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日常

中國人的日常

《中國人的日常》繼《中國人的人性與人生》後,著名作家梁曉聲解構當前中國社會世道人心的良心力作,書中樸實精煉的語言為讀者展現出了大時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命運沉浮,揭示出當前社會背景下新舊觀念交錯的格局,是初入社會的學生必備讀物!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人的日常
  • 作者梁曉聲
  • ISBN:9787514361346
  • 出版時間:2017年07月 
  • 裝幀:平裝-膠訂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線上試讀部分章節,

內容簡介

本書中,梁曉聲以小說家的生動筆法,社會觀察家的敏銳思考,記錄了各色中國人的日常生活百態,淋漓盡致地繪製了他們的五光十色的精神圖譜。
這裡有對前途命運茫然無措的打工者,視清名勝過一切的老嫗,志大才疏的文學青年,猜忌心重的小老闆,一心培養女兒當明星的父親,不作為的官僚,純潔的初戀情侶,不肯把*次交給城裡人的農村女孩,愛上自己僱工的女東家,以及在**平凡的日常中,甚至是在困苦的境遇中,仍向這個世界傳達善意的普通人。
他們的善良與大度,忌刻與軟弱,渴求與迷茫,各異的人生原則與生活哲學……諸多要素的拼接與組合,形成了這個國家的溫度與性情。作者所記錄的中國人的日常,飽含對弱者的同情,對不公的憤怒,對人性的觀照,對人文情懷的推崇,進行著對當前中國社會世道人心的追問。

作者簡介

梁曉聲,原名梁紹生,當代著名作家、教授、全國政協委員。創作過大量極具影響的小說、散文、隨筆及影視作品。主要作品有《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風雪》《雪城》《知青》《中國社會各階層分析》《鬱悶的中國人》等作品,新近出版有《中國人的人性與人生》。他的文字兼具作家、學者、思想者等多個維度,深受廣大讀者喜愛與推崇。

目錄

自序 / 001
平凡的好人與國家的性情
故人往事 / 003
初戀雜感 / 027
被圍觀的感覺 / 034
心靈的花園 / 038
永久的悔 / 043
上海人劉鴻飛 / 047
清名 / 053
陽春麵 / 058
落葉賦 / 062
另一半的中國
看腳踏車的女人 / 071
羊皮燈罩 / 077
小垃圾女 / 083
在西線的列車上 / 088
瘦老頭 / 096
玉順嫂的股 / 111
三平方米的金融海嘯 /119
木匠哪裡去了? / 126
我們何以不寬容
緊繃的小街 / 137
我們何以不和諧 / 148
體恤兒子 / 157
玻璃匠和他的兒子 / 161
乘客和黑車司機 / 167
畫之廊 / 174
老水車旁的風景 / 184
人心的歸途
愛與機緣 / 191
孩子和雁 / 198
離鄉 / 204
紙簍該由誰來倒 / 218
梁曉聲買不到臥鋪票 /222
少女敲響我家門 / 228
我與浪漫青年 / 236
人間自有溫情在 / 243
冰冷的理念
恐怖的掌聲 / 253
達麗之死 / 256
我的國小 / 266
我心·人心 / 278
冰冷的理念 / 285
問官,問法——兼替農民馬隨意說話 / 305
兩種人 / 312
山的根 / 320
咪妮與巴特 / 327

