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徒步人物

自2006年首屆中國十大徒步人物:崔永元、王石、威廉 林賽、金喬、雷殿生、吳立群、樊永平、胡東嶽、王鐵男、鄒玉麟。每年的十大徒步人物都在不斷評選出來。

2006第一屆中國十大徒步人物,崔永元,王石,威廉 林賽,金喬,雷殿生,吳立群,樊永平,胡東嶽,王鐵男,鄒玉麟,2007第二屆中國十大徒步人物,史國利,陳凱峰,稅曉潔,李懷忠,王秋楊,王瑩,肖秋成,張恆,李新,2009第三屆中國十大徒步人物,李亞軍,程其輔,陳玉蓉,馬中欣,王搏,金飛豹,任佳雁,王永久,吳榮,梁學偉,

2006第一屆中國十大徒步人物

崔永元

崔永元,籍貫河北。1963年2月20日生於天津,中央電視台著名主持人。2006年5月,崔永元帶著他的《我的長征》節目團隊,從江西瑞金出發,要用一年左右的時間,重走長征路。該活動著力體現全民參與性、真實體驗感,在長達大半年的新長征中,各行業領軍人物,共和國開國元勛家屬以及老紅軍家屬、海外華人以及國際友人、各民族各行業民眾代表組合參與,沿著當年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路線行進,最終抵達甘肅會寧,勝利會師。參與小分隊行走的成員將幫助沿線的貧困地區建立公益國小、公益圖書館、公益醫院等公益設施。 隊伍出發前,崔永元的測試表明,隊員們對長征的知識只限於“二萬五”,“雪山”,“草地”等幾個詞,大多數人對它的含義並不是很清楚。崔永元是個特別重歷史的人,認為一個民族一定要知道他的歷史,這是他選擇重走長征路的原因之一。

王石

王石,漢族,原籍安徽金寨,1951年1月出生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蘭州交通大學給排水專業畢業。1988年中心改組發行股票,更名為“深圳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交易,王石歷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1999年2月辭去總經理職務。他是登上珠穆朗瑪峰年齡最大的中國人,遠望於七大洲之巔,滑翔於五大洋之畔。他,是地產界的弄潮兒,卻稱自己並不是富豪,心馳騁於四海,雙足為著夢想行走在路上。"7+2",七大洲最高峰和南北兩極點——地球上各個坐標系的極點、極限探險的最高境界,他用雙腳一步步丈量土地的博大,用鏡頭講述一個個尋找精神方向與目標的紀實歷程。

威廉 林賽

生於1957年,英國人。近20年來一直投身於長城探險、研究和保護工作。 作為一個外國人,1998年威廉?林賽在北京發起了第一個“清潔長城運動”,被中國政府授予1998年度外國專家友誼獎。林賽還因此被當時的中國總理朱鎔基接見。 2001年,他在香港成立了“國際長城之友協會”,並制定了共九項內容的“山野之約”,協助文物保護機構保護長城古樸的風貌。 為了表彰他為保護長城所付出的努力以及在英中文化交流方面取得的成績, 2006年7月12日威廉?林賽在白金漢宮被英國女王伊莎白二世授予“帝國勳章”。 受勛之後,林賽和他的中國妻子吳琪、兩個兒子——12歲的吉米和6歲的湯米打開了事先準備好的中國國旗和英國國旗,在白金漢宮前留影。林賽還用中文笑稱自己榮獲了英國的“五一勞動獎章”。

金喬

1958年1月出生於哈爾濱松花江畔,畢業於哈爾濱師範大學。87年留學日本,先攻讀教育系,後選修體育經營管理系的碩士研究生,96年回國。2002年創立北京每日徒步運動中心,將組織徒步之旅的活動足跡延伸至長城沿線、古絲綢之路、黃河源頭、桂林灕江、內蒙古草原、西藏及北京周邊各地。2005年該中心加盟國際市民體育聯盟中國總部,作為大眾徒步運動的倡導者,金喬引領大家在徒步運動走健康、文化、歷史之路上一直前行。

雷殿生

雷殿生,1963年生,漢族,黑龍江呼蘭縣人氏。瘦長身軀,清矍面龐,三尺黑髮。1987年,中國郵政發行紀念徐霞客400周年郵票,讓他萌生了成為一名徒步旅行家的夢想,1989年,與“當代徒步旅行家”余純順的不期而遇,更堅定了他的想法。 歷時十年,徒步走完55個少數民族集散地及每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港、澳、台。穿越邊境線、沿海線、高原、峽谷、原始森林、草原、沙漠戈壁等。走訪民俗、考察生態環境、宣傳環保、迎接奧運。 1998年10月20日從哈爾濱102國道出發,用十年零20天走完全程,總行程大約85000公里。

吳立群

女1948年1月,59歲,退休前是北京第三紡織機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2003年退休,2003年9月加入CVA,成為CVA會員,參加了古北口金山嶺長城徒步活動,響水湖徒步活動……一直跟隨CVA徒步。 2004年9月患乳腺癌,做了1次手術,6次化療,但仍笑對生活,積極面對疾病,病情很快好轉,2005年再次回到徒步隊伍,參加中心舉辦的各種徒步活動,精神日趨好轉,心情愈加明朗,病魔的陰影一掃而光。徒步讓她忘記了疾病的存在,讓她看到生活的美好,找到人生的快樂。 吳立群每次遇到困難,都會用一首歌來鼓勵自己,歌中唱道:“……再苦再難也要堅強,只為那些期待眼神。心若在,夢就在,天地之間還有真愛。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重頭再來!” 徒步感言:徒步,讓我找回自信和快樂!

