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六大雄關

中國古代六大雄關

中國古代六大雄關,即中國古代六處兵家必爭的險關要隘。分別是:“兩京鎖鑰無雙地”的山海關,“九邊重鎮三關首”的雁門關,“潼關固則全秦固”的潼關,“四州水陸中樞地”的襄陽,“南國重鎮,北門鎖鑰”的徐州和“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漢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古代六大雄關
  • 含義:總稱
簡介,六大雄關,山海關,雁門關,潼關,襄陽,徐州,漢中,

簡介

“地形者,兵之助也。”無數戰爭事例說明,險關要隘等地理因素雖然不能確保戰爭勝利,但也往往在戰爭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在科技不發達時代就表現得更為明顯,無數險關要隘成了眾多兵家的必爭要地,於是就有了著名的中國六大雄關。
中國古代六大雄關,即中國古代六處兵家必爭的險關要隘。分別是:“兩京鎖鑰無雙地”的山海關;“九邊重鎮三關首”的雁門關;“潼關固則全秦固”的潼關;“四州水陸中樞地”的襄陽;“南國重鎮,北門鎖鑰”的徐州;“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漢中。

六大雄關

山海關

山海關位於今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15公里,我國明代萬里長城東端的重要關隘,是明長城東端的起點。建於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大將徐達在此築城設關,因此關北依燕山,南臨渤海,關在山海之間而得名。此關為東北與華北間的咽喉要衝,歷史上為兵家必爭之地,有 “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 之稱。題額 “天下第一關”的城樓雄踞關門上,關樓巍然矗立。登臨其上,南眺渤海,波濤浩淼; 北望長城,蜿蜒山巔,直插雲表,令人心目怡霽,為之氣壯。

雁門關

雁門關位於今山西省代縣西北20公里的勾注山上,因兩峰夾峙,其形如門,如飛雁出其間,故得此名,又名西陘關,在山西省代縣城西北20公里的雁門山腰。該地東西山岩峭峻,中路盤旋崎嶇,地勢極為險要。與山西省的寧武關、偏關合稱三關,是古代從塞北通山西及華北平原的重要關隘。《天下郡國利病書》謂:“雁門古句注,西陘之地,霞舉雲飛,兩山對峙,其形如門,而蜚雁出其間,故名。”附近峰巒錯聳,峭壑陰森,中有路,盤曲穿城而過,異常險要,為歷代戍守要地。現關城建於明洪武七年(1374年),門樓築於萬曆間,今存關門3座。內有戰國守邊良將李牧祠舊址,尚有碑石數通。宋代雁門關成為宋軍抵抗遼軍南下的軍事重鎮。宋初名將楊繼業、楊延昭父子曾長期駐紮於此。明代雁門關、寧武關、偏關合稱為“三關”,歸屬九邊重鎮之一的太原,戰略地位十分顯赫。古人云: “三關衝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

潼關

潼關故址在今陝西省潼關縣東北10公里,是古代洛陽、長安間的重要關口。它北瀕黃河,南倚華山,既是出入關中平原的通道,又是長安東面的屏障,還控制著陝、晉之間最重要的黃河渡口———風陵渡,由於地位重要,被古人譽為“潼關固則全秦固”。東漢建安中設潼關,故址在今潼關縣東北港口鎮東南四里楊家莊附近。《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建安十六年 (211),關中諸將馬超、韓遂等 “屯潼關”。即此。《水經·河水注》: “河在關內南流,潼激關山,因謂之潼關。” 隋南移至楊家莊南一里城北村。唐天授二年 (691) 北移至潼關縣東北港口鎮 (即老潼關)。

