角炮台炮])。從19世紀50年代開始,清政府大量購買西方近代火炮,同時創辦了一些近代軍事工業,製造近代火炮,中國古代火炮逐漸被近代火炮所取代。

火炮鼻祖

火炮的鼻祖

中國古代的弩箭“兩軍相遇,弓弩爭先”,弩的發明和廣泛使用,使戰場上的攻守與拼殺陡增幾分慘烈。古代與弓弩共領風騷的,還有一種被稱為炮的“遠程”射擊武器。這種炮就是拋石機,從作戰形式上看,它完全可以被認作是火炮的鼻祖,曾被稱作“軍中第一攻擊利器”。
床子弩(火炮鼻祖)床子弩(火炮鼻祖)

拋石機

拋石機在古代是一種攻守城池的有力武器,用它可拋擲大塊石頭,砸壞敵方城牆和兵器;而越過城牆進入城內的石彈,可殺傷守城的敵兵,具有相當的威力。這種拋石機除了拋擲石塊外,還可以拋擲圓木、金屬等其它重物,或用繩、棉線等蘸上油料裹在石頭上,點燃後發向敵營,燒殺敵人。在火器出現後,拋石機並沒有立即從戰爭舞台上消失,人們還利用它“力氣”大的特長,用來拋射燃燒彈、毒藥彈和爆炸彈。相傳拋石機發明於我國周代,當時叫做“拋車”。春秋時期,拋石機已經被套用於戰事。據《范蠢兵法》記載,當時用拋石機可將重達6 千克的石頭拋至100 多米的距離——這比徒手拋扔石塊遠多了。拋石機的原理非常簡單,它實際上是一種依靠物體張力(如竹、木板彎曲時產生的力)拋射彈丸的大型投射器。典型的靠扭力發射的拋石機由三部分構成。地上的堅固沉重的長方形框架,一根直立的彈射桿,頂上裝有橫樑的兩根結實的柱子。彈射桿的下端插在一根扭絞得很緊的水平繩索里,繩索綁在長方形框架的兩端,正好位於支撐架下面的位置。平時繩索使彈射桿緊緊頂牢支撐架上的橫樑。彈射桿的頂部通常做成勺子的形狀,有時在彈射桿的頂端裝一皮彈袋。彈射時,先用絞盤將彈射桿拉至接近水平的位置,再在“勺子”或皮彈袋裡放進岩石或其它種類的彈體。當用扳機裝置鬆開絞盤繩索時,彈射桿便以很大的力量恢復到垂直位置,並與橫樑撞擊,用慣性將彈體以弧形軌道彈向目標。
拋石機拋石機
衡量拋石機的作戰性能主要有兩點
一是拋物重量;二是拋射距離。拋石機的射程一般在50至300 步之間,石彈重量由數斤至上百斤不等。拽炮人數可根據目標 遠近增減,普通拋石機需用40人,大型拋石機需用200 人至300 人拉拽,一次可將重達200 至300 斤的石彈射到300 步之外,使對方“諜碎樓坍”,威力極大。拋石機在當時所起的作用,實際上與後來的火炮相近。
拋石機發明伊始,即成為軍隊中的重要攻、守城兵器,在頻繁的戰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早期的拋石機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它必須在敵人陣地前埋設,操作人員在敵人的弓箭射程內施工,容易導致傷亡。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一種帶輪子的拋石機應運而生。公元200 年,曹操討伐袁紹時,在拋石機的下面裝了四個輪子,叫霹靂車,亦叫做發石車。這種發石車可以在作坊里製成,不需臨陣架設.
建安五年(公元200 年),曹操率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境內)迎擊袁紹軍隊的進攻,史稱官渡之戰。當時,袁紹率十餘萬步卒和騎兵攻占黎陽後,連中曹操用兵之計,痛失顏良文丑兩員大將。袁紹初戰失利,銳氣受挫,於是變分兵進擊為結營緊逼,企圖以優勢兵力迫使曹軍決戰。袁軍兵至官渡,依託沙丘修築工事,東西計有數十里之長,形成了與曹軍對峙之勢。為了削弱曹軍的力量,袁軍在其營中修築土山,造高櫓,以眾多的弓奇手居高臨下,在櫓的防護下向曹營發射箭矢,使曹軍在一段時間內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為了穩定防禦態勢,打破袁軍的遠戰優勢,曹操集中了一批能工巧匠,造出了裝有輪子的拋石機——霹靂車,並且利用夜色的掩護和有利的氣象條件,突然在袁軍營壘前展開。頓時,無數石彈飛人袁營,堅固的高櫓被砸了個稀巴爛,大量弓弩手中彈喪命,小土山成了打擊的大目標,袁軍的堅固工事損失慘重。霹靂車為官渡之戰中曹軍的勝利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縱觀拋石機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早期的拋石機拋物重量輕,毀傷能力有限,在戰場上只能擊斃士兵,破壞戰車等。發石車還可用做攻城武器。自從火藥發明以後,發石車還可用來發射“火藥彈”等燃物,因而成為縱火兵器。隨著火箭、火銃的出現,發石車便退出了歷史舞台。在官渡之戰以後的千餘年裡,歷次攻守城之戰幾乎都有發石車的身影。唐朝武德4 年(公元621 年),李世民在東定中原戰爭中率軍攻打東都宮城時,使用了發石車,拋射30千克重的石頭可達200 步。公元645 年,在第一次東征作戰中,唐軍連續12天用發石車、撞車,晝夜猛攻遼東城,給守敵造成了重大傷亡。公元757 年,史思明攻打太原城,守將李光弼製造了用200 人挽索發射的巨型發石車,向城外大量拋射石彈,這些石彈鋪天蓋地般向圍城的守軍襲來,每發石彈能傷數十人,打得敵兵難以招架,最後只得收兵回營。公元1234年,金軍攻打汴梁,架發石車數百隻,晝夜發射,所發射的石彈幾乎填平了北宋的護城河。公元 1283 年正月,元軍在進攻南宋的關鍵一仗中,先對樊城發起總攻,先以熟悉水性的士兵潛人水中沉木斷索,燒毀浮橋,切斷其與襄城的聯繫。接著兵分多路,並配以威力大、射程遠的新式發石車,水陸夾攻樊城。北面戰艦直趨城下;西南面元軍先頭部隊撕破一個缺口,攻人城內;東北方向元軍主力冒死強攻,終於破城而人。樊城陷落,襄陽如齒失唇。元軍在加緊圍攻的同時,間以喊話招降,而且以發石車不斷轟擊城樓。2 月,南宋主將呂文煥見突圍無望,又懾於元軍壓力,終以城降。此戰突破了南宋戰略防禦體系,為元軍長驅直人南宋腹地打開了通道。