樊永平

“殘雪迎風落日空,恨罷長歌夢幾同。濁淚疆場兵戈盡,生死豈忘報娘恩。”這首《赤子吟》的作者叫樊永平,今年31歲,1995年畢業於陝西省商業幹部學院,1998年從家鄉到青島經商,第二年就產生徒步中國的想法。當年3月5日,樊永平揣著僅有的2700元錢,從青島走出了第一步,踏上了他的“世紀之旅”。背著一個特大號旅行包,扛著一桿“愛我中華”的旗幟,樊永平已一步步走過20多個省、市、自治區。其間他半夜與狼撕打,雨夜困臥荒山,沙漠壁虎充飢等,吃了不知多少苦。他已磨破了50多雙球鞋,用到第8部相機、第12本簽名冊、第10本日記本,拍下了20000多張各地照片。靠各地朋友們的熱心幫助,樊永平終於走到今天。

胡東嶽

DAHU大胡運動探險簡歷: 2006年7月 完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冰川划艇活動(世界首次) 11月 為Discovery拍攝TV 2006年2月 當選2005中國十大戶外人物 考察冬季青海湖 2005年1月 為登山愛好者培訓 3月 為希爾頓酒店集團拍攝TV 5月 在廣西協助CCTV拍攝蝙蝠 8月 在雲南考察 2004年7月 考察格拉丹冬峰 採集長江源頭水

王鐵男

1956年11月出生於吉林省長春市,1957年隨父母進駐新疆。1975年高中畢業後到天山東部的吉木薩爾縣山區下鄉,從那時起對山就產生了興趣。1977年考入新疆師範大學物理系。現任新疆廣播電視大學信息處高級工程師,烏魯木齊市登山探險協會主席。他酷愛登山探險等冒險活動,曾多次帶隊穿越塔克拉瑪乾沙漠,徒步進入尼雅遺址羅布泊樓蘭古城探險,他曾率隊登頂慕士塔格峰,四次登頂博格達峰,榮幸地成為登上博格達峰的第一個中國人

鄒玉麟

1987年到1988年鄒玉麟徒步考察中國革命史,歷時兩年零兩個月,行程2.5萬公里,經過22個省,368個縣市,1000多個村鎮。 1998年到2000年,鄒玉麟完成了跨世紀中國人環球徒步採風行,獲得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簽證——徒步週遊世界。他是徒步長征路的第一人;是跨世紀環球徒步旅行的第一人。 鄒玉麟的環球徒步之旅長達2年零4個月,途經香港、韓國、加拿大、美國、英國、荷蘭、比利時、德國、盧森堡、新加坡、義大利、奧地利、法國、瑞士、澳大利亞等15個國家和地區。整個行程4.2萬公里,其中陸地徒步行程3.2萬公里。

2007第二屆中國十大徒步人物

史國利

一位年過半百的中國農民,在200多天裡孤身徒步1萬多公里,走完了中外聞名的紅軍長征之路。2001年7月1日,史國利從江西省瑞金開始向著夢想出發。他完全按照20世紀30年代毛澤東領導的紅一方面軍的行軍路線行進,歷時219天,途經10個省、100個縣(市)、400個鄉(鎮),於2002年2月4日到達陝西吳起鎮,走完了長征路。他認為,長征不僅僅是一段光輝的歷史,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當代中國,長征所代表的堅韌不拔、無堅不摧的意志力仍應是中國人前進的精神動力,誰也沒有理由忘記它,拒絕它,背叛它。徒步感言:走出去,海闊天空。

陳凱峰

正是風華正茂幹事業的時候,但卻毅然的辭去電台節目主持人一職,立志徒步走遍中國,宣傳環保。從2000年8月開始徒步至今已經徒步4萬7千多公里,跨越中國22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在各地做環境保護義務宣傳2800多場,被一千多所學校聘請為環保校外輔導員和環保協會名譽會長,先後帶動建立環保協會百餘所,通過演講,歌曲,詩歌,座談,遊戲,等方式做環境保護宣傳,被各地媒體稱為環保苦行僧。徒步感言:徒步——酸甜苦辣五味俱全,在徒步中思考,在思考中行走,天空沒有痕跡,但我知道,鳥已經飛過。

稅曉潔

1994年,徒步漢江神農架“野人”考察;1995年~1998年,徒步長江、雅礱江流域綜合考察、腳踏車騎行川滇藏渝鄂等地;1998年,雅魯藏布江漂流;1999年、2000年,秦嶺古棧道考察;2001年,山岩父系部落考察;2002年,神農架“野人”考察,鄂西土家族地區山地調查;2003年,漢江生態文化漂流考察;2004年,秦嶺古棧道、太白山考察;2005年,貴州月亮山“野人”考察;2006年,漢江“老人洞”相關調查,楚長城調查;南水北調西線考察。徒步感言:長距離徒步是我體驗的最好方法,生理上的和心理上的。

李懷忠

1932年出生於北京。曾經疾病纏身,曾經受病痛困擾。想改變的李老從四十歲時就開始鍛鍊身體,堅持跑步,快走並配以藥物治療,現在身體很好。從此,李懷忠老人特別關注一些公益性的徒步走活動,參與其中,感受活力。去年十月朝陽公園舉辦了迎奧運徒步走活動,李老花了不到三個小時的時間徒步二十一公里。2007年4月21日是中國的第一個全民徒步日,李老又參加了“紀念中國第一個徒步日徒步大會”活動,感受著健康、公益帶來的欣慰感受。徒步感言:在徒步中感悟人生,感受快樂,追求健康。堅持徒步,把健康握在自己手中。