線上試讀部分章節

在大都市的機場候機廳里,一些人感受到的是一種關於中國的概念;而在某些時候,在某些城市包括大都市的列車站裡,另一些人將感受到關於中國的另一些概念……
是的,他們當然是我的同類,或者反過來說也是一樣。而且,還是我的同胞。而我對於他們,卻分明地是一個另類。我所體會的中國,那是一個概念,一個與從前的中國不能同日而語的概念;他們所體會的中國,乃是另一個概念,一個與從前的中國沒什麼兩樣的概念。
我的人生體會之一那就是——命運之神其實每將好人推到格外需要友誼來溫暖己心的人身邊;那時人對好人要有本能的感覺,並且要對好人的出現有所感恩。
無論大小,人是要有一些特殊體會的。有特殊體會,才有特殊感受。才會對別人,多幾分理解,多幾分仁義啊!
人對人的愛心應是高於一切的,是社會起碼的也是必要的原則。當這一原則遭到歪曲時,人不應馴服為時代的奴隸。
我從她們身上,看到了上海底層人的一種“任憑的本分”。即無論時代這樣或若那樣,他們和她們,都肯定能淡定地守望著自己的生活。那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是某種民間哲學。也許,以今人的眼看來,會曰之為“愚”。而我,內心裡卻保持著長久的敬意;依我想來,民間之原則有無,怎樣,亦決定,甚而更決定一個國家的性情。是的,我認為國家也是有性情的……
陽光底下,農村人,城市人,應該是平等的。弱者有時對這平等反倒顯得誠惶誠恐似的,不是他們不配,而是因為這起碼的平等往往太少,太少……
在那些日子裡,我常因他而思考時代的變遷。覺得“發展”二字,既是一個給許多人帶來大機遇大希望大轉運的詞,也是一個使許多人陷入窘境困境懵懂不知所措的詞啊。它包含著相當冷酷的意味兒。
唉,我早已聽慣了許多人對社會險惡的抱怨和切身感受。但大抵是以自己的優點說事的……卻很少聽到有人承認,是由於自己身上的某些毛病恰巧與社會的某些毛病發生了大大小小的慣性撞擊,於是才使自己在某些時候陷於狼狽之境的。
理性強的人並不都是“好人”。俗言的“好人”,卻通常都是自設理性樊籬較多的人。“好人”大抵奉行維名立品的人生原則。但是,當“好人” 的理性和“好人”的人性相衝突時,“好人”們又是多么可能犯難以糾正的錯誤啊!
除了軍事操練,除了運動會儀式,除了參加慶典或者參加遊行,排成行列最不該是男人證明自己的方式。男人在產生這一念頭之時便已經是一個弱者了。男人糾纏於這一種心理之時起碼可見是被弱者的心理所糾纏。
朋友說完,匆匆地就走了。面對那一張折了一兩折的田字方格紙,我又陷入了對於人生非常之宿命的沉思……安定是以安定本身為基礎的,社會的安定以民眾的安定為基礎。
民眾的安定以民眾的心理安定和情緒安定為基礎。
青年朋友們,請記住我的話——當你從父母的卵翼之下走向社會,首要的,第一位的,便是使自己成為一個自食其力的人。其次再遑論人生的別的什麼……
人間自有溫情在。人間永遠自有溫情在。人內心裡如果沒有的東西,走遍世界也無法找到。善善惡惡,善惡迭現,世界從來就是這個樣子。信奉“他人皆地獄”的人,是很可憐的人。因為他的心,像木炭。吸收一切世間美好的溫馨的情感,卻體會不到那一種溫馨那一種美好,仍像木炭。
教育的社會使命之一,就是應首先在學校中掃除嫌貧諂富媚權的心態!而嫌貧諂富,在我們這個國家,在我們這個國家的國小、中學乃至大學,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依然不乏其例。因為我國小畢業後,接著進入了中學,而後又進入過大學,所以我有理由這么認為。我詛咒這種現象!鄙視這種現象!
我敢說,在全世界,可能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人,主張對自己的同胞“優勝劣汰”過。恰恰相反,許多國家的頭腦和目光,幾乎都在思考同樣的問題——怎么樣才能使生存競爭能力相對較弱的一部分人,得到更多些的國家性的愛護和體恤。
人救人之人性體現,是根本排斥什麼“值得與不值得”的討論和辯論的。進行這種討論和辯論的人,其思想意識肯定發生了疾病。這種疾病若不被指出是疾病,傳染開來,肯定將導致全民族的冷血退化。
在這個世界上,不該有什麼另外的東西是高於人道和人性原則之上的;為了使人道和人性原則居於神聖,現存的一切規則、規章、規定,其實都是完全可以也完全應該靈活的事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