拋石機的資料記載

據有關資料記載,馬鈞在實踐中能針對舊拋石機不能連續拋射的缺點,進行大膽的革新,採用旋轉車輪這種方法,使裝載著的數十塊大石頭連續飛拋出去,攻擊敵城,這樣拋出的石頭能拋至數百步遠。由此可見,這種車輪炮構思相當巧妙,結構也有其獨特之處。在古代能有此構想和實踐,實屬難能可貴。

連發技術的萌芽

發石車的效率較低,作戰時往往貽誤戰機,而且拋射時投入人力較多,操作不便。為適應作戰的需要,人們曾構想將它改進成連續拋射的兵器。三國時期,魏國有一個名叫馬鈞的機械發明家,曾試驗利用車輪不斷轉動的原理,製成了轉輪式拋石機,稱做“車輪炮”,能將石頭連續拋射出去,加大了發射頻率,提高了發石車的殺傷破壞威力。
據史料記載,馬鈞是個肯鑽研的人,他曾創製過許多機械工具,如織綾機、翻車(即後來的龍骨水車)、指南車等。在一次戰鬥結束後,他看到繳獲蜀軍的戰利品中,有許多據說是諸葛亮組織工匠製造的連弩。他認真而仔細地研究了這些連的機械部分,很受啟發,認為這種弩機威力還可以提高好多倍。於是,他苦心鑽研試驗,終於製成了一種用於攻城的車輪炮。
明代茅元儀所著的《武備志》中對馬鈞的車輪炮作了這樣的說明:“每輪輻條十八根,長一尺四寸。每條左右傍銃二桿。銃內裝火藥鉛子_一騾馱架二輪。以皮條護鐵呂以固藥子,連木架重二百餘斤。三軍附之。如臨敵,將架置地,先取一輪安在柱上,隨其高低轉打。二軍可執七十二人之器也。”
從這裡可以看出,這種車輪炮的威力相當大,效能比單個拋石機提高几十倍,並採用騾馱,運送轉移方便靈活。它的結構設計也很合理,安裝了轉柱,便於車輪轉動,一架車輪上可裝36發石彈,一騾馱兩輪,就有力發石彈炮。兩個射手可以連續操作發射這么多石彈,其聲勢和威力可謂大矣!車輪炮的出現,可以說是射擊兵器由單發到連發的最早嘗試和探索,這為火炮向連動式發展提供了早期準備。