王秋楊

出生於一個軍人家庭,九十年代初,她離開部隊下海經商。1998年,赴南極歷險;2003年,自駕車50天勇闖西藏和新疆羅布泊無人區。2005年,一支9箇中國人組成的探險隊成功穿越了北極,其中一位是女性,她就是王秋揚,她也因此成為中國第一位徒步到達北極點的女性。曾經成功徒步登頂:雲南哈巴雪山、四川四姑娘山大峰、歐洲最高峰厄爾布魯士峰、新疆慕士塔格峰、非洲最高峰吉力馬札羅。徒步感言:徒步是我的生活方式,讓我收穫人生。

王瑩

遼陽市遼陽縣寒嶺鎮人,從2003年11月至2006年4月曆經4個年頭,行程7000多公里,徒步從遼寧丹東虎山明長城起點出發至新疆庫爾勒漢長城結束,考察了明代長城全程,漢代長城的西段。期間經過了11個省、200多個縣、市,蓋有沿途的1千多個所在地公章,拍攝了5千多張長城現狀的資料圖片,蒐集了數百本關於長城的資料和地方史志。他說:“我要創一個中國人徒步走長城的記錄。等我凱旋時,我要將所有的照片和資料編成一本書,然後無償地捐給國家。” 徒步感言:徒步不僅是體質上的考驗,也是精神和毅力的挑戰。

肖秋成

普通的開封市民。他用他的毅力和堅定的決心行走,用行動為宣傳家鄉開封做著自己的貢獻。肖秋成獨行天涯,克服種種困難,一路上與人為善,宣傳家鄉,展示出開封人民良好形象,很多人認為肖秋成作為開封人所表現的堅韌不拔的英雄氣概,代表著開封人的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現在,肖秋成已徒步行程1.2萬公里。目前他已別沿海地區,沿內陸邊疆前進,走到雲貴高原,前面等著他的,還有戈壁灘、荒漠、雪山……但肖秋成豪情萬丈!徒步感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沒有夢想就白活一生,有了夢想不去實現等於白日做夢。

張恆

很難把張恆和“戶外”兩個字結合起來。他戴著眼鏡,一身學生打扮,標準的IT公司研發人員的模樣。偏偏就是這個“文弱書生”,白手起家,把“三夫戶外”做成了行業領頭羊。張恆喜歡一個人出去到處走。那是一種純粹的自助旅行,拿很少的錢,找最便宜的住所,乘很廉價的交通工具”。四川,雲南,西藏,青海,一路地走下去。他要在他熱愛的行走中,好好地思考,下一步要做什麼。旅行讓張恆接觸了很多老外。和行走中的老外一起喝酒,一起旅行,張恆突然得到啟發:國外經濟發達,人們喜歡自我感受自我體驗的東西。如果國內的經濟發展了,這個領域一定會有發展。靈光一閃,三夫就這樣成立了。徒步感言:當年走在路上,緣自青春萌動,現在很想放下工作,走在路上,去體悟一份寧靜和快樂。

李新

雖然很渺小,但是他奉獻的力量是巨大的,他一直在用徒步的方式來參與宣傳公益。或許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絕不因為小而失去他的意義,他努力帶動更多人走上這條公益愛心道路。 “愛心公益之路是寬廣的,我只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將腳下的路走得更堅實。”如今,李新決心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奉獻給他所熱愛的愛心公益事業,並為此奮鬥終生。徒步感言:徒步讓我受益匪淺。

2009第三屆中國十大徒步人物

李亞軍

曾以豪邁之氣立志踏遍中華、週遊世界。2004年9月1日從深圳出發,歷時5年5行程5萬多公里徒步穿越了華南、華東、西南、西北、華北等27個省市自治區。僅剩東北三省、內蒙古、台灣、香港、澳門還沒有走到。 “敢於冒險,勇於攀登,探人生之真諦,索世情之況味,求真善美,完美自己的生命,從而獻給大眾。”這是一位路上的朋友送給我的一句話,我一直銘記在心。 作為一個徒步旅行者追求的目標是和諧、環保、健康、自由。熱愛生我養我的中國,熱愛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是我的信念。雲遊在神州大地,聽到那些挑戰自然,征服自然的言論我的心就像被尖銳的東西刺痛一般疼痛。人類生存之本來源於自然,大自然賦予了人類自然精神財富。我們應該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用心去聆聽大自然的天籟之音,欣賞大自然的和諧之美。只要我們不去破壞這種美麗,大自然會給予我們生活中的一切。我們不能像對待敵人一般去挑戰她,去征服她,去破壞源於自然之美。作為大自然中的一員,我們更應該保護好自然生態環境。用征服和挑戰去面對自然,只能發生人為的自然災害。 在青海油田花土溝,第一次見到油田,茫茫的戈壁上到處都是開採石油的井架,我心如刀絞“天呀!這可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自然財富,多少億年才能夠形成的石油,就這樣被泛濫的開採著。如果石油是大地的血液,地球的生命力還有多久?如果石油用完之後人類是否能夠找到替代能源?人類為了生存而相互殘殺的能源爭奪戰什麼時候會發生?人類還可以在這個地球上生存多久?工業化,信息化的進程它除了能給我們帶來物質上的享受和生活中的便利之外它還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工業化,科技化的進程給我們帶來了物質上的享受和生活中的便利,它並不能給我們帶來生存的能力。農業與工業究竟誰是真正的生產力?究竟誰是人類的生存資本?工業沒有了,人類照樣可以在地球上生存下去,可是自然生態沒有了,人類還能生存下去嗎?工業是人類社會得到了生存的滿足之後才繁生出來的產業,其本質是滿足人類的物質享受和生活便利,工業的發展以破壞自然生態環境為代價來達到人類的需求,我們人類為了貪圖享受和便利的同時能不能更好的利用自然資源,節約自然資源,保護自然資源,使大自然給予人類的生存資本能夠循環使用,更加完美的服務於人類。