襄陽

郡名,即襄州,屬山南東道,治所在今湖北襄樊市。位於漢水中游,是連線鄂、豫、川、陝4省的樞紐地帶。三國時,曹、孫、劉三大軍事集團為爭奪襄陽進行多次戰爭。宋元對峙中,宋軍堅守襄陽數十年。元軍不得前進半步。最後由於宋軍將領呂文煥開城投降,這才使得元軍得以長驅直入,南宋王朝滅亡。李白《襄陽曲》有“襄陽行樂處,歌舞《白銅鞮》”、“山公醉酒時,酩酊襄陽下”、“山公欲上馬,笑殺襄陽兒”。《大堤曲》有“漢水臨襄陽,花開大堤暖”。《襄陽歌》有“襄陽小兒齊拍手,攔街爭唱《白銅鞮》”。《寄弄月溪吳山人》有“終身棲鹿門,不入襄陽市”。另有《贈從兄襄陽少府皓》、《憶襄陽舊遊贈濟陰馬少府巨》。

徐州

徐州古稱彭城,古代中原東部的軍事重鎮,水陸交通要衝,歷為兵家爭戰之地。位於今江蘇省西北隅,介於河南、山東、安徽等省交界處。它地處黃淮平原,東近黃海,西連中原,北倚魯南山區,南屏江淮水澤,陸路輻輳,水路暢通,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據有關資料統計,自春秋戰國以來,發生在徐州及其附近的戰爭就達150次之多。南北朝時期,徐州更是南北爭奪的重點,有“南國重鎮,北門鎖鑰”之稱。“彭城之得失,輒關南北之盛衰。”徐州最早為大彭氏國地。春秋戰國時屬宋,稱彭城。秦置彭城縣,屬泗水郡。秦末,西楚霸王項羽建都於此。東漢末年,彭城為徐州刺史部治所,遂也稱徐州。地處黃淮平原,東近黃海、西連中原,北依魯南山區,南屏江淮水澤,陸路、 水運暢通, 附近原有汴(獲),泗匯流, 沿汴水西通汴(梁)、洛(陽),經泗水南達杭州。宋代黃河南遷,奪汴、泗入淮。元代開通南北運河溯河而上,可直達大都(北京)。徐州周圍,崗嶺起伏,東有子房山、駱駝山以及泗水故道之百文洪(徐州洪)、呂梁洪要險,南有雲龍山,鳳凰山,北有九里山(九嶷山)、西有楚王山等丘巒環抱,共為扼守徐州天然屏障。1948年冬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徐州地區組織了著名的淮海戰役。

漢中

漢中位於今川、陝、鄂諸省的交界處,是四川的北大門。三國蜀、魏交兵,蜀軍占領漢中之地,進可作攻魏的跳板,退可為據守四川的屏障,成為蜀漢政權能夠長期偏居一隅的有力保障。漢中之劍閣道是修建在大、小劍山峭壁間的棧道。該地兩崖夾峙,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故曾用“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來形容其險。據文獻記載:“郡臨漢水之陽,南面漢水,故名漢中。”《史記》載:“秦惠文王十三年(公元前312年)攻楚漢中,取地六百餘里,置漢中郡。”楚漢相爭時,劉邦被封為漢王,都南鄭。三國時曾屬蜀漢。解放後不久設南鄭市,1953年改漢中市,1964年改漢中縣,1980年重名漢中市。漢中地處秦嶺以南的秦巴地區,地勢南北高,中間低,漢江谷地橫貫中部,這裡冬無嚴寒,夏無酷署,溫暖濕潤,四季宜人,素有“小江南”之稱。早在遠古時代,這裡就有人類的足跡。解放後,在龍崗寺、黃龍寺、宋家坡、河東店等處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自秦漢以來,它以“四塞險固”的特點,成為兵家必爭之地。韓信在這裡拜將,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兵出散關,擊敗項羽;蜀相諸葛亮曾在這裡屯兵操練,六出祁山;西漢著名外交家張騫在這裡誕生,他三次出使西域,歷經千難萬險,開闢了絲綢之路。漫長的歷史給這塊土地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存和文物古蹟。劉邦分封漢中王時的古漢台,韓信拜將壇,被譽為“國之瑰寶”的漢魏石門摩崖石刻,以及張良廟、武侯祠、褒斜栻道,蔡倫墓等都是國內外遊客觀賞的勝地。漢中自古就是陝南政治、文化中心。如今境內有寶城、陽安、襄渝鐵路通過,每日有八個班次列車經過漢中,西安至漢中每周有兩個航班,交通十分方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