歐洲傳入中國

佛朗機銃

十六世紀初,歐洲火炮開始傳入中國,其中影響較大的有佛朗機銃紅夷炮。佛朗機銃約在正德末年(1521年左右)從葡萄牙傳入中國,它有一母銃和若干子銃,母銃身管細長,口徑較小,銃身鑄有準星、照門,可瞄準射擊。銃身後有“巨腹”,腹上開有長孔,用以裝填子銃。子銃類似一小火銃,一般備有5~9個,可預先裝好彈藥,戰時輪流發射,提高了火炮射速。嘉靖初,中國開始成批仿製佛朗機銃,形制很多。《明會典》記載有大樣、中樣、小樣佛朗機銅銃。《武備志》又把佛朗機銃分為 1~5號。北京首都博物館現藏有6門佛朗機樣式的火炮,均為銅質,有兩種類型:一種名為“流星”,腹部為方形;另一種“勝”字號火炮,腹部為圓柱形。其中嘉靖二十八年(1549)製造的“勝字四十二號”火炮,母銃口徑38毫米,全長91厘米,子銃口徑35毫米,全長23厘米。由於子銃裝藥量小,母銃口徑不大,威力有限。

紅夷炮

紅夷炮(亦稱西洋炮)是一種大型火炮,在萬曆後期由荷蘭傳入中國。《明史·兵志》記載:“大西洋船至,復得巨,曰紅夷。長二丈余,重者至三千斤,能洞裂石城,震數十里”(二丈約合6.22米,三千斤約合1600千克)。炮身鑄有準星、照門,中部有炮耳。與佛朗機銃相比,口徑較大,管壁加厚,並且從炮口至炮尾逐漸增厚,能承受較大膛壓,是當時威力最大的火炮。明末,明政府為了抵禦後金軍的進攻,重用徐光啟李之藻等人大量仿製紅夷炮。天啟元年(1621),李之藻受命按西洋新法製造火炮;崇禎二年至三年(1629~1630)徐光啟督造大小紅夷炮400餘門;兩廣總督王尊德也先後仿製大中型西洋炮 500門。中國歷史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首都博物館等都收藏有當時的製品。其中首都博物館收藏的一門崇禎十年鐵鑄“西洋炮”,口徑100毫米,長233厘米。其身管的長度同直徑的比值更大於萬曆二十年造的鐵炮。
西方火炮的傳入,促進了中國明朝後期火炮技術的發展,改善了軍隊的裝備。據《練兵實紀·雜集》記載,戚繼光的車營裝備佛朗機銃 256門,輜重營裝備佛朗機銃160門。天啟六年,袁崇煥以紅夷炮憑城固守寧遠(今遼寧興城),擊退了後金兵,斃傷敵數百人,後金統帥努爾哈赤在該役中被虎蹲炮擊中受重傷,不久死去。

火炮在明朝的影響

在火炮技術發展的同時,明末孫元化集中明代製造火炮的成果,吸收西方先進的造炮經驗,撰寫成《西法神機》一書。其後,焦勖於崇禎十六年在湯若望的傳授下,輯成《火攻挈要》。這兩部書,是明末火炮製造的理論和工藝技術專著,對西方新式火器在中國的進一步傳播產生了重大影響。

清朝火炮

清朝前期,清政府為適應統一全國及平定三藩叛亂等戰爭的需要,大量製造火炮。主要有 3種類型:①紅衣炮(即紅夷炮)型,如《清會典》中記載的“金龍炮”、“武城永固大將軍”炮、“神威無敵大將軍”炮等。現存於黑龍江省博物館的一門康熙十五年(1676)鑄造的“神威無敵大將軍”銅炮,炮身前細後粗,口徑110毫米,全長248厘米,重1000千克,裝藥2千克,鐵彈重2.7千克(圖1[清康熙十五年“神威無敵大將軍”炮])。這種炮在中俄雅克薩之戰中發揮了較大作用。②子母炮型,類似佛朗機銃。如“子母炮”、“奇炮”等。現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一門“子母炮”,母炮口徑32毫米,全長 184厘米,子炮長25.5厘米。③大口徑短管炮,如“衝天炮”、“威遠將軍”炮等。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的一門康熙二十九年鑄造的銅質“威遠將軍”炮,口徑212毫米,全長69厘米,重280千克,載以四輪車,能發射 15千克重的爆炸鐵彈(圖2[清康熙二十九年“威遠將軍”炮])。
清代 武成永固大將軍炮清代 武成永固大將軍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