程其輔

國家一級登山運動員,國家二級商業攝影師,四川省登山協會常務理事。1985年開始接觸山地腳踏車和登山、徒步,躋身中國國內民間較早進入戶外領域的一員,20餘年來足跡遍布大江南北,對於登山、野外拓展和徒步穿越有著極為豐富的經驗。1998年創立四川蜀地青鳥戶外運動俱樂部,進行戶外運動在大眾中的普及推廣工作。至今攀登海拔5500米以上的雪山達50餘座,最高登頂海拔為7721米。四川汶川地震期間,其麾下隊伍可謂戰績輝煌。在2009年,塔里木河道徒步考察、雲南茶馬古道穿越、貢嘎山高山植物考察、黔東南至廣西三江地區民俗考察、青海湖環遊等標誌性活動到處飄揚著蜀地青鳥的旗幟,更是開闢出徒步墨脫、穿越九寨、貢嘎南門關溝徒步以及西藏波密徒步至那曲的新線路,其著作《四川徒步指南》受到業內人士一致好評。

陳玉蓉

暴走媽媽,本名陳玉蓉,1954年出生,湖北武漢人,是患有先天性肝臟功能不全疾病的葉海斌的母親。因葉海斌的病情多次發作,陳玉蓉決定自己的肝臟換回兒子的性命,但因為自己患有重度脂肪肝而不適合做移植手術。後來陳玉蓉通過7個多月在武漢市江岸區諶家磯堤壩上疾步行走鍛鍊,治癒好了自己的脂肪肝。2009年11月3日,陳玉蓉接受了肝臟割離手術,隨後兒子葉海斌接受了肝臟移植手術。 事件概述: 2009年11月3日,時年55歲的陳玉蓉是湖北武漢一位平凡的母親,但是最近這位母親的故事卻感動了無數國人。據央視網報導,陳玉蓉的兒子患有先天性肝功能不全,為了給兒子捐獻肝臟,患有重度脂肪肝的陳玉蓉每天暴走10公里,在短短七個月的時間裡她的脂肪肝竟然奇蹟般的消失了。  2009年11月3日上午,這對母子在武漢同濟醫院進行了肝臟移植手術。從早晨八時開始,漫長的4個多小時後,陳玉蓉割肝手術已經順利完成。而陳玉蓉的兒子終於等來了繼續的肝臟,隨即被推進了手術室,接受肝臟移植。直至晚上11點多,母子倆的手術才相繼完成,隨即被送進了ICU重症監護室。母子倆的手術很成功,預計到10號左右,“暴走媽媽”就可以出院了。  媽媽每天暴走10公里 去掉脂肪肝  湖北武漢55歲的陳玉蓉是一位讓人敬佩的好母親。為了完成換肝救子的心愿,患有重度脂肪肝的她開始了每天暴走10公里的減肥計畫。  在七個月時間裡,陳玉蓉走破了四雙鞋,以前的衣服也變得寬鬆了,體重從68公斤減到了60公斤,去醫院一檢查,脂肪肝居然完全沒有了,這個結果讓醫生都覺得大為震驚。  堅持七個月 就為這一天  7個月,兩千多公里,就為了今天。同時,很多人都在關注今天這場特別的“媽媽捐肝救子”的手術,早晨,當陳玉蓉即將進入手術室時,親友們都來到了她的床前,為她祝福。  陳玉蓉的妹妹眼含熱淚的說:“姐姐確實太偉大了,她盼的就是這一天,為了兒子捐肝救兒子。”陳玉蓉的大嫂說:“我們都來給她打個氣,來祝福她一下,希望她手術成功。” 陳玉蓉的父親說:“她每天只吃一點稀飯,有時肚子餓了也就忍著,或者只喝一點開水。有時也想吃點葷的,想吃點肉,用筷子夾起肉,想起兒子就又放下去,非常感人。 慈母語錄 我的兒子會像你們一樣健康  兒子病了18年我要給他一個肝  只要我多走一步路,少吃一口飯,離救兒子的那天就會近一點  如果這次還不能捐,我會一直走下去 【暴走的效用】  ①.身體更年輕:暴走能讓人體的生物細胞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它創造了一種忍耐力,對於身體器官有著積極的維護作用,讓我們看上去更年輕。  ②.增加性樂趣:通過這項健身運動,它能夠促使人們在性生活中充滿積極性,從而會大大增加你的“性致”,甚至爆發出許多性感的新姿態。  ③.抗憂鬱:這項流行的健身方式,具有極為明顯的抗憂鬱症功效,有時甚至比一般的心理治療更為有效。難怪人們會用疾步行走替代服用神經藥物,它能夠降低患者對於精神壓力而產生的恐懼感。  ④.激活免疫力:能夠增強人體對一些傳染性細菌的抵抗能力,甚至更好地防止癌症的發生。 ⑤.瘦身:一個體重為50公斤的女性每天進行一個小時的暴走後,能夠消耗300到550卡路里。

馬中欣

你信嗎?他在阿富汗差點被當作間諜槍斃;南極赤裸下水游泳;在帕米爾高原被花豹突襲;在亞馬遜叢林中與食人族一起吃飯,將恐怖的食人魚當作晚餐吞下肚。到過150多個國家,環遊了世界15圈……一切都曾經真實發生,並且還在繼續。所有聽過的人都覺得他的故事比任何探險小說都要精彩,他的經典事例可演繹為“傳說”,因為傳說永遠不會消失。 家庭與旅行的抉擇 國人流行一句話,叫“三歲看老”,就是說一個人今後成什麼樣子,小時侯就能看出來,這句話在馬中欣身上可是一點不靈驗。馬中欣生於蘭州,長於台灣,39歲前,他是一個普通的上班族,當過老師,作過石油開採工程師等,可後來誰會想到他會成為一個環球的旅行探險家、攝影家(請注意不是愛好者,是“家”),出書、到各地開攝影展、演講自己的旅行經歷。這一切都因為他39歲那年邂逅了一位來自美國的自助游小伙子,一成不變的生活方式從此改變,生命中的理想和熱情得到釋放。 1981年,39歲的他帶著兩個兒子——8歲的馬翰玄和5歲的馬翰韋,踏上了自己的第一次環球之旅。父子三人加上50公斤重的背包,經泰國、緬甸、錫蘭、印度、孟加拉、尼泊爾,越過中東,抵達希臘,游遍主要歐洲國家,再遠渡美國,橫穿北美大陸,最後經韓國、日本返回台灣。整整渡過5個月漂泊式的旅遊生活,在保證基本生活條件的原則下,父子三實際只用了5000美金。這樣省錢的旅行關鍵靠的是毅力的支撐,在後來10多次的環球旅行中,他更是總結了許多的旅行省錢秘訣。然而他的旅行最讓人感嘆之處不是檔次有多高,用錢有多省,而是一般旅行者無法理解和做到的超脫。馬中欣妻子是一名醫生,收入不菲,夫妻育有2個兒子。但是在家庭生活和自己旅行發生矛盾時,他選擇了後者,和妻子離婚。他曾數次寫過遺書給自己的兒子,因為自己的孤身旅途總是充滿危險。 與死神的屢次邂逅 野外孤身一人的旅行危險總是潛伏在四周,馬中欣也不例外。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邊境,遇到雙方士兵交火,子彈檫著額頭呼嘯飛過;在帕米爾高原,被花豹突襲,差點成為那大蟲的口中美餐;在南極掉進冰洞裡,冰洞下面就是冰海;在亞馬遜叢林里,被毒蟲咬,咬牙把滲進了毒液的那塊皮肉剜去...... 有一次馬中欣長途跋涉考查"東方絲路",冒險深入到阿富汗游擊區,險些被誤為"外國間諜"而被當地游擊隊扣押,雖然最後有朋友相助渡過難關,還他是親眼目睹了游擊隊員把另外六名關押者當場槍決的場景。還有一次,他在中亞大陸3萬公里旅程中,行經拉舍爾,住進一家黑店,雖然在高度警覺下,還是被偷了800美元現金。馬中欣連夜施計,獨戰群黑,結果不但要回800美元,還倒賺500美元。臨走時,拉舍爾黑社會頭子對他說:"你實在厲害,沒人斗得過我,想不到栽在一個中國人手裡。" 馬中欣說來如同別人的故事般輕鬆,我想到身居城市的自己,晚上走夜路要是聽到身後有腳步聲也會擔心搶匪顯身;還有那些帶著大團隊浩浩蕩蕩採訪,回國如同英雄凱旋的地記者,如果真要向他這般孤身在戰地、毒梟窩裡遊歷,步恐怕再借10個膽都未必成行。 1994年與1996年,國家海洋局兩度特別邀請他參加中國南極考察隊,前往南極中山站長城站考察。1996年的聖誕夜,極地正是永晝,面對綺麗的冰之世界,馬中欣在極度激動之下做出了一個近乎瘋狂的舉動:他脫光了渾身衣服,赤裸著在十極大風和零下十幾度的船甲板上跑步;登上陸地後,他又在冰天雪地里赤裸了一個小時,還跳下冰海游泳。他事後解釋說,其實這不過是一種衝動,一種擁抱大自然、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願望和衝動,也可以看作標新立異。我們中國人常常把自己包裹得很緊,不願張揚自己,忌諱像裸體拍攝這樣的事。但是我願意,我熱愛大自然,為什麼不可以把自己赤裸裸地投入大自然的懷抱?當然在南極裸體拍攝只是一種個人行為,我想考驗個人意志和人體承愛能力的極限,給自己留個永恆的紀念。 事後有人質疑這件事情的真實性,理由就是沒有一張能證明他是在南極裸泳的照片。這種質疑正好是世俗與脫俗的對立,如果作什麼事情都要先考慮別人是否會相信而故意為之,那豈不是作秀?又哪來“融於自然”這一源於內心最真實的天性衝動? 如今馬中欣已經63歲,可是依然在繼續著自己的傳奇。為迎接2008奧運會,去年3月,他自北京向西出發,途經希臘的奧林匹克運動發祥地———奧林帕斯山,徒步繞走地球一周。“我每天計畫走10小時,30公里,用4年時間行走4至5萬公里,最後於2008年回到北京。”馬中欣此舉一旦成功,將成為歷史上第一位連續徒步繞行地球一周的旅行家。 兩萬人民幣環遊世界 馬中欣的環球旅行可以稱得上是苦行僧了,所以20000元足以應付。他告訴我,環球旅行的出發地應選在香港,因為那裡有全世界最價廉物美的旅行裝備,比如膠捲、睡袋,有的甚至比大陸的標價還要便宜。此外,香港還有環球機票出售,每套大致需要1200美元,也就是一萬元人民幣。 還有一萬元能夠應付其他的一切花銷嗎?"沒問題!"馬中欣說,既然錢囊不豐,自然不必去那些消費水準太高的國家和地區,比較合適的線路是香港--澳洲的悉尼--南美的聖保羅(或利馬)--北非的開羅--歐洲的馬德里(或雅典)--亞洲的新德里(或加德滿都)--香港。除了悉尼之外,其他城市的花銷都不大。 老馬說:悉尼最便宜的旅館也要12元美金一晚呀!我一聽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12元美金的住宿費都嫌貴?沒想到馬中欣連聲說:"太貴了,太貴了,住一晚就要100元人民幣還不貴嗎?我的標準是每天吃住不超過10元美金!"下面的註解越來越像天方夜譚:"吃,只要維持自己的體力,麵包就足夠了;喝的,儘量找不花錢的水,最多買些便宜的可樂;住,就專門找那些青年旅館或專供流浪旅行者的小旅館,客滿了最好,你就提出睡地板,還能省錢呢!......" 馬中欣頗為得意地告訴我,去年01年11月他從北美出發去亞馬遜河探險,來回機票花了400美元,途中40天的所有開支只用了600美元。"南美洲有些小旅館每天只要3美元,還供應免費早餐,有咖啡、果汁和任取的麵包,我常常遲些去餐廳,多吃幾個麵包,就能省下一頓午餐,晚餐花費3美元,每天的吃住加起來也只有6美元!"南美之行他還曾經在烏拉圭的公園和巴西的海濱露宿,因為旅館的房價超過了自己定下的標準。 話題又回到環球旅行上,馬中欣說:"如果整個旅程30天,每天食宿平均10美元,這項支出不過2000多人民幣,那么你就會有近8000人民幣供當地的交通、門票、小費,還能夠買一些小紀念品。看,兩萬塊錢環遊世界,我沒騙你吧!" "當然,我不否認沒錢寸步難行,不過對於週遊世界的自助旅行者來說,起碼有四樣東西比錢更重要"。第一要有絕佳的體力和意志力;第二要成熟穩重,反應敏捷,觀察細微,有應付各種突發事件的技巧;第三要會說英語;第四不管什麼知識經驗,懂得越多越好。 "還有一件事也很重要,就是千萬不要有任何忌諱,什麼吃素啦,13不吉利啦,信神信鬼啦,絕不可以有!換句話說,最好不要有任何宗教信仰,半夜可以在墳場裡睡覺。充滿自信,自助旅行就已經成功一半了。" "吃苦、上當、走冤枉路......這些都是旅行家成長途中必需的代價。你可以從旅遊網站、書報雜誌中學到不少知識,但要真正領略自助旅行的樂趣,還是需要邁開步子走。

王搏

1988年學習攝影,1990年起開始自費拍攝西部貧困兒童。 1998年起自費在全國各地舉辦影展並首創“一對一”的助學模式。 20年來,王搏徒步穿越了西部八省區的10萬多里山路,收集了3萬多貧困兒童和1000多代課教師的資料。 至今已自費舉辦了54次巡迴影展,使16800餘名學生得到資助。 “愛心王搏計畫”: “一對一”資助西部貧困地區失學兒童和代課教師。 具體形式: 自1998年至今,王搏深入西部數省、自治區,採訪拍攝貧困地區的兒童與教師,拍攝記錄了他們真實的生存狀態。通過影展號召人們捐助貧困兒童與教師。全部捐助由捐贈人直接送達受助人手中。王搏作為第三方參與協定簽定,並監督捐贈、回訪的實施。 王搏 愛心·王搏計畫是由紀實攝影家王搏發起的民間性質的資助西部貧困學生和代課教師的行動。 在甘肅廣袤而貧瘠的土地上,生活著這樣一位攝影家,他就是王搏。 王搏在親身體驗到輟學的苦痛後,面對家鄉不幸的孩子們,無法再坐視那一雙雙眼睛中流露出的渴盼又無奈的眼神,他將滿腔的熱血與飽含深情的鏡頭投向了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因貧困而失學或面臨失學的學生與生活在貧困之中的代課教師,用攝影展覽的形式來喚起人們對這一群體的關注,動員社會各界參與資助。 1988年至今,王搏背挎自己的相機,自費行程10萬餘公里,拍攝並紀錄甘肅、青海、四川、陝西、寧夏貧困學生、鄉村教師,足跡遍布了祖國西部的貧困山區。 1998年至今, 自費在蘭州東方紅廣場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大學、中華女子學院北京林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以及廣州深圳上海杭州寧波山西瀋陽大連等地舉辦45場助學助教影展。通過影展、書信、網路、手機簡訊、電話等形式,已經有17000餘名國小、中學、大學生學生與300餘名代課教師得到了社會各界好心人“一對一”的直接援助。 2002年10月-11月,在北京大學建設了“愛心.王搏計畫”資助西部貧困兒童網站。 2000年10月-2006年5月,穿越甘肅、陝西、四川、寧夏、內蒙、青海、西藏、新疆八省區24個貧困縣,拍攝貧困學生與代課教師的同時,回訪純民間“一對一”的資助與被資助的工作中,在計畫足跡遍布地區孵化建立愛心王搏計畫監督組。再次肯定了這種不通過中間環節的資助模式的成功。 2006年5月15日-31日,在北京大學、人民大學、理工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14所京都高校舉辦了“了解西部,支援教育”的走進真實——感受西部農村教師生活攝影展,感動了北大愛心社、武漢大學、蘭州大學等70餘名大學生去西部支教。 2006年6月15日-26日,在福特基金會、北京天下溪教育諮詢研究中心、北京大學愛心社等機構主辦下,於首都圖書館舉辦資助西部農村教師“愛心.王搏計畫”影展;2006年7月,在華商基金舉辦影展。 2006年8月12日-16日,在廣州正佳廣場複製影展,共有318名貧困教師得到參觀者簽協定資助。 2006年11月18日—12月18日,在上海淮海中路愛普生影藝坊舉辦“西部希望”資助貧困學生攝影展。 2006年12月-2007年11月初,再次深入甘肅、四川、青海、寧夏、陝西五個省區35個貧困縣,調查拍攝當地高中學校成績優異的貧困學生。 2007年12月22日-2日,12月5日-8日,12月13日-15日,分別在北京中關村e世界、北京大學和廣州黃埔區圖書館,舉辦資助貧困西部中學大學生影展,共有103名學生得到參觀者“一對一”的簽協定資助。 2007年11月22日-2008年1月先後在廣州正佳廣場、深圳大學時代廣場、蔚藍海岸社區等地義務展出,已經有800餘名大學、高中學生和鄉村教師得到協定式資助。 2008年2月—2008年7月3日,王搏系統調查西部五省和甘肅、陝西、四川、地震災區受災難影響到的80餘所學校,拍攝記錄了深處貧困與512地震災難的150名代課教師和300餘名大學生中學生,通過杭州、寧波、上海、深圳、廣州、北京歷經兩月的攝影展覽,喚起愛心人士給這些弱勢群體的資金精神援助。

金飛豹

雲南省政協委員、中國地質學會會員、國內著名的探險家,他是用最短的時間完成7+2全球頂級探險活動的人(18個月24天),也是中國第一個穿越格陵蘭冰蓋的人。他的探險生涯始於1988年,在這近20多年的戶外行走生涯中,讓他深刻的領悟到了人生的意義,世界上沒有比心更高的山峰,也沒有比腳步更遠的道路。他靠著自己堅韌的毅力完成了一項又一項一般人難以完成的徒步活動。 2007年1月徒步到達南極點(South Pole 90°),並把奧運旗幟帶到南極點; 2007年4月徒步到達北極點(North Pole 90°),又把奧運旗幟帶到北極點; 2008年6月,他徒步穿越了格陵蘭島大冰蓋,他是中國人首次徒步由西向東穿越格陵蘭島大冰蓋(600公里); 2009年4月,完成了中國人首次徒步穿越撒哈拉探險活動 2009年12月他又要開始滇越鐵路徒步考察活動。他希望能通過本次徒步考察,讓人們回味歷史,見證百年奇蹟,更是期盼早日讓滇越鐵路完成申遺。 多年來,社會各界賦予了他很多榮譽,他在中國戶外界也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成為當代中國較有影響的旅行家與探險家。但是這些榮譽,對他來說,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點積累,僅僅代表他的過去或正在完成的目標,不能說明他的未來。 他的征程一旦開始,就不會停下,他將一直走下去。

任佳雁

男,生於1963年,漢族,遼寧省鳳城市人。1984年環繞中國邊疆22個省、自治區,行程27000餘公里,被譽為中國最年輕的環繞邊疆探險者。1989年攀登海拔8012米的喜馬拉雅山和7111米的念青唐古拉山峰,被譽為“雪域雄鷹”。1999年徒步萬里黃河,從入海口溯源而上,途經7個省、2 個自治區,歷時239天,行程上萬里,到達黃河源頭,歷盡艱辛拉下黃河全程圖片3000餘張,被譽為“黃河之子”。2000年任佳雁將精選出的200幅圖片製成展板帶到祖國首都,在清華、北大等各大、中、國小校園、企、事業單位展出、講座。他的圖片加之做人的品格得到首都各界高度評價和歡迎。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教育台、北京電視台、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環境報、中國法制日報、現代教育報等各大煤體都對他的事跡做了專題報導。2001年3月,參加綠色申奧宣傳活動,為綠色奧運獻一份力量。至今去過北京、西安、蘭州、瀋陽、上海、天津、內蒙古、大連等地千餘所大、中、小院校和企、事業單位。 2008年2月,作為全國環保NGO(非政府組織)代表參加全國生態文明記者行。 2008年6月5日徒步考察近千公里的鴨綠江(入海口至源頭)。 2009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與全國幾十家新聞媒體參加全國生態文明記者行,(遼河行)採訪與考察。 任佳雁語:用自己的精神,走風雨人生路!我是一名百姓,沒能力改變世界,只能改變自己,我願用我靈魂和雙腳去尋求一個森林綠草中的小路,清澈見底的小溪,人和動物和睦相處,閒暇的時候自己在想,如果這個世界沒有山川、森林、泉水、動物,我想信這個世界就不會有生 機……。 他是一位有著傳奇經歷的丹東人:20歲那年,他騎腳踏車環繞中國邊疆之舉,由此開啟了他致力環保的探險之旅,在隨後的幾年間,他徒步穿越中國第二大沙漠騰格里沙漠、攀登西藏希夏邦馬峰雪山、徒步萬里黃河…… 26年光陰,足以環繞地球一周的4萬公里行程,歷盡種種艱辛與磨難,他探險考察和倡導環保的腳步卻一刻也不曾停歇! 他叫任佳雁。5月6日,剛剛從北京回到家鄉的他不顧疲憊,愉快地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任佳雁:從丹東走出去的“環保勇士” 環繞中國邊疆,從一個異樣的眼神開始 任佳雁出生在鳳城市,革命軍人家庭造就了他不畏艱難的性格。1984年,剛滿20歲的他告別了父母,隻身來到廣東東莞開始打工生涯。一次,偶有閒暇的任佳雁正在碼頭看風景,一位華僑老人拿著一張中國地圖向他打聽去敦煌怎么走,當時他連聽都沒聽說過敦煌,更別說去的路線了。看到任佳雁直搖頭,老人用異樣的眼神看了他一眼,這個眼神讓他終生銘記,因為這個眼神里包含著太多內容,它似乎在說:作為一個中國人,竟然連祖國的名勝古蹟都不知道,太遺憾了! 老華僑失望地離去了,而那個眼神卻深深地刺激了任佳雁,他萌生了一個強烈的念頭:“我一定要去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

王永久

2008年我很榮幸的得到一張的奧運會開幕式的門票,為了弘揚奧運精神於2008年5月27日我們13人集體徒步1000公里走到北京鳥巢;我們平均年齡55歲(其中有兩名女癌症患者),一路上克服了種種困難,一個不少的全部到達了北京,完成了一種集體團結精神的超越。 徒步北京之後,我感受到徒步能夠為大家帶來健康、快樂和關愛的精神面貌,在這種情緒的鼓舞和激勵下,我們成立了大連徒步本營和大連徒步網站;從 13人的徒步北京小分隊發展到了1500多名會員的徒步大本營;一年多來我們的活動已經走遍了大連,走到丹東、長白山、哈爾濱、本溪、桂林、西藏、越南、韓國。在和諧的團隊徒步活動中大家唱著集體創作《徒步走世界》的歌曲走遍了大連山山水水;目前達到平均每月都有30個活動;一年中集體徒步近萬公里。 現在大連徒步大本營這個名字在大連的戶外運動圈子裡名列前茅;應邀出席了齊齊哈爾和長春的徒步協會成立大會。同時在西藏納木錯第三屆國際徒步大會上獲得最佳組織獎,在本溪市舉辦的遼寧登山節獲得獎勵;我也在全國戶外獲得遼東走俠稱號。 一年中我們舉辦了多次關愛環保的主題徒步活動、支援汶川地震的主題徒步活動、愛護大連最長木棧道的主題徒步、全民健身日主題徒步、宣傳無車日穿越城市的主題徒步、義務獻血的主題徒步,各大媒體都給予了報導。並建立了臨時黨小組,成立了愛心驛站為殘疾人捐款、捐物……。我們積極回響北京每日徒步運動中心發起的徒步倡議書,在每個月第一個星期六舉辦大型徒步活動,一部分人開始徒步的方式上班。 正因為我們在徒步活動中愛環保、愛家鄉、愛團結、愛奉獻,大連市市長李萬才於2009年9月1日授予我們徒步大本營為大連濱海路(世界最長木棧道)義務監管隊光榮稱號。 我的目標要把徒步活動成為大連最美麗的風景線,我們願意將大本營團隊和諧徒步的精神永遠進行下去!讓我們做一群健康快樂的中國人!

吳榮

公開戒毒第一人 8個月徒步50地區 吳榮走了!她真的徒步去了虎門,在這八個月中,她徒步穿越了4個省50多個地、市、縣、區,作了107場義務禁毒演講,聽眾達20萬人次,成為國內公開戒毒的第一人! 為了節省開支,三五元錢的床鋪和浴池吳榮住過,一天三餐的燒餅伴著淚水吞咽,腳上的血泡用針挑過。 “在我走進戒毒所所做的戒毒演講中,得到的是戒毒人員們發自內心的掌聲和共鳴,那就是我身後的八個字:‘珍愛生命、拒絕毒品’。” 這一年,吳榮成了全國許多媒體關注的焦點人物, 她做客中央電視台6個欄目,白岩松也採訪了她。 “我不是為了出名,我之所以選擇公開戒毒,就是給自己樹起了一道防護網,讓我遠離毒友,並且讓社會、讓公眾對我形成監督,完全靠我個人的力量,也許堅持不下來。 ”

梁學偉

他從世俗走向自然,也為了一種很世俗的簡單心態:他在八年的旅途中宣傳環保,宣傳以行走者的姿態做了一 回寫意的行為藝術 梁學偉:1968年12月26日出生,祖籍河北保定定州人1990年自北京武警總隊特警中隊復員,後在華北油田呼和浩特煉油廠工會工作,1992年—1995年內蒙古師範大學美術系進修,1995年—1996年廣州美術學院高研班進修,1997年開始徒步行走中國呼籲環境保護的艱辛旅程,歷經8年在各大專院校,廠礦企業,城市廣場以個人行為向社會呼籲環境保護700多場,走訪全國1997個縣市級單位,共行程9萬多公里,旅途中接受各地縣 市 省及中央電視台 香港中文衛視 韓國電視台 日本電視台等等幾百家新聞媒體報導,他用雙腳創造常人難以企及的奇蹟,2005年他落腳北京,結束了人生艱辛之苦的行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